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ChatV
2k关注9k被关注60夸夸
→ 即刻首席观察员
1986金牛INTJ已婚有娃
宁深苏沪工作过
现居连云港,做点小生意
业余研究笔记/思维/创作/社群
爱读书会做菜能喝酒
置顶
ChatV
7月前
㊙️ 普通人的破局指南【上】

┄┄┄┄┄┄┄┄┄┄┄┄┄┄┄┄┄

⭕ 人生是一个系统

▪为什么你要写一本人生之书:m.okjike.com
▪如何找到人生的关键问题:m.okjike.com
▪人生的 20 个关键问题:m.okjike.com
▪20 句话与 26 个关键词,解读什么是人生管理:m.okjike.com
▪人是一个系统:m.okjike.com
▪一命二运三风水:m.okjike.com
▪社会的核心矛盾:m.okjike.com
▪基因与模因:m.okjike.com

┄┄┄┄┄┄┄┄┄┄┄┄┄┄┄┄┄

⭕ 快速成长有方法

▪你最想对 22 岁的自己说什么:m.okjike.com
▪时代的列车:m.okjike.com
▪穷忙:m.okjike.com
▪普通人如何破局:m.okjike.com
▪什么才是打工人必须积累的资源:m.okjike.com
▪会写文档有饭吃:m.okjike.com
▪从现实出发:m.okjike.com
▪question 与 problem:m.okjike.com
▪成长的过程是学会接纳的过程:m.okjike.com
▪认清自己:m.okjike.com
▪提建议容易,做决策难:m.okjike.com
▪时间管理,到底在管理什么:m.okjike.com
▪如何给任务分类:m.okjike.com
▪做事,还是要由近及远:m.okjike.com
▪纠结来自既要也要还要:m.okjike.com
▪选不如删:m.okjike.com
▪一天 = 8 小时睡眠 + 8 小时工作 + 8 小时生活:m.okjike.com
▪利益-需求-场景-行动-问题-知识:m.okjike.com
▪“高频”二字非常重要:m.okjike.com
▪不同层面的学习:m.okjike.com
▪关于幸存者偏差:m.okjike.com
▪读书九剑:m.okjike.com
▪一种亲证有效的学习“笨办法”:m.okjike.com
▪能力来自应对挑战的过程:m.okjike.com
▪如何跳出“我以为”的思维怪圈:m.okjike.com
▪怎么让思考的颗粒度更细:m.okjike.com
▪怎样知行合一:m.okjike.com
▪因为经过,所以懂得:m.okjike.com
▪君子慎独:m.okjike.com
▪你的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人:m.okjike.com

┄┄┄┄┄┄┄┄┄┄┄┄┄┄┄┄┄

⭕ 开始创作吧

▪每天记录一点点:m.okjike.com
▪情绪是创作的动力:m.okjike.com
▪普通人做内容的三字真经:m.okjike.com
▪写作写什么:m.okjike.com
▪意识流写作:m.okjike.com
▪故事是什么:m.okjike.com
▪快写慢改:m.okjike.com
▪做 Newsletter 的简单方法:m.okjike.com
▪做播客的第一件事:m.okjike.com
▪内容如何影响读者:m.okjike.com

