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读后感分享 #月度书单分享 《雾都孤儿》
“好一副绝妙的写照,活现了慈悲为怀的英国法律。”
《雾都孤儿》(英语:Oliver Twist,又译《孤雏泪》,港译为《苦海孤雏》),是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的第二部作品,在1838年由理查德·宾利出版。小说揭露了狄更斯时代伦敦大量孤儿的悲惨生活。小说的副标题是《教区男孩的进步》,暗指约翰·班扬的《清教徒进步》和18世纪威廉·荷加斯的讽刺连载《浪子的进步》和《娼妓的进步》——维基百科
小说主角“奥利弗”是一个在孤儿院的孤儿,从小忍饥挨饿,受尽欺凌,孤儿院的负责人对于孤儿们能省则省,一天,饿极了的孩子们决定抽签,抽中了的就必须再要一勺稀粥。奥利弗中签,然后像负责人提出了他最著名的请求:“对不起,先生,我还要一点。”因为这点请求,奥利弗随机被福利院的负责人“拉黑”然后送走,开始了他漂泊的一生。
故事发生在工业革命时期,是英国的一个国力各方面增强的时期,然而狄更斯却将工业革命带给英国的负面影响无情的拍在人们脸上,批判了残忍的新《1834年济贫法案备忘录》,社会突如其来的巨额财富一下子拉大贫富差距,各式各样的济贫院应运而生,然而济贫院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组织来管理,纯真的奥利弗在社会的大染缸保持着自己的真诚。被抓去当盗贼之后,他并没有因为金钱和团伙同流合污,当他们去偷窃的时候,奥利弗选择想尽各种办法离开,即使他也不知道自己跑了以后的方向在哪里,但是内心善良的本能驱使着他离开盗贼团伙。
贫困是本书的主要议题,狄更斯在书中无限放大了这一点,表面上看起来因为工业革命整个社会变得更加富裕,暗地里像奥利弗一样的人不在少数,钱财掌握在社会的少部分人,而他们又用手中的资本反过来剥削人民,这种罪恶的来源事实上来自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然而受限于作者完成本作时还比较年轻,他并没有正确的认识到问题的根源,反而错误的把问题认为是来自社会本身的丑恶。
狄更斯在本作中的人物描写生动自然,细腻的揭示了人性的善恶,即使是坏人,也描写出了坏人的世界观,并且让人觉得合情合理,不会给读者突兀感。布朗洛夫妇对于小奥利弗无微不至的照顾,小偷头目费金的阴险狡诈,即使嫉妒和仇恨贯穿了文章的大半,但是作者还是竭尽所能向读者展现了他心目中的“坚毅精神”。
同时他在写作中运用了大量的象征写法,每个角色都可以化身成一种符号。例如,“老好人”费金的品质是恶魔一样的:他擅长腐蚀小孩,盘踞在自己的角落里称王称霸;布朗洛夫妇则像是天使一样的化身:蒙克斯则是嫉妒仇恨的代表,为了独吞所有父母的遗产无恶不作。狄更斯的笔锋犀利尖锐,好人没有写一句坏话,坏人也没有给他们洗白的机会。
在他们的一生中,他们对其他人表现出的同情与善良就像上帝对一切生灵所表现得一样。——查尔斯·狄更斯《雾都孤儿》
本书描写生动,向读者展现了形象的十九世纪英国社会画像。书中揭示了当时社会的许多社会恶疾,以此来试图唤醒大众的注意,狄更斯灵活的运用各种讽刺、黑色幽默来嘲讽当时黑暗的社会,同时狄更斯早期的童工经历为故事情节的发展注入了更多真实感,充实了细节。通过描写生活在充满贫困和犯罪的世界里的小孤儿奥利弗,与他收到的暴力摧残和一些好心人给他的春天般关爱,使读者在唏嘘不已的同时对人性的善恶产生无限的思考。因为年代略微有些久远,可能对于读者来说阅读起来代入感稍微显得没有那么强,但是这并不是作品的原因,需要读者能耐下心进入作者所描写的世界,受限于本文篇幅,并没有对书中的情节介绍完整,也算是留一个悬念,还希望有更多的人去自己亲身了解狄更斯笔下的十九世纪英国社会。
附:作者简介
查尔斯·约翰·赫芬姆·狄更斯(英语:Charles John Huffam Dickens,1812年2月7日-1870年6月9日),维多利亚时代英国最伟大的作家[1],也是一位以反映现实生活见长的作家。狄更斯的作品在其有生之年就已有空前的名声,在二十世纪时他的文学作品受到评论家和学者广泛的认可。狄更斯的小说和短篇故事继续广为流行[2][3]。
狄更斯他在自己的作品中,以高超的艺术手法,描绘了包罗万象的社会图景,作品一贯表现出揭露和批判的锋芒,贯彻惩恶扬善的人道主义精神,塑造出众多令人难忘的人物形象。他的三十多年的创作生涯,写了十五部长篇小说,许多中短篇小说,以及随笔、游记、时事评论、戏剧、诗歌等,为英国文学和世界文学作了卓越的贡献,一百多年来他的代表作《双城记》在全世界盛行不衰,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