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携隐Melody
12关注7k被关注18夸夸
携隐Melody
1天前
#线上直播
一起来聊聊感情中的那些坑和退出机制📓
扫码预约直播或在小红书搜索「携隐Melody」即可预约

7.27(周日)晚19:30
期待线上与大家相见👋
31
携隐Melody
2天前
本周推荐一本《怪诞行为学7》,作者是写过《怪诞行为学》的Dan Ariely。

在这本新书中,Dan Ariely讲的是misbelief(误信),也就是阴谋论是如何形成的。之所以写这本书呢,是因为他自己本人遭遇了阴谋论。《怪诞行为学》是全球大畅销书嘛,Dan Ariely也就因此成了名人。有一天,他突然发现,他已经被某个阴谋论群体,宣传成了十恶不赦,用疫苗来让女性失去生育能力,用意识形态残害人类的恶魔了。

他的邮箱开始充满了各种仇恨言论,他的社交媒体评论区被阴谋论者攻陷,他的朋友和合作伙伴开始疑惑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试图跟这些人理论,试图自证,但他很快发现根本不可能与一心只愿相信他们早已认定之事的人论是非曲直。

一开始,Dan非常愤怒和沮丧,他觉得自己陷入了深渊。由于花太多时间在网上自证清白,跟这些说不通的人对话,浏览众多跟自己相关的虚假宣传,他渐渐觉得自己整个人都不好了,根本没有多余的认知带宽做处理真正的生活中的事情。

这就是稀缺心态:贫穷和匮乏通过侵占大脑有限的资源来削弱人类的认知能力。

好在,作为一名拥有强烈好奇心的科学家,他开始在这一堆糟心事中看到银边:那不如就来研究一下阴谋论的形成,和阴谋论者的心理机制,让这段痛苦的经历变成一段科研的路程。

所以这本书,不但涉及到多种理论,还有丰富的案例,因为是作者的亲身经历嘛。

书里讲了陷入阴谋论的四要素:情绪、认知、性格、社会。讨论了不可预知的压力带来的认知损害,人们在为什么受伤的只有我心态中急于归因的渴望,迫切想要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的心理,是如何让人一步步陷入荒谬的认知,阴谋论又是如何抚慰了这些其实极度脆弱的人。

读这本书,我们会更理解,质疑姜萍的都是什么样的人,为什么人不要陷入自证,阴谋论者为啥看不出自己理论的荒谬性,为什么阴谋论总是特别复杂(各种细节各种推理)。

其中很多理论不仅仅适用于阴谋论,也很有生活启发。比如讲到可预知的压力,即使很大也大多可以消化,不可预知的压力(突发事件,以及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才是大打击,我就想起看牙医的时候,如果牙医在每做一个动作之前预先提醒,我就会觉得很安心而且也没什么不舒服的,否则就整个过程会很紧张。

总之非常有意思的一本书,推荐给大家~
51
携隐Melody
4天前
有些真实的故事,真的过多久都还是觉得震撼和感慨万千。以史为鉴,真的也很能让现在的自己确认什么才是真正重要的。 ​​​
00
携隐Melody
6天前
想要提升____,请问要看什么书?

这是我经常遇到的问题。比如我说表达最重要的是架构,就会有留言问:那学习架构要看什么书?比如我说逻辑最重要的是逻辑链,是if A then B的if then关系,就会有人问:那提高逻辑能力要看什么书?