┄┄┄┄┄┄┄┄┄┄┄┄┄┄┄┄┄

⭕ 赚钱没有那么难

▪做自媒体,从最小阻力开始:m.okjike.com
▪如何从 0 到 1 做副业:m.okjike.com
▪一种理想的赚钱方式:m.okjike.com
▪可以帮你赚钱的 60 个问题:m.okjike.com
▪怎样才能做到长期主义:m.okjike.com
▪商业的基点:m.okjike.com
▪什么是心力:m.okjike.com
▪从你的长处做起,用中学,干中学,卖中学:m.okjike.com
▪财富藏在支付按钮里:m.okjike.com
▪论如何发现需求:m.okjike.com
▪who>what>how:m.okjike.com
▪做运营,不能把人看作人:m.okjike.com
▪流量是有限的:m.okjike.com
▪果然是流量密码:m.okjike.com
▪做自媒体就是三阶九化:m.okjike.com
▪过程内容化与过程产品化:m.okjike.com
▪如何通过写书抓热点:m.okjike.com
▪一个自媒体人从什么时候开始成熟:m.okjike.com
▪知识付费圈之怪现象:m.okjike.com
▪自媒体行业里的博傻游戏:m.okjike.com
▪如何做道家自媒体:m.okjike.com
▪把咨询师看作 AI:m.okjike.com
▪解答问题的六点体会:m.okjike.com
▪微信的闭环:m.okjike.com
▪什么是社群:m.okjike.com
▪如何给你的社群起名字:m.okjike.com
▪为什么我说社群不是一个好生意:m.okjike.com
▪微商团队长切入知识付费的特点:m.okjike.com
▪我是如何拿下 B 端客户的:m.okjike.com
▪老板的思维:m.okjike.com
▪爷叔教给阿宝的第一课:m.okjike.com
▪网飞发展过程中,做对了 10 件事:m.okjike.com
▪危机面前,创业该怎么变:m.okjike.com
▪关于泡沫套利的 12 条:m.okjike.com
▪什么是价值洼地:m.okjike.com
▪好设计的十条标准:m.okjike.com
▪老干妈做生意靠不靠方法论:m.okjike.com

┄┄┄┄┄┄┄┄┄┄┄┄┄┄┄┄┄

⭕ 管理=管人+理事

▪当老大,最重要的是什么:m.okjike.com
▪分配不合理,贡献不积极:m.okjike.com
▪格局来自哪里:m.okjike.com
▪房谋杜断:m.okjike.com
▪带着一页纸来开会:m.okjike.com
▪员工的能力与热情来自哪里:m.okjike.com
▪资源整合简要示意图:m.okjike.com
▪八种权术:m.okjike.com

┄┄┄┄┄┄┄┄┄┄┄┄┄┄┄┄┄

⭕ 社交的那些道道

▪盘一盘我喜欢和哪些人打交道:m.okjike.com
▪祛魅帮你找到自己:m.okjike.com
▪能用钱解决的,莫用人情解决:m.okjike.com
▪关于公众发言的 20 条心得:m.okjike.com
▪写作是更高效的社交:m.okjike.com
▪一对一聊挺奢侈:m.okjike.com
▪行走江湖,你可能需要知道的 120 条常识:m.okjike.com
▪什么是有效社交:m.okjike.com
▪坦诚沟通很重要:m.okjike.com
▪积极句子与消极句子:m.okjike.com
▪讨厌临时的邀约:m.okjike.com
▪当我们点赞时,我们在点赞什么:m.okjike.com
▪当代年轻人与原生家庭的关系:m.okjike.com
▪不爽就分:m.okjike.com
▪我不喜欢分享,我喜欢讨论:m.okjike.com
▪说话的自由:m.okjike.com
▪嫌贫爱富:m.okjike.com
▪多交朋友少树敌:m.okjike.com
▪不要随便拉人进群:m.okjike.com
▪如何让别人不要再送自己茶叶了:m.okjike.com

┄┄┄┄┄┄┄┄┄┄┄┄┄┄┄┄┄

⭕ 普通人的普通生活

▪先做什么事:m.okjike.com
▪生活中做事的优先级:m.okjike.com
▪成年人的生活,没有容易二字:m.okjike.com
▪上限与下限:m.okjike.com
▪无事即好事,晴天修屋顶:m.okjike.com
▪怎么增加幸福感:m.okjike.com
▪我和我老婆的相处之道:m.okjike.com
▪想起上大学时的日子:m.okjike.com
▪这就是真实的人生:m.okjike.com
▪爱是什么:m.okjike.com

