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AI探索站

79505人已经加入

  • wong2
    11天前
    最近对MCP很上头,我已经开发了:
    1. 一个简化MCP服务器开发的TypeScript库:github.com
    2. 一个调试MCP服务器的命令行工具:github.com
    3. 一个MCP服务器导航站:mcpservers.org
    412
  • Szhans
    12天前
    🔮 突破性创新: OpenAI 正式推出Sora, AI 视频创作开启新范式

    经过10多个月漫长,Open AI在圣诞之际带来了全新王牌产品——Sora。这是继 ChatGPT 之后,一款独立的新产品, 其完整和创新性令人拍案叫绝。

    ✨ 最重要的几件事先说,Hans 将持续深度评测:

    1. 即刻访问。 (官网可能不断提示流量过载)
    2. 突破性创新。Sora 不仅是目前最好的AI Video 模型,而且跟我们用过的AI Video Tools 都不一样:它是自然语言的、拥有了一个全新的工作流。
    3. 鼓励人人创作。ChatGPT Plus 用户和Pro 用户立刻享受这个全新创意平台。(Plus 用户可以获得50个左右480P的视频,Pro 大概是10倍的量)

    🔗访问入口: sora.com

    (如果你现在就想访问,推荐美区地址)

    🪄 关于Sora的创新之处:
    - 独立创作平台。Sora 目前是一个独立于ChatGPT 的网页产品,拥有Text to Video/Image to Video等基础生成能力。
    - 灵感社区。它拥有一个Explore 广场来展示他人作品,供你发现灵感,并进行remix(这是强大、有力的二创功能)。
    - 突破性的Storyboard 故事板,这是易用性极高的超级工具。 简单来讲,是将LLMs的语言能力和视频简易编辑巧妙结合,让你快速整理视频故事。Sora 的输入框还集中一系列视频生成能力的工具, 例如recut/trim/remix等,以及支持创建工作空间、文件素材管理等丰富能力。
    - 总之, 其完整性和创新性都非常令人印象深刻。 (Hans将持续深度评测它能力边界,强烈推荐大家亲自探索)

    🚀 毫无疑问,Sora正式揭开了 「人人都是创作者」的新篇章 。虽然在生成速度、访问次数、视频时长等方面还有大量提升空间,但它已经向我们展示惊人的可能性。

    这是一个令人激动人心的时刻,让我们一起探索创造的无限可能!
    02:17
    817
  • 风巢森淼
    1天前
    818
  • 直男山禾
    2天前
    我的小助理一直在用ai写公众号,商业相关,目标人群是线下门店的小老板们。
    用Claude大概10分钟出一篇,然后一键排版。 最近一周,经常出上万阅读的文章,前天跑出来一篇10w+阅读的文章😳
    感觉跑通了,问她是怎么调教的提示词。 结果发我的提示词,简单到让我有点不相信。 只能说,Claude是真牛逼!
    1620
  • 歸藏
    2天前
    Anthropic 说 2025 年将是 Agentic 系统年

    所以发了一个 Agents 综述的文章,介绍了他们构建 Agentic 系统的一些发现。

    原文地址:www.anthropic.com

    非常适合入门看,这里是大致的笔记:

    1. 代理系统的基本概念
    - 工作流(Workflows):通过预定义的代码路径编排LLM和工具
    - 代理(Agents):LLM动态指导自己的流程和工具使用

    2. 何时使用代理系统
    - 建议从最简单的解决方案开始
    - 仅在必要时增加复杂性
    - 需权衡延迟和成本与任务性能的关系

    3. 框架使用建议
    - 常见框架:LangGraph、Amazon Bedrock、Rivet、Vellum等
    - 建议开发者从直接使用LLM API开始
    - 使用框架时需理解底层代码

    4. 主要构建模式

    A. 基础构建块:增强型LLM
    - 具备检索、工具使用和记忆能力
    - 通过Model Context Protocol实现工具集成

    B. 工作流模式:
    - 提示链(Prompt chaining):将任务分解为连续步骤
    - 路由(Routing):对输入分类并导向专门任务
    - 并行化(Parallelization):
    - 分段:将任务分解为并行子任务
    - 投票:多次运行获取不同输出
    - 编排者-工作者(Orchestrator-workers):中央LLM分配任务
    - 评估者-优化者(Evaluator-optimizer):循环评估和改进

