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AI探索站

94129人已经加入

  • yusen
    8天前
    基于和课代表立正的一期采访,总结了最近一些思考,2025年已经过半,“推背感”更加明显,甚至超过很多乐观从业者的预期,我们正在见证AI革命进入新纪元。

    真格基金戴雨森:从「没必要付费」到「非用不可」,AI 正在冲击人类历史上最快的增长纪录

    34
  • 桑文锋SensorsData
    11天前
    今天想试试最近比较火热的Claude Code,看看到底和Cursor的体验有何不同,新闻和视频介绍看了不少,但和亲手尝试还是不同的。遗憾的是Claude Code在国内没法用,翻墙都不行,经同事帮助,找了个开源路由库成功搞定,使用私有的LLM API。

    试着让它写了个乒乓游戏和发推的脚本,都one shot成功了。有人说Claude Code像AI工程师,而Cursor Agent像实习生,从这两次简单的实验,确实能感受到Claude Code的爽点,交给它任务,直接获取结果,中间没那么多要确认的东西。

    用的开源库是:github.com
    63
  • 聆风Raymond
    6天前
    朋友在单位组织的一次ai培训中,了解到了豆包,然后问我怎么用豆包,需不需要报课程去学习之类的😅

    我直接把官方文档发给他,跟他说看完这些文档,他也是豆包高手👋

    是啊,有官方这么详细的免费教程,还要花啥钱去买课程呀!😆

    不过不得不夸一句:不愧是字节,产品的文档写得就是细(¯▽¯)👍
    ———
    豆包应用创作1.0(豆包编程):
    bytedance.larkoffice.com

    豆包超能创意2.0(豆包绘画-内测中,需申请):bytedance.larkoffice.com

    豆包超能创意1.0(豆包绘画-已正式上线):bytedance.larkoffice.com

    豆包使用宝典:bytedance.larkoffice.com

    小云雀内容创作Agent:bytedance.larkoffice.com
    19231
  • 歸藏
    1天前
    想开课教推特运营方法了,主要帮一下中国出海的 AI 公司。

    出海这几家有名的产品运营的官推惨不忍睹,除了 Manus 以外 一个比一个惨。
    252
  • 评论尸
    1天前
    试着回答一个问题:为什么情感陪伴类 AI 在火了一小段时间之后,都逐渐走向了衰落。
    极简回答:因为比起工作场景,我们的情感需求往往需要更长、更复杂的上下文。

    全文万字,包含一个快速在 ChatGPT Gemini 中复刻的上下文工程⬇️。

    https://mp.weixin.qq.com/s/0CBF-d5my070pQWatIMmxA

    1620
  • 歸藏
    2天前
    我去,这个好。

    这老哥自己撸了一个蓝牙低功耗自组网加密通信服务。

    主要特点
    去中心化:完全点对点,无需网络基础设施。
    消息短暂:消息默认只存在于设备内存中。
    端到端加密:所有私聊消息都经过加密。
    弹性自组网:自动发现和连接附近设备。
    无需身份信息:不需要手机号、邮箱或永久身份标识。

    技术架构

    蓝牙 Mesh 网络:每台设备既是客户端也是服务端,自动发现并连接附近的同类设备,形成多跳自组网。

    消息中继协议:通过 TTL(生存时间)字段和消息 ID 防止循环转发,实现多跳消息传递。

    存储转发机制:对暂时离线的节点自动缓存消息,重连后自动投递。

    高效二进制协议:采用紧凑的二进制数据包和 LZ4 压缩,节省带宽和电量。

    隐私保护:支持伪装流量、操作随机延迟、临时身份等多种隐私增强机制。

    项目地址:github.com
    716
  • 木遥
    12天前
    和群里朋友聊 AI 学到一个洞察。

    我们都知道人类的聪明分成 book smart street smart。前者是做题家的长处,而后者在很多现实问题上更有用。

    这两者的区别可以理解为训练方式的差别。前者是 instruction-following based 为主,训练的是模仿和把指令内化为习惯和技能。后者则不然,训练的环境是对抗性的,没有自洽的指令,只有彼此矛盾的约束。训练的是如何在一个混乱的环境里生存、协作和发展。

    AI 天生就更擅长前者,因为 AI 比人类还要做题家——今天人们对如何用奖惩机制训练 AI 服从指令已经得心应手,但对如何让 AI 在对抗性环境里自己找到策略仍然不是很熟悉。棋牌类游戏是少有的能成功训练 AI 的领域,但棋牌类游戏的环境比起真实社会毕竟抽象得多,而且这些 AI 模型都不是语言模型,使用非常受限。

