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携隐Melody
12关注4k被关注14夸夸
携隐Melody
1天前
为什么我们总说要接纳情绪呢?

因为情绪就是越对抗越多,甚至都不到对抗的程度,只要你过于关注,情绪也是会越来越多。如果你希望这阵情绪尽快过去,最好的方法是先体会一下,明白它是什么;然后不去管它,让它自然平静下来。

就有点像猫猫们有时候会莫名其妙吓得跳起来。此时如果你去强迫它平静,它会应激,挠死你。即使你只是去安抚,它也会更不安,想要拼命挣脱你。你去看一下发生了什么:哦原来猫猫发神经,好不要去管它,一会它就自己平静下来了。

情绪其实就是你身体里的化学物质。大脑扫描情境,根据过往经验做出预测,然后根据这个预测,命令身体释放一些化学物质,从而改变你的呼吸、心跳、血液循环速度。它就是一套生存指令,发生的非常迅速,也非常潜意识,我们身体里时时刻刻都有这样的化学物质,也就是说,我们时时刻刻都在经历情绪(只不过很多时候情绪比较平缓,我们习惯了,不会注意到)。

如果你去对抗情绪,你必然会因为这个对抗产生新的压力。新的压力会让大脑释放新一轮化学物质。比如,你觉得考试压力很大,很烦躁。为了让自己静下心来复习,你强迫自己不要烦躁不要烦躁,但此时化学物质刚刚释放到你身体里,你根本不可能通过对抗让它消失,你只会发现它根本不为所动,于是你产生了对抗不成功的压力,于是大脑就释放了新一轮压力荷尔蒙,让你更烦躁。

反过来,你不要去对抗。当情绪发生的时候,你就去平静观察它,体会它,一种这样的感觉:ok,我现在身体里流淌着压力荷尔蒙,它会过去的,我耐心等一下。或者:我猫子刚吓一跳,耐心等待,它自己会平静的。你会发现,很多时候情绪就会慢慢消散。

那如果它不消散怎么办?— 如果让你产生这种情绪的压力源一直在那,你大脑不断回到这个念头上,每一次都会引发一波新的化学物质,那当然就会一直有情绪。此时需要你去主动消解。注意,主动消解不等于对抗。对抗指的是强迫情绪消失,强迫自己用100%的理性来行动,是一种不现实的、因而必然会失望的举动。主动消解指的是用理性来安抚情绪,告诉情绪你应该释放多少化学物质,不要释放过多。

比如,考试压力确实很大,无法等它自己平静消散。此时我们需要理性自我说服:过去我表现的没有想象的这么差,不用这么害怕;everything has a price,即使考砸也是我应该承担的代价,我得到了之前不学习的玩乐啊,人不能赖账是吧,吃一堑长一智…等等。这些理性说服,会让身体释放另一些化学物质,去中和之前的化学物质,情绪就会平静下来。

因为压力源一直在,下一波情绪很可能又来了,这时就要做新一轮的理性说服。每一次理性说服,都会管上一会,慢慢就会持续时间越来越长,慢慢你的大脑就会储存起足够的新数据 在这种情境下不需要恐慌的新数据,以后你再遇到同样的压力,大脑就不会做出恐慌预测了。但这个过程一定要耐心,因为数据收集并没有那么快。只要耐心不断自我说服下去,慢慢是一定会有改善的。

很多人常犯两个错误:第一,把对抗和自我说服混为一谈,在有情绪的时候,不是理性耐心地、循循善诱地自我说服,而是强硬地对抗、压迫,导致猫越来越应激;第二,对自我说服欠缺耐心,一两次说服发现情绪仍然卷土重来,就突然陷入无助,干脆摆烂。

改掉这两个毛病,情绪就会变得越来越容易管理哦。
313
携隐Melody
2天前
纵横四海主题阅读书单|心理学

这个书单分成五类:

