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聊聊心理咨询

回顾自我探索和疗愈的时刻,分享你的咨询体验。

30人正在讨论,884人浏览

相关圈子

心理学研究小组

50万名即友在发现心理学小知识

动态

  • 南山居氪
    4月前
    在疫情期间,心理咨询逐渐成为热门。大家也开始了对心理健康的重视。研究小组圈子也逐渐蓬勃发展。圈子里也有很多新手、成熟的咨询师,如@易冰莹 @史蒂夫说 等等在这里相互学习、分享内容。

    我也记得@没精神的薛老师 当时吐槽圈子偏离了名字,也确实充斥着很多营销号。于是不太能看到这些专业人士发表的深度内容和讨论。心理学和心理咨询应该是一体两面的,二者间本不应该有鸿沟。

    @芒芒. @花卷不想花钱 的帮助下,#聊聊心理咨询 标签今天正式推出!

    希望大家发表心理咨询内容的时候,打上这个标签~也欢迎你分享一些国内的心理咨询资源(⚠️需自行甄别真实性和有效性)。

    希望你能分享真实的自我的想法哦~❤️

    总之,我希望大家踊跃地使用这个 tag,同时也别忘了 #我的自愈时刻 哦~

    希望你能够喜欢

    借此机会,推荐一本书吧:
    《诊疗椅上的谎言》 欧文·亚隆

    ps 图片不是亚隆,是头大的斯金纳
    65
  • 明煊姐姐
    1月前
    今年大家都有点焦虑😕,鹦鹉🦜带我写了几首小诗📚,感觉被治愈到了🥰游戏改变世界#我的自愈时刻 #聊聊心理咨询
    00:34
    00
  • 南山居氪
    3月前
    心理咨询的技巧其实超级简单。
    难的地方有二:
    1 教自己怎么做
    2 教别人怎么做
    所以,心理咨询是在教育学院之中,而非在心理学院之中。
    在两年的研究生项目中,其实所学的是如何教自己,并通过角色扮演和实操结合,找到第二个难点的解决方法。
    这里面包含了两个非常重要的前提:
    1 quit yourself and your value。
    2 以对象的福祉为核心。
    就是说,当遇到一个无法瞬间理解的人或者事情的时候,我们大致会经历两种情况:
    1 超出了经验(小概率事件)
    2 抵抗了你的价值观
    一般来说,我们遇到大部分的事情是抵抗了你的某些价值观。你需要尽快地退出该人事物引起的各种各样的情绪(困惑、愤怒、伤心等等)。
    只有当我们退出了自己价值观,回归了「空」,才能打开聆听之窗,从而才能听到对象的需求——或者说他们的所言才能进来——辅以对象的福祉——找到了真正的需求——才能提升二者之间的关系。
    一个简单的例子。当时我们录作业的时候,同学扮演了一个家庭压抑,管理很严的学生,和我讲说要退学。在我的价值观里,退学是一件超级不好的事情(所以当时我选择退学经历了无数的挣扎和心境困难),然后我就卡壳了,因为这个概念一直在盘旋。而适当的做法是,继续交流,找到令他真正退学的原因——自己想学的学不到,被家里强制学了一堆不想学的。如果学自己想学的,就得自己挣钱……后来,在聊的过程中,他非常开心,并且有一个较为明确的规划……于是,我们一起找到了他想解决的问题(之一)——父母的沟通问题,因为他一直处在「猜测」父母的反应的状态中,留了作业之后,在下一次「疗程」中,他说他的父亲有了一些缓和的态度。
    虽然是「扮演」的案例,会有各种各样的结果,但这种情况也有可能是现实发生的。
    有的同学非常好奇,遇到那种不相关、杠精的人呢?我(也是大多数心理学、哲学书)的建议是直接走就好了,没必要置气。置气不仅浪费自己的时间,也浪费自己的精气神。
    吵架呢?看你想要达成什么样的结果。如果对方对你很重要或者关系还行,可以先缓一缓,然后看看如何一起找到方法。如果对方跟你关系不好,并且很容易较真和愤怒,比如「路怒症」,那么你也可以操控他,让他付出代价,比如攻击你。我曾经试过,非常有效,但是为了自我保卫,绝不是故意找茬。
    我们还是说些积极的吧,毕竟猜疑和算计总归是不好的。
    在现实生活中,当我们有意识地应用这两点的时候会惊讶地发现,自我提升了,自我和他人的关系也提升了。
    • 一定要强调「彼此」「一起」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直接或间接)单方面的「说教」和「指责」。如果自己有错,也需要表达。
    商业:
    • 更好地了解用户的需求,而不是创造一些「自恋物」
    • 「刨根问底」+「第一性原理」
    家庭伴侣:
    • 更好地了解孩子的需求。
    ◦ 比如孩子做出了什么令你觉得「匪夷所思」的行为或者情绪,一定不要被自己的价值观控制,做出任何抵抗这种「对自我价值观侵入」的自我保护的危机,而是回归「空」,了解为什么不愿意做某事,或者做另外一件事情的原因。如果是因为遇到了一些困难,那么可以和孩子一起找到解决方法。
    ◦ 「哦,原来你是想这样呀。确实一个比较不错的想法。我们找时间可以一起验证一下可行性。比爸爸/妈妈的想法好。真聪明。」
    ◦ 「刚才爸爸的意思是,比较担心你的安全问题,因为 xxxx;不如你跟我讲一下你如何准备,考虑,对策安全问题,一起看看哪里可以补充。」
    ◦ 「牛啊,这方面还是你更厉害。」
    • 情侣之间
    ◦ 同理可得。
    ◦ 「我非常想提升咱们之间的关系,继续往前走。你也这样想,对吗?互相攻击对咱俩的关系没有好处,也许找个时间坐下来一起找一下提升的地方?我特别想听听你是怎么想的」
    当然这里面也涉及到,你也可以能够很好地表达自己的需求。比如:
    • 「我知道你这段日子非常忙,但我超级想和你一起共度一些时光。一起找一件都能做的事情好不好?(撒娇)」
    • 「抱抱我」、「抱紧点儿」
    • 「我超级累,需要充电,你方便过来安慰我一下嘛?」
    发现能展开讲得东西太多了,讲不完。总之,切记这两点,只要是和人打交道,这两点能引出不少东西呢!

