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数据分析师的日常

数据唠嗑儿专用。致力于实现数据驱动,提升用户体验。

12711人已经加入

  • charlene_2022
    3天前
    之前自己梳理的智能制造企业数据部门技术人员的核心能力。感觉很厉害的样子🤩
    10
  • Aimeemew
    5天前
    最近两天折腾 cursor,chat composer 都研究差不多了,只试了 python,写了一个策略产品日常标注的小工具

    之前只写数据分析代码,现在有 cursor 真的能一遍过
    00
  • 乐哈哈哈
    2天前
    数据治理真的是

    一个指标,含义是在统计周期内,有效的桩天数

    在底表里叫做桩数(周),在A表叫做桩数_周期

    这TM完全不是一码事

    当初写底表注释的人是个傻逼吧
    00
  • 奕泽自留地
    8天前
    数据结论 VS 数据描述

    - 含义:

    数据结论是在对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和解读的基础上,结合业务背景、问题需求等得出的关于数据所反映问题的总结性判断、见解或建议。

    它不仅仅是关于数据本身的陈述,更是对数据所蕴含信息的提炼和升华,旨在为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回答“为什么会这样”以及“接下来应该怎么做”等问题。

    - 举例:

    基于上述班级学生考试成绩的数据描述,如果发现某科目的平均成绩较低且成绩分布呈现明显的偏态(低分较多),进一步分析可能得出结论:该科目教学方法可能存在问题,需要调整教学策略;或者该科目教材难度过高,不适合当前学生水平,建议更换教材等。

    这些结论是在数据描述的基础上,结合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和目标,对数据所反映问题的深入解读,并为改进教学质量提供了方向。

    - 联系:

    数据描述是得出数据结论的基础,它为后续的分析和结论提供了素材和依据;而数据结论则是数据描述的延伸和升华,是数据分析的最终目的,即通过对数据的解读为业务决策提供有力支持。在数据分析过程中,准确、清晰的数据描述有助于确保数据结论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00
  • 奕泽自留地
    13天前
    商业分析报告如何撰写?

    商业分析报告可以作为商业分析师的工作成果,也可以沉淀为企业的无形资产。

    框架:背景介绍/分析过程/结论呈现

    1)背景介绍
    什么是背景介绍?通过对事件起作用的历史情况或现状情况的「描述」,引出分析的核心「任务」。

    描述:不具争议性,来源于题设本身的实际情况,不添加任何主观意愿。

    任务:本次分析报告需要解决的问题,回答: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哪些情况不属于合格的背景介绍?
    ①原文陈述:背景介绍需要对关键信息的提炼。
    ②主观色彩:背景介绍要提取无争议的客观描述。
    ③缺乏任务:背景介绍需和后续分析有关。

    2)分析过程

    什么是分析过程?
    分析过程是分析报告的主体,通过分析过程,可向阅读者展示整体分析框架,以及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

    分析过程构成:分析类型/逻辑推导/数据验证

    什么是分析类型?
    - 分析一般针对“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展开,多数分析报告是在告诉别人现状或历史(What),更多人关注应该怎么办(How),而很少有人想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Why)
    - 不同的问题用到的分析方法不尽相同,明确分析类型,是为了根据具体的问题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

    分析类型种类?
    描述统计型:针对“是什么”或“有什么特征”等问题 —— 总结归纳法
    原因诊断型:针对“为什么” “什么导致其产生”等问题 —— 演绎推理法
    解决方案型:针对“如何解决”或“那种更好”等问题

    总结概括法:
    - 描述统计型分析主要出现在周报、月报、半年报等阶段性分析报告,通常是有固定的模板及格式,主要是更新数据,同时根据当期数据表现,对问题进行总结概括分析。
    - 总结概括法,主要体现分析时,常常会和过往情况或历史经验对比做对比,若在基本条件一致的情况下出现了类似结果,往往认为原因也比较接近。

    eg:本周WAU延续了上周的增长(20%),短视频播放功能增加周活效果显著。

    演绎推理法:→ 「假设验证法」
    - 什么是演绎推理法:由“大前提”、“小前提”、“结论”构成的三段论,并由大前提、小前提推导出结论的论述形式。
    - 大前提:已存在的得到认可的业务规律;小前提:本次出现的具体业务情况;结论:说明这两种情况同时存在隐含的业务含义。
    - 如何使用演绎推理法:先确定有哪些可能性,每种可能性即是一个大前提;通过数据验证,确认了小前提是何状况;依据大小前提推导出结论。
    - 数据验证:①图表优势:重点突出、关系明确、一目了然;②如何选择图表:提炼要传达的信息→确认信息所属关系→选择对应图表形式。分析论证环节,我们往往会基于数据做分析,所以,首先要明确透过数据想要表达的信息。

