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朦朦不走
16关注59被关注0夸夸
👩🏻‍💻小🍠星座情感博主
🌳养成系初阶创业者
🌳对待生活:悲智双运
🌳对待事业:风雨兼程
🌳欢迎分享我的认知和能量
🌳All is well.
置顶
朦朦不走
4月前
📝
给全体精神股东的2024年终回馈。

前阵子过生日,我说,每位支持我写作的人都是精神股东。既然是股东,到了年末肯定要回馈大家点“真东西”。在我的个人IP中,最值钱的不是我的变现路径,更不是我的小红书账号,而是我在亲密关系方面的经历、认知与能量。现在,我将它们浓缩成了万字长文——《失恋十讲》,图为第一章节选。

《失恋十讲》是我的原创内容,主要关于失恋后如何进行“灾后重建”,旨在降低分手带来的痛感👉🏻本系列共10篇内容,每篇内容分为【认知对齐】和【具体措施】两个部分,我愿与你共享大脑,我会向你展示:你有能力走出失恋。

读到这里,大家可能会问:“你的内容是根据顺序写出了分手后该做的十件事,但每个人性格不同,我不一定是按照相同顺序产生痛苦的,怎么办?”

这个问题,我提前考虑到了。

因此,本次,我将于2024年12月31日0点整,于我的公众号【朦朦不走】,统一放出所有内容,大家无需每周等待更新,可以一次性自取。按照你的习惯,决定使用哪个步骤来疗伤即可。并且,文章将设为免费阅读,无任何转评赞附加条件即可获取PDF。

我知道,这件事非常“傻瓜”。按照现在我的IP势能,把这些东西全部做成逐字稿,落实到短视频、直播、直播切片和客户咨询中,最晚2025年夏天,我就会开上红顶玛瑙灰保时捷718。然而,比起银行卡里的数字,我更在意做IP能带来的社会价值。在我眼中,【朦朦不走】不仅是我为之奋斗的事业,更是我的小型精神基地,是我的孩子。我想,一个两岁多的宝宝能不能赚到钱是次要的,有没有【利他基因】才是主要的。根够正,才能枝繁叶茂。到了适当的时候,我才舍得放手。

一直以来,对于人生,我有着许多的憧憬。我希望进修研究生课程,我希望有个美好的小家,我希望拥有随时say no的权利,我希望离开世界后还有某种精神力量能替我延续爱意。看在这重心愿的份上,此时此刻,已是最好的时机。
00
朦朦不走
4天前
📝
如何判断一个男人有没有付出意识?
答:不看金额,看动作方向。

我是个付出型选手,由我来深扒这个话题应该是合适的。上次,我写的文章已经是小红书爆文,现在继续讲。这次着重讲如何识别有付出意识的男性,不过,听懂以下内容,对整体人际交往都有帮助。

所谓的“付出意识”,指的是一个人是否大方。吝啬和大方的人,仅一线之隔,区别在于ta是【给】得多还是【要】得多。因此,判断你眼前的这个异性有没有这根筋,只需要看动作推动的是哪个方向即可。

以下,说三条关于付出型男人的常识。

第一,他们的付出是多元化的。
上来就给女人花大钱的有两种男人。一是大方的,二是赌徒。选错的概率,是五五开。这意味着通过金额识人是不保险的,我们要看的是本质——什么叫付出?
在你有需要时精准地满足你。
假设,一个男人暂时没给你花钱,但在你工作遇到瓶颈时为你答疑解惑,他算付出型吗?算。
因为他的动作是【给予】。
反之同理,如果对方认识你后,基本没付出什么,还今天让你帮这个忙,明天让你找那个东西,答案不言而喻。另外,你要苹果,ta给你橘子,这种人也是吝啬的,因为ta满足的是自己扮演付出者的欲望,而非真想满足你。
👉🏻请分清给予和表演的区别。情绪、时间、精力、认知、金钱、资源……都是他们可能付出的内容。你能感知到什么,取决于你的【观察力】有多强。

第二,他们的付出是向善的。
付出是个消费行为。它能导向两件事,一是推动关系发展,二是加强制衡。不难感觉出,后者藏着微妙的【阴暗面】。
假设,一个男人每月给你3w生活费,条件是你要辞职并跟他同居,他算付出型吗?不算。
因为他是假借付出向你索取。
你本人并没有因为这笔钱变得更加优秀,你们的关系成了交易。直白地说,你只是换了种上班的方式。
那么,怎么才算向善的付出呢?
你说上班累,对方拿出3w作为季度旅游基金;你说自己胖了,对方陪你运动;你说生活好迷茫,对方带你尝试不同兴趣爱好……这些付出带来的效果显然是不同的。
👉🏻发心,决定关系的发展方向。
对方付出时的发心,决定了你的位置;你接受时的发心,决定了日后是否被骗。只要不贪,都好判断。

