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携隐Melody
13关注8k被关注22夸夸
携隐Melody
1天前
如何提高自控力?

一个方法是:培训你的注意力。有实验已经发现,这两者是正相关的。培养注意力,自控力就会上升,反之亦然。

这其实也很好理解,因为这两个任务通常都是同时发生的。你要控制自己的某个行为,你首先要一直保持注意自己的这个行为吧?反过来,你想要集中注意力的时候,你当然是要控制自己注意力不要涣散吧?这就好比练肌肉,你练的是A,但B也一定会同时运动到,反之亦然。

这个原理非常有用,因为注意力比自控力更容易自我觉察(我们很容易判断自己现在是否在集中注意力,以及注意力集中的程度,但相对就没那么好判定自控的程度),培训起来也就更具象化,更好实施。

注意力的培训很简单,你每隔一段时间都强迫自己集中注意力更长时间就可以了。

就跟你在感觉力竭时,强迫自己多做一两个动作,肌肉会生长一样,你强迫自己多注意一下,你的注意力「肌肉」就会生长。比如,你现在只能集中注意力看书15分钟,那接下来一个星期,你就要求自己多坚持5分钟,保证每次都一口气看书20分钟,在这个期间,注意力涣散了,就立刻给它拉回来。

再下一个星期,把20分钟变成25分钟。以此类推,到30分钟、45分钟、1小时、1.5小时。很快你就会发现,自己已经习惯了一口气工作一个半小时,而不需要中断。超过一个半小时,可能就比较困难,因为90分钟是人体一个小周期,总要稍微歇口气。但能一次做到一个半小时,对大多数人来说就已经很好用了。

当你的注意力在不断提高时,你的自控力就会不断提高。

自控力提高的好处自不用多说,不过有一点可能大家比较容易忽略:在负面情绪中,用理性说服和宽慰自己的能力,也是一种自控力,因为此时你需要管理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同理,共情力(情商的体现)也需要很高的自控力,因为在共情他人的同时,我们需要控制自己去区分自己不是当事人,去管理自己的情绪。

现在我们知道自控力可以通过注意力培训来提高,那也就是说,想要提高自己控制焦虑情绪的能力、或改变自己太容易被他人情绪感染的情况,或让自己在像分手这种痛苦中还能冷静地维持生活和工作的秩序,你要做的就是:训练自己的注意力。

从今天开始,在你注意力涣散的时候,再拉回来,继续坚持5分钟!我们一起练起来吧~
16
携隐Melody
2天前
家里没有资源的孩子能读商科吗?

最近刷手机的时候正好刷到一个选专业建议片段,是内蒙一位考了715分的孩子的家长,连线问孩子应该选什么专业,说孩子跟家长自己都不懂。这分虽然巨高,几乎啥都可以选了,但太多选择等于没有选择,能理解此时反而决策瘫痪了。

我刷到的那个片段的建议是:这分上清华经管和北大光华完全ok,但家里没有资源就不建议上商科,非要选的话,就计算机吧。

家里没有资源,在国内的商业环境中,很难混到顶层,是没错的。清北毕业,无论是进咨询,还是投行券商,还是大外企都很常见,在这些最常见的职业道路上,如果家里没有资源,一个偏远地区的孩子,的确是会比较遭受歧视的。别说毕业了,可能在商学院,就已经开始遭遇这种歧视了。

但我觉得只看这种歧视的存在,非常片面。

首先,家里没有资源,出了商科,难道就没有影响了吗?读计算机的这年头一定程度也看家里资源(人脉、视野、机会等)啊;学术圈也看家里资源啊;人文圈也看家里资源啊。现在哪有完全不看家里资源,纯靠自己的圈子了啊?

