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自我管理互助会

让我们就此告别拖延症,看完一本书、学习一门语言、养成一个好习惯,规划时间完成自己一直想做的事情,一起变成更好的人。

339669人已经加入

  • 参考答案Answers
    8天前
    德鲁克:如何发现你真正的优势?

    本文选自现代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的《Managing Oneself》,这篇文章刊登在十几年前的《Harvard Business Review》上,据说是 HBR创刊后重印次数最多的文章。

    德鲁克认为在现在的环境下,大多数公司是不为员工的职业发展负责的。因此,对于知识工作者或脑力劳动者来说,要自己做自己的CEO。

    在《Managing Oneself》中,德鲁克提出了八个关键的思考框架,我们节选了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点——识别自己的优势。
    662
  • 王紫君Zima
    12天前
    你终其一生都在创造一个名为「自己」的艺术品。

    快乐源泉不是你得到什么样的东西,而是成为什么样的人。
    42
  • 哈雷Halley
    2天前
    吾日三省吾身

    作为一个执行者:
    1.今天要做的任务是否已经完成?
    2.今天是否经历了心流状态?
    3.今天的生命力是否旺盛?

    作为一个学习者:
    4.今天的阅读食谱是否健康?
    5.今天搜集的信息碎片是否归档完成?
    6.今天是否对外输出了观点?

    作为一个决策者:
    7.我是谁?我在干什么?
    8.我的目标是什么?
    9.今天做的事情是否让我距离目标更近?
    72
  • 参考答案Answers
    1天前
    一位18世纪的哲学家,是如何帮我解决中年危机的

    “呼吸我们周围的无意义,它是好心情的钥匙。”

    ——米兰·昆德拉

    这是一篇非常有意思的故事,作者Alison Gopnik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心理学和哲学教授。

    她的前半生一直都是充满希望和朝气的。但她在50岁经历了人生和婚姻的危机,陷入抑郁。为了走出困境,她开始研究佛教哲学,同时也对18世纪休谟可能在写《人性论》时受到佛教影响一事产生兴趣。

    Alison的探索,虽然起初看似无用,却逐渐为她的心灵注入了力量,帮助她战胜了中年危机。

    这篇文章给我最大的感受是,无论你曾经多么成功,内心自我建构的多么强大,心理学理论掌握的多么娴熟,你依然会面临意想不到的存在危机。

    而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面对危机的最好办法就是:脱离当下的环境,追逐一些看似无意义的事。这些看似无意义的事恰好就是自我意义救赎的良药。
    15
  • 有趣的自律大人
    1天前
    我的阅读体系1.0
    如何解决看完就忘的痛苦?- 阅读体系搭建

    在我20岁读《终身成长》时,被里面的成长性思维所触动并开始在生活中实践,我才发现原来阅读的乐趣!

    从一开始什么都不喜欢,到逐渐喜欢,并养成阅读习惯,现在几乎是随时随地都能读。阅读体系也从原来什么都不做,到开始逐一做笔记,以及现在的输入&输出形成闭环。

    所以我觉得有必要分享一下我现在的阅读体系,给正在这个阶段不知道该如何做的读者一点启发。

    🔵 阅读体系的逻辑
    · what - 读点什么
    · how - 如何找到好书
    · where - 找的书放哪
    · when - 什么时候读
    · how - 如何读

    以上,是我目前zui大程度利用好一本书的方式!不再追求读书的数量,而是质量。
    02
  • 有趣的自律大人
    6天前
    如何高效整理【碎片信息】

    确确实实,很多碎片信息非常有用,但因为没有好好的整理和应用,这些知识=没有发挥其独特的价值。

    近期我也深受碎片信息不知道该如何处理的困扰,就因此摸索出一套目前还比较实用的碎片信息整理方式!由此来分享一下,顺带帮助有同样困扰的姐妹。

    1️⃣ 确定工具
    碎片信息储存的工具应当具备:搜索、快速记录、快速能找到。
    所以目前我用的非常顺手的有2个APP:一个是flomo、一个是cubox。
    · flomo:立刻记录
    · cubox:稍后阅读&文献库

    2️⃣ 整理方式
    我碎片信息的来源有:刷社交媒体时、听播客时、当下的情绪感受。针对这些信息,按照时间的充足会分成两种情况。
    🔺 当下时间充足
    · 这种情况我会把有用的信息提取出来,记录在flomo上,并打上对应领域的标签。
    · 如果这篇文章特别好,后续会想再看时,我会转发到cubox中,打上标签。

    🔺 当下没有时间
    · 这种情况我会把这些信息转发至cubox中,利用一天的空余时间 / 一周的某一个时间段集中阅读和整理笔记。

    3️⃣ 集中归纳
    碎片信息本质还是零散的,我会间隔一周/两周集中整理,思考每条信息如何归纳至知识体系,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起来。

