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ChatV
2k关注10k被关注65夸夸
1986金牛INTJ已婚有娃
宁深苏沪工作过
现居连云港,做点小生意
业余研究笔记/思维/创作/社群
爱读书会做菜能喝酒
置顶
ChatV
1年前
㊙️ 普通人的破局指南【上】

┄┄┄┄┄┄┄┄┄┄┄┄┄┄┄┄┄

⭕ 人生是一个系统

▪为什么你要写一本人生之书:m.okjike.com
▪如何找到人生的关键问题:m.okjike.com
▪人生的 20 个关键问题:m.okjike.com
▪20 句话与 26 个关键词,解读什么是人生管理:m.okjike.com
▪人是一个系统:m.okjike.com
▪一命二运三风水:m.okjike.com
▪社会的核心矛盾:m.okjike.com
▪基因与模因:m.okjike.com

┄┄┄┄┄┄┄┄┄┄┄┄┄┄┄┄┄

⭕ 快速成长有方法

▪你最想对 22 岁的自己说什么:m.okjike.com
▪时代的列车:m.okjike.com
▪穷忙:m.okjike.com
▪普通人如何破局:m.okjike.com
▪什么才是打工人必须积累的资源:m.okjike.com
▪会写文档有饭吃:m.okjike.com
▪从现实出发:m.okjike.com
▪question 与 problem:m.okjike.com
▪成长的过程是学会接纳的过程:m.okjike.com
▪认清自己:m.okjike.com
▪提建议容易,做决策难:m.okjike.com
▪时间管理,到底在管理什么:m.okjike.com
▪如何给任务分类:m.okjike.com
▪做事,还是要由近及远:m.okjike.com
▪纠结来自既要也要还要:m.okjike.com
▪选不如删:m.okjike.com
▪一天 = 8 小时睡眠 + 8 小时工作 + 8 小时生活:m.okjike.com
▪利益-需求-场景-行动-问题-知识:m.okjike.com
▪“高频”二字非常重要:m.okjike.com
▪不同层面的学习:m.okjike.com
▪关于幸存者偏差:m.okjike.com
▪读书九剑:m.okjike.com
▪一种亲证有效的学习“笨办法”:m.okjike.com
▪能力来自应对挑战的过程:m.okjike.com
▪如何跳出“我以为”的思维怪圈:m.okjike.com
▪怎么让思考的颗粒度更细:m.okjike.com
▪怎样知行合一:m.okjike.com
▪因为经过,所以懂得:m.okjike.com
▪君子慎独:m.okjike.com
▪你的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人:m.okjike.com

┄┄┄┄┄┄┄┄┄┄┄┄┄┄┄┄┄

⭕ 开始创作吧

▪每天记录一点点:m.okjike.com
▪情绪是创作的动力:m.okjike.com
▪普通人做内容的三字真经:m.okjike.com
▪写作写什么:m.okjike.com
▪意识流写作:m.okjike.com
▪故事是什么:m.okjike.com
▪快写慢改:m.okjike.com
▪做 Newsletter 的简单方法:m.okjike.com
▪做播客的第一件事:m.okjike.com
▪内容如何影响读者:m.okjike.com

