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无量空处_
101关注50被关注0夸夸
🐧产品经理
正在探索内容社区型产品
无量空处_
8天前
家里的亲戚长辈不懂什么是AI,但他们格外喜欢这种用自己宠物生成的拜年视频。已经让我帮着做了好几个了

元宝春节特效的需求洞察还是准,普通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才是有生命力的。
00:05
00
无量空处_
9天前
持续使用万物追踪中。这款产品真的强推大家都去试试。具体可以进我主页看前面发的帖子

但我一开始使用的时候,差点要放弃,这就是我觉得现在这个版本最大的问题,它在产品上并没有引导用户找到aha moment。

产品里里面充满了大量别人已经捏好的bot,而且很多是娱乐,生活类的,整个产品看上去就像一个普通的信息订阅产品,不够sharp。一旦用户随便点了几个别人捏好的bot,就会被大量并不感兴趣的信息淹没,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所以我觉得这个产品在冷启动时期的核心不是“让用户随便订阅点什么”,而是快速进入“定制自己的第一个bot”的流程,并且在话题类目上,引导用户聚焦于商业,财经,投资这些类目,这些类目用户才更有“持续追踪 不想错过的需求”。

#AI工作流
50
无量空处_
10天前
腾讯元宝生成红包封面

输入名字生成藏头拜年贺词
还能生成专属图片,不过图片效果一般
00
无量空处_
15天前
用了几天,越来越喜欢万物追踪这个产品了。

最惊艳就是它把“一句话捏agent”这个模式应用到了一个很合适的场景:

首先是需求场景掐得很准,自动追踪是需求很刚的一类agent,它非常容易被普通用户理解和接受,“一个持续在追踪这个话题的最新信息,并向我汇报”的助理,非常符合用户对智能助手的直觉想象。

但这个需求,用户的个性化程度又非常高,场景非常碎片化,其实都是些high level的超参数。

万物追踪捏bot的过程,就是把信息追踪这类agent抽象出high level参数,让用户自己去定制,把捏bot的门槛极大降低了。
21
无量空处_
17天前
感谢种草,我去深度体验了一下,很惊艳。
和搜索+推荐这种当前主流的资讯消费方式相比,我感觉区别是链路极大的缩短了。以前在搜索后,用户可能要下一刷或者下次打开app才会被推荐该兴趣点最新的信息,现在ai会自动推送。
这种信息消费方式,我觉得倒不太适合娱乐休闲类内容,倒很适合商业,财经,投资类话题,因为用户在这些话题上更有“持续追踪,不想错过”的需求。 //@陈南: 好角度!我会认为,对大多数人来说,“搜索+推荐”是一种更好的形式。无论是早期即刻,还是现在的万物追踪,都需要用户明确选择或表达自己感兴趣的主题,让用户想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其实是一件门槛比较高的事情,甚至于有些喜好其实难以用语言表达。而“搜索+推荐”更多是用“行为”来表达,用搜索行为来表达模糊意图,通过点击、点赞、阅读时长、评论等行为进一步细化信息偏好,不需要用户费太多脑子来想自己到底喜欢什么,下意识的消费信息行为已经默默投了票,心智成本要低很多。

陈南: 晚点采访里提到的Minimax“低调测试中”的信息获取新产品,是不是这两天在小红书上推广的「万物追踪」?

00
无量空处_
17天前
@陈南 老师种草,去用了万物追踪,很棒的一款产品。

这是LLM版的RSS,即自动化订阅+AI聚合:
- 自动化订阅:直接跟AI提需求,AI帮你去订阅所有的相关信息源,底层其实是意图理解和搜索词建议。
- AI聚合:不像RSS需要自己去阅读每一篇新文章,这里AI帮用户做了筛选和总结。

产品里提需求做订阅的过程是很丝滑的,其实就是一句话捏Agent。
捏好后Agent会开始自动推送。
00
无量空处_
18天前
即梦2.0
00
无量空处_
22天前
即梦2.0
00
无量空处_
1年前
既能让ai生成大量的样式供自己选择,还能选择现有模板,自己改造

标小智LOGO神器

00
无量空处_
1年前
使用犬岛3周,记一些观察闪念(没有深度,不喜勿喷)

一、身份和互动
社交产品一般可拆成两个维度:身份如何定义,互动如何构成。
1.犬岛中的身份:用户是谁,是被ta的回答所定义的。
2.互动的要素:互相点赞才能开启IM,有随机性的趣味(认识什么人看缘分和共同兴趣),陌生人间破冰门槛不高。

二、内容供给与消费
犬岛是基于ugc的社交,需要有人愿意分享内容,也需要有人愿意消费这些内容。
1.分享端
a.从交友的需求来说,与市面上的竞品最大的差异化是不看颜值,而看想法三观和表达能力。
b.第二种需求场景是当做树洞或者陌生人的朋友圈,可以无顾虑的记录自己的心情。
c.犬岛一开始提供了200个关于情感/泛生活/泛兴趣类的问题来降低分享门槛,冷启动效果很不错,有趣的回答很多。
2.消费端
a.主要满足的需求有:交友,兴趣社交,发现有趣的人,极简的体验别人的生活
b.感觉到更好的自我:不管是表达(记录自己对某个问题的态度),被赞(收货了认可),或者是点赞别人(出于对答案的共鸣),让自己觉得没那么孤独了。
3.分发逻辑
a.主feeds流是按人的维度来组织,然后展开问题回答。
b.按问题维度来组织信息是在比较深的页面(从某个问题点进去),这种流刷起来和知乎比较相似。
c.主feeds流按人的维度来组织信息,这样很有差异化,不知道是不是纯银大佬精心设计的。@纯银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