    以上步骤就实现了碎片信息从散到整的流程。
    726
  • 王紫君Zima
    13天前
    先有了再说
    155
  • Day1阅览室
    14天前
    畅销书《关键20小时:快速学会任何技能》作者、学霸Josh Kaufman提出了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来回答如何用20个小时掌握一门技能,方法浓缩如下:
    1.解构技能,把目标拆成小目标,越细越好。
    2.学习此项技能中,学会自我纠正。
    3.远离让你学习分心的东西,如游戏。
    ----
    下面是内容原文:
    大家好,两年前,我的生活完全改变了。我和我的太太凯尔希迎来了我们的女儿莱拉。为人父母是一种奇妙的体验。
    一夜之间,一切都改变了。你所有的计划全部被打乱。速度之快,让人措手不及。
    然后你会有很多东西要学。比如,该如何打扮你的宝宝。对我而言这是新的挑战。
    这是我搭配的一套,我觉得还挺不错的。但是好像连莱拉都看不上。要学的还很多,千头万绪的。
    更糟的是,凯尔希和我都在家工作,我俩都做生意,有自己的公司。凯尔希为瑜伽教练做在线课程开发。我是一名作家。
    因此,我俩都在家上班。我们有婴儿要照顾,我们竭尽全力把每件事都做好。
    日子过得非常忙碌。这种奇妙的体验持续几周过后,睡眠不足的弊端开始显现,大概是在第八周的时候,我产生了一种想法,我觉得这种想法无论你是哪国人,无论你多大年龄,只要你当父母了,都会有:我此生再无自由之日了。有人说确实如此。
    这可能有点绝对,但在当时的情境下,我真的是这么想的。这让我很抓狂,因为我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学习新事物。对某件事产生兴趣,然后一头扎进去,不断尝试,不断学习。最后变得比较擅长。但是,如果没有自由支配的时间,我真不知该如何继续我的这个爱好。
    没错,我是个死宅,我想持续学习,不断成长。于是我做出一个决定,去图书馆和书店寻找研究资料,看我们该如何学习,如何快速学习。我读了很多书,也浏览了不少网站。想搞清楚一个问题,掌握一项新的技能需要多久?
    知道我找到的答案是什么吗?1万小时!你们听过这说法吗?要花1万小时。如果你想学点新东西,并且变得很擅长,要用掉你1万小时的时间。我在书本上,网站上不停地读到这一点。
    我的内心是崩溃的,我的心在呐喊:不!我没有这么多时间!我上哪儿找1万小时?我再也学不会新东西了。永远没戏了。但事实不是这样的。1万小时是什么概念,打个比方,1万小时相当于5年的全职工作。那是一段很长的时间。
    我们都学过新东西,但谁也没有花过那么长的时间,对吧?那这是怎么回事呢?有点不对劲啊。研究结果和我们的期望、我们的经验并不相符。我发现,问题在于:1万小时定律针对的是专家。
    佛罗里达州立大学有一位教授,叫做安德斯.埃里克森。1万小时定律是他最先提出的。而这一定律的研究对象,是职业运动员,世界级音乐家和象棋大师。都是竞争激烈的领域,他们又是其中的佼佼者。
    他试图弄清楚,在这些领域,登上巅峰需要多久。他发现,练习得越多,在各自的领域花费的时间越多,最后取得的成绩就越大。那些站在最巅峰的人都花了差不多1万小时来练习。这事儿其实就是个以讹传讹的故事。
    事情是这样的:有一个作家叫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在2007年写了本书叫《异类:成功秘诀》,核心内容就是1万小时定律。多练习,好好练习,你就能成功,成为本领域的佼佼者。其实,埃里克森博士真正想说的是,要想在一个竞争非常激烈的特定领域里成为佼佼者,需要花费1万小时的时间。
    但《异类》这本书一经出版,就迅速冲上了畅销榜首,并保持了整整三个月。
    1万小时定律一夜之间家喻户晓。全民开始以讹传讹。“在竞争激烈的领域登顶需要1万小时”这条信息,变成了“精通某件事需要1万小时”,之后变成了,“想要擅长某事,需要花1万小时”,之后变成了,“学习一个新东西需要花1万小时”。
    但最后这条结论:学习一个新东西需要花1万小时,是不对的,大错特错。实际上,这项研究说的是——我在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图书馆认知心理学区域查了很多资料,因为我是死宅嘛。当你在查找关于习得技能的研究成果时,你经常会看到这张图。
    研究者们,无论他们研究的是运动技能,也就偏体力的(技能),还是偏脑力的技能,他们都喜欢用可以计时的事情为例。因为可以量化计算,对吧?于是,他们给研究参与者一个小任务,有些需要体力解决,有些需要动点脑筋,他们来统计参与者需要多长时间完成。
    这个图说明,刚开始的时候——研究者给参与者的任务,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完成,因为以前没做过,他们心里又没底。但经过一段时间练习后,他们会越做越好。早期的练习真的非常非常有效。人只需要一点点练习,就可以把事情做得不错。
    有一点很有意思,对于那些我们真心想学的技能,我们就不会在乎花多少时间,对吧?我们只在乎能学得多好,无论这个好的标准是什么。如果我们把练习时间换成擅长程度,图表就倒过来了,就成为了那条著名的学习曲线。
