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产品经理的日常

在这里聊聊产品,读懂产品经理。

198710人已经加入

  • 汐笺
    3天前
    说出来你们可能觉得有点可笑,大厂推动现有产品 AI 化最大的阻力之一竟然是分工——提示词到底是研发写还是产品经理写。
    2821
  • 艾逗笔
    3天前
    CopyWeb.ai 的一种用法:输入网址,输出移动端原型,适用于想给 PC 网站做移动 App 的场景。🙂
    719
  • julian.
    01:19
    如果说之前对我产品思考影响最大的是张小龙所代表的东方一派(包括 eugune wei 也属于这一派),那最近最惊喜的莫过于认真把 nikita bier 的推文都看完了。

    他是纯粹的另一个西方的派系(比早期的 zuckerberg spiegel 还要极端),更原始、更刺激、更短期主义。这种年轻涌动的脉冲恰恰是东方派系所完全缺乏的,他启发了我要去补足当下时代更需要的特性。

    东方派系像隽永的书,西方派系则像兴奋的演唱会。前者教你有一副好牌时怎么才能不败,后者教你只有一副烂牌时如何打得出彩。
    34
  • SUKIII
    3天前
    早上和高管朋友聊:
    现在的情况是:大公司可能会FOMO自己速度怎么这么慢然后病急乱出拳浪费资源;创业公司每天会担心自己壁垒太薄哪天就被大厂吞并了。

    在我看来两者有不同的切入角度
    大公司做共识赛道找后发优势,因为大公司无法承担风险,追求稳健交付,但可以整合资源,利用已有客户群后来居上。
    小公司做非共识赛道,在前景不明朗未反应过来时用速度优势博得先机,在时间窗口期构建壁垒或者最终被收购。

    大公司做非共识赛道没有什么优势,以大公司决策链路之长,要把非共识转化成内部共识都要耗掉很多时间。

    大公司何时做非共识的项目以及怎么做:
    1.有资源富余,能养一批人才储备去试错,(而且要选对人,对结果作激励)
    2.出人才储备的这个org上下对这个非共识方向有超前判断,相信未来能开花结果,有耐心等1-2年 3.能有魄力对试错承担后果,比如不追求短期营收,不追求短期用户量,博长期颠覆性的收益,给一定的试错空间。

    怎么判断这个非共识赛道该不该提前布局?:
    1.这里市场集中度高不高?市场天花板大不大?
    2.这个赛道错失影不影响基本盘?
    3.存不存在提前布局的壁垒?比如技术壁垒,生态壁垒,数据壁垒…
    4.未来收购信心大不大?

    重点是想清楚各自的优势在哪,在各自的生态位上找准发力点。不要拿自己的短板和他人的长板拼。

    (未来还有个玩家,超级个体,下次再聊☺️
    410
  • 海松
    4天前
    2025 年 2 月 的产品收入是 650 美元。也是我做了十年产品经理赚到的第一笔来自产品本身的大额收入。我过去总觉得要找到 pmf,现在看来 pmf 最好不要找。

    感谢合伙人,团队,投资人,哥飞老师的社群的朋友们提供的帮助。@哥飞

    我的总结是,产品经理没事别创业。

    2025 的翻译即将发布。敬请期待。
    1810
  • 季白S.White
    3天前
    手下的产品经理想不好网站接下来要做什么,产研团队已经闲着好几天了,但是做新站又浪费了网站权重和流量…是不是我司也要得大公司病了。
    301
  • julian.
    3天前
    Nikita Bier 讲的他 build 2c app 的建议确实是很一线视角了。

    1. 可复现的测试流程比任何单一想法都更有价值。首先在这里进行创新。所有条件相同,拥有更多击球机会的队伍将战胜拥有大胆愿景的队伍。

    2. 大多数产品想法因为无法实现创造价值所需的条件而胎死腹中。让 7 个成年人持续安装一个应用并非易事。如果你能想出如何做到这一点,那比你的原始概念更有创意。

    3. 不要因为目标受众小而感到尴尬。所有的大事物都是从市场的小缝隙中成长起来的。

    4. 如果你需要在全国范围内推出产品进行测试,这不是一个好的测试。你会过早地耗尽受众的注意力并限制未来的机会。

    5. 如果你的产品在一个社区(如高中)中能正常工作,那么它应该在所有社区中都能正常工作。如果你的产品在三个社区中失败,那么它应该在所有社区中都失败。

    6. 没有什么比没有结论的测试更能拖慢团队的步伐。如果你在离开测试时说“也许我们需要更多的下载”或“人们需要更多的朋友”——那么你最大的优先事项应该是修复你的测试策略,这样你才能有信心地决定转型。

