# Why A.I. Isn’t Going to Make Art
内容可以粗略分为虚构和非虚构两种。工作信函/技术文档属于后者,言之凿凿意图明确;前者包括但不限于文学绘画电影等,形式纷繁,但表意暧昧不明——看不懂嘛,才是艺术。
很显然AI处理非虚构的能力已相当不错,但让它创作,总有点牵强附会。模仿能力极佳,但就是不走心。车轱辘话还是写公文材料去吧(bushi
《你一生的故事》的作者特德姜最近在 Why A.I. Isn’t Going to Make Art 中阐述了他对于此的思考,摘录几点有趣的:
1. 艺术是大量选择的结果。
- 以写作为例,不是每个人都写过小说,可以试想但凡你想发出一条点赞多的post,你几乎需要对敲下的每个字都有意或无意地斟酌选择;
- 如果人来写1w字的短篇小说需要做出大约1万个选择,而你把这个任务交给AI,只给了100字prompt就翘脚等结果——AI 必须承担这个结果,填补您未做出的所有选择。
- 它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做到这一点。一种是取其他作家在互联网上所做选择的平均值;这个平均值相当于可能做出的最无趣的选择,这就是为什么人工智能生成的文本往往非常平淡。另一种是指示程序进行风格模仿,模仿特定作家所做的选择,从而产生一个高度衍生的故事。在这两种情况下,它都没有创造出有趣的艺术。
2. 而未能被AI填补上的决策空白,往往是我们很难用语言描述清楚的部分。 (所以最讨厌遇到问题就让别人用AI完成的领导,很多问题定义清楚的时候就不攻自破了)
- 艺术创作必须深入险境,不能翘脚偷懒。那部分往往是来源于生活经验的直觉决策,道不清说不明。
- 因为语言对我们来说来得如此容易,所以我们很容易忘记,它是建立在这些其他的主观感受和想要传达这种感受的经验之上的。
3. 作者对 AI 的态度较为悲观,他说“It is a fundamentally dehumanizing technology because it treats us as less than what we are: creators and apprehenders of meaning. It reduces the amount of intention in the world.”(它把我们当作低于我们实际的存在:意义的创造者和理解者。它减少了世界上的意图数量 )。
这点我不完全认同,现阶段 AI 已经实现了帮我们 unleash creativity,我的理想之境是human dance with AI。过去创作的门槛很高,要精于技巧、媒介与形式。而现在,只要善于与AI共舞,每个人都可以编织自己的作品。
#AI工作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