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心理学研究小组

心理学研究涉及复杂的理论与统计手段,聊聊你发现的心理学小知识。

506663人已经加入

  • 二游笔记
    10天前
    刚刚接诊一位28岁的女性,已婚未育,主诉胸闷气喘,目前从事电话销售工作,尚在学习阶段。来就诊想弄清楚自己的胸闷气喘到底是什么原因,其实她一进门那个气场我就知道这根本不是功能性的问题,或者说不是肺部的毛病,是焦虑抑郁。打开精神科病史,果然是中度抑郁,尽管现在量表能测出抑郁的十有八九,但是她那个气场实在是吻合。
    于是简单跟她聊了几句,了解到她目前工作压力很大,电话销售需要记很多东西她觉得自己记性不好,做不好这份工作。另外她自己给自己一个生育方面的压力,她的卵巢有问题,如果近两年不怀孕那三年以后怀孕的概率为零,因为要手术摘除。而治疗焦虑抑郁的药一旦吃上她这三年内就不能要孩子。然后我问她关于生育,家里人是否有给过她压力?她说没有,她想让所有人都满意,她觉得自己目前的状况做什么都不能让大家满意。看到这里我相信已经有人能看出来问题所在了。其实她的胸闷气喘是一个躯体化的症状,原因不言而喻了,我不想对她说出那句“讨好型人格”,因为这只会加重她对自己的刻板印象。
    最后我开导了她几句,其实她更应该把生活的焦点转移到自己身上,因为这种状况即便怀孕,产后抑郁也是要人命的(对她而言99%会产后抑郁)。然而问起她有没有跟老公商量过这个事情,她回答没有,她是一个人在抗争。我只能对她说:你没有办法做到让所有人满意的,目前最重要的是把你自己精神状况搞好,然后跟你老公商量要不要孩子的事情,做一个你最坏的打算,如果你能接受那个结果,那你就别管所有人的目光,去做吧!
    接下来漫长的梅雨季节来了,很多人会有emo的情绪,或者难受的躯体症状,这时候要把目光聚焦到自己身上,做让自己开心的事情,然后熬到云开日出的时候。
    394
  • Szhans
    2天前
    「初心之中,处处都是可能; 行家眼里,可选之路反而寥寥。」

    ——铃木俊隆
    42
  • 猎头小林子Lynn
    3天前
    突然想到庆奶的会客厅里,李银河说的话,她说的是研究里表明让人感到幸福的不是钱或声望而是良好的人际关系。类似的观点里哈佛幸福心理学说过,普利斯顿大学某个毕业演讲也说过,李诞也说过,沈奕斐老师也说过。

    我的人生经验也验证了一点,表赞同,就是,不管是开心还是悲伤或是孤独,再或者是憋屈或愤怒,你都需要一个可以跟你分享的人,可以聆听你的人,可以向你伸出援手的人,可以跟你骂傻❌老板的人,可以伴你走过漫漫长夜的人。

    所以,回到互联网那些违背人类本质又缺乏研究数据支撑的金句里,说什么朋友不重要,不要跟同事交朋友,最应该警惕的是身边人,说什么人与人之间都是价值交换,你们真的要听进去么?

    普林斯顿大学的演讲里提过,建立亲密关系是非常难的,陪他走过低估的不是钱不是智商不是学历而是自己的伴侣和挚友。他说建立亲密关系是全世界大学都缺乏的一门课,这话我听进去了,因为是真的并且是有用的。

    反正,在我的工作观察里,没朋友,没能力交朋友才是社会真相,孤独致死啊这话建议听进去。
    53
  • 跳跳虎jx
    1天前
    关注玄学的人总容易听你到“命越算越薄”,其实算命很多时候和看病是很像的,你心里觉得不舒服,去看医生,难道你越看越病得越厉害吗,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很多人其实不相信命运或者觉得不用去看这些,当你越活越大,经历的事情多了,到了30-40岁之间,会觉得很多事情人生就是一个“剧本”,有人突然暴富,有人突然黄了,有人突然悟了,这些都是按照一定的人生轨迹来走的。知命用运就是可以让你知道自己哪几年可能会好起来,做事更加懂得去冲去闯,哪几年容易出现卡点,做决策时多想一些放守的方式,减少自己的损失与心态的得失。

    很多时候,我们会不断去追寻和钻研如何改善自身的气运,第一步一定是从转念达到身心健康开始。那如何可以形成转念的思维,按照侯小强老师的总结,以下几点可以让个人的生活状态和想法变得更圆融自洽:

    1,人的愿力决定了你能去哪里。
    2,所有的安排都是最好的安排。
    3,你遇到的一切都是你召唤来的。
    4,感恩所有,你就会获得所有。
    5,你遇到的每个人,都是你身上的一部分。所以要善待他人。
    6,越利他,越利己。 ​​​
    00
  • 猎头小林子Lynn
    1天前
    我认为哦,薛*琪应该是生病了,这几年很明显,也就是抑郁。
    20
  • 暴躁女士
    2天前
    社交恐怖症:害怕在社交场合讲话,担心自己因双手发抖、脸红、声音发颤、口吃而暴露自己的焦虑,觉得自己说话不自然,因而不敢抬头,不敢正视对方的眼睛。
    70
  • 小肖脾气大
    1天前
    容易焦虑的人要怎么放下焦虑😐
    30
  • 之兎
    1天前
    满足自己的需求,把自己当成小动物,饿了吃有营养的餐食,精神不好就早点睡觉或者休息放松。

    简单来说,太有奉献精神往往是精神世界长期处于不满足的渴求状态。
    10
  • 有趣的自律大人
    8天前
    试着每天允许自己无聊10分钟

    在越来越提倡「效率」的时代,我们似乎只要「停下来」就会开始焦虑,越来越不能忍受自己有无聊和放空的时间,在心里将无聊与浪费划分了等号。

    但!其实并不是如此。

    无聊的好处一直被大家所忽视了,ta能提高大脑的灵敏度、促进自我觉察、触发大脑的深度探索模式。

    每天让自己有10分钟的无聊时间就已经完全够了!可以每天做一件无聊的小事,刚开始尝试时也许会非常非常的没有耐心,让人烦躁不安。但没有关系,这些都是习惯建立初期会有的正常现象。

    无聊做的事情没有目的,更重要的是去感受整个过程、内心的变化,然后记录下来。

    坚持个一两周,你能很明显的感受到:
    1、忍受无聊的时间变长了,从10分钟都忍不了,到30分钟、1小时都能忍受。
    2、越来越能控制自己了,对自我的觉察能力变强了。

    以下是我觉得可以做的一些无聊时可以做的清单~ 查收!
    424
  • 感受品牌-飞扬
    1天前
    『人们敢于用性、金钱、名誉去交换一切欲望体验,却唯独不能敞开心扉一次,将自己的脆弱交付,将依赖交付,将情感交付。』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