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一场长达很多年的感情画上句点。 这座城市节奏太快,快到连伤心都像奢侈。 还没来得及细细品味失落,就要重新切换到单打独斗的硬核模式。
直到前几天,偶然读崔庆龙到一篇关于《爱是如何产生并消失》的文章,那些曾经困扰我的问题,那些努力经营却依然走向终点的感情,好像突然有了答案。
文章里说,爱情不是童话,是需要“调谐”的现实。 认知共鸣、情绪共振、行为同步, 这三要素如同维系爱情的支柱。 而我过去的感情,或许就败在了“非调谐”上。 忙碌的工作,快节奏的生活,让我习惯了“硬核模式”,以为不表达委屈、焦虑才是成熟,才是强大。 却忘了, 在亲密关系里, 沉默是慢性毒药, 不沟通是隐形炸弹。 “情绪忽视 → 防御性沉默 → 情感冻结 → 关系休克”, 这四个阶段, 多么像我们曾经走过的路。 以为不吵架就是没事, 却不知平静的水面下,早已暗流涌动。
文章也让我豁然开朗,原来关系破裂并非无解,只是我们缺少了正确的方法。指引了我未来。原来,好的爱情不是没有问题,而是敢于面对问题,并一起解决问题。我们需要敢于说出心中所想,直面冲突,产生冲突后抓住黄金修复72小时,10分钟脆弱暴露说出真实感受,20分钟需求翻译 把指责变请求,30分钟共同方案制定下次应对策略。这样的感情经营模式才是正向循环。
三十岁,一个理智与感性交织的年纪,多了一丝迷茫,庆幸的是,我依然保持着学习和成长的能力。 接纳过去的遗憾,是为了更好地迎接未来。
未来的路还很长, 无论和谁在一起, 都会有无数的难题和烦恼。但我相信,和那个能彼此信任, 愿意深度沟通,一起解决问题的人,即使身处风雨,也能感受到一丝温暖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