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小马宋
29关注28k被关注20夸夸
小马宋营销咨询创始人
《营销笔记》《卖货真相》作者
小马宋
10:14
以前读海子的诗,喂马,劈柴,周游世界,关心粮食和蔬菜。
其实只是一种想象的共鸣。

最近因为有营养师监督我的饮食,每天要汇报进食情况。
结果每天花在吃饭做饭买菜的时间就很多。而且吃饭时,也更注意食物的味道和感觉。
今天在嚼几颗水煮豌豆的时候,居然都嚼出了香味。
思考食物搭配,烹饪的方式,热量的计算,蛋白质和膳食纤维的分量,也变成了一件固定的乐事。
所以,今天才知道,关心粮食和蔬菜,真的可以带来幸福感。
10
小马宋
09:38
这一期播客,当时有个听众听完留言说买了步步高超市的股票。这几天,步步高拉了五个涨停。恭喜呀,朋友。
但是,我们不做股票推荐哈。

抖音第一电商MCN的老板,一下午花了4个亿?

小马宋商业观察

00
小马宋
03:58
贸易战中的懦夫博弈

懦夫博弈又叫胆小鬼博弈,是一个经典的博弈模型。

假设有这么一个游戏,两名车手对着在一路上开车。如果有一方转弯,而另一方没有,转弯的人就被称为“胆小鬼”,另一方胜出;如果两人都不退让,最终两人都可能车毁人亡。

这种博弈中,都进,两败俱伤,共同收益为负;都退,我们假设双方收益为0;一退一进,则一个收益是正,一个收益是0。

这么看,这个博弈模型中最佳平衡有两种,就是一方退,一方进,双方收益最高。

中美今天的贸易战,虽然不是一个典型的懦夫博弈(因为中间存在协商可能、而且是动态、多策略博弈,也有更优解),但可以借鉴懦夫博弈中的思路。

懦夫博弈的模型中,如果考虑双方都是理性人的话,其实是那个率先前进的乙方会取得胜利。

但你一定要让对方明确知道,你是不会退让的。

比如在那个对着开车的游戏中,你要首先把方向盘卸下来扔给对方看,这就是一个明确的信号,我前进的决心不容置疑。

中美的贸易战,虽然是美国先挑起的,但更坚决的一方其实是中国。
中国在美国提高关税后,立刻宣布对等征收美国商品关税,且对杜邦展开反垄断调查,并对稀土出口进行了限制,美国再提高关税,中国立刻对等反制。

而且在特朗普有意无意暗示要谈判的情况下,中国一概不理了。美国那边又选择性降税,前天又说准备跟中国谈判,现在关税太高了,云云。但中国的做法是,我不理你,我也不降税。

这就是直接扔了方向盘,告诉你我不会拐弯,你看着办。

所以老头最近开始怂了,但怂得又不彻底,发出的信号太扭捏,不彻底,北京这里还是不理会他。

其实北京这边意思很明确,你别今天升明天降的没个准谱,你要是想谈,那先把关税都降了,甚至做一些额外的让步,你先把诚意拿出来,我才跟你谈。

你一个人在那咋唬,没用。

用杨主任几年前回复美方的话说就是:你们没有资格在中国的面前说,你们从实力的地位出发同中国谈话。二十年前、三十年前你们就没有这个地位讲这个话,因为中国人是不吃这一套的。”
50
小马宋
1天前
有眼光 //@林一斤: 原来法丽兹也是咱们的客户!我很爱吃这家的抹茶味曲奇,它看着给人一种非常好吃、香味浓郁的感觉🥰

