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千古壹号
471关注7k被关注23夸夸
热爱阅读、分享、写作。写代码、聊产品、工具控。
对优质信息敏感,喜欢探索小而美的事物。
小报童专栏周更,GitHub前端持续更新。
置顶
千古壹号
3年前
推荐几个我常看的中文优质阅读源(2024年版)。既然是经常看的,说明数量不会太多,投入时间很多,深度阅读为主。贵在精品。

- 电子书渠道:得到App、微信读书

- 书籍:《读库》系列,包括纸质书和读库App。《详谈》系列。

读库Mook是张立宪(人称老六)主编;从2006年开始,每两个月出一期;此外,每年会额外出一期00系列。从2022年开始,可以在读库App看电子版内容了。这是我作为读者今年最让我激动的一件事。

- 专栏:得到专栏、小报童专栏

- 社区:即刻、小红书。我买了三年的即刻会员,有不少人称即刻是中文图文社区的最后一片净土。同时,我最近开始在小红书搜生活方面的内容,知乎想做的事情小红书做到了。严格来说这两个算信息源,不算阅读源。

- 数码、软件、生活类文章:少数派。我在少数派上也买了几个效率工具的专栏。

少数派的首页文章和精选文章都是编辑精挑细选的。想要在少数派写文章,得先申请成为 Matrix 作者,门槛较高。文章的整体质量是很高的,评论区的讨论氛围也很浓厚。

- 新闻:财新。国内大陆地区现在能看的正经新闻,也就财新最可信了。此外,每周一期的财新周刊,会有当下热门话题的深度报道。

财新有大量的调查记者,无论是新冠疫情、经济话题、还是国外最近的战争,永远都是财新冲在最前面,深入一线,做了大量的纪实报道。相比之下,今日头条、腾讯新闻拥有的是大量的自媒体小编,在电脑面前舞文弄墨。

财新的所有新闻都是付费的。最低级的会员是年费500多,偶尔会在淘宝做活动打折。会员分了很多等级,我是最低的等级“财新通”。但我越来越发现,我想看的许多内容只有“数据通”才能看,这一点让我挺反感的。

- 文学:小鸟文学

- 视频:一席(免费)、混沌学园(付费)。严格来说它俩是视频,不是阅读源,但我一般会看一席的文字稿,效率更高。

- 人文:看理想

- 杂志:第一财经(得到App有电子版)、三联生活周刊(在中读App订阅)

- 报纸:《啲叻DEALERS》月刊, 是一份关注青年独立创造和生活选择的月刊报纸;采访艺术家或者一些有趣的人,内容主题很多元。

- 还有几个付费 newsletter:赵赛坡的「Dailyio Pro」、郝海龙的「林中来信」、丁一的「DEX设计周刊」、少楠的「产品沉思录」。

- 还有一些微信群、TG频道,会帮我过滤筛选信息。

现在大家很流行建一个群,然后相互分享优质信息一起共读。但大部分人进群只想着默默白嫖,这种心态共建群,肯定是不可持续的。

我建议你在公开平台写作,多输出自己的原创内容,哪怕是在即刻写一篇几百字的帖子,都很有价值。写作是一种很好的社交方式,可以很快速地与素不相识的人建立信任感和达成共识。

如果你写的是长文为主,强烈建议你搭建一个“独立博客”的网站。在内容审查风声鹤唳的时代背景下,独立博客适合作为自留地。而且,独立博客上有着大量的长尾优质文章,你可以通过RSS订阅或者搜索引擎去偶遇宝藏。

- - -

是的,以上主要都是文字为主。当然,我也偶尔看视频、听播客,但主要都是从上面的渠道里看别人推荐的视频和播客。

有一点:我几乎不看“以算法推荐为驱动”的内容产品。我并没有说B站、知乎、微博、抖音等平台不好,任何一个大平台,你能把它们用好,也是很不错的,只是我自己用的比较少。我的选择是:要搜索,不要算法推荐。要订阅,不要猪食推送。我相信:人比算法更了解人。

你发现没有,我看的这些阅读源,大部分都是付费的。钱花的值就是挖到宝,花的不值就是当韭菜。

- - -

最后一条与我有关:
我在 @少楠Plidezus @Lightory 的产品「小报童」每日输出一些原创内容,并推荐小而美的优质信息。已经更新200天了,感兴趣的即友可以订阅:xiaobot.net
61121
千古壹号
1天前
前端大佬 JerryQu 今天把他的秒开的个人博客关闭了(图1),原因可能是不想被围观、不想被网暴,现在的公开网络环境对于纯粹的技术分享者而言太不友好了。但是他的文章,质量非常高,让很多人受益(图2、图3)。

幸好我之前备份了他从2008年到2024年的所有文章——的目录(图4)。各位读者可以根据文章的标题信息,去网络的其他地方寻找内容痕迹。建议是秉着研究技术的心态去学习,尽可能不给大佬添麻烦。

但我隐约感觉,等这阵风头过去、等大佬心境平和之后,他可能会重新打开个人博客。毕竟,如果真的狠心关闭的话,就不会留下这段略显遗憾的、想关闭又不忍心关闭的留言,而是直接关闭服务器、关闭域名的访问。
138
千古壹号
3天前
很多人的简历有三页,但第三页的内容完全是空的,白纸一张。这种情况在校招简历、社招简历中都很普遍。

都说细节决定成败。这个小细节,就已经让面试官对你的第一印象大打折扣了。
10
千古壹号
4天前
不是做所有的事情都需要循证医学证据,有时候「常识」就足够了。

其实,真正的循证实践包括三个方面:最佳的循证证据、医生的临床经验、患者的选择,三者缺一不可,不尊重循证证据和过度强调循证证据均不可取。
00
千古壹号
12天前
这个号有些清新脱俗

腊肉的维度

00
千古壹号
2月前
今天吃饭,跟两个30岁左右的同事,还有一个刚毕业不久的同事聊天。他们聊到菠萝蜜,然后聊到菠萝蜜和菠萝有什么联系。

然后我问:菠萝是长在哪里的?他们异口同声地答:是长在树上的。

看来,即便是我十几年前在学生时代就知道的生活常识,在他们看来,仍然是知识盲区。

以此类推:菠萝和凤梨有什么区别?樱桃和车厘子有什么区别?
71
千古壹号
3月前
我观察到,boss直聘上,不少求职者的头像,都是风格各异,自由度很高。比如说,有的人戴墨镜和金项链,还有的人用周杰伦的头像。反正各种各样的风格都有,跟微信头像没区别。

社招、校招都有这个现象。

可是在我的认知里,求职是很严肃的事情,应该是:要么用本人真实的、正式的登记照;不想暴露隐私的话,用系统默认的卡通头像也行。

你怎么看?
50
千古壹号
4月前
真实需求被压制扭曲,数据只是臆想妄定。
32
千古壹号
4月前
最近在看的五星好书《国家的贫困与繁荣》,最近在追的五星好剧《边水往事》。

精神食粮满足了。
01
千古壹号
4月前
图1是我一个微信群里里的对话,看到的时候还挺扎心。群里还分享了一篇文章:

回县城躺平,感觉我的人生过得好失败:juejin.cn

可能有点标题党,但内容实在。作者是个前端技术大佬,之前在高德做前端开发;同时也是掘金博客的八级大佬。

看看他最近在知乎关注的话题是什么(图3)。

你们的技术群里,在聊些什么?
30
千古壹号
5月前
当供求关系严重失衡时,年龄门槛不再是35岁,而是30岁甚至更小。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