很多技能的提高呢,主要靠练,而不是靠看书。我能理解,大家也不是想要躲避练习,而是想要先看书,再照着书上说的来练习。但这是一种本末倒置,大多数技能,需要先练习,再看书。换句话说,看书的门槛其实是很高的,你需要积累一定的实践经验,书才会开始对你有用。

就这像健身。很少有健身小白,学习健身是先看书的。新手阶段的知识,通过一些简单的入门视频,或健身博主的入门科普,就可以先练起来了。甚至很多人连这些也不需要,直接出门就可以先跑起来。

滑雪、网球、冲浪、潜水等等体育技能,都是如此,很少有人觉得开始前得先读本书,读个教材,都是先实践,在实践中接受基础科普,接受个性化的指导。练到一定程度,入了门了,开始对自己卡在哪里有了一点认知,想要进阶了,才可能会想要看看书。在此之前,即使看了书,也是云里雾里。

很多大家问的技能,包括脑中出现架构的技能,逻辑思考的技能,快速理解的技能,其实都更像运动技能:1)入门的原理很简单,也就是说根本不用看书;2)进阶的原理如果没有很多实践经验,就很难真正理解。这类技能的提高,就是首先,熟能生巧;其次,有了一定积累再看书,看书是为了拆解分析自己的短板,好针对性地做刻意练习。

想要表达架构的技能,就要回家画思维导图;想要逻辑思考的技能,就要回家写逻辑链(随便找什么观点,写出if A then B的A和B,审视这个if then关系是否成立);想要快速理解的技能,还是要画思维导图。让大脑通过实践,扩充数据库,然后你以后才能调用这个数据口做出更准确的预测。

说到这,要特别强调一下:大脑的数据基本就是实践数据。读书也是为了实践,读过的书,要是无法在实际中应用,那就不真正属于你,进不了你的数据库。所以其实实践前要先输入多少知识,就取决于多少知识就够你先开始实践起来。健身、滑雪、架构、逻辑,都只需要很少的基础科普,就可以实践起来了;吉他,可以先看书,是因为要先了解和弦、手法、琴谱,这些入门知识很多,足够变成一本书。

我们的教育体制,严重忽视实践精神,没给大家提供多少实践机会,总是要求大家读书读书读书,导致大家都习惯了凡事先问看什么书,而不是先冲出去积累实践经验。一昧看成绩评定人,也滋生出了一种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文化。

但现实世界不是书本世界,大脑其实也不是通过读书来学习的。大家都觉得《纵横四海》里读的书好,是因为即使是十几岁的听友,也已经积累了十几年的生而为人的实践经验,此时读书,事半功倍。但对自己来说还很生疏的技能,最好的提升方式就不是先看书,而是先实践哦。
1940
携隐Melody
9天前
本周推荐Michelle Obama的《我们携带的光》。

她的上一本书《成为》我就很喜欢。那是她的第一本书,我下意识地就以为,她的这本书讲的是做第一夫人是种什么样的感受,过着什么样的生活,也许还会谈谈她作为第一夫人做了哪些工作,她在奥巴马的竞选和执政中,扮演了什么角色等等。

翻开《成为》后,我惊讶地发现,这本书跟她老公基本没什么关系,我既惊喜 这才是我想看的第一夫人,一个在总统的光环下,不得不配合老公的事业时仍保持独立的强大女性的故事,又汗颜 我之前竟然下意识觉得第一夫人的书讲的是总统老婆的故事,而不是她自己的故事。

总之,这种惊喜让我更喜欢《成为》了。Michelle Obama的文笔非常好,表达极其精准又充满共情,尤其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她在书中展露的大多是她的脆弱、她的困惑、她在平衡家庭和事业时的压力,她困于闪光灯和保镖队时的郁闷,而不是她的成功。她讲述的是一个女性在追求自己的事业、使命感、维护自己的家人时的各种反思,她的「寻常」生活,而不是第一夫人的生活。这种成功女性的脆弱和困惑分享,我觉得比成功故事有榜样作用得多。

《我们携带的光》则讲述的是在动荡的当下,在让人觉得魔幻的大环境中,我们应该如何找到内心的力量。我觉得这个题材真是太棒了。她讲了我们应该如何应对恐惧,讲了在第一夫人的光环给人带来距离感的情况下,如何维系友谊和交到真心的新朋友,以及友谊在给人力量中的巨大作用,讲了如何身穿盔甲,却保持内心的柔软。