┄┄┄┄┄┄┄┄┄┄┄┄┄┄┄┄┄

因篇幅有限,部分帖子的索引已移到其他地方,请点击下面链接查看。

→ 普通人的破局指南【中】:m.okjike.com

→ 欢迎来到即刻:m.okjike.com
77622
ChatV
2天前
cheese(英语)=起司(台湾音译)=芝士(香港音译)=奶酪(大陆意译)
00
ChatV
3天前
老婆给准备的夜宵:糟卤罗氏虾
00
ChatV
3天前
哈哈,重器轻用也是不得已而为呀,没办法的办法~我是没能力开发了,不过可以说出想法,传播想法,推动有能力开发的人去做~就像Notion、思源、Obsidian、RemNote,第一个版本都是粗糙的,如果停留在第一个版本,就没有现在这些大家熟知的“重器”了,如果不停留,那么往哪个方向走,加什么、减什么、优化什么、克制什么,这些都需要外界的反馈~正如少数派网站上面的许多文章,对于开发者来说,都是有价值的反馈~ //@吕立青_JimmyLv.eth: 对工具的执念,是对人性的泯灭。重器轻用吧!

ChatV: ⭕ 我期待这样一款笔记软件 --- 国人做了多款小而美的笔记软件,但是有一个问题:要么是软件功能少,撑不起笔记相关的多样需求;要么是功能多,但不够稳定,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小 bug。这就导致一些笔记软件成为鸡肋,嚼之无味,弃之可惜。 这背后有一个原因是:开发团队力量不够,开发经验不足。比如: - SeedsNote:一个小团队,因为没有支撑团队的足够收益,后来转去开发汽车软件了。 - Logseq:本来是秦天生一人开发,后来有了小团队,但是更新慢,开发思路有问题。 - 思源笔记:一对夫妻开发,相当勤奋,但是移动端这块缺失。 - RoamEdit:一个人开发,做出的大纲笔记软件还不错,也有移动端,但是有一些小 bug。其实对于这款产品,竟然是一个人开发的,我是有些吃惊的。 - 幕布:相比起来,幕布算是大团队了,产品也比较成熟,后来被飞书收购,再后来又被 flomo 收购。幕布的问题是产品设计思路不够好。 这些产品固然各有特色,但一旦不再维护,以及停止维护前,产品尚缺失功能或有许多小 bug,那么用户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往往会转用别的工具。这些工具比如:Obsidian、Notion、Roam Research、RemNote、Heptabase、Tana。 理想的情况是:国内这几款软件的开发者联合起来,做一款这样的产品: 1. 像 flomo 一样可以快速输入,并且为单条笔记以图片形式分享。 2. 像 Logseq 一样的大纲,标签即页面,以及本地存储。 3. 像思源笔记一样的文档编辑能力,以及采集箱、剪藏的设计。 4. 像 RoamEdit 一样把多种功能做成核心插件,可以根据需求开关。RoamEdit 的核心插件比 Obsidian 的核心插件多,功能更复杂。 5. 像 SeedsNote 多种样式展示笔记:卡片流、大纲、看板、白板。 6. 像幕布一样有移动端,多端实时同步,移动端便于分享。 有一位成熟的产品经理来统筹,并为这款产品注入理念,便于市场宣传。 这款产品适合谁来做?新组建团队,如果开发者没有对笔记做过深入研究,以及没有足够流量宣传,可能很难支撑一个团队,最后还是像上面几款笔记一样,不温不火。