┄┄┄┄┄┄┄┄┄┄┄┄┄┄┄┄┄

⭕ 赚钱没有那么难

▪做自媒体,从最小阻力开始:m.okjike.com
▪如何从 0 到 1 做副业:m.okjike.com
▪一种理想的赚钱方式:m.okjike.com
▪可以帮你赚钱的 60 个问题:m.okjike.com
▪怎样才能做到长期主义:m.okjike.com
▪商业的基点:m.okjike.com
▪什么是心力:m.okjike.com
▪从你的长处做起,用中学,干中学,卖中学:m.okjike.com
▪财富藏在支付按钮里:m.okjike.com
▪论如何发现需求:m.okjike.com
▪who>what>how:m.okjike.com
▪做运营,不能把人看作人:m.okjike.com
▪流量是有限的:m.okjike.com
▪果然是流量密码:m.okjike.com
▪做自媒体就是三阶九化:m.okjike.com
▪过程内容化与过程产品化:m.okjike.com
▪如何通过写书抓热点:m.okjike.com
▪一个自媒体人从什么时候开始成熟:m.okjike.com
▪知识付费圈之怪现象:m.okjike.com
▪自媒体行业里的博傻游戏:m.okjike.com
▪如何做道家自媒体:m.okjike.com
▪把咨询师看作 AI:m.okjike.com
▪解答问题的六点体会:m.okjike.com
▪微信的闭环:m.okjike.com
▪什么是社群:m.okjike.com
▪如何给你的社群起名字:m.okjike.com
▪为什么我说社群不是一个好生意:m.okjike.com
▪微商团队长切入知识付费的特点:m.okjike.com
▪我是如何拿下 B 端客户的:m.okjike.com
▪老板的思维:m.okjike.com
▪爷叔教给阿宝的第一课:m.okjike.com
▪网飞发展过程中,做对了 10 件事:m.okjike.com
▪危机面前,创业该怎么变:m.okjike.com
▪关于泡沫套利的 12 条:m.okjike.com
▪什么是价值洼地:m.okjike.com
▪好设计的十条标准:m.okjike.com
▪老干妈做生意靠不靠方法论:m.okjike.com

┄┄┄┄┄┄┄┄┄┄┄┄┄┄┄┄┄

⭕ 管理=管人+理事

▪当老大,最重要的是什么:m.okjike.com
▪分配不合理,贡献不积极:m.okjike.com
▪格局来自哪里:m.okjike.com
▪房谋杜断:m.okjike.com
▪带着一页纸来开会:m.okjike.com
▪员工的能力与热情来自哪里:m.okjike.com
▪资源整合简要示意图:m.okjike.com
▪八种权术:m.okjike.com

┄┄┄┄┄┄┄┄┄┄┄┄┄┄┄┄┄

⭕ 社交的那些道道

▪盘一盘我喜欢和哪些人打交道:m.okjike.com
▪祛魅帮你找到自己:m.okjike.com
▪能用钱解决的,莫用人情解决:m.okjike.com
▪关于公众发言的 20 条心得:m.okjike.com
▪写作是更高效的社交:m.okjike.com
▪一对一聊挺奢侈:m.okjike.com
▪行走江湖,你可能需要知道的 120 条常识:m.okjike.com
▪什么是有效社交:m.okjike.com
▪坦诚沟通很重要:m.okjike.com
▪积极句子与消极句子:m.okjike.com
▪讨厌临时的邀约:m.okjike.com
▪当我们点赞时,我们在点赞什么:m.okjike.com
▪当代年轻人与原生家庭的关系:m.okjike.com
▪不爽就分:m.okjike.com
▪我不喜欢分享,我喜欢讨论:m.okjike.com
▪说话的自由:m.okjike.com
▪嫌贫爱富:m.okjike.com
▪多交朋友少树敌:m.okjike.com
▪不要随便拉人进群:m.okjike.com
▪如何让别人不要再送自己茶叶了:m.okjike.com

┄┄┄┄┄┄┄┄┄┄┄┄┄┄┄┄┄

⭕ 普通人的普通生活

▪先做什么事:m.okjike.com
▪生活中做事的优先级:m.okjike.com
▪成年人的生活,没有容易二字:m.okjike.com
▪上限与下限:m.okjike.com
▪无事即好事,晴天修屋顶:m.okjike.com
▪怎么增加幸福感:m.okjike.com
▪我和我老婆的相处之道:m.okjike.com
▪想起上大学时的日子:m.okjike.com
▪这就是真实的人生:m.okjike.com
▪爱是什么:m.okjike.com

┄┄┄┄┄┄┄┄┄┄┄┄┄┄┄┄┄

因篇幅有限,部分帖子的索引已移到其他地方,请点击下面链接查看。

→ 普通人的破局指南【中】:m.okjike.com

→ 欢迎来到即刻:m.okjike.com
83749
ChatV
11:00
问:怎么让即刻每篇帖子点赞都超过 50?