我尤其喜欢的是这本书最后一章「行高处的路」。去年播客火了以来,我一直有一个困惑,那就是我到底要在评论区捍卫我的北极星到什么程度。有时候我觉得我在跟这些评论讲理时,花费了太多时间,但我又同时会觉得,这是知行合一应该要做的事。放在现实生活中,有人对我颐指气使,说实话我真的不在乎,我走开就是了,但放在评论区,我就觉得有一种要带头反抗恶势力的责任🤣。

「行高处的路」这一章提醒了我,让我意识到,我们需要更谨慎、更主动地去选择我们的战斗。有时候花费了太多时间去做许许多多小的战斗,会忘记最根本的战斗是把时间投资在自己身上,成为更好的自己,做出更好的东西,气死那些看不得我们好的人😛。我也不是不知道这个道理,但我需要经常被提醒:When they go low, we go high。

除了内容好之外,Michelle的文笔一如既往得精准、共情、有力量。很多道理我也明白,但看她精准描述,还是有一种哇被说得这么淋漓尽致真的爽的感觉。

非常推荐大家读一下。
02
携隐Melody
10天前
异性朋友或同事到底能不能坐副驾驶?

前段时间在四海星球的群里聊到这个话题。我其实一直不理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限制,而且说实话非常反感这种对女性的规训。

是的,虽然听起来是规范男人的,是让男人守男德,跟女性保持距离,但在一个男权社会结构中,此类限制本质上仍然是对女性的限制。它的潜台词是:女性应该保持贞洁,跟异性相处要小心翼翼,别自己作践身份去坐什么副驾驶;女性是诱惑之源,男的要是有什么不轨之心,都是因为女性坐得太近(即使副驾驶至少隔一个人的空间)。

这种限制还会产生涟漪效应,毕竟人都有一致性。如果副驾驶这种距离,在两个人独处时都是罪恶的距离,那么如果正好在茶水间碰到,只有男女两个人,是不是立刻要弹开一丈远,绝对不能在咖啡机边说笑两句?那两三个朋友一起玩,其中一个朋友要上洗手间了,是不是剩下的两个异性朋友也要站起来,先保持距离,直到第三人回来?再这么延伸下去,是不是要回到只有监护人在场时,男女之间才能相处说话的传统?

除开这是对女性的规训,其实两性都会觉得自己受到了毫无来由的审视和批判。这是一种让人非常不舒服的审判。还有,大多数这种异性不能坐副驾,都指的是男性司机,女性副驾,这是一种刻板印象。

如果是个人行为,也就是说,有人不放心自己的老公或男朋友,甚至,仅仅就是自己的怪癖,而不愿意让任何其他异性坐副驾驶,我觉得别人也管不着,你们自己承担这种怪癖的后果就好。但把个人偏好上升到某种约定俗成的文化,就让人非常不适了。
544
携隐Melody
12天前
学妹要去读MBA了,来找我喝咖啡,聊到怎么好好利用学校资源。

我有一个建议是:不要轻易使用学校名声这个光环。

这样的光环,即使自己不去主动高调使用,也会发挥应有的效应。比如应聘时,HR总是会看你的学校来决定给不给机会的;融资时,藤校的背景就是会占一点优势的;人脉上,学校的资源也自然是对你开放的。

除了这些之外,就不要轻易使用,比如用藤校背景来吸引流量,吸引客户。也不是完全不能用的意思,就是要非常克制。偶尔拿出来,让更多人看到你,然后就埋头做好自己的事。

为什么会这么建议呢?因为当光环很好用的时候,人就会有惰性,不再刻苦钻研如何通过产品、服务、真正的实力,来留住客户或赢得真正的信任。短期内看不出什么大的问题,甚至因为光环很好用,还会产生一种是自己实力强才成功的错觉。长期下去,差距就会拉开,德不配位的情况就会越来越明显,这其实是一件很危险的事。