第三,他们的付出是透明化的。
不被接受的东西,不叫付出。什么东西不被接受呢?一是与关系严重不匹配的,二是暗箱操作的。
假设,一个男人认识你不久,提出给你买房,算付出型吗?不算。
因为他赌的正是你不敢要。
再假设,一个男人被分手前表示自己本来要跟你结婚、给你买房的,算付出型吗?不算。
因为那是他想象中的付出。
那么,什么叫透明化?
透明即公开,指的是那些允许你看懂的操作。比如,上次吃饭你提了玲娜贝儿,他这次送了个同款挂件给你;今天你穿错鞋了脚痛,他带你去买双新的;你担心异地恋没结果,他攒了房租表示愿意同居看看……
👉🏻钱是因果,自带业力。
从个人角度出发,看不懂的钱,不要拿;烫手的礼物,不要收;谈了心不安的关系,不要进入。

最后,付出是惯性,也是策略。
这些年来,我身边剩下的异性几乎都是付出型的。一方面,我是这样的人,我能闻出他们的味道,筛掉那些吝啬的男人;另一方面,我始终默认每个人有权利不付出,由此,无论对方给我是多是少,我都觉得很惊喜,很感激。久而久之,关系良性循环,双方都收获颇丰。
👉🏻短期付出靠引导,长期付出靠珍惜。
如果你只是想要吸引乐于付出的男性,我有很多技术;如果你想要留住他们,唯一的办法是【你是同类】。
1621
朦朦不走
25天前
📝
爱是属灵的,记住这点能少走90%弯路。

我不止一次传达:
👉🏻女性不用花钱上任何“婚恋课”,尤其是那种以嫁得好为目的的专项班。【爱是属灵的,是非理性的,是出其不意的,是无法被计划的——哪怕你预判了99%的路,剩下1%的不理性都足以改变结局。】

它能有多不理性呢?

我描述个场景。
某天,你和你的男友在外旅行。半夜,他说自己失眠了。你说好吧,那我给你讲部我前阵子看的恐怖电影吧。讲到一半,你有些无聊,顺手抓起了他的后背,轻轻地挠痒痒。月光透过窗帘洒在你的脸上,你素颜的脸上泛着油光。他看着你,听了一会,忽然想到小时候妈妈正是这样哄自己的——一边讲故事,一边挠痒痒。于是,他抱紧你,说我们下个月结婚吧。你说好,不过你要先听我讲完。你俩就这样交换了余生。

听起来特别吗?很一般吧。

但爱往往就是来得这么莫名其妙。

1️⃣婚姻课都是通识教育。
它教的是人际交往的常识,帮我们进入择偶及格线,最大程度地吸引他人。然而,哪个导师能告诉你,你的男友被挠痒痒时会想要结婚呢?全世界都找不到。通往对方心里的那条路,只能靠你独自摸索。

2️⃣我们真正需要的是终身成长。
换位思考,你能保证喜欢哪种人一辈子吗?你不敢说。但是,你会拒绝个每天都在成长的人留在你的生命里吗?你不舍得拒绝。
因此,能不能留住优质伴侣,看的是你的灵魂有没有【力量感】。当两个生命想持久相融,唯有借助开放的内心、丰富的阅历还有稳定的内核。

3️⃣爱,是两种灵魂的互认。
懂是爱的另一种面貌。
没有人不渴望被看见。
所谓的【价值匹配】,是物质与精神的双重交易。像是《心灵奇旅》一样,每个灵魂都等待被点亮。途经是多样的,可能是创伤复现,可能是期待,可能是离开……比起这件事,物质的力量不值一提,除非你把物质作为点燃对方的手段,失去也不可惜。
12
朦朦不走
3月前
📝
刻意低开高走是危险的择偶策略。

在生活中,我听到有些犟种朋友说:“谈恋爱的时候,我就要先把我的坏脾气都发出来,ta能接受,我再100%对ta好!”

针对这种策略,我想先问个问题【如果你第一次去迪士尼,因为人多挤来挤去被泼了一身咖啡,下雨没排到什么项目还溅一裤腿的泥,被同班催着回家没看到烟花,你这辈子还想去第二次吗?】

总之我不愿意。

一方面,低开高走模式奏效的前提是低位达到及格线。什么意思呢?黄金增值后,大家一窝蜂地买,是因为它最初就很值钱,现在更值钱。而坏脾气和坏习惯都是不及格的表现,从一开始就出局了👉🏻相比之下,【先保持距离,再表现良好】是更高效的策略。它更具吸引力,也更能留出时间供自己感受。

另一方面,排除万难来爱你的人更有可能是变态而不是正缘。以NPD(自恋型人格障碍)为例,他们在感情初期很爱狩猎难以攻略、又带有明显心理创伤的人。选中目标后,他们将【不惜一切代价满足你的需求】。一旦你和ta坠入爱河,等待你的将是若隐若现的爱,以及长期的深度虐待👉🏻而那些稍微有家教的、有分寸感的伴侣,已经在你表现出激烈的负面情绪时自动走开了。