小马宋: 送外卖的东哥,为啥看起来有点“命苦”? 京东做外卖这件事最近很火。今天我从营销和传播的角度来说一说这个话题。 我在我们大学班级群里看到有人发了这张截图(附图1),估计也有很多人看到过这张图了吧。 其实这并不是一个笑话,而是一个现象或者事实。这是一个符号学的问题,也是一个社会学问题。 符号学认为,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属于符号,甚至一个行为,也是一种符号。而每一个符号,都携带一种意义。这种意义是怎么来的呢?其实没有人的解读和理解,就不存在意义,意义是人的群体认知赋予它的。 比如红灯是一个符号,每个人都知道红灯要停车,这就是人类强制规定出来的红灯代表的意义,而对这个意义的认知,又是每个社会中生活的人后天习得的。 截图中这句话:人一旦开始打工,看起来就很命苦的样子。 如果深究,当然有逻辑漏洞。因为结论是不对的,并不是打工就看起来命苦,我们全社会99%的人都在打工,并不是所有人看着都苦大仇深。 这个结论的前提不是打不打工,而是他穿了外卖服装。(我们在这里仅仅是对一个理论和现象的探讨,我本人对外卖员这一职业并没有任何歧视或者不屑的意思。) 一旦我们对某些符号形成刻板印象,我们的思维就很容易受到它携带意义的影响。因为外卖员这个群体,过去通常会被认为是弱势群体,同时也有许多人认为做外卖员是很辛苦的一种工作。 当这种言论或者论调不断出现在媒体、谈论中的时候,我们的思维就会渐渐被这些内容影响,然后就对外卖服这个符号形成了一种认知,觉得天天送外卖很辛苦。 那外卖服,就是这种职业的一个代表性符号。如果没有人说出截图这句话的时候,你也许还不会这么想,因为毕竟很多人认识那个戴外卖帽子的人是东哥,是春节回老家会大把撒钱的京东创始人。 这时候东哥个人的符号意义,就会冲淡“外卖服”这个符号的意义。 但是,当我们转换视角,受到了这句话的影响时,你的注意力突然就会关注在外卖服装这个符号上了。这时候外卖服的符号意义盖过了东哥的符号意义,你就会突然觉得,咦,他说的好像真的有点道理,这个人看起来真的有点“命苦”的样子。 这种符号携带的意义,在营销咨询的工作中,也常常会被我们利用。比如我们服务一个产自青海的三文鱼品牌“龙羊峡”,也是中国出口量第一的三文鱼品牌。 我们对这个品牌确定的关键词是:高级、野性、权威。那怎么展示高级?就是画面要简洁,要留白,这是我们长期形成的对这种画面的感受。 怎么展示野性?我们用的是一个藏民的形象,因为藏民在我们心目中就是带有更原始质朴和自然野性的意义。 这就是我们这张广告创意的符号学由来:logo的设计中,我们使用了鱼的形象和山峰来结合,也是带有高级、野性的意义,同时用四颗星的排列,展示了权威度。 为了表明永达食品的高品质,我们把航天这个元素直接借用过来。这既是一个事实,又是一个很强的符号意义借用。 在法丽兹夹心曲奇这个案例中,为了表达优雅和下午小点心的调性,我们使用了欧洲街头下午茶的场景符号,来传递它的意义。 今天就说到这里。

00
小马宋
2天前
送外卖的东哥,为啥看起来有点“命苦”?

京东做外卖这件事最近很火。今天我从营销和传播的角度来说一说这个话题。

我在我们大学班级群里看到有人发了这张截图(附图1),估计也有很多人看到过这张图了吧。

其实这并不是一个笑话,而是一个现象或者事实。这是一个符号学的问题,也是一个社会学问题。

符号学认为,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属于符号,甚至一个行为,也是一种符号。而每一个符号,都携带一种意义。这种意义是怎么来的呢?其实没有人的解读和理解,就不存在意义,意义是人的群体认知赋予它的。

比如红灯是一个符号,每个人都知道红灯要停车,这就是人类强制规定出来的红灯代表的意义,而对这个意义的认知,又是每个社会中生活的人后天习得的。

截图中这句话:人一旦开始打工,看起来就很命苦的样子。

如果深究,当然有逻辑漏洞。因为结论是不对的,并不是打工就看起来命苦,我们全社会99%的人都在打工,并不是所有人看着都苦大仇深。

这个结论的前提不是打不打工,而是他穿了外卖服装。(我们在这里仅仅是对一个理论和现象的探讨,我本人对外卖员这一职业并没有任何歧视或者不屑的意思。)

一旦我们对某些符号形成刻板印象,我们的思维就很容易受到它携带意义的影响。因为外卖员这个群体,过去通常会被认为是弱势群体,同时也有许多人认为做外卖员是很辛苦的一种工作。

当这种言论或者论调不断出现在媒体、谈论中的时候,我们的思维就会渐渐被这些内容影响,然后就对外卖服这个符号形成了一种认知,觉得天天送外卖很辛苦。

那外卖服,就是这种职业的一个代表性符号。如果没有人说出截图这句话的时候,你也许还不会这么想,因为毕竟很多人认识那个戴外卖帽子的人是东哥,是春节回老家会大把撒钱的京东创始人。

这时候东哥个人的符号意义,就会冲淡“外卖服”这个符号的意义。

但是,当我们转换视角,受到了这句话的影响时,你的注意力突然就会关注在外卖服装这个符号上了。这时候外卖服的符号意义盖过了东哥的符号意义,你就会突然觉得,咦,他说的好像真的有点道理,这个人看起来真的有点“命苦”的样子。