因为工作的关系,我见过太多不知不觉滥用光环的人。一开始可能这些人真的也不是想要单凭光环成事,只是把光环当作一个吸引初始流量的工具,这我觉得无可厚非。但人的成长,就是取决于和外界的互动,基于外界的反馈。光环太好用,初始压力就会大大减少,对自己能力的反馈就不再真实,就可能会错失应该埋首踏踏实实积累实力的窗口。

从长期主义的眼光来看,成功主要靠的是长期持续,而不是一时风光。学校名声和光环,能给一个很高的起步,但这是一时的,要长期持续,总归还是要看真实力。这个道理大家都是懂的,但我觉得很多人忽略了真实力就需要匹配真反馈,纯粹基于实力的那种。光环是一把双刃剑,当它存在的时候,我们就很难分清哪些反馈是基于光环,哪些是基于实力。如果都不知道自己单靠实力要到什么程度才能满足外界要求,摸不到这条线在哪,怎么可能冲着这个目标去努力呢,是吧。

所以也不是说这些人不想努力(当然也是有相当一部分人,就是不想努力,就想靠装点门面,骗骗人算了),而是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还需要更努力。

可能有些人会觉得,既然学校光环是有用的,它就会持续发挥作用,为什么非要去掉光环看实力,光环加实力总分还是高不就行了吗。问题就是,光环这个东西,它作用不稳定。一帆风顺的时候,它是一种额外的加成,能带来实力之外的便宜。一旦出点意外,这些额外占的便宜就要还回去,打你个措手不及。

我去香港工作的第一年,因为是4月报税日之后开始的,那一年没有工作满12个月,就暂时不交税,第二年不是又要等年底才计算全年的税吗?就又没有交。这两年当然很快乐了,有一种工资涨很多的错觉。然而等到两年后要一次性交掉所有欠下的税时,就出现了一个很大的财务缺口(虽然这些钱本来也不属于我),非常肉痛。光环的作用是类似的,它不能取代实力,它只是为实力的积累,争取到了一些时间。如果用得太得意,没有那种新手的紧迫感和压力,去及时积累实力,等到要还的时候就有好果子吃了。

总结来说,光环是个好东西,最好的利用方式,是隔一阵子拿出来吸引一下大家的注意力,让大家看到你。大部分时间不要用它,就当没有,埋头好好做事。这样就既能占到光环的便宜,又不耽误自己进阶,而不是此消彼长,给自己埋隐患哦。
822
携隐Melody
13天前
表达怎么能做到简洁有力,逻辑清晰?

☀️ 表达最重要的是架构、架构、架构。

还记得前阵子发的「顶层目标」图吗?表达的架构类似,就是这么一张树形图。此时,顶层目标就相当于想要表达的主题(一次说一个就行了,说完一个主题再说下一个)。中层目标就相当于支撑这个主题你想说的三个大点。底层目标就是支撑着三个点的更具体的内容。

但凡表达是遵循这个架构的,就是逻辑清晰的表达。

☀️ 如何做到说话的时候脑子里有这个清晰的架构呢?

无它,唯手熟尔。一边说一边脑子里就出现架构的能力,是平时无数次地手写架构、手画树图练习出来的。说不出来觉得越说越乱的,回家画图;说得出来但很啰嗦的,回家画图;说得超过三个大点的,回家画图。

除了画自己的图,还可以画别人的图。事实上,对于刚起步的人来说,画别人的图更好上手。找到你觉得表达很精炼,很有逻辑的中等篇幅文章,去画出树图:主题是什么,主题下面的三个点是什么,这三个点分别是怎么论述的。画多了就会发现模式。

记住,大脑的所有反应,都基于过往经验数据库。你数据库空空,自然在想表达的时候,脑中根本出现不了架构。你靠平时的耐心,去填满你的数据库,轮到你自己表达的时候,很自然就会脱口而出。这就像小时候语文老师让我们摘抄优美句子,写满一个厚本子,你不说下笔如有神吧,起码也能流畅用上一些优美表达了,一个道理。