如果爱情是价值匹配的游戏,你的自爱远比其他事物值钱。当你说出“我要先给别人坏的一面,再把好的一面拿出来”,是陷入自我否定的表现。你的内心,不是堆着垃圾的花房,它只是比其他房间多上了几道锁而已。请重新审视自己,也请给他人“看见你”的机会。
43
朦朦不走
3月前
📝
00后的自驱力好强。

这几天,我在招助理,看了很多简历。我发现,00后有好多复合型选手。很多都是既打工又创业,既有本科对口专业的实习,又有对心仪行业的尝试。25岁之前能尝试这么多事情,非常厉害,厉害在敢于寻找自己究竟要什么。我很喜欢这样的人在我身边,我享受每天都被新东西刺激的感觉。
00
朦朦不走
4月前
📝
大家别被刘思毅骗了。

今天早上,我六点半起床,排了三件代办事务,其中一件是做私域话术升级。文档写到一半,实在忍不住上来发个种草朋友圈👉🏻刘思毅公司:群响的私域打法用起来太爽了,大家别被他爱玩的外表骗了,人家实际上是有真干货的卷王。

第一,他比想象中更脏。
前阵子,他在视频号卖年轻人的搞钱训练营,主要讲新生代怎么赚到100w。这种课水起来是不言而喻的,我买了,我想看看他怎么上出价值。
一开课,他就对着摄像头激动地说【大家都是出来卖的,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别不好意思!】接下来,是一系列的真技巧,把发家史都掏出来了。
上完,我觉得怎么赚钱已经不重要了。因为我得到了更重要的一个领悟——营收1000w及以内的老板必须要上一线,必须面对dirty work。指望花钱买个人才,来当自己的打手是痴人说梦。他之所以能把公众号做到80w粉丝体量,跟他“把手弄脏”的习惯有巨大关联。图2是他随身携带并阅读的材料,他不是活在ppt、excel里的老板,他【既要…还要…又要…】,持续学习,持续输出。
而我乖乖照做了他的偷流量逻辑。图3是我输出的小红书图文,数据明显好于其他内容。我需要做的dirty work是刷大量李诞直播,建立我自己的素材库。这套做法不复杂,李诞哪个切片火了,我就讲一模一样的话题,讲得更详细更接地气,让算法为我打工❗️

第二,他比想象中更玩得起。
有阵子,他在朋友圈刷屏线下私域课。我忙着拍视频走不开,于是准备等下一波开课。没多久,他的合伙人Toby做了个简易的线上私域运营课,连续三天,硬上干货,干到我觉得自己又可以懒一阵子,晚点再飞杭州上课了。
通过这次体验,我强烈感受到了用户是敏感的。尽管大家都知道,许多99、199的课是升单钩子,依然很在乎交付质量。只有玩得起,敢上真干货,才能一举拿下用户的信任,后面持续深度绑定。
总之,先利他,送到用户爽,让对方离不开自己;再锁定,等用户付费,让对方觉得花钱比免费更爽。

第三,他比想象中更懂90后和00后。
某次,点进他的视频号直播间,他正在劝老板都给员工双休(虽然他也无法完全严格遵守哈哈哈)。他说:“不双休,干久了,你的公司里没有员工,都是演员。”看到弹幕N多人说自己没有双休,他又补充,做不到双休,至少给加班费。
说真的,这不就是【去捞味】指南吗?
大家都在聊,谈恋爱的时候不能有【捞味】,不要像吸血一样依附自己的伴侣,创业同理。要做90后和00后的老板,或者我们这波人自己要做老板,也要去捞味。既然想用人才,那就把利益给到位。到位分两个层面,一是数量够,二是准确度够。毕竟,不是每个人要的都是钱,要尊重个体选择。

总之,推荐大家体验群响的服务,感受刘思毅的能量。他们会让你觉得,做私域不是发小广告,那是件特别有价值特别爽的事情。
22
朦朦不走
4月前
📝
拥有第一位健身私教后,我学会了自爱。

在情感咨询里,我发现了个普遍的问题:很多女生以为自己很爱对方,实际上只是因为爱自己太少,感觉对比太强烈。好比你爬雪山冻得受不了了,有人给了你口常温的水,你下意识以为是热水,实际上是错觉——你没那么爱他,但你完全可以更爱自己❗️

如果你觉得爱自己很困难,请从具体的事情做起。在此,分享我第一次找健身私教的经历,说说我如何【系统性地学会自爱】。

2022年冬天,我萌生了减重的想法。某个下午,我跟男同事们在看模卡。有几个女演员身高跟我一样,体重只有40kg+,而我当时的体型看起来是对方的两倍。男同事开玩笑说我是坦克,我赌气说自己会瘦的。由此,我主动走进了健身房,遇见了人生中的第一位健身私教——身材紧致、充满力量感的女教练,笑容甜美,要求严格。