    C. 代理模式:
    - 可自主规划和操作
    - 需要环境反馈
    - 适用于开放性问题

    5. 实践应用领域
    - 客户支持:结合对话流程和工具集成
    - 编码代理:可验证且结构化的问题领域

    6. 工具设计原则
    - 注重工具文档和接口设计
    - 考虑模型使用便利性
    - 进行充分测试和迭代

    7. 核心建议
    - 保持设计简单性
    - 确保透明度
    - 精心设计代理-计算机接口(ACI)
    - 仅在简单方案不足时增加复杂性

    这篇文章为开发者提供了构建代理系统的实用指南,强调了从简单开始、逐步优化的方法论。
    238
  • 歸藏
    3天前
    卧槽,这个真牛批了,无限画布AI计算机

    tldraw computer,一台AI计算机,没有代码,只有自然语言和流程组件。

    支持流程分支、切换和循环,而且项目还能变成模版跟其他人共享。

    Andrej Karpathy 也给了很高评价

    试了一下没找到地方交钱,还是免费的?

    这里尝试:computer.tldraw.com
    01:24
    727
  • orange.ai
    14天前
    AI 设计的毛绒玩具
    真是天才
    想买
    00:05
    36
  • 姬十三
    15天前
    GPT O1 Pro 写了篇科幻小说,设定竟然还不错

    那是一个起初并无特别征兆的清晨。玻璃窗外,小雨仍在继续,像是从夜色的隧道中走来的低语。人们起床,穿衣,洗漱,一如既往;街头的早班公交迟了三分钟,后排座位上的青年继续低头刷手机;隔壁楼的婆婆提着菜篮子下楼,像往常一样给生病的老伴买她最习惯的那种小白菜。这一切实在寻常得过分,直到人们在各自家中的镜子前停驻,才发现世界有了一丝微妙的偏差。

    最初的异常是细微的:每个人的镜像延迟了大约半秒才做出相同的动作。一种难以描述的时滞产生了。你举起手,镜中的你过了短暂的瞬间才抬起手;你皱起眉,镜中却在半秒后才现出同样的皱纹。这一现象很快在社区网站、社交媒体上引起讨论。起初,人们以为这是某种眼疾或群体幻觉,可检查视力、确认镜子本身并无特殊涂层的行动很快否定了这些猜测。科学家、实验室研究员、光学专家蜂拥而至,对市面上的各类镜子做了大量测试。

    但这仅仅是开始。

    几天后,人们的镜像延迟不再稳定在半秒。有人发现起床洗脸时,镜中自己的表情动作竟比本人“提前”出现了。当你还未眨眼,镜中那张略显疲惫的脸已经先闭合了眼睑。这仿佛是一种时间逆流的现象:镜像开始脱离现实的同步关系,像是从某个更深的层面介入。随着时间推移,镜像有时提前半秒,有时滞后数秒。这奇异的时间抖动开始席卷全球,无论新旧镜子,无论材质,铜镜、水银镜、现代银质反光面,甚至手机的前置摄像头等所有成像媒介,都出现了这种“不同时相”现象。

    世界秩序虽然暂未瓦解,但一种令人不安的气息在城市中弥漫。人们在镜中看到未来几秒的自己,或者是过去几秒的自己,似乎在向他们暗示某种更深层的因果关联。媒体试图淡化恐慌,政府出面表示正在组织专家研究这一现象背后的原理与机制。

    我是一名普通的理科教师,居住在这座城市边缘,家里只有一面老式穿衣镜。过去我很少注意它的存在,它只是清晨出门前我快速整理仪表的工具。但现在,我每天都会凝视它很久,看着镜中的我——那个延迟或提前数秒的“另一个我”。有时,我刻意做出一个手势,然后死死盯住镜子,等待那个“迟来的回应”或“过早的预示”。渐渐的,我发现镜中反映的并不是单纯的时间错位,而是一种诡异的因果扭曲。