🎓 是解释原生家庭创伤如何形成,为什么会影响成年后的生活等原理的。

🔪 是讲述在亲子和亲密关系中的某种特殊伤害的,包括自恋型人格、煤气灯操纵。

❤️‍🩹 是讲各种各样的心理咨询和治疗故事的。

👧 是从进化和心理学角度讲多样化性格,研究人类不同行为模式的。性格方面包括了MBTI和大五人格。

💊 是讲具体疾病的。《分心》那本讲ADHD,《我想》那本讲了包括抑郁症、双相、精神分裂、边缘性人格等在内的各类精神疾病。

我建议大家以终为始,从解决自己的问题出发,挑最相关的先看起来。

比如,带有原生家庭创伤,明确知道自己有点不对,但不是很明白自己具体是怎么了的人,推荐从第一类(🎓 原理)读起,尤其是《不原谅也没关系》。但这里有一件非常非常非常重要的事要特别强调:心理创伤疗愈需要读很多不同的书,而不是期望通过一本或基本「经典」就能达到效果。最好能读个十几二十本。因为创伤会阻碍你对单本书的吸收(太痛苦了),大脑会下意识拒绝接受很多信息。只有不断读下去,每一本都打开一点,长期坚持,才有真正的改变效果。

有非常具体的烦恼,比如我妈控制得我太窒息了,或我和我妈依赖共生,我一个成年人离开她就恐慌无法独立生活,或在亲密关系中被反复无常的对象折磨得太痛苦了,这些都可以直接看🔪《母爱的羁绊》和煤气灯的两本书。

有ADHD或其他精神疾病,推荐读一下💊中的书。

没有什么明确心理问题要解决的人,推荐先读👧性格心理学 + 进化心理学。了解人的行为模式都是怎么来的,进化在这里面扮演了什么作用,人类演化出了哪些不同的性格等等,对于你的亲友关系和工作关系,都会有很大帮助。

最后,对心理学理论没那么大兴趣,就想读读故事的,可以读❤️‍🩹故事。

很多年前我牙医对我说,99%的人都有牙齿问题,都应该来看看牙医 这说得还保守了(实际每个人都可以来看看牙医)。我觉得这句话也可以放在心理学领域:99%的人都有一些心理问题,应该来看看心理学书籍~
415
携隐Melody
4天前
本周推荐王芳老师的《我们何以不同:人格心理学40讲》。

这是一本讲述人与人不同性格的书,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从大五人格入手,讲述我们拥有的不同性格。外向性、神经质、尽责性、宜人性、开放性,这五个面组合在一起,构成了形形色色的人类性格。从心理学应用层面来说,大五人格包含了许多其他性格测试,包括MBTI,且更准确和灵活。就我个人体验来说,大五人格和MBTI结合起来,提供了更完整的画面,更好用。

以我自己为例,ENFP中的E,表现了我的外向性,F可以说展示了宜人性。但在神经质这一块,MBTI就没有体现,大五人格则能解释,我为什么是个偏钝感的人,我不会读空气(神经质得分低)。此外,FP总给人一种随心所欲的感觉,但我的尽责性其实很高。最后,我在开放性上的得分,也没有在MBTI上体现得很具体(N能体现一部分吧,但同样是N,开放性的区别也可以很大的)。

在《做自己擅长的事,还是喜欢的》那一期播客中,也有讲过大五人格,以及用它来判断什么种类的工作适合自己。《我们何以不同》里讲述得更完整、深入、有趣。

第二部分讲性格从何而来。这部分不但探讨了我们熟悉的原生家庭影响,也探讨了大脑神经学、基因、进化心理学、社会文化对我们的影响等等。从单一影响扩大到了方方面面,我们对于我们为什么会成为今天的自己,就有更全面的认知。

第三部分讲了各心理学流派。从佛洛依德到阿德勒,再到荣格、弗洛姆、马斯洛、积极心理学、人格可塑论等等。王芳老师讲得既清晰易懂又幽默,我不但一下子明白了这些流派的主要特点,彼此的争议,还经常看着看着就笑出来。

三个部分加在一起,可谓内容极其丰富,话题多且复杂,但王芳老师的讲述就像一个骨架清晰,血肉完整,胖瘦适宜,温暖幽默的人,不知不觉就看完并建立起了对人格心理学和各个流派的认知框架,非常厉害但又非常好读。推荐给大家~
54
携隐Melody
7天前
在最近一期播客《如何阅读一本书》里,讲到阅读的第四个层次「主题阅读」的时候,我举了一些我自己做的小主题阅读的例子。