☀️ 很多人犯的错误,就是总觉得应该有个神奇的理念能让自己提高,而不是靠这种枯燥的重复的练习来提高。

我在播客、微博、直播,说了无数遍,表达最重要的是架构、架构、架构。我也解释了为啥重要的是架构,但是真的,很少有人来接着问我:那架构要怎么练。甚至很少有人真的回家开始画我说了800遍的思维导图。

我教我学员写文书,我说你别上来就写,你要先给我画一个思维导图,告诉我这篇文书你想说哪三大点,每一点你准备用什么证据来支撑,他画不出(连自己想说什么都不清晰,怎么能写好文书呢)。我教我表侄子做托福阅读,我说你给我把这篇文章画成一个思维导图,他也画不出,画出来一页非常混乱的笔记,而不是清晰的三大点。

这说明他们的架构能力都很薄弱,非常欠缺练习。然而越是薄弱,越不愿意面对,越是想要直接上来就写文书,直接上来就做文章解题,就是不肯去反复画这个思维导图,总觉得思维导图是浪费时间的,不够「直接」解决问题。

但真的,你们绕不过去的。理解的核心就是架构、架构、架构。读文章如此,写作如此,口头表达仍然如此。不练习架构抓取、架构搭建、架构中的重点概括,就不可能真正实现「逻辑清晰」的表达哦。
1775
携隐Melody
16天前
今天来推荐一本《女儿的身体冻结成冰》。

日本有一本历史悠久(1959年创刊),名字非常响亮的杂志叫《周刊文春》。他们有一个在线新闻平台,叫文春在线。两者皆以深度调查报导和揭露丑闻而著称。

2021年3月26日,文春在线的官方推特,收到一条私信,说一个14岁的女孩子,叫作爽彩的,被发现冻死在雪地里,而她生前似乎遭遇校园霸凌。此时,尚未有任何关于这个女孩子的报导。

4月1日,文春在线记者前往这事儿发生地,北海道的旭川,进行调查。不查则已,一查之下,发现爽彩遭遇的霸凌,居然这么严重。更可怕的是,从霸凌人的家长、到爽彩的班主任、学校的教导主任、当时的校长,再到本地教育局,一众人等,都对霸凌矢口否认,说那不构成霸凌,甚至推卸责任,说是爽彩单亲母亲没带好女儿的缘故。

一个14岁的女孩子,就这样走进了北海道冬天的大雪中,自愿失温而死,也不愿意再留在这个霸凌的世界。

调查意外得持续了60天之久。

在调查开始,记者说,爽彩的母亲当时的情绪不是愤怒,而像是对一切都感到精疲力尽。爽彩的死因还未查清,她就已经形容枯槁。

看了这本薄薄的小书,看文春在线还原出的这60天的调查结果,我逐渐越来越理解,这种精疲力尽、形容枯槁从何而来。因为一切涉事的人,都太冷漠,太残酷,太自私自利了。为了校长的前途,所有老师都被沉默了;为了教育局的政绩,严重的、持续的霸凌被否认了;为了自己良心过得去,霸凌者和他们的家长,给爽彩和她母亲泼脏水,逃避自己的责任。

牺牲的只能是无依靠、好欺负的孤儿寡母。

爽彩的妈妈已无力愤怒,但我看得真的非常愤怒。同时,我也非常佩服文春在线的记者们,即使没有结果,即使一直在遭遇各种阻挠,还是认认真真记录下了长达60天的一切细节,并把它们编辑成书,公诸于世。

爽彩因此,并没有承载着污名,悄无声息地死去。

我很喜欢的一部美剧《法律与秩序》,它有很独特的拍摄手法,就是故事总是从四个主角的视角展开的,他们看到了什么,观众就看到了什么;他们发现了什么线索或证据,观众就掌握了什么线索或证据。除了他们的视角,没有其他信息。所以,观众全程就是跟着这四个人走,跟他们一起破案,一起起诉,一起等待结局。