00
ChatV
3天前
就目前来看,集成以下这些特性,堪称完美的笔记软件了:

- Capacities的界面设计
- Obsidian 基于文件夹的文档树
- 思源笔记的多页签/多面板/钉住悬浮窗口
- 思源笔记的编辑器(所见即所得,兼容Markdown语法)
- RemNote的DailyNotes
- RemNote的标签(标签即页面,标签可聚合,标签可加属性)
- RemNote的传递型双链和块引用
- 思源的悬浮预览与悬浮编辑
- 思源的虚拟引用
- Obsidian的快捷键设计
- Obsidian的关系图谱
- 思源的Mermaid代码画图效果
- FlowUs的多维表格
- Heptabase的白板
- RemNote 的闪卡
- flomo的手机端速记
- Dynalist的手机端工具栏
- WorkFlowy的搜索
- flomo 的导出内容为图片
- 一念的手机端悬浮球摘录
- 五彩划线的网页高亮/网页批注/网页剪藏
- 滴答清单的GTD小功能
- 白描的OCR
- Zotero的文献管理
- Notion的建站
- Obsidian的本地存储或备份
- Obsidian的打开与编辑速度(尤其文档数量为千级万级时)
- Typora 导出PDF的效果
- FlowUs免费版也有多端实时同步
- Notion的AI

当然,目前没有这么牛的软件,市面上的每一款笔记软件,或多或少都有问题,不是缺点这个就是少点那个。

比如 Obsidian 这么好,但不是真大纲,也不是真所见即所得;比如 Capacities 居然不可以在不同文档之间拖动块;比如 RemNote 没有多页签;比如思源笔记和 Capacities 的标签因为没有标签即页面的设计,只能筛选,无法像 RemNote Logseq 那样聚合。

在没有完美选项的情况下,该如何选择呢?在上面提到次数最多的软件,就是最大概率满足需求的软件。

文档型的:喜欢折腾选 Obsidian,开箱即用选思源笔记

大纲型的:简单速记选 Dynalist,功能强大选 RemNote

多维表型的:国外选 Notion,国内选 FlowUs

如果不需要分享多维表为外链,那么就选思源笔记,它兼容了Obsidian的文档、RemNote的传递型双链、Notion的多维表,还不像Obsidian那么折腾。

如果需要用多维表并分享为外链:用Notion不卡,就选Notion;用Notion经常转圈圈,就选FlowUs。

至于RemNote,看它未来的进化,它的设计理念其实是最先进的。

至于Obsidian,它是最全面的,也是最安全的,但对很多人来说,可能也最折腾。它可以用2000多第三方插件组合出其他软件的几乎所有功能,但是没一种功能不一定体验多好。所以,选择笔记软件时,有一条标准是,它是否支持导出 Markdown 文件,并且导出的文件是否适配 Obsidian。其他软件一旦出问题,Obsidian就是最后的兜底。

ChatV: ⭕ 我期待这样一款笔记软件 --- 国人做了多款小而美的笔记软件,但是有一个问题:要么是软件功能少,撑不起笔记相关的多样需求;要么是功能多,但不够稳定,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小 bug。这就导致一些笔记软件成为鸡肋,嚼之无味,弃之可惜。 这背后有一个原因是:开发团队力量不够,开发经验不足。比如: - SeedsNote:一个小团队,因为没有支撑团队的足够收益,后来转去开发汽车软件了。 - Logseq:本来是秦天生一人开发,后来有了小团队,但是更新慢,开发思路有问题。 - 思源笔记:一对夫妻开发,相当勤奋,但是移动端这块缺失。 - RoamEdit:一个人开发,做出的大纲笔记软件还不错,也有移动端,但是有一些小 bug。其实对于这款产品,竟然是一个人开发的,我是有些吃惊的。 - 幕布:相比起来,幕布算是大团队了,产品也比较成熟,后来被飞书收购,再后来又被 flomo 收购。幕布的问题是产品设计思路不够好。 这些产品固然各有特色,但一旦不再维护,以及停止维护前,产品尚缺失功能或有许多小 bug,那么用户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往往会转用别的工具。这些工具比如:Obsidian、Notion、Roam Research、RemNote、Heptabase、Tana。 理想的情况是:国内这几款软件的开发者联合起来,做一款这样的产品: 1. 像 flomo 一样可以快速输入,并且为单条笔记以图片形式分享。 2. 像 Logseq 一样的大纲,标签即页面,以及本地存储。 3. 像思源笔记一样的文档编辑能力,以及采集箱、剪藏的设计。 4. 像 RoamEdit 一样把多种功能做成核心插件,可以根据需求开关。RoamEdit 的核心插件比 Obsidian 的核心插件多,功能更复杂。 5. 像 SeedsNote 多种样式展示笔记:卡片流、大纲、看板、白板。 6. 像幕布一样有移动端,多端实时同步,移动端便于分享。 有一位成熟的产品经理来统筹,并为这款产品注入理念,便于市场宣传。 这款产品适合谁来做?新组建团队,如果开发者没有对笔记做过深入研究,以及没有足够流量宣传,可能很难支撑一个团队,最后还是像上面几款笔记一样,不温不火。