在共同目标的指引下,她对我的身材展开了全方位管理。每天,她询问我三餐吃了什么、晚上几点入睡、有没有不良情绪;训练时,她关注着我身体的每个部位;训练后,她耐心地帮我拉伸;每隔一段时间,她会重新测量并记录我身体的各项数据。

在此过程中,内疚感于心中缓缓升起。

她的出现仿佛在提醒我【你有多久没关心过自己的身体了?】我逐渐发现,尽管我每天与这具肉身在一起,却不曾注意过它的变化。它好像只是个载具,带我去往各个目的地,而不是“我”的一部分。更神奇的是,我发现,那是我潜意识的选择,因为我不像表面那么自爱,连接纳自己都很困难,自然不承认它的存在。这听起来很可笑,身体是我的,却需要另一个人来提醒:“怎么样?它还好吗?需要帮助吗?需要关心吗?”

从那时起,我学会了跟身体约会。

居家脱毛时,我想象那是在给花园除草,非常解压;站在镜子前擦身时,我想象镜子里的是我养的“芭比娃娃”,无比自豪;涂抹身体乳时,我想象每寸皮肤都是我守护的疆土,很有成就感…..这种转念是我人生进程中最重要的里程碑之一。

回到开头,再回答一次。

你真的有那么爱他吗?还是你只是忘了那些爱本该属于你自己?他真的有那么爱你吗?还是他只是为了掠夺你而喂饱自己?

请记得,爱自己不是口号,是可落地的【可持续生活方式】,比如:如何安排一天中的24小时?如何对待不尊重自己的人?如何对抗负面情绪?……只要你允许自己与喜欢的人事物呆在一起,便开启了通往自爱的大门。你无法保证某个人始终爱你,但你可以坚持爱自己,直到死亡把你和这个世界分开。
31
朦朦不走
4月前
📝
“你为什么不当灵性教练呢?”

今天,接了个咨询,主题是疗愈断崖式分手的痛苦。快要结束时,对方问我怎么不当灵性教练呢?我很喜欢这个定位,也很早就开始这么做了。之所以并没有为自己贴上这样的标签,是因为我仍在寻找可持续的商业模式。