    #聊聊心理咨询
    521
  • 没精神的薛老师
    3月前
    我的解读:
    1. 心理咨询被认定为一种『不需要统一专业技能评定』的『市场化』服务。前者意味着执业规范将被行业而不是行政力量确定,后者意味着心理咨询不会得到其他公共健康服务级别的财政支持,行业生态资本化;
    2. 心理咨询被认定为一种『地方性服务』。一方面,这承认了心理咨询市场在不同地区间的巨大差异,另一方面,这也给了心理咨询先发地区确立行业标准的权力。

    我认为这对于行业的长远发展是绝对有益的,至少给了这个行业摸着石头过河的机会,而不是被架空僵化的一元权力架构绑架(虽然能不能最终形成良性的市场是另一回事)。
    但我有两个更进一步的问题:一是心理咨询行业的立法时机何时才能成熟(这或许需要先发地区的试点和探索,但同时也意味着阵痛和其他地区的滞后),二是同样行将就木的『心理治疗师』资格认证将如何变轨(一旦心理咨询市场形成自发的行业标准,心理咨询从业者的胜任力超过单一资格认证的心理治疗师只是时间问题。到时会出现资源倒挂的现象:医院作为更需要治疗者的场合,却无法容纳更优质的治疗者)。

    #聊聊心理咨询

    行业资讯:中国心理咨询行业正式开启乱纪元!

    20
  • 没精神的薛老师
    3月前
    这是在心理健康行业内逐渐盛行的一种观点。观点的依据是美国的“精神疾病过度医疗”这一现象,以此推出“中国治疗者在应对精神疾病时应谨慎使用药物”。这一观点是荒谬的。原因有三。
    其一,精神疾病的治疗在中国尚处起步阶段,对于精神病学的污名化问题尚未得到解决,大量患者对疾病缺乏认识,就医可触及率低。此时若再向患者过分强调“药物有害”观念,会让这一现状更加惨淡,这对于本就对治疗有犹豫的广大患者更为不利,进而错过最佳干预期。
    其二,美国的精神科药物滥用是一种特有的医疗文化现象,这与其医疗经济模型、制药业发展和诊断学进步的轨迹有很大关系。这一现象在全球鲜见它例,包括作为欧洲精神病学研究中心的英国和德国,在治疗层面,诊断不足、治疗不足和预后不良仍是比药物滥用严重得多的问题。以此现象推导中国的过度医疗,缺乏普遍性前提。
    其三,作为药物治疗的替代方案,心理治疗对中国患者生效的证据甚至比多数药物治疗更为匮乏。心理治疗作为舶来品,其有效性一直受到文化背景、伦理法律、治疗者水平、适应症等多个因素的制约,而对于这些制约因素的研究始终有限,进而对于有效的心理治疗的改良也缓步不前。目前中国没有成文的精神病学诊疗方案,心理治疗以何种方式参与治疗尚不明确。而因为一种治疗有局限性故而转用另一种更缺乏证据的治疗,是不符合现代医学逻辑的。

    #聊聊心理咨询

    祝卓宏:心理疗愈不能依赖药物,中国精神病学界应做深刻反思!丨壹心理专访

    53
  • 啥都知道点儿的麦子
    4月前
    鸡贼的想法😂(joking)
    咨询师不用为结果负量化的责(帮助来访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就像组织内部的乙方岗位一样(比如用研),不用顶着KPI 压力头秃绞尽脑汁,甚至为达结果昧着良心也得干,
    所以赚不了大钱也不用冒险……
    毕竟这世界上的啥事儿是一个个体可以绝对意义上控制结果对结果负责的呢
    咨询恰恰也是帮来访学习接纳人生无常这件事
    #聊聊心理咨询
    31
  • 南山居氪
    4月前
    大家一般怎么休憩?

    我一专注就大概 40 分钟到 1 小时,然后休息的时候就看手机或者用电脑刷视频,或者接水走走…

    也不想冥想,因为冥想更专注,更累
    之前也尝试用番茄钟提醒我休息,就是YouTube上面的学习视频,但是我发现它老打断我专注就很烦。

    可能因为之前干新媒体各种账号导致我注意力分散的报应?

    总之就是很累,已经出买巧克力了ʕ·ᴥ·ʔ🍫
    #聊聊心理咨询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