    学习曲线告诉我们,作为初学者,我们都极烂,而且我们也知道自己极烂。只要一点练习,你很快就会做得很好。因此早期的进步是非常大的。之后在一个特定时间点,你进入了平台期,之后进步就越来愈难,要花更多的时间。我想了解的就是那个,对吧?
    从一开始学,水平极差到比较入门,需要多长时间?理想状态,当然是越短越好。那么,到底需要多久呢?我的研究结果是:20小时。没错。你可以从什么都不懂的菜鸟,到学会任何一种技能。
    想学一门外语?想学会画画?想学会怎么耍电锯?如果你拿出20个小时,全情投入一件事情,你会感到震惊的。
    震惊于自己居然能这么厉害。20个小时并不多,也就是每天45分钟,坚持1个月。中间空出几天也没关系。
    积累20个小时并不难。下面是具体办法。并不是说你瞎玩20个小时,就能精通某件事。还是要用恰当的方法进行练习。要练习得有效率,这才能保证你投入的20个小时是最有效的。
    下面就来介绍方法,它适用于任何事情:首先将你想学的技能进行分解。想好你最后要达成什么效果,然后将技能分解成一个个小的部分。绝大部分我们称之为技能的事情实际上是由许多不同的技能组成的。
    你把技能分解得越细,你就越能决定,这项技能里面的哪些部分能帮我达成目标。你就可以先练习这些。如果你先练习最重要的事情,你就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提高自己。
    第二点,要有一定的(理论)学习,能帮你自我纠错。要找到3-5种学习资源。可以是书,可以是DVD,可以是课程,什么都行。但是不要因为这个而推迟练习。
    我就这么干过。买了20本相关的书籍,说“我要先看完这20本书,然后开始学习编程。”这样不对。这就是拖延。(理论)学习不用太多,能支撑你开始练习就可以了并在练习过程中自我纠错,自我调整。因此(理论)学习能帮你进步,能在你犯错时提醒你然后进行调整。
    第三点,是要排除干扰。电视,网络,所有的干扰。这些东西都会阻止你坐下来开始练习。你的毅力越大,越能排除干扰,你就越能坐下来,认真练习,不是吗?
    第四点就是要练习至少20小时。我觉得,(学习)大部分技能都存在“沮丧障碍”。就是“我很菜鸟而且我自己知道”的阶段。真的很不爽。谁也不愿意觉得自己蠢。而觉得自己蠢真的会阻止我们坐下来安心练习。
    所以,无论你想做什么,先给自己定个目标先练习个20小时,你就能渡过最初那段很受挫的时期从而(有信心)将练习持续下去,直到获得回报。
    就是这样!并不复杂。学习任何东西都可以按这四步来。好的,理论说起来总是很容易,其实说到练习会更加有意思。有件乐器我想学已经很久了,就是尤克里里琴。
    你们看没看过杰克岛袋的演讲他弹奏尤克里里,那声音简直——他就像尤克里里之神。非常精彩。
    我看了之后觉得,“哇,太酷了!”非常精妙的一种乐器。我非常想学。于是我决定验证一下我的理论花20小时来练习尤克里里看效果如何。演奏尤克里里的第一件事,想要演奏,你先得有一把琴,对吧?于是,我弄了一把尤克里里,有请我可爱的助理。谢谢你,先生。我想我还需要一根弦。这可不是普通的尤克里里,是插电的。
    最开始的几个小时就像其他所有事情一样。你要把所需的工具准备好。确保它们能正常使用。我的尤克里里最开始是没有装弦的。我要搞清楚如何把它装好。这非常重要,对吧。还要学习调音,准备好一切,确保在开始练习前,一切就绪。
    当一切准备就绪,正式开始练习前我上网找了各种数据和歌本。上面说,哦,尤克里里,你可以弹奏不止一根弦,可以演奏和弦,很棒,你可以自己给自己伴奏。
    我开始看歌本,我还有一本尤克里里的和弦书,里面有上百种和弦。我当时就傻了,“哇,这太恐怖了。”但是当你真正看歌本的时候,你会发现相同的和弦总是重复出现,对吧?
    其实,弹尤克里里就跟做其他事一样,有一些固定的模式,它们非常重要你会一直用到它们。在大部分歌曲里,你会用到4-5种和弦,那就够了,就能弹出一首歌了。掌握这4-5种和弦就够了,没必要学会几百种。在学习过程中,我发现了一首不错的混音曲,由许多流行歌曲组成,来自“惊奇轴心”乐队。
    看来有人知道他们,“惊奇轴心”认为,我们可以学会可以弹奏,过去50年几乎所有的流行歌曲,只要你能掌握4种和弦,就是G和弦、D和弦、Em和弦和C和弦。每首流行歌曲都由这4种和弦组成。我觉得这太酷了。我想学会弹所有的流行歌曲。于是我决定先学这一首,然后今天跟你们分享。准备好了吗?好的。
    谢谢大家。谢谢。我超爱这首歌。告诉你们一个秘密。当我为大家演奏完这首歌,我达成了练习尤克里里20小时的目标。谢谢你们。真的很神奇,几乎所有的事情,只要是你想做的。学习新事物的最大障碍并不是智力,并不是你要去掌握很多诀窍,走捷径。主要的障碍是情绪上的。
    我们会害怕。会觉得自己很笨,在你学一样新东西的开始阶段,你会觉得自己很傻。因此,最大的障碍并不是智力,而是情绪。投入20小时在任何事情上吧。你想学什么都可以。一门新的语言?学习烹饪?想学画画?什么让你兴奋,什么让你开心。那你就去做什么。只需要20小时。去享受吧。
    834
  • 42Channel
    2天前
    我妈不催我什么时候结婚,老板不催我什么时候出业绩,合伙人不管我什么时候出去玩,他们都很能包容我,我的舒适区是别人给予一定的自由度