再说了,商科毕业的那些经典出路:咨询、外资投行、外企,是在咱这的环境中,最不看家里资源的环境之一了好吗?而且这些选择都提供非常好的职场培训,家里有没有资源都能拥有这种培训。更不要说,这些出路是最快培养自己人脉的地方:MBB校友圈、大外企校友圈(比如宝洁系、微软系等)、投行人脉圈。

比起其他专业,其实清北商科从毕业后的收入到迅速建立自己的一个小人脉圈的速度,都是家里没有资源的孩子比较好的选择了耶。

其次,混商圈,并不是一定要混到顶层。因为商科的收入总体来说是所有专业中偏高的了,你就算不混到顶层,收入也挺不错了。有些专业呢,好的岗位薪酬看着很厉害,前途无量,但差一些的,收入差距就非常大。

清北毕业,无论什么专业,都不太可能是最差的一批。但放长线,到了毕业5-10年时,学校的光环效应逐渐减退,再往下混,就越来越需要过去积累的人脉、资源、眼界。商科再不济,至少能搭上清北商科的人脉圈,咨询/投行/大外企的人脉圈,和相应的视野,加上成熟的入职培训,商科所需要的多年的灵活度培训,对家里没有资源的孩子来说,不失为一个完全靠自己独立发展的成熟路径。

那种学好计算机,靠自己的学霸体质,在技术领域一骑绝尘的「护城河」时代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了。要做到这个地步,未来可能都要读个PHD,至少要读个硕士。家里要是没有资源,能撑孩子读这么多年书吗?

我不是鼓吹商科最好,应该选商科。我的意思是,每个专业都有自己的利弊,要全面综合权衡看待,看孩子自己的喜好、性格,而不是简单粗暴地说「家里没资源就别考虑商科了」。

P.S. 如果一定要学理工科,我个人觉得工程学目前比计算机更保险一点。工程师出来也可以做很多程序员的岗位(比如工业数据化、流程自动化、AI相关的很多岗位等),工程师的数量比程序员也少很多,物以稀为贵😂。不过,工程学最好也读个硕士,更有竞争力。说来说去,不用读硕士就能直接出道挣一笔过得去的工资的,还数商科啊😛。
25
携隐Melody
6天前
本周来推荐一本《穷查理宝典》,正好跟这周上的《芒格之道》相得益彰,叠成一个关于芒格的小阅读组合~

《穷查理宝典》的诞生很有意思。芒格有位多年挚友彼得·考夫曼,跟他一起在每日期刊的董事会上。考夫曼是芒格投资和和人生哲学的忠实追随者,芒格也觉得考夫曼跟他理念一致,思想高度契合。

考夫曼经常在公开场合分享芒格的投资理念、人生智慧,他就觉得,芒格分享了那么多东西,包括给股东的信、股东会上的问答、在各种场合的演讲(通常都非常详实)、难得发表的评论文章等,非常值得写成一本书。芒格自己不愿意写书,考夫曼就觉得那就由我来帮你出好了,反正你已经分享过那么多了。

于是考夫曼自掏腰包,花了85万美金,汇编和出版了《穷查理宝典》。这本书如他所预料得成为超级畅销书,还意外得为芒格在中国打响了名号(在此之前,中国投资者更熟悉的还是巴菲特),很快就收回了成本。接下来的盈利,考夫曼就全捐给了亨廷顿图书馆的芒格研究中心。

《穷查理宝典》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是芒格的生平介绍,和各方人士,包括巴菲特等人对芒格的评价;第二章和第三章是从他的许多发言和分享中,总结出来的投资之道、为人之道;第四章是芒格的几次重要演讲;第五章是芒格发表的一些重要文章、评论。

我在节目里说过,《芒格之道》是100%原汁原味的芒格,是他三十多年来一以贯之的一些人生智慧,投资原则的不断重现(和表达上越来越精准、越来越清晰),但股东会记录,一般会围绕那一年的投资和大事件,不像演讲,能集中一个主题彻底讲透。

此外,芒格作为一个非常谦逊的人,从来不对自己的过去和成绩夸夸其谈,通过第三方的视角,更多资料的补充,我们可以更了解他的成长和一生经历,对他的影响。看他经历过大萧条、二战、冷战、石油危机、互联网革命和危机、911、货币危机、金融危机、疫情、俄乌战争等等,更能看到有些价值观,从他孩童时代就已经扎下,穿越百年而不变。

在这个似乎什么都在变的时代,看到一些东西,能穿越那么多历史,百年不变,始终闪耀,还是很让人安心和感动的。

非常推荐大家跟《芒格之道》结合起来一起读~

EP54《芒格之道》:如何跨学科整合,形成多元思维模型?