再优质的内容,都需要好模型跑通。

灵性教练的职能是什么?我与学员的距离是怎样的?这行的准入资质是什么?怎么定价?交付标准是什么?如何将成果可视化?……很多的问题都有待解答。

在我找到答案以前,就让我以情感导师的身份存在吧,我们共同在具体的事情上探索成长的可能性。或许,哪天缘分到了,自然会有“索引”进入我的大脑。

目前,非常看好新加坡市场,25年年初可能会实地体验,欢迎有合作意向的友友们联系我碰撞思维💥
00
朦朦不走
4月前

阑夕ོ: 昨晚攒局聊的话题起因是程苓峰写的那篇「不要攒局」,文章在朋友圈里刷屏了好几天,@潘乱 也把程苓峰请到了直播间,加上@rosicky311_明浩 和我,回顾了互联网这些年来大佬攒局创业的诸多往事,全是死去的记忆在攻击。 程苓峰落笔成稿的动机,确实就像他写在里面的,听到夏一平曾经在激励员工时表示「因为百度是大股东,所以要有信心」,这让他心里的不靠谱盖革计数器顿时狂响。 我们这群老登都亲眼见证了好几波创业浪潮,哪怕是从经验主义的后视镜望过去,也能看到失败的某些共性,比如阿里当初在买了饿了么后,委派王磊去做CEO,王磊对媒体信誓旦旦的放话要干翻美团,因为饿了么有阿里做后盾,结果没几年就把原本五五开的局面打成了三七开,饿了么三,美团七⋯⋯ 程苓峰还提了字节跳动在无往不利的平推过程里也有过崴脚时刻,头条的CEO陈林被调去做大力教育,开发布会展望未来并表示一定能做成时,说了一堆有强大的组织文化和战略决心之类的话,让在现场的程苓峰不敢相信这是字节跳动说出来的话,你张一鸣能打败BAT,难道是因为字节的组织和战略这些东西比BAT更强吗,BAT哪个不在这方面厚积薄发,而当字节也由屠龙者变成巨龙、开始认为一个新业务的成败取决于有没有资源时,那创业这件事情的根本逻辑都被推翻了。 程苓峰的「不要攒局」,从价值观上和Paul Graham今年那篇传得很广的「创始人模式」很接近,都对那种有干爹可依靠的、同时可以随时退出的伪创业抱有质疑,不是说创业就一定要破釜沉舟,而是必须要由自己来把事做成的执念是不可或缺的。 只有场面话才讲究「功成不必在我」,真实的创业都是「功成必须在我」,就好比发生在月之暗面身上的争议,恰好是夏一平和极越的极端反面。 攒局的反义词是躬身入局,但在对张予彤宁可违背受托责任也要去给月之暗面办事的评级阿里,我甚至看到了肉身入局这种更进一步的表达,你们可以看到只有在创业者那里才有的贪婪——这里的贪婪用词无关褒贬——正是这样的贪婪,把月之暗面的估值干到了AI四小龙之首,也让张予彤陷入了职业道德的严重事故里。 而这就像是一环扣一环的「祖父悖论」,若是没有张予彤以身犯险,月之暗面大概率达不到今天的高度,也不至于让朱啸虎后悔错过大鱼,倒不是说创业就是应该违背规则,但无论是杨植麟等不及豁免就要出来抢时间窗口做大模型,抑或张予彤在金沙江放弃这条赛道后一定要把自己倒贴进去,这种不计后果的狂热决定,确实不太会在攒出来的局里看到。 庄明浩则是参与过攒局的当事人,游戏直播大火前夜,周鸿祎和王思聪攒了一个熊猫TV出来,把还在经纬做投资的庄明浩挖了过去,负责熊猫TV的融资,回过头看,庄明浩对这种拼盘创业的方法有很多无奈,跟程苓峰在文章里写的那种尴尬一模一样,腾讯和Groupon合资搞团购之后,腾讯以为Groupon能行,Groupon以为腾讯能行,权责的模糊直接导致没人有意愿在逆境里做决定。 那会儿游戏直播烧钱烧得厉害,庄明浩为了给熊猫TV找钱,天天不是在飞机上就是在去机场的路上,他老婆有次很不理解的问「这公司到底是谁的」,他发现自己没有办法回答,身在攒局中的无力感就是这样,谁都负责就等于谁都不负责,顺风局牵条狗都能赢,到了逆风局才会发现根本没有主C。 百度找龚宇做爱奇艺,和找夏一平做极越(极度)很是相似,都是猎头从几百个人的名单里找出了看起来最合适也最可控的一个人,甚至可以说前者构成了后者的路径依赖,但爱奇艺是顺风局,摸着Netflix的石头过河就行,爱优腾恰好是BAT三家的,这不是巧合,那个时期只有BAT才烧的起钱,市场自然出清了,然而造车是逆风局,属于乱拳打死老师傅的场面,CEO的可控成了扣分项,怎么能指望一个听话的人去和押上身家性命的李想雷军李斌他们拼啊。 微博攒过天下秀和秒拍两个局,一成一败,成的是顺风局,天下秀的商业模式是卖广告,不需要太多想法,老老实实对接MCN就好,于是顺利上市了,而秒拍面对的是群狼环伺的短视频市场,哪怕有了小咖秀的天胡开局,该掉队还是很快就掉了。 庄明浩还提了一个曾经有多来势汹汹现在就有多被遗忘的例子,十年前,腾讯百度万达三大巨头联手搞出来一个非凡电商,剑指阿里巴巴,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没过两年腾讯和百度就都撤了,预留了退路,这就不叫创业,叫试水。 潘乱说还是有人觉得夏一平在风波出来前并未失职,一直在试图找钱续命,但把公司的存亡系在百度和吉利的预算单上,本身就充满了无力感,的确,百度避开了最艰难的选择,但这也不能说是百度的错,它在战略调整的情况下做了理性人的选择,不愿意继续亏钱了,这没毛病的,但新势力敢把地方国资和中东资本拉进来陪自己烧钱,这是光拿着就烫手的钱,没有哪个攒局攒出来的CEO会这么把自个赌进去。 张一鸣在创办字节跳动前,也当过被攒局的对象,SIG当年把投资的酷讯卖掉之后,又把风头正劲的房产频道拆出来做了九九房,说服张一鸣来带队,带了两年张一鸣认为这个项目太小了,自己又不是大股东,在发现更好的机会后立马就跑了,这才有了今日头条在知春路的诞生。 这又是一个悖论,就是攒局是攒不出顶级人才的,一定是野心和胃口都不那么大的人,才愿意入这个局,但这样的人,打不了鏖战。 程苓峰认为,互联网已经变得高度稳态了,雷军在十年前讲的「顺势而为」,可能有点过时了,雷军自己造车其实也不怎么顺势,今天能够来事的人,都是肇事者,是刀郎、李子柒、于东来这帮能够平地起风云的名字,去他妈的游戏规则,我就是游戏规则。 所以看大厂里现在挑大梁的人,无一不是被收购进来的前创业者,而不是按部就班升迁上来的,抖音的张楠、阿里的蒋凡、腾讯的张小龙无一不是自己创业成了气候,一时没忍住诱惑被大厂买了,却仍然能以外来人的身份在权力斗争里成功夺嫡,这就是创业者的天性。 相比攒局,收编创业者更有成效,当然也更难,考验的是人和人之间的化学反应,凭什么能让别人屈尊来给你打工,无论是利益分配的精巧还是人格魅力的影响,都很微妙,在这方面,张一鸣堪称翘楚。 