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经常收到某种负面情绪应该如何“解决”的私信求助。比如爷爷刚刚去世了,自己在国外读书几年没回家,感到了巨大的无力和自责感,什么都干不了只是哭。或刚分手特别痛苦。或被背叛,陷入报复自伤,不报复愤怒和憋屈挥之不去的两难。
他们都在问:怎么赶走这些情绪。
痛苦、悲伤、无力等情绪,是不能被“解决”的。
对待情绪只有三种方式:化解、压抑、感受。
☀️ 有些情绪,是可以在源头上化解的。这是因为情绪本来就是针对外界刺激的一种身体反应,而刺激和反应之间,存在一个“等一下!我想想”的理性空间,一定程度是可以由自己决定怎么反应的。
比如本来要生气的事情,转念一想不值得生气,就把生气的情绪扼杀在摇篮中了。本来很委屈很受伤,带着同理心换个角度看问题,可能会发现对方其实很可怜,决定不予计较。
这种能不理性左右的情绪,一般来说是“防御反应”。就是把外界刺激当成了攻击,而“等一下!我想想”的这个理性空间,会重新评估外界刺激是不是真的攻击,或更正确地理解攻击的力度和背后的出发点,从而改变自己的防御状态。
要注意的是,这种停下来想想再反应的能力,是后天训练出来的(通过一次次让自己冷静思考,理性分析,再做出反应的重复训练),不是天生的哦(所以也不是人人都有)。
☀️ 有些情绪,根本不可能通过理性分析“化解”,因为它就是人的生存本能之一,根本不关理性的事儿(人主要靠本能活,不是靠理性)。
比如亲人离世的痛苦和自责,分手的心碎,被霸凌的无助,重压下的崩溃。
人需要各种不同情绪,来在“冒险”和“撤退”之间做出判断。人在快乐的时候就更愿意冒险,在悲伤、痛苦、沮丧、无助的时候就应该撤退,回去疗伤、蛰伏、等待机会。没有了负面情绪,就好像没有了痛觉一样,活不长(没有痛觉的人不会知道自己受了什么伤,感染、炎症也难以发现,活到成年都很有挑战)。
你不能取消这些情绪(它们是生存指令)。
但确实可以“压抑”,也就是关闭自己的感受,让自己变麻木。情绪其实还在那里,只是自己逐渐感觉不到了。这是要付出巨大代价的,因为感受的开关只有一个,关掉负面情绪,你也不再能感受到正面情绪,渐渐无法感受任何当下,无法体验到生活,变成一具温暖的尸体🤭。
☀️ 针对无法化解的情绪,正确的做法是:感受。
感受是痛苦的反面,你感受到的痛苦越多,需要忍受的痛苦就越少。这违反直觉,但痛苦就是越不抗拒,越去打开怀抱拥抱它,感受它,越容易忍受,也越容易过去。事实上,完全不带抗拒地接纳,只是“痛”,一边痛一边拼命抗拒,才是“痛苦”。
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做这两件事来改善自己的感受。
第一,从亲友的陪伴中获得支持,获得边缘共震,让自己混乱的情绪脑因为有了新的共震对象而逐渐稳定下来(宠物也能共震,也有用)。
第二,从不断叙事中,理解这段经历,把故事讲完整,给它一个结局,它就成为了过去,成为了记忆,你就可以move on。这就是为什么在痛苦的时候,人总是有种成为祥林嫂的冲动。
换句话说,正确的问题不是悲伤和痛苦应该如何“解决”,而是“我应该如何更顺畅地度过悲伤的五个阶段”。伸头一刀,缩头一刀,尽快挨刀,找人帮助自己度过痛苦时期,这才是应对悲伤和痛苦的正确态度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