纵横四海

02
携隐Melody
7天前
大家听最新一期《芒格之道》了吗?印象最深刻的感悟是什么?

除了在节目末尾给大家总结的「芒格三课」之外,我在准备和录制这期节目时,不断产生的一个感慨就是:未来是无法预测的。即使睿智如芒格和巴菲特也无法通过预测未来获利。

把1987年到2022年的股东会连起来看,就会发现,巴芒的投资经常踩时势变化的坑。

刚投资了所罗门兄弟(一家投行),就遇到了美股的「黑色星期一」,道指一天下跌20%+;刚投了全美航空,就碰上了工会罢工,陷入了旷日持久的劳工纠纷;刚投了新国美电器,碰上了旧金山房地产危机,消费下降竞争上升,管理层决定退出这个赛道;刚投了科特家具租赁,碰上了互联网泡沫破裂和911事件,收入从一年3000多万,锐减到200多万。

后来好不容易觉得航空的行业整合已经做完,剩下的几家公司不再打价格战,利润空间上升,坐飞机出行也成为了人们的生活一部分,觉得这行业又可投了。投了没几年,疫情来了。。。

所以你们看,巴芒的几千亿家产,绝对不是靠精准预测未来挣下的。表面上看,投了可口可乐,涨了好多倍;投了吉列,涨了好多倍;投了比亚迪,涨了好多倍,看的都很准。实际上,他们踩错的点更多。

芒格自己也反复提醒:未来是不可预测的。即使有些趋势可预测,我们也无法利用这种预测来投资。比如,确实可以通过各种因素分析,得出未来油价一定会上涨的准确预测,但是,知道个大方向又有什么用呢?

假设现在原油价格是75美元,如果再过50年,油价从75美元涨到100美元,年化复利就只有0.5%左右,这笔投资就很难说是好的投资。如果在很短的时间内,油价从75美元涨到100美元,这投资就会很赚钱。

我们可以预测一个趋势,但没有人能准确预测到,这个走势在什么时候会发生。就好像芒格早就知道当时互联网太热了会崩,但没有想到崩得这么快(导致科特家具租赁受巨大影响);早就知道经过五年的大牛市,股市总要动荡回归,但没想到刚买所罗门就撞上黑色星期一。

所以芒格推崇「安全边际」,所以我一直说要「overprepare」。凡事都要留余地,留余地是长期呆在游戏里的必要手段,只要一直呆在游戏里,总有下一个机会。如果因为没有留足余地,被某一次动荡刷出局,要回来就难上加难了。

道理大家都明白,但在我的主业上,在收到的私信求助里,我总是一而再、再而三地看到大家不留余地的行为模式。比如做事喜欢算好时间,多一分都不想投入;比如明明有先发优势,却像龟兔赛跑的兔子那样,休息去了;比如盘子都满了,还往盘子里揽事儿,总觉得自己可以应付;甚至像面试准备,连100分都还没到,却觉得准备得ok了。仿佛如果不这么做,就「浪费」了多投入的那些时间精力。

放长线看,这就是一种投机心理,投「啥意外都不会发生」的机。

芒格说,不要赚最后一个铜板,太尽了,一定会崩。我想说,时间也不要安排到最后一天,太满了,一定会崩。
34
携隐Melody
9天前
跨领域知识如何平衡深度和广度?