答:定期把点赞数低于 50 的删掉。
111
ChatV
07:52
每一个“没想到”,背后都有一个“我以为”。
23
ChatV
2天前
⭕ X+AI 和 AI+X 有什么不一样?

---

公路机场港口是基建,国内电商、跨境电商是动能。4G5G 商用是基建,短视频、直播、共享经济是动能。数据中心和云计算是基建,SaaS、远程协作、金融风控是动能。

基建是设施层,是供车跑的路;动能是应用层,是跑在路上的车。

AI 和小红书虽然都是热点,但是性质不一样,AI 是一种新的基建,小红书是跑在移动互联网这个基建上的动能。AI 作为新基建,不是为了削弱,而是为了赋能与重构。

---

X+AI,是在既有的行业、既有的业务中,用 AI 参与工作流,进行提效,AI 作为补充。

AI+X,是基于 AI 和 AI 关联的大数据、云计算、具身机器人进行重构。

确切地说,两者的 X 指代是不一样的。

前者的 X 指的是业务,后者的 X 指的是相对不变的需求。

举个例子:

出租车+移动互联网,是出租车司机把让乘客加微信,微信上约车,或者一帮出租车司机建个微信群,分享做不来的订单。

移动互联网+出行需求,是基于移动互联网,用一种新的方式(滴滴、摩拜)满足了旧的需求,并催生了共享经济这种新型商业模式。

AI 作为一种新的基建,目前主要还是基于既有业务来提效,未来会重构出一些新的商业模式,用新的方式满足人类相对不变的需求,比如做菜、出行、旅游、恋爱、育儿、健康管理、养老。

---

每一次新基建出现,都带来重构;每一次重构,都引发洗牌;每一次洗牌,都是普通人上升的机会。正如《权力的游戏》中一句话“Chaos is a ladder”。

---

补充:AI+X,或 X+AI,就目前而言,其实都差不多,都是要深入某个具体的业务,应用在某个具体的场景。

有一位网友@Kangyuan.C 说 AI for X,这个说法更妙,与“科技以人为本”的意思差不多。

---

👉 更多精华帖:m.okjike.com
36
ChatV
3天前
写作原则

---

P1:增量信息
P2:感同身受
P3:通俗易懂
P4:长句改短句
11
ChatV
3天前
以教为学,以劳为学

---

年初的时候,小娃说要赚钱,于是他每天晚上下楼,给他爷爷奶奶挠痒痒,每次赚 4 个硬币。

过了一个月,他说不开挠痒痒店了,要升级为老年大学。每天从幼儿园回来,就开始备课,构思今天晚上去老年大学讲什么内容。

现在每次赚 6 个硬币,他的存钱罐里已经攒了 400 多个硬币了。

晚上带他洗漱时,他说“爸爸,你想要买什么,我给你钱,我现在是有钱人了”,一边说,一边还很得意。

我问道“你为什么是有钱人”,他说“因为我从很小就开店啊,一开始是挠痒痒店,后来升级成老年大学,下一步还要升级成电脑打字班,教爷爷奶奶打字”。我说“好啊好啊,那你要好好练打字,练好了才能当打字老师”。

育儿,很多方面也像带学员、带团队,得观察天性,顺着来引导,激发积极性,并通过一个个正反馈增长信心。通过“开店游戏”,让他懂得钱是通过对外提供服务换来的;通过“老年大学”,以教为学,你不让他学,他还不乐意。
63
ChatV
4天前
做到一点>粗读十篇