潘乱写过TikTok收购Musical.ly的一系列幕后操作,当时Musical.ly的团队连算法都搞不定,按理来说是打不过TikTok的,但张一鸣看上了Musical.ly的创始人朱骏,用「让子弹飞」里的台词来说,就是你对我不重要,但没有你对我很重要,不能让你被快手拿去。 和做图片社区时被张一鸣吸收的张楠一样,朱骏加入后也在字节跳动的发展进程里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加上同样是被收购进来的张林,字节跳动崛起路上最关键的这批管理者,都是张一鸣说服而来的同路人,最近刚被报道年收入100亿的剪映,是原脸萌团队操盘做的,脸萌也是字节买进来的。 这就是「物尽其用、人尽其才」的体现,张一鸣曾在回应拒绝腾讯投资时表示自己出来创业不是为了去腾讯上班的,但他倒是很希望其他的创业者创到最后选择来字节上班,双标归双标吧,对人的贪婪,也是一种必备条件。 庄明浩提了一个攒局攒成的少见例子,程一笑早期做快手时不太顺利,于是五源资本就攒了个局,让程一笑让出一半股份,从外面找来宿华做CEO,就结果来说很成功了,两人也在多年里相敬如宾,但宿华加入快手前也是创业者,是项目黄了才心一横去空降快手的,所以这个局虽然是攒出来的,却更证明了一跳定律:攒局不是问题,攒不到从0到1的人,才会出问题。 包括怎么配置好利益关系,和张嘴就骂资本的大众直觉相反,资本在很多时候会担心创业者的利益不够,比如瑞幸咖啡在造假风波后,原始团队被扫地出门,郭谨一去接了CEO,他上任第一天安抚资本市场的话术就是管理团队争取到了更高比例的股权,因为这样别人才信你的权责是对等的。 某种意义上,OpenAI也是攒局攒出来的,一群想要反抗谷歌霸权的科学家、工程师和投资人,在AGI的信念下聚集在一起,随着体量的做的事,Sam Altman因为没有拿股份,一直被股东要求授予股份,而马斯克因为和OpenAI闹掰了,每次都会跳出来指责Sam Altman虚伪,说他表面上不图名利实际上偷偷索取股份,而Sam则不得不一次次出来澄清他不持有OpenAI的任何股份,于是再度加剧了投资者担心他不和自己绑在一条船上,很有意思的博弈。 要说攒局失败最多的地方,可能还是在外企这边,我们都知道,中国互联网的本土基因很重,加上监管背景,外企进来直营基本上不可能,必须找代理人来做CEO,然后贡献了二十多年来消费互联网领域最密集的折损规模。 这样的局,就不只是人有问题了,甚至在人找对了的条件下,也克服不了系统的天然陷阱,比如领英在中国找的CEO沈博阳本身就是很成功的创业者,一手创办糯米网卖给百度,到了领英后发现最难解决的问题是跟美国总部写报告,连把首页的邮箱注册改成手机号和微信都办不到,被逼得另起炉灶做了赤兔,很快就不出意外的死悄悄了,包括周鸿祎去管雅虎中国的时候也是,你不能说周鸿祎没有能力吧,但攒局的所有精力最后都消耗在了维持这个局上,显然是不对的。 王兴2017年的时候去清华大学演讲,说美团的高管团队里没有一个是外企背景的,跨国企业耽误了中国最优秀的一代年轻人,王兴是1997年读的清华,他应该是经历了那个时代的毕业季,全中国最好大学的毕业生都往IBM、思科、微软还有宝洁这样的外企里挤,但他们在外企里只能干执行的工作,没有机会参与从0到1的建造过程。 腾讯的副总裁郑志昊以前在美国微软,因为负责MSN的业务回到中国,校招时来的学生全是Top级大学的,后来他跳槽到腾讯做QQ,校招时立刻就感受到了人才降级,邮箱里堆满了三本简历,感觉是在拿对手不要的人去打仗,没想到打赢了,还没费多少力气。 当然了,外企只是一个历史概念,在今天这个概念可能就变成大厂了,去大厂就是当螺丝钉,新立项目先在PPT上写清楚要批多少资源,即使做成了也很难界定到底是自己的本事还是资源起了作用,所以才有樊路远去灵犀互娱说三国志战略版能火都是阿里支持出来的,把制作人贬得一文不值,隔壁腾讯的冯骥也只有在离开之后才能做出黑神话悟空,什么资源诅咒。 潘乱和@玉伯 聊过内部创业的虚假性,玉伯在阿里15年干到了P10,也做出了语雀这样口碑很好的产品,看起来像是内部创业的样板,但他出来后还是倾向于内部创业是不存在的,感觉自己是一个被架空的管理者,人事财三大权,只有不完整的事权是真正在手上的。 (玉伯看了这期直播,也有回cue,可以去他的即刻主页看看) 在大厂内部提供无限接近创业的正反馈,是很难得的,前面说张一鸣让优秀的创业者心甘情愿在自己麾下效力,靠的也是在字节的体系内能够实现比创业更高的增长,比你自己干要更早获得10亿用户规模的体验,但更多的大厂可能是阿里这样的,希望明确赤兔马是要被人骑在胯下的关系。 庄明浩说灵犀互娱之前的创始人叮当之前为什么从阿里跑路是行业里的一个谜,普遍的猜测是他认清了现实,干了半天发现在阿里眼里这摊事情不是我的,那算了,先撤了。 当然也有比阿里更蠢的,那就是百度,爱奇艺上市那会儿做传播,李彦宏的出镜率是比龚宇还高的,李彦宏很喜欢跟底下的人抢风头,这是非常迷惑的,他连最边缘的那点名声都不放过,2013年百度贴吧10周年,李彦宏跑出来说他是贴吧的创始人,老百度人在台下都面面相觑,那俞军是干嘛的,氛围组吗? 还真是。 这时潘乱掏出来一本书——我发誓没有提前跟他对过——是百度做企业宣传的「壹百度」,并声情并茂的朗诵了里面记录李彦宏是怎么在俞军的仰慕下设计出百度贴吧的段落,怎么说呢,和「工程师之魂」里写王传福梦到比亚迪创新混动系统的画面不能说毫无关系,只能说一模一样。 理解了李彦宏的心眼和器量,就能理解为什么连好不容易重金请来的陆奇都待不久了。 最后还有一种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攒局,是大厂为了给劳苦功高的老干部们安排一个去处,比如阅文和TME的CEO都是腾讯空降过去的高管,度小满之于百度也是类似,反正如果给的地盘不怎么好就是发配边疆,足够丰饶就是封侯拜将,有几年大家都在搞航母计划,把非核心资产分拆给小兄弟们练手,腾讯是做得最顺手的一家,也引发了潘乱写那篇「腾讯没有梦想」。 这里面也有向上管理的例子,本来腾讯视频也想剥离出去,孙忠怀专门飞到香港阻止这笔交易,力劝老板们在放弃了搜索和电商业务之后不能再放弃视频了,总不能以后每天数着钱过日子吧,就这么把腾讯视频给保住了,跟王小川当初破坏张朝阳把搜狗卖给周鸿祎很像,都是一时小宇宙爆发创造了后视镜里的高光时刻,但除此之外,长期依赖大厂光环庇护的他俩也很难说有野生创业者的那些干劲,孙忠怀做砸了除腾讯视频之外的几乎所有项目,王小川自己出来干AI现在也被负面传闻缠身。 最后强调一下,这期连麦话题的标准设得比较高,讨论里表现出的否定态度,客观上未必应该否定,这个希望大家能够明白。