我觉得跨领域知识不需要深度,也做不到深度。

我们为什么要去积累跨领域知识?并不是为了积累而积累嘛,是为了通过多元视角,真正看清事物和问题。一个三角体在不同角度下,每一面都会呈现出不同的阴影。你看一面,和看到了每一面综合起来,那完全不是一个理解程度嘛,对吧?跨领域知识就是一体多面的其他面。

比如,我最近在跟一个学员聊职业规划,她是个工程师。我讲起商业上如何通过SOP和数字化运营,优化成本,她说工程学上有类似的原理。我们彼此补充了对方的角度,对流程优化这件事就都有了更深的理解。

再比如,我说简历不要写太满,很多人就抓不到那个度。什么是太满?减到多少才叫不太满?但我说简历要留白,大家就一下子懂了,能自己把握了(毕竟都懂画里留白突出重点)。

我们学习跨领域知识,并不是拿来做专业使用的。术业有专攻,专业的事情还是留给专业的人做。我们是为了更好的理解,和更好的沟通、合作。

明白了这一点,就知道跨领域知识不需要深度,其实也不需要广度,需要的不同学科的相互借鉴,相互补充。

一个很好的例子是《清单革命》那一期。阿图葛文德医生,不需要在建筑学上深挖,他要的是明白一个mega项目,这么多的合作方,涉及的又是对安全性、合规性要求这么高,有这么多细节要考虑的事情,是怎么有条不紊,不出错得高效完成的。他也不需要在飞行上理解得很深,而是要知道,那么多数据、仪表,那么大压力,飞行员是怎么减少出错的。然后,把共性提取出来,用在减少医疗事故上。

我们在商学院学这么多各行各业的案例,也不是为了成为多领域专家,而是从不同行业中获得启发。比如,丰田模式如何应用在日常工作流中,瑞幸模式如何应用在其他行业的数字化运营中,奈飞模式如何应用在别的企业的转型中,等等。

同理,心理学要融合大脑神经学、社会学、人类学、经济学等学科,才能真正理解人类心理和行为。《思考快与慢》的作者Daniel Kahneman,不就是以心理学视角,解决了经济学局限,从而赢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吗?

昨天刚刚更新的新一期节目《芒格之道》,正好也讲到了芒格著名的「多元思维模型」,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大量阅读,用不同学科的模型看世界,只需要我们抽取共性,增进理解,不需要当作「学习任务」,去增加一大堆根本用不起来的知识哦。
523
携隐Melody
10天前
两年前的昨天,《纵横四海》上线了EP3《爱的艺术》。

一档播客有了三期节目,总算是正式「出道」了吧🤭。所以,选在这个特别的日子,跟大家一起分享:我们换头像啦~

非常、非常感激过去两年,四海er们跟我们一起共度的时光。一直都感觉沐浴在大家的信任和爱里,非常受鼓舞,也非常温暖。

两年来,《纵横四海》也发生了一些小小的变化。

第一年,我们做的是各种知识的基础科普。第二年,有了一定的积累,我们开始逐步形成一个又一个的小专辑。每一个专辑,都构成一个思维模型的基础。

比如,《对赌》、《思考快与慢》、《哈佛谈判课》、《影响力》、《潜意识》、《我们为什么会受骗》,形成了一个「人类行为缺陷」专辑,它是决策思维模型的基础,帮助我们看到我们的头脑缺陷,做出更理性、更符合长期利益的决策。

再比如,《周期》、《寄生虫星球》、《战斗细胞》这三期,看似毫无关系,其实在形成一个「进化」小专辑,它是进化思维模型的基础,从这个角度去理解世界,理解万事万物,会看到更本源的真相。

明天要给大家上的新EP,讲的是《芒格之道》。芒格总是说,我们要用多元思维模型来看问题,才能真正理解世界的真相。我想,《纵横四海》可能非常巧合地正在做这件事情,跟大家一起搭建多元思维模型。

非常期待看第三年,《纵横四海》又会进化成什么样。

趁这个时机,先升级一下形象😊。

过去两年我们用的播客头像,是基于最小启动原则,花了几分钟,随手选的。我知道很多人觉得它很好,不用换,但它像素太低了,很难用在需要放大一点的地方。线下活动要用背景板,做周边要用各种尺寸图,甚至做贴纸的时候,原图的颜色都很难还原。

