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自我管理互助会

让我们就此告别拖延症,看完一本书、学习一门语言、养成一个好习惯,规划时间完成自己一直想做的事情,一起变成更好的人。

342017人已经加入

  • 404呀
    8天前
    2025年非常认真地实践着@Mango罐 去年给我的两个建议:

    1.你想从他身上得到什么,先学会自己给自己。
    2.自己居住的环境杂乱的话,会影响自己的运势哦。
    133
  • 王紫君Zima
    8天前
    我是紫君,平时主要关注:创作,销售,投资,户外。

    这是我每天写公众号的开场白,来自:m.okjike.com

    不过今天晚上发现朋友对创作和销售比较认同,但是对投资缺乏认同,比如觉得“赌博”,“不劳而获”等等。

    所以我想梳理下对我来说比较重要的几条关于投资的认知改变。

    1、投资是省时,且有复利的

    投资不需要花时间生产,不需要花时间销售,花的全是别人的时间。

    “学习如何投资”,的确花自己的时间,可学到的东西可无限次复用。

    2、投资,让更有能力的人为我“打工”

    能跑赢你作为普通人的生产效率,比如买特斯拉,让马斯克为你打工。

    3、买股票就是买公司

    语言会影响人的思想和行动。

    比如炒股,交易,投资,可能对有些人来说是一回事。

    但是定义“购买股票”即“购买企业股权”,会使自己的行动更精准和长期些。

    4、求证真理

    投资不仅关乎财务回报,它还涉及对真理的探索和求证,我投资的是我希望看到被建设出来的世界。

    所以马斯克想实现新能源汽车、智能驾驶和宇宙航行,对比尔盖茨单纯出于财务回报做空特斯拉感到愤怒。

    5、不可能三角

    trader 交易的不可能三角:胜率,频率,收益率

    investor 投资的不可能三角:低风险,高收益,流通快

    6、知行合一

    不懂的不投,不敢投的就还是不懂,觉得懂了就是拿钱投票。

    7、投资幸福

    投资幸福的方式,关注非常少的公司;生活幸福的方式,关注非常少的人。

    8、人生资产配置

    一个老婆,两个孩子,三支股票。股票不需要多,如果只能买三家公司,你会买哪三个?

    9、买,借,死

    借:善用杠杆,买:买入好的资产,死:长期持有。

    10、长期等待

    投资的最终本质就是时间和复利,这句话很简单。

    不是美国行,中国不行,中国的证券历史不够长,时间够长一定有伟大的投资人诞生。

    11、沉没成本不参与重大决策

    散户总是小赚就跑,大亏死扛,生活中缝缝补补,资本市场挥金如土。

    不要把买入成本,当作卖出的决策依据。

    12、寻找非共识

    瑞达利欧在《原则》里提到,如果你在投资中想取得成功,你必须独立思考,因为共识通常是错误的。

    贝索斯曾说,如果你要创新,必须愿意长时间被人误解,采取一个非共识但正确的观点,才能打败竞争对手。

    段永平在网易的时候,每天只有他一个人大量买入,说买出了孤独感。

    正确的非共识,可以用逻辑三恰(自洽、他恰和续恰)作为判断标准。

    最典型的可能就是手机了,曾经的共识是诺基亚的抗衰、多键盘,后来是苹果和乔布斯。

    让我多赚一倍的12条投资逻辑

    01
  • 参考答案Answers
    2天前
    生活只会奖励你的行动,而不是你的知识

    你是否也有过这样的困惑:输入的信息越多,越觉得焦虑。积累了大量知识,却感受不到任何提升?

    正如文章标题所言:“生活只会奖励你的行动,而不是你的知识。”如果我们只是一味积累知识,不付诸行动,最终可能一事无成。

    真正的学习,不只是知识的积累,而是要能不断产出新成果,更好的成果。

    知识本身不是力量,只有当它转化为明确的行动计划,指向一个明确的目标时,它才成为真正的力量。

    以下是作者给出的几点建议,希望能给你一些启发:

    1. 精选信息:挑选真正有价值的信息,别让那些没用的信息浪费你宝贵的时间和注意力。

    2. 知行合一:别只是空谈理论,要把学到的知识用到实践中去,这样你才能真正学到东西,不断进步。

    3. 保持好奇:别丢了你的想象力,敢于去探索那些未知的领域,这样才能发现新的机会。
    18
  • 居土土
    1天前
    最近的裸辞生活,除了没有男人,其他的部分都非常好,每天都在健身,体脂肉眼可见的在下降,感觉距离体脂18不远了!这才减脂两周哈哈。每天不是在做饭就是在洗碗,吃的贼干净。也终于有很多时间慢慢生活了,煮咖啡,遛狗,连开车都不骂人了。
    天气好的时候,就去迪士尼转转,天气差的时候,就在房间看电视。每周去日本超市采购一次,去开市客采购一次。
    小红书还出了几条爆款视频,每天拍视频剪视频,无聊是一点都不无聊的,但是周五晚上会感到一丝孤独。
    90
  • 猫完
    3天前
    不囤积。不囤积情感和记忆,不囤积金钱和安全感,不囤积成就和意义,也不囤积爱。将宇宙当作一个图书馆,租借而不购买拥有,不用就还想要就借。陪伴、拥抱、注视,不占有。及时让它们走,去更多人那里。让它们归为大地、在集市流动、住在别人家中。让一切流转奔涌自由呼吸,一身清凉。
    02
  • 猫完
    1天前
    你所承担的痛苦,其实都不是你造成的,而是世代相传累积的因果。要摆脱这些痛苦,却没有世代相传的秘籍。不仅没有秘籍传你,还会以各种形式阻挠你。要摆脱这些痛苦,得靠你自己打破因果循环,遇佛杀佛遇神杀神,遇到过去的自己,也要手起刀落。
    12
  • 参考答案Answers
    9天前
    如何在日复一日的重复中,找到意义感?

    本文核心介绍了“有意识曲线”这个概念。它以意识为横轴,能量为纵轴,将我们的行为分为三种形态:习惯(Habits)、日常行为(Routines)和仪式(Rituals)。

    · 习惯(Habits):消耗能量最少,投入意识最少。习惯是无意识的自动行为,一旦触发就会执行,帮助大脑以更低能量、更高效率完成任务。例如,我们希望健身成为一种习惯。

    · 日常行为(Routines):消耗能量适中,投入意识也适中。日常行为是我们生活中的常态,属于“混沌的中间状态”,也就是我们最常见的做事方式。

    · 仪式(Rituals):消耗能量最多,投入意识最多。仪式需要全身心投入,这种深度的投入带来更高的满足感和收获。我们常说的“仪式感”其实正是指这种高度的专注和体验。

    这三者可以相互转化:日常行为可以通过技巧转变为习惯,日常行为也可以通过增加意识转变为仪式。

    我们可以让我们的生活多一些习惯和仪式,少一些日常事项。如果用开车做比喻的话,要么就是智能的自动驾驶(习惯),省事省心。要么就是纯手动驾驶,享受油门轰鸣人车合一的快感。
    331
  • Mien敏桉
    9天前
    发现用电脑读书比用手机读书快好多。原本觉得我阅读的速度是恒定的,手机无非多翻几下,速度应该不会差太多。做了个初步实验,发现差挺多的。
    172
  • 蒲苇__
    4天前
    KPI管理是如何变形的?

    去年开始,为了帮助周橙橙改变拖延的习惯,我告诉他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当你每天拖拖沓沓花三个小时写作业,就注定没有其他的玩耍时间,但其实只要专注,你的作业明明30分钟就可以完成,再辅以各种工具,他领悟了,也做到了。

    每天回家快速完成作业,剩下的都是自由。谁懂,不管学得如何,小学生产生出这种自驱力,懂得自己为自己争取时间,真的妈心甚慰。

    直到今年开学,老师跟我说,为了争取放学后的自由,周橙橙同学,开始争分夺秒在课堂上写作业。

    .............是我的管理没有及时跟上。

    再见了KPI,今年开始我们关注过程🥹
    92
  • 42Channel
    3天前
    春节期间学了数学,最近在建模@SiliconLuo 的底层能力,开始系统学习物理学

    短短两周时间(刚入门)发现抽象和表达能力提升不止一个level,早上两个小时能看完一本组织行为学教科书!人菜瘾大,物理学比文学还要浪漫和极致~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