00
朦朦不走
4月前
📝
为什么男人最爱你不爱他的样子?

最近几天我在家写剧本,暂时停两天咨询和看盘业务。为了感谢大家的耐心等待,解答一个感情中的普遍矛盾,具体如题。在此,我先揭晓核心知识点❗️男性之所以令人产生这样的错觉,与他们在感情中【领导力】不足有关。

首先,这是个简化表述下的误会。
男人也是人,逃不出人性的规律。如果每个男人都爱伴侣不爱自己的样子,岂不是在说他们都不把自己当人看吗?那么,这种说法是怎么产生的呢?答:它是为了便于传播而产生的【简化表述】。这条言论的完整版理应是——男人最爱你专注于爱自己、而忘了爱他的样子❗️这两者有着本质区别,前者是主观故意,很拧巴;后者是无意而为之,魅力无穷。
-
这也是为什么有些人用了各大博主推荐的【断联法】,却没能把失去的伴侣召唤回来。所谓的断联,是个“无心生大用”的办法,是道,而你表面不在乎对方、内心盘算对方意向如何,是术。术永远战胜不了道。

其次,领导力是感情中的稀缺才干。
小到约会去哪,大到何时结婚,都是施展领导力的场景,而很遗憾的是,很多男性遇到亲密关系便判断力下降,从而遏制了领导力的运用。因此,当感情走入似爱非爱的混沌状态,他们非常渴望女方带领他前进。
-
此时,你可能会问我:“我发挥了呀,为什么还是分手了呢?”原因在于👉🏻何为亲密关系中的领导力?男性有一套独特的衡量标准,即【不关注你在感情中的主动性,而关注你在现实世界中的建设性】。
-
如何理解这句话?想象一下,如果你跟伴侣一起在黑森林里迷路了,如何说服他乖乖跟着你走?他渴了,你找来了满瓢清水;他饿了,你拖着一只野猪出现在面前;他冷了,你就地钻木取火……总之,不是依靠你不断地告诉他【我爱你】【我需要你】【我求你了】。这件事上,实事求是,唯结果论。
-
换句话说,上床后必须确认关系、恋爱前要表白、拖久了该结婚,都是常识,并且,它们是领导力的使用场景,但不是源头。你在这些事情上催促对方,只能展示你是个三观端正的正常人,并不代表你多么善于指明方向。👉🏻【真正能促使对方心服口服跟着你走的,是你为了经营生活能有多么用心】,比如:你们毕业后拿相同的月薪,一年后,你的收入是他的三倍;你们同居后一起幸福肥,你说减就减,三个月瘦了十多斤……你越展现对生活的超强执行力,他越愿意做你的“打手”,替你扫清障碍,顺你心意做事。
-
这也是为什么分手后你过得好能刺激到前任回头。他们通过你生活质量提升,会重新评估自己是否误判了你的能力,并思考你正在构建的或许就是他向往的生活,再次追求你。这很不“上道”,但极度符合人性。