整理了一下这些书单(顺便罗列了相关播客节目),包括:

🫰 爱:什么是爱?为什么爱中断了很痛苦?没有爱又会怎样?
🫰 案件纪实:我最爱的清水洁的两本书,和最近刚收到的一本新书
🫰 衰亡史:不是「兴亡」,想知道的是「衰亡」的过程和背后的原因
🫰 医院的故事:医生们写的自己的职业生涯的故事和思考
🫰 整合健康:和大健康相关的一些阅读
🫰 情绪:情绪如何形成的原理、现实应用、情绪风格分类等
🫰 自传&传记:从他人的人生长河中,获得深刻的启发

你呢?接下来想做什么主题阅读呀?
1023
携隐Melody
11天前
本周推荐《抱歉,我动了你的脑子》

老粉都知道,我非常爱读医生写的书。我喜欢看在医院发生的真实的故事,尤其是经历生死的故事。我喜欢看医生、病人、家属,在这些人生大起大落的时刻的细节,他们的反应和人生态度。有时候我会代入医生,思索我遇到这种挑战,我能做到多少程度的冷静。有时候我会带入病人,模拟面料生死大事时,我能做到多少程度的乐观。

就像最近一期节目《如何阅读一本书》中所说,论述型作品的主要目的是传递知识,而叙事型作品的主要目的是创造体验。当我们允许自己沉浸在一个又一个或想象或真实的故事中,跟随故事里的人物经历一切时,我们就是在模拟不同人生经验,在接触现实世界中很少能接触到的自我的那部分,接触我们的内心世界。

医院的故事,就是我们不必真实经历病痛,就能体会到的,面对人类的疾病和疾病中体现的各种人性的一种深沉的体验,一种灵魂层面的体验。

本书还有两个额外的吸引人之处:

首先,作者超级幽默,文笔也好,总能把故事写得生动有趣。我之前发过一条微博讲「呼叫怀特医生」的好笑故事,就是出自这本书。这个故事戳链接🔗。

其次,这本书讲得是外科医生的故事。正好我最近在看《实习医生格蕾》,也是外科医生的故事。书里的很多情节,会让我想起《格蕾》里的情节,让我意识到,剧中有些情节,原来真的取材于真实发生的事件。

比如《格蕾》的前几季,有一个情节是主治医生跟主任说,你当年这么对我我恨了你好久,但不得不承认,这样做真的很能提高业务水平,是绝佳培训。现在我要去对我的实习生这么做了。然后,她让实习生照顾一个小婴儿一整夜,说这个小婴儿的生死是她的责任,其实小婴儿是必死的。结果实习生一整晚担惊受怕,每次小婴儿出问题,她都要绞尽脑汁,紧急大抢救。

当实习生知道这一切都是「培训」时,也跟主治医生当年那样,恨死老师了,好久不跟老师说话。

我看到这个部分的时候心想,胡扯吧,这也就是剧中抓马,真实世界怎么可能用这种夸张的方式做培训,实习生当场以为自己没做好才救不回来,分分钟PTSD了好吗。没想到,在《抱歉,我动了你的脑子》中,居然读到了同样的情节!它居然是真事!美国医疗界真神经病🤣。