---

粗读十篇,不如精读一篇;精读一篇,不如提炼三点;提炼三点,不如做到一点。

一天粗读十篇文章、十个视频,第二天基本都忘了。不信的话,回忆一下昨天、前天看的内容,还能不能想起来。

精读是一边读一边高亮与批注,在外留下笔记,在内留下印象,便于日后重温,或快速查找。

提炼三点,则是结合自己要做的事,提炼三点切实可用的做法。如果不把读到的融入手头做的事中,精读也是白费,只是营造了一种幻觉。

提炼三点还不够,还只是作为一条原则、一个计划、一份方案,并没有做到。最终这三点能做到一点就很不错了。读十本瘦身书,不如吃饭时做到“一拳,一掌,一捧”。

查理.芒格说过一段话:“人一辈子做对两件事就可以很富有:寻找什么是有效的,重复它;发现什么是无效的,避免它。我们不需要新的思想,我们只需要正确的重复。”
310
ChatV
4天前
外行学内容,内行抄作业

---

学习某个人,要想学到真东西,不要学习他的内容,而要学习他的行动。

比如 AI 兴起,有人用飞书做了一个全面的知识库,以此打出名气,有人用公众号写热点新闻,以此接到广告,有人立马开了知识星球,吸引人进去交流学习。

如果你想赚钱,而注意力沉浸在学习这个飞书知识库、公众号文章、知识星球帖子中,那么就学偏了。

真正应该学的是,当一个大热点出来,哪些人取得成果、做出产品、涨粉、出名、赚到钱,他们做了哪些动作,这些动作里有什么是我可以模仿的。

那么,在这个热点中,可以模仿做其中几个动作,虽然晚了点,但是对于长期热点来说,并不算晚,还有的赚,甚至有可能做大。以及在下一个热点出来后,可以立马做其中几个动作,趁早抓住红利。

错过了抖音第一波,还有小红书,错过了小红书第一波,还有视频号。错过了视频号怎么办,肯定还有别的。

但是连续错过几波就得当心了,随着时间飞逝,年龄大了,精力不够了,而需要操心的事情多了,再看到红利也不一定能抓住。

所以啊,早就是优势。
37
ChatV
4天前
五个世界

---

人看似是一个人,实际上由五个世界构成:生理、物理、心理、叙事、行动。

这五个世界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可以做一个这样的设想,每次拿掉一个世界,其余四个世界不变,看看会发生什么。

1. 拿掉生理:没有了肉身,就没有其他四个世界的载体。当一个人死了,世界还在,但整个世界对他而言,就没有意义了,或者说属于这个人的世界崩塌了。哪怕是肉身还在,但是生病了,也会影响其他四个世界,最直接的就是影响心理,可能会忧郁、发愁、痛苦,其次是影响行动,很多之前可以做的事,现在都做不了了,再次是影响物理,买的物品也没有意愿或没有能力使用了,还会影响叙事,输入的信息、输出的信息也不一样。

2. 拿掉物理:我们在生活中并没有发觉,那些默默无闻支撑着我们生活的一切物品、环境,如果离开它们,不仅我们的生活会受影响,连平时对人、对自我的定义都会发生改变。不信的话,可以做一个这样的实验:依次拿掉车、电脑、手机、路由器、水杯、电饭煲、马桶、被子、床、鞋子、衣服,看看会发生什么。到时候,一个失去这一切的人会怎么定义这个“我”。

3. 拿掉心理:去掉内心的感受和想法,其他照旧,那么这个人就近似“行尸走肉”了,或者像一个傻子。其实连傻子都不如,因为傻子还有感受和想法。确切地说,更像是一个没有感受、不会思考的机器人。当然这很难,因为人可以三天不吃饭,一天不喝水,三分钟不呼吸,但是哪怕一秒钟都不会停止心理的念头,一组接一组的念头,在佛家就成为“念流”,所谓冥想、禅定,根本上就是要观照这个念流。