31
ChatV
5天前
yes or no 上,选择了 or。
60
ChatV
5天前
另外,许多笔记软件的开发团队,招的人并不是笔记发烧友,对笔记并无热爱,也没有深入研究,懂技术,但不懂笔记,不懂真实的用户需求。比较好的做法,就是像 RemNote 一样,招了 TiddlyWiki 大神 Soren Bjornstad 做产品顾问,或者像 Obsidian 一样,直接把最受欢迎的主题和插件开发者 Steph Ango 聘为 CEO。 //@华山水很棒棒: 还有一个我觉得还挺重要的,就是主要的领导者他自己到底用不用。比如印象笔记吧,我之前听过他们中国区的一个大佬讲知识图谱,分享得乱七八糟,浪费了我一个多小时...

ChatV: ⭕ 成功的笔记软件为什么而成功 --- 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一款产品的成功,是多个方面共同促成的结果,而不是加几个特色功能,更不是陷入过度优化某个细节的兔子洞里。 要想做好产品,不能光盯着产品,如果眼里只有产品,埋头不与外界沟通,没人知道、没人使用、没人购买、没人反馈,那么无论从客观的收入,还是主观的动力,都无法支持一直开发下去。最后,大概率的情况是留下一款满是 bug 的特色产品,半途而废。 比较好的做法是把控好节奏。在核心功能做出来后,放到市面试用,收集真实用户的反馈,围绕着核心功能来修 bug,完善用户体验。把核心功能做好了,再一点点加功能,不是一下子架构铺得太大,导致到处要修 bug,也不是加太多功能,保持必要的克制。在这方面,flomo 虽然产品不大,功能不多,但开发团队明显很成熟。 对于笔记软件而言,如果开发者只盯着产品,或者陷入某个细节中,看不到全局,没有节奏,那么就不是一个成熟的开发者。 一款成功的笔记软件,必然在功能之外做了许多事,比如: 1. 装得了:首先得能下载,能安装,如果这一步都保证不了,那么用户量自然不会高。比如 Capacities、RemNote 的安卓手机端需要通过 Google Play 安装,这一下就把中国大陆的许多用户拦在门外了。 2. 看得懂:主界面、设置项、斜杠命令、快捷键、用户帮助文档等处要有中文,虽然看英文也不难,但没有中文界面,会劝退许多人。这方面做得最好的,当属 Obsidian。 3. 聊得上:不懂的,有地方学习教程;有建议,有地方可以反馈;遇到麻烦,可以找官方协助。如果遇到事找不到官方,也没地方与其他用户交流,可能就容易放弃这款产品了。像 RemNote,关停了网站论坛,转到 Discord 上做社区运营了,这样做,肯定有他们的考虑,但是对于中国用户,得先翻出去,再下载 Discord,才能与官方、与其他用户沟通。 4. 保得住:保得住分为三点,别错了、别丢了、别跑了。别错了就是不要同步出问题,或者出现乱码;别丢了就是不要把我笔记或文件删了;别跑了就是不要一段时间后跑路,里面的笔记全军覆没。成熟的开发者会对软件定期更新,哪怕在产品定型后,半年出一次更新,也让用户心里有底,不会觉得这款产品没人管了。这方面的榜样是 EmEditor,两个人开发维护的文本编辑器,已经推出 20 多年了,到现在依然保持着一年至少四次更新,去年还加上了 AI 功能。这样的开发者让人敬佩,更让人放心。 5. 写得快:如果打开一份文档要好几秒,输入一段文字都有延迟,那么体验就很差,哪怕有特色功能,久而久之,用户也会逃离。像 Logseq,笔记一多就会卡,像 RemNote,输入时有点卡,这两款都是很有特色的产品,但在这种关乎高频用户体验的地方没有优化好,反而沉浸在某个产品功能上。此外,有想法时,打开就写,不需要先这样再那样,入口太深,每写一条,都需要操作好几步,也是不合格的。