所以我们跟着100小时的贴纸、大家喜欢的句子的贴纸、新的logo等等,一起更新啦。希望以后可以给大家出更多好玩的周边~

新logo是从书本上升起的北极星,新头像的眼睛里,也有一颗小小的北极星。希望在即将到来的新一年里,跟大家一起继续格物致知,带着大家一起阅读,不断擦亮我们的北极星~
11
携隐Melody
13天前
本周来推荐一本《是我把你蠢哭了吗》。讲大脑的,英文原名是《The Idiot Brain》。

看名字就知道,作者是有点子幽默在身上的(英国作者,英式冷幽默)。前言和后记就是作者幽默的完美体现,前言里说,自己曾经跟同事讲,我要写书除非地狱结冰!现在对撒旦感到很抱歉😂。后记里说:谢谢老婆在读本书初稿时尽量忍住了不翻我白眼😂。

不过这类幽默往往很难翻译,在正文中有些地方翻成中文后读起来就有点别扭,但不影响理解哈。

这本书的角度很独特,解释了很多从原理上来说很「小」,但其实我们生活中经常会碰到的困惑。我虽然读了很多大脑神经学的书,大多都讲述的是系统性的知识,比如《情绪》讲的是大脑内情绪形成和作用的整个原理,《思考快与慢》讲的是人类行为决策的整个原理,《我们为什么要睡觉》讲的是睡眠在大脑中运作的整个原理,它们很少覆盖零碎的小问题。

本书就是覆盖零碎小问题的。比如:
🌟 人为什么会晕车?
🌟 阴谋论为啥有那么多拥趸?
🌟 得寸进尺为什么屡试不鲜?
🌟 幻觉是怎么回事?
🌟 为啥半夜会被窗外的风声吓醒?
🌟 为什么聪明人吵架容易输?

Btw,对阴谋论感兴趣的可以去读《怪诞心理学7》。

作为一个常年晕车,严重晕船的人,我是在这本书里才第一次明白了背后的原理。简单来说,就是身体内有三个判断我们是否在移动的系统,分别是:本体感觉、视觉系统、内耳液体。坐车的时候,这三个系统会打架,本体感觉:我车里坐着呢,没动啊。视觉系统:你没动,是窗外风景在动。内耳液体:不对!!管道内液体在晃动!你在动而且动得很快!

大脑不知道听谁的好,就「晕」了。

晕船为什么往往比晕车严重呢?因为视觉系统此时也觉得啥都没动了(水面一直是那样,不像风景那样在移动),冲突加剧了呀。

从这个原理出发,我也理解了我的恐高:为什么我心理上不害怕,生理上控制不住反应。我有次陪朋友去走高空玻璃栈道,走完一边腿软坐倒,眼泪刷刷狂流,一边跟朋友摆手:没事,我不怕,生理反应而已😂。那大约也是因为不同系统打架:有一个系统说没事!你在玻璃上!绝对不会摔下去!另一个系统:不对!!你在半空中,这个高度摔下去必死无疑,你快点惊恐发作!

总之类似这样的小知识很多,读起来非常有趣。推荐给大家~
06
携隐Melody
14天前
现在还能从事被AI冲击的职业吗?

有个私信问我,做翻译相关工作,还能继续投入去专精吗?会被AI取代吗?