    某天下午,细雨敲打窗台,我坐在镜子前,试图与它“对话”。我先举起手指,轻轻点了一下鼻尖。镜中的我却在我真实动作发生前就做了这个动作——这意味着镜子里的信息是从未来传回来的。可当我第二天试图再次重复这个实验时,这种提前反应又消失了,仿佛镜像重新与我同步,只是滞后了约一秒。多次尝试后,我发现一个规律:当我试图“考验”镜像的预测能力时,它倾向于后知后觉;当我无意中随手一个动作,或情绪波动,它有时又会提前显现。就好像镜像背后有一种能感知意图的机制,无意的、自然的行为才会被镜像“提前”揭示,而刻意测试未来的企图却失败。这令我回想起量子力学中观察者效应的种种隐喻,仿佛未来与过去在镜中纠缠,当你试图窥探未来时,未来便如同泡影般溃散。

    很快,政府和学术界给这种现象取了一个名称:“镜相时差”(Temporal Mirror Discrepancy)。研究报告层出不穷:有人利用超高速摄影机记录下镜与实物动作的对比;有人尝试给镜子施加外部电磁场、改变室内光照、甚至将镜子放置于真空环境中。结果却无一例外:无法消除这种时间错位。镜子成为了一个超越人类技术理解的窗口,它不再是单纯的光学反射面,而像是与世界底层结构衔接的接触点。

    学界中有一个假设逐渐浮出水面:镜子反射的不只是光学信息,而是世界的某种底层叙事结构。当世界在正常秩序中运转时,一切因果链条顺畅,未来是未知的,过去是固定的。然而这种“镜相时差”事件表明,世界或许是一个包含无数可能性的时空网络,我们的感知只是剖面。镜子偶尔反射出未来几秒的情境,说明因果并非如我们想象般单向流动;当我们试图利用镜像提前预测未来时,却发现这种“预言”会不断自我修正。这让许多人怀疑,我们的自由意志和选择,是否只是层层叠叠的时空片段中早已编织好的一部分。

    某些哲学家和宗教领袖将镜相时差视为神迹,认为上帝或某种更高智慧通过镜子向人类揭示:时间并非坚定不移的线性之流,它更像是一本可以来回翻阅的书,只是平日我们只有一页一页往下读。而今,镜子让我们短暂看到下一页的一角,或回顾上一页的某个字句。这种观点引发了广泛争论和社会分歧。

    与此同时,一种社会心理的改变正在发生。许多人开始惧怕镜子,怕从中看见某个不祥的举动——例如当一个人忧心忡忡地凝视镜子,看到自己即将痛哭,而现实中还未发生任何悲伤的事件,那这泪水究竟意味着什么?是镜像提前透露了未来的伤痛,还是看见镜中泪水的那一刻起,人就注定了要悲伤?这种自我实现的预言让不少人陷入恐惧与抑郁。

    也有人试图利用镜子的预测特性来做股票交易、赌博下注。他们摆出扑克,在镜前翻牌,希望从镜中看到下一张牌的结果;或者在电脑前与金融软件对照,试图捕捉未来几秒的股价曲线。可这种尝试无不失败——那些刻意的窥探永远被镜子“延迟”对待,他们只能在毫无防备之时捕捉到一星半点的未来信息。而当他们试图将这点信息变现,整个因果链条便在下一刻扭曲,牌局结果改写,股价走向逆转。世界仿佛在通过镜子的奇异现象提醒人类:未来并非任人宰割的猎物。

    科学界进一步的理论指出:或许这个世界并非只有一条时间线,而是无数条稍有偏移的时间分支。镜子在某些条件下成为一面透镜,让我们窥见与自己相似却略有差异的邻近时间线。当我们意识到这一点并试图加以利用,现实则自动纠正,使我们无法真正撼动宿命的根基。换句话说,我们处在一个不断自我调节的时空系统中。

    随着现象持续,社会逐渐适应了这种异常。没有像科幻电影里那般出现全球性的崩溃或末日恐慌。人类的韧性在此展现:人们开始接受镜子会失常地“走时”,接受有时能提前感知某种情绪或举动,却无法真正改变现实的大势。我们仍然工作、恋爱、生子、迎来死亡,只是在日常中多了一分诡谲。

