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是相识、相知、相恋、相依的过程,对爱的信念感贯穿每一个阶段,在不同阶段有其特定的作用。
相识时,爱情让你在人群中注意到ta,也想要被ta看看见。
相知时,爱情让你想要了解ta,想要反复见到ta,想要和ta独处。
相恋时,爱情让你想要改变自己的生活,让ta融入进来。
相依时,爱情让你想要替ta承受生活的苦难,给ta好的一生。
在相识和相知的阶段,爱作为信念感的属性尤为明显。内心都有了波澜,但都不确定对方的心意,所以小心地观察、试探、仔细琢磨着对方的一言一行背后的深意。因为有太多蛛丝马迹可以分析,这时候我们都会无比内耗——ta主动约我了,ta没有及时回复,ta对我说了很多话,ta没有表露太多热情。。。
Love me? Love me not?
但这时候,我认为你应该无条件地相信关系的土壤里,爱情的种子是存在的。从客观层面,当你们开始谨慎又忐忑地缠绕时,这本来就是爱情即将发芽的征兆。但从更深的存在主义层面,我认为爱情只能存在于有信念感的生活中。
人生是荒诞和虚无的,我们在这个浩瀚的宇宙里只能存在一霎那,而具有美感的事物能让这一霎那是值得的。这就是为什么人们热爱旅行,享受美食和美酒,崇尚音乐、电影和艺术,当然也醉心于爱人的怀抱。
如果你接受了爱情是人生必须经历的事情,那么你就必须带着信念感,执着地相信在四目相视的时候,爱情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因为每段关系都是一面镜子,会反射出你内心的模样。
爱是内心最柔软的地方,流露爱意让人感到脆弱。ta的谨慎流露如果被你一笔带过,因为你不相信爱的存在,那么对方也会失落,会更加谨慎。从你的角度这似乎是对方在了解自己之后失去兴趣,殊不知自己没有信念感的话,其实就是在说服对方不要敞开。每个试图流露爱意的人都是敏感而谨慎的,尤其是会和你心意相通的人,更能够捕捉到你的否认,拒绝或者不相信。
所以你需要在看不见土壤里那颗种子的时候,先相信它是存在的,只是有可能现在还是冬天,或者还没有被充分浇灌。信念感并不是对结果的执着,有的爱情就算发芽了也未必是你喜欢的样子。信念感是一种存在的条件,是你可以主动选择的生活态度。信念感也是一种邀请,邀请对方来加入你,邀请命运来配合你,将期待变成现实。
没有信念感,就等同于选择了耕种一片没有种子埋藏的土地,任凭你日夜劳作,也不会有任何结果。以这样的状态活着,会让你摆脱不了绝望。
很多时候我们无法建立对爱情的信念感,是因为我们觉得自己不好,不配,别人不可能喜欢自己。就算你有一万种理由支持这个想法,爱情存不存在也依然是由你的信念感说了算的。因为爱情其实是纯粹主观的东西,它的存在与否取决于什么样的人在观察它。
所以如果你刚好处在这个犹豫、谨慎、小心翼翼的阶段,我想鼓励你先选择相信关系的土壤里是藏着爱情的种子的,然后你愿意以你舒适的节奏和方式让它发芽。你必须相信,在未来ta会和你成为非常亲密的爱人,在道路的远处等着你。而你也要大胆地往前走,去和那个更爱你的ta相遇。
顺便说一句,受伤是爱情游戏的一部分,会受伤不代表没得到爱,最完美的爱情也会以生离死别的哀痛作为结局。所以别怕受伤,既然人都有一死,那么勇敢地选择死之前会让你感到值得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