最后,请记住,每个人都只会为自己理想中的生活所臣服,而不是被某个具体的人所征服。如果你想持续吸引某个人,唯一的方法是创造你理想中的生活,总有人会是同种生活的信徒。
-
还记得王小波的那本书名吗?《爱你就像爱生命》。下一次,遇到非常爱的人,请先向他展示你很热爱生活,请大胆告诉他:“生命何其盛大壮丽,我想邀请你共同创造,而非为了追逐你使它暗淡无光,希望你也是。”
53
朦朦不走
4月前
写在前面:
今天,分享个全网独一份的【我走错房间了】大法,作用是有效控念,无痛调节情绪,欢迎阅读、点赞、转发。祝大家拥有美好的一天☀️

-

📝
情绪是私人房间,你随时有权挑选。

早上六点,我被渴醒了。起床后,我喝了杯纯净水,便裹上厚外套、脚踩勃肯鞋出门买菜去。湿漉漉的地面上铺着被雨水和冬风打落的枯叶,我小步走着,生怕滑倒。这是我第一回在福建正经过冬,这里的冬天寒凉但不厚重,仿佛仅是plus版本的秋天,不像北方的冬天那么泠冽。

独居是寂寞的催化剂。有时,我享受一个人窝在被子里听播客、写小说;有时,我又想着给阳台添两个懒人沙发,这样便能请朋友来小酌。神奇的是,填满虚无感的事情竟是做菜。为了保持健康的饮食,我逐渐学会了做菜,每天变着法子用清爽丰盛的食物取悦自己。胃里的能量干净了,头脑也变得清明起来,许多情绪都随着洗菜水被冲淡了。

买菜是个特别解压的活。出了小区西门,右拐直行不到50m,便是个菜价均为批发价的小超市。一排排的蔬果肉类躺在货架上,任人挑选。由于我不挑食,每个食材在我眼里都很亲人,结账时更是令我觉得欢喜。点外卖时,我不怎么思考物价。真正买菜后,我特别震惊,一顿麦当劳的价格大概是40rmb,而同价格的菜够我吃整整三天。也是因为如此,越体验线下买菜,越觉得日子很有盼头,是脚踏实地的充实感。

回家路上,我停在了一颗橘子树下。几周前,树上的果儿已经熟了,部分经不起雨水的“软骨头”落了下来,一头栽进土里,慢慢腐烂。我想,它们一定很酸。不像西安的柿子,落到地上后,用袖子擦干净,现捡现吃。有耐心的,还能等到柿饼的上架。放在暖气片上烘一烘,软糯香甜。

现在的我越来越平静圆融,没那么怕【情绪】这回事了。

在前25年的人生里,我先后经历了家人去世、家庭破裂与重组、休学、心理疾病、恋爱碰壁、创业失败、失业等,似乎过早经历了人生的不顺。我宛如被催熟的果儿,却也更早地“醒”了过来,意识到人生的意义在于体验,尤其是情绪课题👉🏻【情绪是私人房间,你随时有权挑选】,你的情绪如何,不完全取决于外部的冲击,更多取决于当下的你做出了什么决定,是加入它一同杀死自己,还是按下暂停键观察它?

在此,分享个我调节情绪的方法,我称之为【我走错房间了】大法,全网独一份❗️现在,跟着我练习看看。
1️⃣调动演员心态。请想象你是个好莱坞的演员,每天在不同的房间里试戏——今天,你失业了,相当于你恰巧扮演了一个无业游民;明天,你跟伴侣吵架了,相当于你恰巧扮演了一个愤怒的伴侣……总之,不把事当真,你只是在走戏罢了。
2️⃣觉知负面情绪。带着这种心态,每天晚上,躺在床上,感受今天是否发生了不愉快的事情。如果是,请你对自己说【不好意思,我今天走错房间了,我想扮演的实际是一个xxx的角色】。请具体描述你的目标,并坚定地在心里选择它。无论今天做错什么,请想象成是你“演砸了”,而不是“搞砸了”。实际上,你搞砸不了任何事,你活着就是最高的任务。
3️⃣预演试镜。确认目标角色后,请你认真思考,要演好这样的人,需要做什么事?说什么台词?比如,明天你想扮演查理芒格那样的富人,是不是至少先尝试用有价值的事情填满早晨的时间?如果是,请你明天当真如此生活。

请相信我,只要你愿意相信情绪是你的私人房间,你可以随意挑选、布置、装修,生活会越来越富足。坚持久些,你也会对着冬天的落叶感叹【这真是很好很长的一生。】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