打开就写,做得好的当属 flomo 与滴答清单。 6. 调得出:首先要自带多端实时同步,需要调取某条笔记时,可以随时调取。如果没有手机端,那么在电脑端或网页端记得再多,也很难及时调取,不可能抱着个电脑到处走。写了再多笔记,需要的时候无法调取来用,那么写的意义又在哪里呢?比如你写了一份详细的旅行攻略,等到出门了,才发现在电脑上,手机上没有,白费功夫。如果多端同步不是自带,需要自己折腾,又是 S3、又是云服务器、又是图床的,太麻烦了,会吓跑一大批人,注定上不了规模。 7. 用得起:这涉及到定价策略。如果定价太低或免费,开发者容易失去动力,为爱发电不持久。如果定价太高,则又把一大批用户拦在了门外,比如 Heptabase。所以合适的定价,需要综合考虑开发成本、用户量、用户预期、竞品价格,取得一个平衡。 凡是用户规模大的笔记软件,各有特色,但在这 7 点上,都做得不错。如果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基础没做好,只是盯着某几个自以为得意的特色功能,可能只能在小众圈子里打转。 对于开发者,很难有第一次创业、第一次做产品就足够成熟的,往往需要时间试错、摸索、迭代。 像 RoamEdit,开发者第一次做笔记类软件,架构铺得太大,开发力量不足,导致半途歇火。像 Logseq,开发者也是第一次做笔记类软件,起了个好头,结果后劲不足。 成熟需要付出代价,只不过看这个代价由谁来支付,是投资人支付,还在大公司支付,还是自己支付。不管是谁支付这个代价,就时间上而言,早点试错,早点成熟,对以后做产品更有利。 比如少楠在做 flomo 之前,在几家公司平台上做过多款产品,也创业做过速记软件 EverMemo,这些经验对于做 flomo 都可以用得上。 比如 Obsidian 的两位开发者,2015 年做了对标 WorkFlowy 的 Dynalist,五年时间,把产品开发、社区运营、定价策略、营销推广都摸了一遍,该掉的坑都掉了,该攒的经验也攒了,到 2020 年做第二款产品时就轻车熟路了。 比如 Notion 是 2013 年开始做的,当时做的是低代码建站工具,但是太复杂,易用性差,导致公司差点于 2015 年关门,后来转向做模块化文档,并借鉴 Airtable 的多维表,再然后又做了 database,才打开了局面,可以说,现在的 Notion 是死过又重生的 2.0 Notion。 比如 FlowUs 的创始人汪兆飞之前在锤子、阿里云、百度网盘都工作过,创业做过松果文档,这些经历都和笔记软件相关,都可以赋能给开发与推广当下这款产品,加上直接找名气最大用户量最大的 Notion 对标来做,所以明显感觉这个团队要成熟。 --- @华山水很棒棒 评论说:还有一个我觉得还挺重要的,就是主要的领导者他自己到底用不用。比如印象笔记吧,我之前听过他们中国区的一个大佬讲知识图谱,分享得乱七八糟,浪费了我一个多小时... 回复:啊,对,这一点更容易被忽视。许多需求、许多bug不被重视,就是因为开发者自己不用,或者没时间用,无法和用户感同身受。另外,许多笔记软件的开发团队,招的人并不是笔记发烧友,对笔记并无热爱,也没有深入研究,懂技术,但不懂笔记,不懂真实的用户需求。比较好的做法,就是像 RemNote 一样,招了 TiddlyWiki 大神 Soren Bjornstad 做产品顾问,或者像 Obsidian 一样,直接把最受欢迎的主题和插件开发者 Steph Ango 聘为 CEO。 --- 👉 更多精华帖:https://m.okjike.com/originalPosts/65e5dbfe4ca8842da70a1059/