4. 拿掉叙事:拿掉叙事,就是停掉外界的一切信息源。首先要把手机和电脑扔掉,因为里面的每一种东西都是信息源,都在给你的眼睛和大脑喂养一条条叙事。然后把书和杂志乃至一切纸张都扔掉。这就够了吗?还不够,还要把你与别人的对话都停掉。看短剧、刷抖音、和 AI 对话、浏览一篇网络文章、看一本纸质书,这个过程都是活在叙事世界中,外界输入的信息会帮你构建一个专属于你的叙事世界。叙事最直接影响的就是心理,通过心理影响行动,进而影响生理与物理。

5. 拿掉行动:有物理的生活必需品,有生理的健康,有心理的感受与想法,有外界的信息源,独独没有任何行动,像是瘫痪在床,旁观着这个世界。

这五个世界的关系是:生理是载体,是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外界的叙事帮助构建内部的心理,心理支配生理,进而做出行动,行动发生于某个物理中,一方面会改变物理,一方面会对外叙事,从而影响别人的心理。物理又支撑着生理。

举个例子说:

你在抖音看了一个视频,这是叙事;

这个视频让你很振奋,这是叙事帮助构建心理;

然后你开始拍视频,这是心理影响行动;

拍视频需要手机、相机、云台等设备,这是物理支撑行动;

你拍的视频被别人看到,这是你的叙事帮助构建了别人的心理;

你拍了一天视频,累了,饿了,别人跟你说话,你感到心烦,这是生理影响心理;

你买菜做饭,吃完后,浑身又充满力量,这是物理在支撑生理。
11
ChatV
4天前
哈哈,自从年初 DeepSeek 鲶鱼搅局,国内外 AI 都开始加速进化,豆包不仅体验好,背后的功能也越来越强了。这是用豆包生成的吉卜力风格头像,提示词就一句话“把这张图做成吉卜力风格,忠实于原图,不要修改细节”,效果不如 GPT-4o,不过也可以用,关键是国内的不用翻,这一点很方便。
81
ChatV
4天前
高情商原则:多点赞,少插手

---

跟人打交道的原则:可夸可不夸,选择夸,除非涉及到事实错误或是非不明;可管可不管,选择不管,除非涉及到人身安全与财务投资。

在生活中,经常会看到两种人:

一种人习惯性否定别人,别人做什么都要挑出个刺来,相对应地,这种人还喜欢各种证明自己、自己做的事、自己买的东西就是好、就是对;

另一种人管太细,在不必要关注、讲究、干涉的事情上,抠细节,定规矩,在无关痛痒的地方非要分出个是非来,“我这样就是对的,你这样就是错的”。

这两种人一种可以称为“优越主义挑刺专家”,自身缺乏价值认可,靠“挑刺”来刷存在感或者彰显权力,以此掩饰内心的自卑,另一种可以称为“完美主义质检专员”,用细节完美来缓解焦虑,把小事的掌控权当成安全感的来源。

两者的共同点是:对外展示攻击性,对内藏着不安全感。

这两种表现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

从客观上说,往往来自成长过程中环境和人际的影响。

如果周围的人都不夸他,喜欢挑他错,那这个人可能也会挑别人错,这是一种自我保护,但是到了其他环境中,哪怕别人夸他,他还是喜欢挑别人错,因为环境容易变,人却不容易变。如果家庭的人喜欢高压、定标准、强迫做事,那这个人可能也会追求细节完美并强迫别人。

从主观上说,是缺乏自我觉察。

客观的影响,我们往往控制不住,尤其是童年和少年时期。当我们长大成人了,性格已经形成,想改很难,但可以微调。微调的基础就是能够自我觉察。要想改正错误,前提是知道错在哪儿了,要想知道错在哪儿了,前提是意识到错了。没有自我觉察,就会陷入这个顽固的自我中,无法跳脱出来看自己,压根就意识不到“自己也可能错了”,更别谈改正了。
1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