总之,超级好看,一口气看完,余韵无穷。虽然看的时候,常常跟着书中情节落泪,但越是如此,越是一种灵魂洗炼。推荐给大家。

携隐: 看过《实习医生格蕾》的人肯定都很熟悉那句「Code Blue」吧?一旦按下按钮,呼叫Code Blue,就代表有一个病人进入紧急情况,危及生命,需要抢救。然后一堆抢救人员就会冲进来。我在看《抱歉,我动了你的脑子》。这本书的作者(神经外科)说,他们医院不用Code Blue,而是喊「呼叫怀特医生」。为啥要要用代号呢?主要是为了不吓着病人家属。呼叫怀特医生而已嘛,很平常喽,没什么大事。但实际上,作者说,这根本没什么用。因为呼叫「其他医生」的时候,医生护士们都很淡定,该吃饭吃饭,该喝咖啡喝咖啡,只有被叫到的医生会动身去往诊室/病房。但是呼叫怀特医生的时候,在吃饭的十几个医生突然全部扔下刀叉,呼啸起身,拎起各种器具,狂奔出去,你猜病人家属看到会不会仍然被吓呆🤣。还有一次,医院在三小时内,连续呼叫了五次怀特医生。等到大家都以为最坏的时候已经过去了,能松口气时,突然第六次「怀特医生」呼叫出现了。大家又立刻冲往呼叫的病房,到了一看,病人正精神矍铄地坐那喝咖啡看报纸!心脏复苏小组的医生就很生气,质问说:到底谁心跳停了!病人一脸懵逼说:我没事啊。医生更生气了:没事你叫怀特医生干嘛!病人:我的主治医生不行啊,治好久了都没起色。我听今天上午,一直在呼叫怀特医生,我想这个怀特医生肯定很了不起啊,人人都要找他看,所以我也要怀特医生!笑死🤣。

10
携隐Melody
13天前
最近密集接收了一波FJ朋友们的关照。

和朋友聚餐,是FJ朋友约好大家的时间、订好餐厅,当天大家见面热烈聊起来了,FJ朋友默默给大家点餐,最后还买了单。中间我说起我正在了解一个不熟悉的领域,FJ朋友很自然地说我给你介绍某某某,交给我来安排。

对此,我和另外一位ENFP朋友评价:平时我们挺独立的啊,你一来我们就化身狂摇尾毛跟住你的小狗🤣。

另一位朋友给我介绍了一位新朋友,来帮我一个忙。拉群后我发现,我有这位新朋友的微信啊!是疫情前,另一位朋友给我介绍的,当时说约起来,但疫情一耽搁,就没有下文,几年过去就完全忘记了。

这说明啥呢,说明这位新朋友大概率是习惯了热心帮人,才会让她身边的朋友,一遇到某个领域的问题,就想起她来,且知道她一定愿意帮忙。我福至心灵,脱口而出:你是不是FJ?果然是~

在我们公司,FJ同事操心完大事操心小事;在我家,FJ老妈不但安排了我,还全程安排所有来我老家旅游的亲友、同学、同事。

怎么说呢,感谢我的FJ朋友们,有你们真的幸福。
118
携隐Melody
14天前
本周推荐的是《我想和你谈谈精神病人的世界》

在我和身边患有抑郁症和双相情感障碍的朋友相处中,在我收到的许许多多和抑郁相关的私信中,在我接触的学员里,我总是不断感觉到,患有这些疾病的人,都多多少少有不被完全理解的痛苦。

这种不被理解是多重叠加的。大众层面,对心理和精神疾病的了解实在太少,刻板印象又太多,整个社会缺乏系统性支持。亲友层面,由于太希望你变好,反而常加重不被理解的痛苦和无助。沟通层面,没生病的人无法感同深受这些痛苦,而生病的人没有脑力和体力持续做出精准表达。传播层面,即使有不少科普书,大多是从医生看待病人的角度,谈论病理和治疗,而不是帮助当事人,呐喊出自己心中的感受。

所以这本从第一视角写的《我想和你谈谈精神病人的世界》,实在是非常难得的。

作者是韩国漫画家理瑞。她学生时代就被确诊抑郁症,之后又确诊双相,还有反社会人格。她经历过离家出走、流浪、偷窃、自残、自杀,每天要吃20多种药。她还有很多边缘性人格的朋友 -- 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双相和边缘性人格似乎总是互相吸引。

这些历史多年的复杂的患病经历和人生经历,使得她不但能够从第一手体验出发,极其具体地讲述抑郁、躁狂、反社会、边缘性人格,讲出非常细致的感受和表现,修正大众的刻板印象,还能分享许多非常实用的「慢病管理」方法和心得。

这些心得包括如何培养病识感(理解自己的疾病,对自己的症状敏锐感受),如何在感觉被淹没时做自我管理,如何管理时间和任务,如何和医生沟通,使用不同的药物的效果和体验等等。

如果你也是病友,你能从这本书中得到很多实践经验,也可能会看到你说不出来的感受,被作者精确表达了出来,让你感到共鸣,也从此学会如何对亲友解释你的感受(或直接把这本书递给他们)。也许阅读时会感到痛苦,但书中不断重复,再艰难也可以读过,再痛苦也可以管理,可能也能让你找到一些力量。