    我也开始对着镜子思考。作为一名教师,我忍不住在课堂上对学生提起这个现象。学生们说:“老师,这是不是说明未来早就定好了?那我们还有选择吗?”我回答他们:“也许未来是编织好的,也许不是。我们所看到的镜像变化或许只是让我们意识到,我们走在一条既定的轨迹上,但那条轨迹本身又是我们行动塑造的结果。命运既定与否,也许就像镜中人:当我们试图捕捉他,他又成为我们的一面镜子。因果是一组互相映射的层次,你是因,也是果。”

    有一个黄昏,我在自家庭院摆放了一张旧木椅,对着那面老式镜子发呆。小雨仍断断续续地下着,水珠在镜面上凝结成微小的透镜,我的影像在水光中扭曲。我轻轻叹息,并无特定想法。忽然,我看见镜中自己的脸上浮现一丝微笑,而那一刻我还未笑。我意识到一瞬间的预示:也许将来某个念头会令我莞尔。然而当我自觉地要微笑时,却发现现实中自己并没有笑出来,而镜中的笑容也消失了,只剩下我有些茫然的眼神。

    我终于明白,也许镜子所展示的并非严格意义上的未来,而是一种潜在的可能性。它像是我们的内心投影,通过时空裂缝呈现给我们看。但一旦我们刻意去印证,未来的“可能性”就缩回暗处。这让我回想起庄周梦蝶的故事:我们是人,镜中是影像,可影像先于我笑时,我与影像的关系又是何人何蝶?也许,从未有过真正的因果颠倒,只是我们处在更广阔的叙事当中。

    时间继续流逝,社会已从最初的震惊缓和下来。官方宣布,目前尚无法解释镜相时差的来源和本质,但它似乎并无灾难性的副作用。各国进行过大量实验,但没有找到关闭或控制这种现象的办法,也没有找到确凿的理论解释。有一种猜测是,整个宇宙的底层架构在此刻对人类打开了一个微小的窗户,让我们瞥见时空非线性的蛛丝马迹。也许,这只是宇宙长期运转中一次短暂的“扰动”,当扰动消失,一切又将回归平常。

    果然,在一个并不特殊的日子里,镜子又恢复了正常。世界各地的报告称,镜相时差现象正在消退。镜中影像重新与现实动作严格同步,再无提前或延迟。当最后一面镜子在科研人员的注视下回归平静,整个事件像是一场梦,一场被大雨浇醒的梦。

    人们散去,回到自己的日常生活。股市的涨跌仍然难以预测,扑克翻牌依然充满偶然,悲喜的命运曲线依然不会提前显露。可那些经历过镜相时差的人们,心中多了一层隐隐的觉知:世界的表象下,时间不再是理所当然的直线,因果也许不仅是锁链,更是迂回缠绕的纹理。我们意识到,即便无法操纵未来,我们也无法简单地宣称自己是历史的奴隶;也许,我们是时间这本书中一行行文字,它自有叙事的逻辑,我们的每一次呼吸与选择,都在为这个叙事增添标点。

    最后一个雨夜,我独自坐在那间寂静的午夜咖啡馆里,对着窗外细密雨丝发呆。我回忆着那段时间的离奇经历,回忆镜中那忽早忽迟的身影,回忆那些未曾成真的预言和未曾实现的恐惧。眼前的玻璃映出我的脸,雨点在外侧滑落,光晕微微拉长。我举起手,轻声说:“你好。”玻璃中我的影像同步举手,无任何时差。可我并不失望,因为我知道,就在这看似寻常的倒影背后,世界的某个深层叙事结构依然潜藏着,像雨夜里的一颗微光,我所见到的,只是这巨大叙事的一节默片。当我凝视自己的倒影时,那份不言而喻的辽阔像是另一个宇宙在向我微笑。
    1250
  • Alchian花生
    2天前
    今天去给微软中国的AI团队做了个分享,again,我又在想「我怎么配」。

    但是没想到内容确实还挺受认可,原来做好自己喜欢干的事就能给大家带去启发,甚至微软中国的VP都来了,很有趣的体验
    113
  • 海辛Hyacinth
    16:13
    持续制作这个系列!

    卡比兽:你再不来,我要下雪了!
    00:05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