我觉得,技术会冲击很多行业,但并不是每一个行业都会彻底消失,很多只是换了一种方式存在。互联网出现后,纸媒可以说基本消亡了,但《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这样的报业巨头,仍然活得好好的。

要看技术冲击到的行业中,还有没有自己的生存空间,我觉得可以看两点:

☀️ 第一点是看该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到底是什么。

报业的核心竞争力不是发行,不是用什么媒介,而是内容。就以我多次推荐的《Foundering》这个播客为例,它是Bloomberg Business Week旗下的一个播客产品,每一季讲一个公司,由专门负责cover这个公司的记者制作。

你去听整一季的内容,就会发现它覆盖了这个记者对该公司十几年来的深度理解,包含许许多多采访片段、创始人讲话、各方看法、独立思考和观点,是一个浸润多年的专业媒体团队才做得出来的东西。

这样的东西是不会轻易被AI取代的。

翻译也是一样,AI能取代大规模文本的处理,支持数百种语言,轻松解决日常阅读和对话需求,但AI暂时(也可能永远)不能取代复杂语境、文化背景、非语言沟通信号上的灵活理解。AI也缺乏创意。

翻译的核心竞争力不是字面翻译,而是信达雅,是创意性、交互性、文化敏感性。

所以,如果你的目标是在核心竞争力上,不断专精,成为高手,AI冲击是有限的,甚至因为AI冲击,去掉了泡沫,核心竞争力反而更有价值了。但如果你想要从事这份职业,只是为了糊口,没有那么大的激情,那就建议换一个行业。

☀️ 第二点是看你的协同进化能力。

花被鸟采蜜,是为了把花粉粘在鸟身上,实现授粉;蜂鸟为了减轻飞行负担,不被粘到,进化出了长嘴和飞着采蜜;西番莲花为了应对刀嘴蜂鸟,进化出来深藏在里面的花萼。

一个人要是有这样灵活学习的进化能力,就能在科技冲击中,不断找到自己的应对方法。

具体来说,就是能适应新的工具,能适应客户的需求变化,并愿意在实践中不断学习。比如,自媒体营销时代,学会视频制作是一个还挺高的门槛,但如果这就是你宣传自己最好的方式,你就是要硬着头皮去学。

只要工具是有效的,它越难学,你就越应该高兴,因为等你成功的时候,别人想要赶上,就也需要经历这样的艰难。在后来者克服这个学习曲线的时候,你又已经学会了新的东西了,你们之间的差距就很难一下子缩短。

这就是你的护城河。

归根到底,就是要看你有多大的决心,迎难而上,耐心积累,忍他人所不能忍(的枯燥过程),抱有复利滚动的信念和灵活应对的信心,去成为一个新时代的领域高手。

只要有这样的决心,看的清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其实是学习适应能力,AI冲击的行业,也不是不能做哦。
010
携隐Melody
15天前
个人如何真正建立起自己的护城河?

有个学员跟我说,他们公司是一横一纵组成的矩阵,横面给客户提供技术方案,帮助客户建立定制化的系统;纵面,这些方案的数据、技术积累形成了一个数据库,提供给科研、第三方算法工程师建模使用。

我觉得这个纵横矩阵非常有趣,是另一个理解复利积累的模型。横,是满足当下的主要客户需求;纵,是为了满足客户需求,逐渐积累出来的各种数据、技术、实力,综合在一起,生出了另一种业务(第二曲线)。

第二曲线如果做大,就变成了新的「横」。在第二曲线上累积的新的数据和实力,又可能变成一个新的「纵」,产生第三曲线。

拿这个纵横模型去看商业,会发现很多公司都是这样:
亚马逊的横是做电商,纵是物流和云计算。后者又能支持新的多元业务。
特斯拉的横是电动汽车,纵是整个供应链的垂直整合。
苹果的横是手机和电脑等产品,纵是OS系统打造的闭环生态。
谷歌的横是搜索,纵是由此不断积累出来的大数据、AI和其他技术。

拿这个纵横模型去看个人的职业选择和发展,也更容易理解这是一种主动积累与无心插柳的组合。

以我个人为例,我做MBA留学业务,横就是为我的学员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为了做好这件事,我需要不断精进讲故事的功力,也需要去读很多书,比如看心理学去理解不同的思维和行为模式,看商业故事去理解学员的不同职位和行业(学员的描述又反过来让我深入了解了这些职位和行业),看大脑原理去帮学员提效,看认知心理学去辅导学员考试,看社会学理解结构性问题等等。

