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体检项目
年纪大了,没有「我命由我不由天」的自信,对身体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后,愈发觉得定期检查的重要性。
以前体检是公司套餐有啥就体检啥,或者买体检公司的套餐。今年“奢侈一把”,买了#可友健康 的体检定制服务,售价299元/次/人,新年有优惠减了100元,最终199元/次/人。
之所以买,有两个原因:1)以前的体检没有太引起重视,加上也没什么标红,更别说有多重视;2)想体验一下这种相对标准的服务,是否有值得我重视的地方。
体检定制服务是指他们会根据我们身体情况、家人疾病等信息进行综合判断,给出具体的体检项目和建议。付费以后需要先填写问卷,问卷的内容包含自己及家人病史、目前不舒服地方、过去比较重要的检查报告;具体参考图二。
收到体检报告以后我有些震惊,特别是在我和公司体检套餐进行对比后,几乎 80% 以前的项目是不需要体检的。可能是我比较健康[偷笑] 以前在得到上看过如何给家人设计体检项目课程,加上近期了解的科普,我理解主要是体检针对性不够高导致的。
什么是针对性呢?比如我们常见的胸片检查,可以看到肺一些问题,但是并不是最佳选择。低剂量胸部 CT为现行唯一有效筛查肺癌的检查方式。胸片检查是我们大多数体检套餐有包含的项目,我以前也做过,而实际上没有太大价值,反而增加辐射风险。据我所知,顶多有肺结节,但对最终是否发展成肺癌没有太大影响。
体检套餐是非常多的项目,但是会涉及很多“疾病”,比如肿瘤标志物,当看到这个这类指标有异常就会怀疑是不是得癌症,实际上不是。具体可参考协和这篇文章
mp.weixin.qq.com定制体检服务让我意识到目标的重要性,根据患某种疾病概率和常见疾病去做针对性检查远大于看起来越多越好的“全套”检查。这个目的从哪里来呢?从大盘数据和自身情况来。参考图三,是国家癌症中心统计的2022年中国恶性肿瘤发病情况。原文
mp.weixin.qq.com自身情况比较简单,首先是家族疾病史,特别是有遗传因素的疾病,其次是获取自己生病检查记录和体检报告。自身情况需要我们做好病历管理。在问诊的时候。我把自己所有的病历和体检报告都截图给对方,看医生需要什么,我直接补充。
由于涉及隐私[嘘],我就不贴定制的体检项目,结构主要是整理病史、肿瘤筛查和其他疾病筛查项目,每一项有具体说明和依据。可能是最近比较忙,可友的回复相对比较慢,昨晚凌晨郝希纯医生还在回复我消息。
我自己也整理了一份体检清单笔记
demochen.craft.me 里面涵盖了体检项目、体检节奏等信息,也有一些信息供参考,可随意传播
借用问诊的时候提醒:体检的目的是提前发现疾病而不是诊断疾病,同时鉴于医学的局限性,体检并不能100%提前发现所有疾病。
最后,此贴我也不回答“该做哪些项目”等问题,我不是医生,也不敢回答。见谅见谅
想到哪里写到哪里,我要去排队进行一年一度[加油]视力检查了#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