    虽然马上30岁了,但青春叛逆期依旧没过,不能对我期望值太高,不然我会直接反弹到摆烂~
    70
  • 凌空小鱼儿
    1天前
    《如何启动一件高成本的事》
    今年大半年基本都没怎么看书,阅读量大幅下跌。

    而当我意识到我很久没翻书的时候,“看书”这个动作对我来说就已是一件非常高成本的事了。

    给各位分享一个如何成功重启它的方法!

    今晚我在公司弄到9:20,于是我打算不如再等一会儿10点打车回家得了。

    但这样一来,中间这40分钟就十分尴尬,一下子空出来,不知道干什么合适。

    如果是平时的我:东看看西想想,左聊聊右刷刷。

    结果这时候,我居然实实在在打开了一直没动力读的《纳瓦尔宝典》看了20多页!!

    咋做到的?其实超级超级简单:

    1. 找个经常看书的朋友聊天。
    2. 把你的书随身带着。
    3. 等待缘份来临。

    第一点是,两天前我突然和一个朋友聊天,TA最近经常看书,没事就把书的封面拍了发给我。发多了,我就总会联想到那些我想看又没看的书们。经常对比,自己像个渣女,光买不看。

    所以经常看人读,能看到别人读书之后的喜形于色,所以你也容易想到自己,就会有读的欲望。

    第二点是,基于这个欲望,翻书对于你大脑来说,还是一个非常“重”的事,很难。

    那咋办?那就随身带着书就成,也不用强行要求自己,不用内耗。

    平时放包里,掏东西就看到它。
    平时坐下来,就把它拿出来放桌子上,这个封面就一直在视线内。

    所以有了第二点的前提,第三点就非常顺滑!

    今晚这40分钟,就是一次缘份的来临。

    正好空出来40分钟,这时候《纳瓦尔宝典》就明晃晃赤诚相待摆我面前,四下无人,漫漫世界只剩下我和它,真是非礼勿视。

    这我还不上手,实在是说不过去了。

    天时地利人和,欲望也有了,于是我赶紧开动。

    这就把成本给降到了最低。看完一次,马上还想来第二次。马上没启动成本了!

    我感觉和找对象有点像的,你说直接让人给你表白多困难,肯定得没事和人家先提到“我一朋友在谈恋爱,每天都很开心”云云,先唤起对方对这事的具象化的憧憬;然后自己没事就在人面前多晃悠,晃悠。

    晃悠到一次四下无人,花前月下,你头发丝拂落抬头,凝眸,就在他旁边,你说人还把持得住?也就一低头的事。

    但也就这一低头的事儿,后面40分钟都沉浸式只属于你了。

    然后心说,靠,怎么还想来第二次。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