11
ChatV
5天前
⭕ 成功的笔记软件为什么而成功

---

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一款产品的成功,是多个方面共同促成的结果,而不是加几个特色功能,更不是陷入过度优化某个细节的兔子洞里。

要想做好产品,不能光盯着产品,如果眼里只有产品,埋头不与外界沟通,没人知道、没人使用、没人购买、没人反馈,那么无论从客观的收入,还是主观的动力,都无法支持一直开发下去。最后,大概率的情况是留下一款满是 bug 的特色产品,半途而废。

比较好的做法是把控好节奏。在核心功能做出来后,放到市面试用,收集真实用户的反馈,围绕着核心功能来修 bug,完善用户体验。把核心功能做好了,再一点点加功能,不是一下子架构铺得太大,导致到处要修 bug,也不是加太多功能,保持必要的克制。在这方面,flomo 虽然产品不大,功能不多,但开发团队明显很成熟。

对于笔记软件而言,如果开发者只盯着产品,或者陷入某个细节中,看不到全局,没有节奏,那么就不是一个成熟的开发者。

一款成功的笔记软件,必然在功能之外做了许多事,比如:

1. 装得了:首先得能下载,能安装,如果这一步都保证不了,那么用户量自然不会高。比如 Capacities、RemNote 的安卓手机端需要通过 Google Play 安装,这一下就把中国大陆的许多用户拦在门外了。

2. 看得懂:主界面、设置项、斜杠命令、快捷键、用户帮助文档等处要有中文,虽然看英文也不难,但没有中文界面,会劝退许多人。这方面做得最好的,当属 Obsidian。

3. 聊得上:不懂的,有地方学习教程;有建议,有地方可以反馈;遇到麻烦,可以找官方协助。如果遇到事找不到官方,也没地方与其他用户交流,可能就容易放弃这款产品了。像 RemNote,关停了网站论坛,转到 Discord 上做社区运营了,这样做,肯定有他们的考虑,但是对于中国用户,得先翻出去,再下载 Discord,才能与官方、与其他用户沟通。

4. 保得住:保得住分为三点,别错了、别丢了、别跑了。别错了就是不要同步出问题,或者出现乱码;别丢了就是不要把我笔记或文件删了;别跑了就是不要一段时间后跑路,里面的笔记全军覆没。成熟的开发者会对软件定期更新,哪怕在产品定型后,半年出一次更新,也让用户心里有底,不会觉得这款产品没人管了。这方面的榜样是 EmEditor,两个人开发维护的文本编辑器,已经推出 20 多年了,到现在依然保持着一年至少四次更新,去年还加上了 AI 功能。这样的开发者让人敬佩,更让人放心。

5. 写得快:如果打开一份文档要好几秒,输入一段文字都有延迟,那么体验就很差,哪怕有特色功能,久而久之,用户也会逃离。像 Logseq,笔记一多就会卡,像 RemNote,输入时有点卡,这两款都是很有特色的产品,但在这种关乎高频用户体验的地方没有优化好,反而沉浸在某个产品功能上。此外,有想法时,打开就写,不需要先这样再那样,入口太深,每写一条,都需要操作好几步,也是不合格的。打开就写,做得好的当属 flomo 与滴答清单。