这些逐渐都汇聚成了我的纵,我把它叫做PKM(Personal Knowledge Management)。从这里生出了《纵横四海》这个读书播客,又生出了《Ready Go》这个商业故事播客,还出现了讲每个人自己故事的《携谁隐》(虽然好久没更新了)。很多人都觉得我两年做了四个播客(还有一个《纵横四海|番外》)动作很快,其实这些都是纵轴上已经存在多年的东西了。

我觉得这个纵横模型,非常适合给个人检验自己的积累。

很多人只知道纵深积累,也就是在自己的领域努力专精。但这个策略现在已经越来越不好用了,因为能专精的领域都越来越卷了。我之前一直说,更好用的是「组合拳」,因为每一个元素上你单独都打不过,但排列组合起来就占据了独一无二的生态位(我的播客就是这样)。

那这个组合,其实是从「横」面上积累来的。说得更简单一点,就是不用老想着怎么纵深,只要踏踏实实,给客户提供好的产品和服务,耐心去不断优化每一个细节,做出1%的提升,形成SOP,组合拳会自己「长」出来,而你其实并不知道它长成什么样,你只需要抱有信念,耐心耕耘即可。

这个纵横模型,也能解决大家害怕看的东西太杂,不知道广度和深度如何平衡的问题。

就是只要跟你现在能为他人创造的价值有关的,都可以涉猎。按直接相关的程度排序,以自己的能力为限,优先涉猎那些最直接相关的(也就是我一直说的,读书要从兴趣出发)。慢慢能力圈会扩大,涉猎也会越来越广,但总体来说,都是环环相扣的,不是点状随机分布的。

比如,我想要提升大脑效率,就读了很多大脑神经学;大脑神经学中涉及到很多人类心理表现(心理学的另一面其实就是大脑神经学),我开始读心理学;人类心理又受到社会结构的影响,我开始读社会学;社会结构要追溯历史形成原因,我开始读人类学、历史、政治。这是涟漪荡开的结果。

很多人上来就想读经济、历史、政治等宏观巨著,但翻开几页就读不下去,就是因为它跟你不产生关联啊。所有无法一环环关联上的,再火、再经典,都暂时不要去读,你和这书的机缘还未到🤭。读在你的关联网内的。

想关联得更多,发散得更广,不是靠随机点几个点,而是靠多兴趣阅读,把你的关联网扩大。

总结来说呢,纵横模型启发了我们,要基业长青,要复利滚动,其实重点不是在一个点上往下挖,而是在目前自己能做的事情上,横面上,做好每一个细节,坚持阅读,扩大关联网,最终积累出一个「组合」纵深,这才是自己真正的护城河。
444
携隐Melody
16天前
不内耗是怎么养成的?

我经常被问这个问题。一直觉得好难答,因为我的不内耗主要是小时候就形成的一种思维习惯,途中有数不清的人生经历汇入了这条河流。你现在让我1234说出这条河流的构成,我我我,说不出啊。

但是我好好想了想,这条河流里最主要的一股是什么。

我觉得是格物致知。

我觉得很多内耗,就是先给自己立一个规矩,但没有想清楚为什么自己要守这个规矩。你看,如果你要守的规矩对你来说很清晰,没什么模糊的地方,你就不会内耗。比如,我们很少见到一天到晚在纠结「我要不要违法呢」的人吧🤭?但如果这规矩本身就是模糊的,一会觉得应该守,一会又产生怀疑的,不内耗才怪了,是吧?

我非常善于给身边的人破除内耗,无非也就是把这个模糊的规矩指出来,问当事人为什么觉得自己非得守这个规矩不可罢了。无论TA的答案是「是」还是「否」,内耗就都破解了。是,守起来就心服口服;否,就把这紧箍咒给去了,从此以后再不受束缚。

即时答不出,也不要紧,至少你的关注就到了这条规矩上,你可以去进行AB test,去跟别人聊天,去做心理咨询,各种角度衡量和测试这条规矩,你的行动就很聚焦,也没有内耗啊。

举个例子:工作上是内卷,还是躺平?