    7. 人们和内容总是比光鲜的设计和新颖的交互更重要。所以,更多地关注获取网络效应和解决“冷启动”问题。 您应该根据是否有分销渠道以及它们是否可以增长来筛选您的产品想法。

    8. 过长的注册流程如果能够提高激活率是可以接受的。大多数人安装了东西之后不会放弃。

    9. 习惯养成需要在其他网络上进行反复的有机曝光。换句话说:人们在安装了您的应用后,需要在其他地方看到您的内容,以提醒他们您的应用存在(例如,在 Facebook 上看到 Instagram 的照片,在 Instagram 上看到 TikTok 的视频)。

    10. 如果你不能在厕所或分心时(如开车时)使用你的应用,你的用户将很少有形成习惯的机会。有一堆直播视频应用因为需要太多注意力而未能成功。

    11. 人们下载应用来解决核心人类需求(1)寻找爱情,(2)赚钱或省钱,以及(3)娱乐。人们很少在一天中抽出时间做其他事情。

    12. 永远不要开发一个“和朋友见面”的应用程序。

    13. 只有对首批用户进行无怨无悔的市场营销,才能在应用商店的嘈杂声中脱颖而出。如果你的首批用户是伯克利的学生,那就大胆地把应用命名为“伯克利梗”。在不显得过于相关的情况下,让飞轮转动已经很困难了。

    14. 优秀的产品通过针对特定的生命转折点起飞,此时解决问题的紧迫性最为强烈。 Facebook➝从学校开始,领英➝获得你的第一份工作,Slack➝开始创业。

    15. 观众表现出强迫症行为时,往往是最适合新产品的滩头阵地——例如游戏玩家、青少年和爱好者。在开始时,你需要这种强迫性的参与来启动飞轮。

    16. 社交产品在老年人群中取得成功的数量可以用一个手指头数过来。随着我们走出成长期,我们的习惯变得不可改变。

    17. 不用担心 Facebook:既得优势通常被过度夸大。精心制作的产品利用独特的分销渠道可以一夜之间震撼世界——有时只需几天。如果产品具有粘性,投资者将排队为你提供资金支持。

    18. 正反馈循环是达到“逃逸速度”的必要条件。我追求的一个启发式方法是,让每个应用会话触发 7 个新用户打开你的应用。Tinder Snapchat 上的参与度循环展示了这些循环如何创造爆炸性的参与度。

    19. 如果你的产品冒犯了某人,它可能只差一个版本就能变得特别。

    20. 如果已经过去了 6 个月,你仍然还没有对外部受众进行测试,你可能会面临一个令人不愉快的觉醒。

    21. 如果你的产品需要“合作伙伴关系”,就抓紧放弃吧。

    22. 每个爆款产品都是特例,打破规则,可能只是运气或时机使然。所以你能做的只是比任何人都更了解你的用户,并信任你的直觉。

    23. 这个行业很少有人亲眼见证过产品与市场契合点的转折点。即使是见证了这一点的创始人,也要谨慎对待他们的建议——包括这个列表中的所有建议。
    44
  • Z派大鑫
    5天前
    要被淘汰了
    3211
  • 臀总
    15:26
    跟风下载了一个trae,提示词随便想了一个需求,的确很快咔咔一顿输出各种框架和代码,但是下一步我就看不懂如何运行看效果了,更别说如何封装上架,果然低门槛不是0门槛,完全不懂代码,光有个idea,还是没办法的🥲
    60
  • 井盐
    4天前
    Claude3.7 耗尽
    Claude3.5 画了一下午原型图
    Claude 比起来
    deepseekv3 qwen2.5-max 好像是弱智
    ps: 可能是我提示词没用对,但差距也太大了
    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