6. 调得出:首先要自带多端实时同步,需要调取某条笔记时,可以随时调取。如果没有手机端,那么在电脑端或网页端记得再多,也很难及时调取,不可能抱着个电脑到处走。写了再多笔记,需要的时候无法调取来用,那么写的意义又在哪里呢?比如你写了一份详细的旅行攻略,等到出门了,才发现在电脑上,手机上没有,白费功夫。如果多端同步不是自带,需要自己折腾,又是 S3、又是云服务器、又是图床的,太麻烦了,会吓跑一大批人,注定上不了规模。

7. 用得起:这涉及到定价策略。如果定价太低或免费,开发者容易失去动力,为爱发电不持久。如果定价太高,则又把一大批用户拦在了门外,比如 Heptabase。所以合适的定价,需要综合考虑开发成本、用户量、用户预期、竞品价格,取得一个平衡。

凡是用户规模大的笔记软件,各有特色,但在这 7 点上,都做得不错。如果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基础没做好,只是盯着某几个自以为得意的特色功能,可能只能在小众圈子里打转。

对于开发者,很难有第一次创业、第一次做产品就足够成熟的,往往需要时间试错、摸索、迭代。

像 RoamEdit,开发者第一次做笔记类软件,架构铺得太大,开发力量不足,导致半途歇火。像 Logseq,开发者也是第一次做笔记类软件,起了个好头,结果后劲不足。

成熟需要付出代价,只不过看这个代价由谁来支付,是投资人支付,还在大公司支付,还是自己支付。不管是谁支付这个代价,就时间上而言,早点试错,早点成熟,对以后做产品更有利。

比如少楠在做 flomo 之前,在几家公司平台上做过多款产品,也创业做过速记软件 EverMemo,这些经验对于做 flomo 都可以用得上。

比如 Obsidian 的两位开发者,2015 年做了对标 WorkFlowy 的 Dynalist,五年时间,把产品开发、社区运营、定价策略、营销推广都摸了一遍,该掉的坑都掉了,该攒的经验也攒了,到 2020 年做第二款产品时就轻车熟路了。

比如 Notion 是 2013 年开始做的,当时做的是低代码建站工具,但是太复杂,易用性差,导致公司差点于 2015 年关门,后来转向做模块化文档,并借鉴 Airtable 的多维表,再然后又做了 database,才打开了局面,可以说,现在的 Notion 是死过又重生的 2.0 Notion。

比如 FlowUs 的创始人汪兆飞之前在锤子、阿里云、百度网盘都工作过,创业做过松果文档,这些经历都和笔记软件相关,都可以赋能给开发与推广当下这款产品,加上直接找名气最大用户量最大的 Notion 对标来做,所以明显感觉这个团队要成熟。

---

@华山水很棒棒 评论说:还有一个我觉得还挺重要的,就是主要的领导者他自己到底用不用。比如印象笔记吧,我之前听过他们中国区的一个大佬讲知识图谱,分享得乱七八糟,浪费了我一个多小时...

回复:啊,对,这一点更容易被忽视。许多需求、许多bug不被重视,就是因为开发者自己不用,或者没时间用,无法和用户感同身受。另外,许多笔记软件的开发团队,招的人并不是笔记发烧友,对笔记并无热爱,也没有深入研究,懂技术,但不懂笔记,不懂真实的用户需求。比较好的做法,就是像 RemNote 一样,招了 TiddlyWiki 大神 Soren Bjornstad 做产品顾问,或者像 Obsidian 一样,直接把最受欢迎的主题和插件开发者 Steph Ango 聘为 CEO。

---

👉 更多精华帖:m.okjike.com
2221
ChatV
6天前
都是回忆
32
ChatV
6天前
四季怎么分明?春天柳发芽,夏天知了叫,秋天桂花香,冬天河结冰。
10
ChatV
6天前
技术×需求=产品。一家伟大的公司,可能起源于一个不起眼的需求。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