    这就是为什么今天 AI 写起政府公文来一套一套的,你让它在街上开个馄饨铺子它就彻底抓瞎。归根结底,AI 是东亚小孩里的东亚小孩。
    07
  • Szhans
    13天前
    仅仅一两年间,AI就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服务「会聊天的人」到渴求「有动机的人」,这看似微妙的转变,却重新定义了人与人的差距。

    知识和技能的门槛正在瓦解,取而代之的是能动性的博弈——同样的工具在不同人手中,产生百倍千倍的杠杆差异。这种分化的破坏性,正被严重低估。

    换句话说,那些鼓吹在技术浪潮中无所作为的声音,要么拥有躺平十年的底气,要么还不理解新时代的杠杆意味着什么。例如GPT Image、Google Veo以及Claude Artifacts每一个都如同魔法般的存在。

    我们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分水岭:能动性将成为稀缺的超级竞争力。
    834
  • 歸藏
    2天前
    Lovable 7 个月达到 8000 万美元的 ARR,团队大约只有 35 人。

    他们的一个员工写了一下原因: Lovable 不止产品是 AI 原生产品,而且里面有大量的 AI 原生员工。

    整理一下主要内容,非常值得现在的任何初创公司学习🧵

    AI 原生员工定义:AI 原生员工不是“使用 AI”的人,而是默认使用 AI 的人。

    ### AI原生组织:默认完成

    在 Lovable 当有人想要构建某样东西(任何东西)他们会求助于 AI,然后……就完成了。就是这么简单。

    无需增加人手。无需项目简报。无需交接。只有行动。

    所有事情都能这样做吗?绝对不能。但即使是在需要跨职能合作的事项上,事情仍然以疯狂的速度推进——因为每个人都在用 AI 去除繁琐,跳过交接,只是……更快地完成任务。

    ### 在现实中识别 AI 原生员工

    大多数(不是全部)AI 原生员工都很年轻——刚毕业,有时甚至还没毕业。他们没有被企业废话洗脑。他们没有被遗留流程、审批链条或“事情就是需要时间”的根深蒂固观念所束缚。他们看到问题就开始动手解决。

    ### 大量聘用 AI 原生员工的变化

    1. 责任变得真实:你做的?你负责。没有“领导层改变了范围”的借口。这是你的想法,你的执行,你的结果。
    2. 自主权被释放:无需协调五个其他团队。你可以直接行动。而这种自由令人上瘾。
    3. 信任成为支柱:没有隐性和显性的信任,你无法如此快速前进。如果你需要每周检查一次来批准按钮颜色,这速度就不适合你。
    4. 速度成为你的护城河:当整个公司都以这种方式运作时,这不再是团队动态——而是文化的引力。客户能够感受到这一点。

    关于速度的证明和例证:自我加入以来的五周内,我们推出了推荐计划,发布了免费的协作功能,而在短短几天内,年度计划和积分结转功能也将上线。在这期间还有无数的改进和优化。这就是增长,甚至还没提到我们的核心团队。再说一次——总共只有 35 人!

    ### AI 原生员工无法在传统系统中生存

    现有科技公司内部的人工智能转型将是残酷的。你不能仅仅组建一个集中式的“人工智能特别小组”,就指望组织的其他部分突然改变思维和运作方式。这行不通。

    这种思维方式的转变不是你能通过文件规定或强制执行的——它必须被亲眼见证和亲身体验。我知道,因为我自己也必须亲眼见证。

    即使出现了少数勇敢的 AI 原生员工,现有的官僚体系也会用无数细微的阻碍扼杀他们:“你获得批准了吗?”“这是谁签字的?”“我们得按照流程来。”

    恭喜,你刚刚在火花还未燃起之前就把它扑灭了。

    ### 未来的一些预测

    公司规模将缩小。组织结构将扁平化。缺乏垂直专业知识的中层管理层将会消失。AI 原生员工将成为新的 10 倍团队。

    原文:www.elenaverna.com
    824
  • 一泽Eze
    2天前
    AI领域,2025上半年发生了太多变化。

    按照自己的高强度体感,和朋友的评价,盘点了 25 年上半年的 AI 模型与产品推荐清单~
    基本能覆盖要用的AI模型or产品的初步选型

    如有帮助,感谢转发 🥹

    万字盘点2025上半年,值得推荐的AI模型与产品清单

    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