咱来「格」一下:为啥要内卷?因为害怕落后于人。为啥害怕落后于人呢?这第二个why,其实就已经很少人想过了,但想一想还是可以答出来。比如:怕被优化,或怕不做表面功夫自己的价值贡献不被充分看见。其实还有一层更难意识到的原因:怕追求不到所谓的成功。怕不成功被人耻笑。

这么具体拆解出来之后,你会发现里面每一条都值得深思。

拒绝内卷就一定会被优化吗?专心去培养真正的护城河技能,去寻找适合自己的生态位,会不会比内卷在防优化上更有效呢?反过来说,内卷成功了,暂时没被优化,但长期身体健康受损,突然病倒,难道不比被优化更可怕吗?优化了还能另找工作,身体垮了可就没柴烧了。

不做表面功夫,就没有别的方法让自己的价值被看见了吗?学会经常自信但巧妙地在述职报告中、在日常同事闲聊中、在跟老板的交流中,确认自己的工作和价值被看见呢?

不内卷就不可能得到世俗的成功吗?针对这一题,我觉得其实更重要的是:这种成功得到了又怎样呢?你还是焦虑,你还是蜡烛两头烧,你在片刻的虚荣和得意之后,也没有得到多大的快乐,这种成功要来干嘛?成功的定义又不止这一种,换一种啊。

再来看躺平。躺平之后,你能找到足够的意义感吗(缺乏意义感人会痛苦的)?你有不断探索自己潜能的充足机会吗?你从哪里得到成长的快乐呢?躺平真的是自己想要的吗?

格,不停格。格完了之后,把这些思考,一点点汇聚起来,你会发现,首先,身体最重要,咱要追求的是长期的幸福,而不是眼前的胜负。其次,有很多更聪明的方法应对问题,不是只能一条路走到黑。条条大路通罗马。最后,衡量一件事该不该做的标准,主要是个人成长、价值观、意义感,而不是一定要从众、从世俗。只要你不断有个人成长,你一定会变得越来越有价值;只要你不违背自己的价值观,长期来说你就心里舒坦;只要你不断找到意义感,你做再辛苦的事情你也会觉得快乐。

最后的最后:原则是用来引导长期行为模式的,不是用来偷懒判断每一个具体行动的。有时候短期卷一下没问题,是值得的,只要别长期陷入这种熬死自己的内卷「模式」就可以了。同理,偶尔躺平一下也是没问题的,人总要心理放假,需要休养生息,需要蛰伏等待机会。

格物致知是很累的,但如果你始终抱有对生活和生命的好奇心,你就会痛并快乐。

格物致知也是需要时间的,所以也要给自己一点耐心,慢慢思考清楚(写日记是一个很好的格物方式),不要偷懒去追求别人给一个现成的答案。

就像我之前说的:格物致知,就是擦亮你北极星的过程。北极星越亮,你越不内耗。

如果大家对这样的思考感兴趣,给大家几个选题,大家可以在评论区讨论(我也列出了一些抛砖引玉的「格物」问题):

☀️ 总为自己「不够好」而焦虑,这种「不够好」的感觉有多大程度符合现实?你依据什么得出结论(🍠上的人均完美吗)?你觉得评判够不够好的标准应该是什么?

☀️ 既想要亲密关系,又害怕受伤害,你怕的到底是什么样的伤害?它在现实中发生的概率是多大?你有没有发生之后应对的方式,如果有,为什么这么害怕呢?

☀️ 在人生的重大决策上,总是害怕选了一个就错过了另一个可能性。那你有没有格过,错过的代价是什么,你拖延不决的代价(包括心理煎熬)又是什么,两害相权who轻?

☀️ 一边对自己的拖延感到焦虑,一边又无法开始行动。为什么一开始要对自己要求这么高?容许一些所谓「浪费时间」的行为存在又怎么了呢?

祝大家格得开心~
2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