看《女儿的身体冻结成冰》也是这样的感觉。它不是试图编写完整的故事,也基本没有加入太多的分析和情感描述(除了记者屡次说否认的人让他们震惊之外,真没有什么其他记者的情绪描述了),它就是忠实记录了记者所采访到的一切,还原了所有的对话。

这种像纪录片一样的文字,在这样的真实存在的残酷中,尤其让人震撼。因为它不是写作营造出来的,不是氛围渲染的,不是什么小说中的反派和恶人,它就是真实的逃避责任所导致的极度冷漠,人性中非常丑恶一面的真实展现,魔鬼在人间。

你会看到爽彩家长去找班主任时,班主任面对这么严重的事情,还说因为下班要跟男朋友约会,能不能改天再谈;会看到校方和教育局,是如何在家长会上不停用「第三方会调查」来逃避追问,完全不愿意承担责任;也会看到为爽彩落泪的其他家长,为人类真实的同情心而感动。

爽彩妈妈在写给爽彩的信最末说:爽彩,妈妈没能保护好你,对不起。如果能够实现一个愿望,我只想回到你还没有被霸凌的日子里。然后,再一次用力地紧紧抱住你。爽彩,妈妈好爱你。妈妈好想再见你。

看到这里我的眼泪也奔涌而下。

爽彩,你真实地存在过,在这个世界活过14载。你不应该被霸凌到绝望后,默默地在北海道的雪地中,背负着污名死去。你的遭遇,你的故事,会被看见。
46
携隐Melody
18天前
怎么通过写人生故事,来做自我梳理,提升自我认知?

我经常在播客里说,我们每一个学员都要写自己的人生故事。没有要求,没有主题,就是人生的流水账,想到什么写什么,按时间顺序写下来就行了。

这样的人生故事会比直接总结自己是谁,给出更完整、生动、真实的自我。

这是因为当人想要总结自己是谁的时候,总是试图给自己下一个结论。一个人是谁,想要通过简单的结论说出来,本就是很难的事。而且很多人会倾向于描述内心世界,给出大段内心独白,包括理想、激情,这往往是很单薄的自我认知。如果内心有批判者的声音,那这个自我认知的结论就更加不准确了。

写人生故事,任务就是把人生记忆都按顺序写下来,因而去掉了要对自己下一个结论的束缚,写出来的东西就会更贴近现实,更丰富完整。同时,写人生具体发生过什么事情,也跟内心批判的声音没有关系,因而能很大程度脱离扭曲的自我认知滤镜。

在我们的申请过程中,人生故事结束之后,顾问会出一个卖点分析报告,写出在顾问的眼里,学员的卖点和相应的支撑证据。在之后的职业规划、文书写作中,还会不断回到人生故事中的细节、素材、不断进行讨论。在这个过程中,自我认知一点点变得更加客观、清晰、有框架。

如果是大家自己想要通过写人生故事来增进自我认知,最好也一样要找到一位比较客观、公允的朋友。尤其是有原生家庭创伤的人,最好找一位没有类似创伤的朋友,来提供一个没有经过创伤扭曲的视角。让朋友看自己的故事,给出自然的反馈,说出看完的感受和觉得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就可以了。

实在不行,只能自己看,也还是可以从中有所收获。但此时就需要自己跳出来,站在一个局外人的视角,把人生故事中的自己,当作另一个人,去了解和分析。要把自己当作顾问,要给这个写完人生故事的「学员」,出具一份公平的报告。要想象这个人是你的朋友,你在意的人,你看了他们的故事,你会觉得他们是什么样的?

要记住最后的报告,是卖点分析报告。重点是卖点,而不是缺点。而且卖点需要有支撑证据。我认为这个学员的卖点是A,我不但需要指出,为什么TA在A这一点上特别突出,以及为什么A可以成为一个卖点,我还需要给出证据:你看,你在中学、大学、工作中,分别有这几个例子,说明你一以贯之地具备A这个特质。
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