这种符号携带的意义,在营销咨询的工作中,也常常会被我们利用。比如我们服务一个产自青海的三文鱼品牌“龙羊峡”,也是中国出口量第一的三文鱼品牌。

我们对这个品牌确定的关键词是:高级、野性、权威。那怎么展示高级?就是画面要简洁,要留白,这是我们长期形成的对这种画面的感受。

怎么展示野性?我们用的是一个藏民的形象,因为藏民在我们心目中就是带有更原始质朴和自然野性的意义。

这就是我们这张广告创意的符号学由来:logo的设计中,我们使用了鱼的形象和山峰来结合,也是带有高级、野性的意义,同时用四颗星的排列,展示了权威度。

为了表明永达食品的高品质,我们把航天这个元素直接借用过来。这既是一个事实,又是一个很强的符号意义借用。

在法丽兹夹心曲奇这个案例中,为了表达优雅和下午小点心的调性,我们使用了欧洲街头下午茶的场景符号,来传递它的意义。

今天就说到这里。
103
小马宋
2天前
其实好的访谈者是这样的,他虽然会准备问题,但随着被访者的内容输出。他也同时会跟进更多的思考和问题。
而我遇到的有些初级访谈者,只能按照他设定的问题来提问,那这种访谈内容,完全依赖被访者的发挥,内容好坏跟访谈者没啥关系。他做的好坏,也许仅仅取决于他能邀请到什么人。

枪上花: 有意思视角,视频节目和播客应该这么思考吗?

00
小马宋
2天前
其实叫年度演讲,也有点过分了,也就是关于去年的一些思考和想法,跟大家交流一下。据说反响不错,欢迎收听。

小马宋2025年度演讲:营销的变与不变,我的营销观

小马宋商业观察

01
小马宋
3天前
简体字入侵台湾

今天是读书日,其实忙了一天,没想到写什么跟读书有关的话题,恰好在知识城邦看到李开周老师的一篇笔记,是讲繁体字和简体字的,读来有意思,分享给大家。

我身边也有朋友曾经跟我争论过简体字繁体字的问题,他说繁体字才是正宗的中文,算命拆字都要用繁体字。

我就不同意,我说如果你觉得繁体字正宗,那为啥不用更早的甲骨文或者金文呢?

另外,李开周老师是得到的讲书人。

全文如下:
夜读《宣和集古印史》,看见古人写的简体字。

以前跟淡江大学的师生分享宋朝历史,谈到大陆简体字和港台繁体字的区别。

我对那些孩子说,简体字源远流长,自从汉字诞生那一天开始,就开始不断简化了。

敦煌文书里有一部东汉时期的佛经抄本《四分律》,抄经人急着赶活儿,用了大量的简体字,把 “蟲” 写成 “虫”,把 “糧” “粮”,把 “南無” 写成 “南无”……

唐宋时期,韩愈给人写信,苏东坡给人写信,简体字也是随手拈来。那时候称简体字为 “俗字”,一些人用俗字记录词谱,于是形成了 “俗字谱”。

民国时代,胡适号召 “推翻方块字”,改用拼音;林语堂认为太激进,提倡 “俗字运动”,也就是简体字运动;鲁迅和钱玄同在推动简体字方面也做了很多努力,我记得钱玄同还办了一份推广简体字的刊物。

今天台湾相当比例的小学生也在使用简体字,因为用简体字写课堂笔记的效率更快。

即使在台湾报刊上,简体字也在 “入侵”,“臺灣” 已经统统变成了 “台灣”。而在二十年前,“台灣” 还属于不规范写法,联考时会被扣分的。

文字和语言一样,都是沟通交流的工具,都会像水一样不断变化,也都有一个 “习非成是” 的过程。

我的意思是说,有的写法或读音可能是错的,但用的人多了,它就对了。

比如 “朝鲜” 本来读 “zhao 鲜”,“秦桧” 本来读 “秦 gui”,现在两岸三地统统读 “chao 鲜”,读 “秦 hui”。为啥?习非成是而已,从俗从众而已。

这是语言文字的发展规律,谁都不能阻挡,也没有必要阻挡。
51
小马宋
3天前
下午访谈雕爷,跟他聊了两个小时。
雕爷真是个爱生活会生活的人,他拿了两瓶红酒,晚上要跟朋友喝酒。上次他来我们公司,我给他喝了一杯金紫笋,他回头就跟我要了老板的电话,那个茶6000块一斤。
后来他说,他去年有段时间专门喝龙井,后来他自己买了十几款龙井,从几千到几万的都有,然后自己 每天在那里做盲测。
雕爷看起来瘦了非常多,据他自己说,瘦了30斤,我几乎没认出来。
不仅人瘦了,现在性格也平和了很多。
我问他,有人说他是一流的生意人,二流的企业家,他怎么看?
他说(大意):我真的是二流,不仅做企业做不是一流,做生意人也算不上一流。因为人要认命,没那个能力,就不要硬上。就像我早年练书法,很小的时候,就看到班上来了一个新生,也是写书法的,他写下那几个字,我就知道我这一辈子都不可能赶上他了。我写字纯粹就是因为喜欢了。
40
小马宋
3天前
买了一些东西,又收到水杯之类的赠品。
其实可以有个选项,不要赠品,家里实在太多了。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