如果你是亲友,你能借由这本书,对患病感受有更真实、更完整的理解。

我觉得每个人都可以看看这本书,因为抑郁、双相、反社会、边缘等等在人群中的比例,远比大众想象得高。我甚至觉得,叫这些「疾病」是不准确的,它们就像现代人大多有或超重或营养不良的问题一样,是人类不适应现代社会的一种结果。我们和这些「疾病」共存,我们就需要了解它们,创造一个它们能像「脂肪肝」一样获得最基本的广泛理解的社会氛围。

希望这本书能帮助减轻一点那种像在深海中的、不被理解的痛苦。
24
携隐Melody
15天前
纵横四海播客更新🌟
一年读100本书的我,如何选书和读书?

介绍: 经常有听友问我关于读书的问题,最常见的就是:你哪来那么多时间读书?怎么能一年读100本的?更重要的是,怎么能读得那么快但是又印象这么深,能讲得这么有条有理呢?

在今天这期特别节目中,我梳理了这些问题,跟大家来聊聊,读书高效,收获巨大,同时还能读得非常轻松快乐的秘诀是什么。包括如何选书,如何给读的书分类从而采取不同的阅读方法和态度,如何做笔记,如何从读书中逐渐搭建专属自己的知识库。

如果你对读书有其他问题,没有在这期节目中得到解答,或听完节目,有一些新的疑惑,欢迎留言讨论交流~

祝大家读书愉快。

01:14 怎么能做到一年看100本书?
11:17 如何找到自己的读书风格?
19:18 读书的驱动力从哪里来?四种常见内驱力
42:13 我都从什么渠道选书?
51:20 为什么读书前要先给书分类?
57:52 读书的过程中要做什么笔记?
1:08:46 读完书之后,要怎么做笔记?
1:11:31 笔记做完后,为什么还要做知识卡片?
1:21:57 QA1:你都在什么时间读书?都读的纸质书吗?
1:25:30 QA2:怎么能读书读那么深?为什么我看书感觉跟你看书不是同一本书?

网易云音乐

16
携隐Melody
18天前
因为学习和工作换地区,换城市时,其实有两个大家经常忽略的影响因素。

第一个因素是边缘共震。《爱的起源》里有讲到,思乡病,其实就是人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中,过去熟悉的边缘共震对象都突然消失,但还没有建立起新的共震体系,从而身体各项机能逐渐紊乱的一种感受。

第二个因素是情绪文化适应。《情绪》里有讲到,除了语言、生活习俗之外,还有一种差异是情绪,也就是说,大脑对情绪反应的预测在不同文化下是不一样的,进入到一个新的情绪文化,会频繁产生预测错误,给身体造成很大的压力。

年纪越小,受到这两个因素的影响越大。

一个有独立能力的孩子到了国外/陌生的城市,也许能很快学会语言/方言,很快交到新朋友,很快融入学校的社交圈,当地的生活,表面上看起来,没有什么问题。但他们在经历突然离开亲人,离开从小熟悉的边缘共震系统,需要重建的过程;同时,他们的大脑在不断预测出错,身体预算就会过度支出。

这两个变化会让孩子处在一种自己毫无察觉的脆弱状态。如果这个时候出现一些挫折,比如成绩受挫,朋友背叛,失恋等,这些在熟悉的环境中并不是什么大事,过一阵就过去了的事(因而就不会引起太大的重视),就可能造成比较严重的心理打击。

从这两个因素来说,可能大学时再换城市、再出国,是更安全的。一方面,本来就到了要逐渐脱离部落独立生活的年纪,对与父母边缘共震的依赖减少了;另一方面,大学中国际/外地学生比例大幅增加,整个环境变得更国际化、多元化,很多跟自己一样的「外地人/国际生」,情绪文化适应压力会大大减少。

成年人会比孩子好很多,但其实受到的影响也很大。从这个角度来说,考虑换一个城市生活时,要去的那个城市的文化其实非常重要,要尽量贴近自己熟悉的文化,转换受到的冲击才会最小化哦。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