    举个栗子:
    - 大前提:若大盘和品类同频,但大盘访问量的降幅低于品类,品类访问量的下降部分由大盘引起,部分是品类自身的原因
    - 小前提:11月1日-15日品类和大盘同频,且大盘降幅低于品类
    - 结论:11月上半月,品类访问量下降部分是大盘引起,部分是品类自身的原因(具体原因待进一步分析)

    3)分析结论

    什么是结论?
    指从一定的前提推论得到的结果;对事物做出的总结性判断。

    为什么要有结论?
    如果说商业分析报告是对分析本身的沉淀,那么分析结论就是对商业分析报告的沉淀。它也可以让阅读者在最短时间内掌握最重要的信息。

    如何写好分析结论?—— 原则
    ①价值 :结论先行
    - PPT汇报:交代完背景后介绍分析结论,可以让「与会者」了解本次的分析目的和分析结果,提前判断与自身的相关程度,听的时候更有侧重点。

    - 邮件分析报告:将结论放在分析报告的开头,可以迅速让阅读者把握分析的重点和价值,有的放矢地阅读。

    ②内容 :必有回响
    - 直面问题,斩钉截铁回应
    - 循序渐进,切勿答非所问
    - 解决问题,而非阐述事实

    ③排序 并列和递进
    - 「并列关系的结论」是指结论之间是MECE的,此时会根据重要性从大到小排列。

    例如解决措施:1、2、3,谁先谁后,根据重要程度和紧急程度排序;
    例如原因分析:1、2、3,根据影响因素占比从大到小依次排列。

    - 「递进关系的结论」是指结论之间不是MECE的,往往结论之间存在层层递进的关系,例如两个结论都很重要,但是没有结论A,就无法直接推出结论B。

    方法:由简单到复杂,最先得出的结论靠前,依次排序。

    举个栗子:
    结论A: 本次付费转化率较之前提高了50%。
    结论B: 本次付费转化率提升,主要是新用户付费转化率提升异常,占到80%的比重;
    结论C: 本次付费新用户量增长异常,是因为羊毛党过多,应当优化预防机制。

    ④数量 :“不过7” 原则
    - 结论超过7条?复查当前结论之间关系→若同时存在并列和递进,进行合并 只挑最重要的,其他的小结论未来再单独分析。
    - 每条结论该写多长? 若实际内容太长,可先用一句话总领概括,之后再展开。
    00
  • 乐哈哈哈
    12天前
    不知道国外看报表会是什么样的习惯

    但是最近看的一些Excel,轻轻松松几百列,行转列(时间周期+维度+修饰词+指标,全搞成列,比如,xxx类型1月用户数、xxx类型12月用户数),这种看起来就很直观?

    更加佩服基于这样的Excel处理数据的前辈,牛
    10
  • 乐哈哈哈
    13天前
    分析师出新年度目标估算,是为了解决高层、中层对于未来不确定的焦虑吧

    基于历史数据和输入变量做未来业务走向的推演,核心还是把业务的大逻辑讲通

    至于各种细枝末节的影响参数,有的时候正负抵消,或许压根没那么重要

    作为一个不握有实权,被大家认为是客观的一个岗位,被推举出来给目标,业务发展好就还行,发展不好大概率每天都要跟“自证陷阱”做斗争
    20
  • 宋厂长
    17天前
    美团的商业分析给运营做的什么是数据分析的培训,感觉很好的科普许多运营分析的误区,因为我见过太多人把所有数据都看一遍,结果把自己弄得糊涂了,其实数据是为事情服务,而不是反过来,许多人拿着数据以为看到了真相,实际上是自己还没搞清楚问题出在哪里。

    简单来说,分析是对业务流程的梳理,当梳理出了业务流程,就能够判断哪些环节的数据异常了,要理解这件事,先要理解数据产生的过程。刘老师举了一个很形象的例子,比如要准备一盘菜,要经过确定菜谱-买菜-洗菜择菜-切菜炒菜-摆盘上桌5个步骤,对应数据处理的过程是数据建模-数据收集-数据清洗-数据分析-数据可视化的5个过程。

    假如今天来家里吃饭的客人说为什么今天的一道菜那么难吃?那么还原到做菜的过程中,你要定义的是哪道菜难吃,是放盐多了,还是调料放多了,还是切菜的形状太大了,以至于平常做2分钟就熟的,今天做了3分钟还没有熟,或者说是今天的搭配是不合适的,当然这需要大量的经验来指导,也是中餐之所以难以标准化的原因,如果我们能够数据建模,收集了过程中的各个要素指标,那就能够做数据分析,从问题反过来发现问题是什么,再去拆解、还原,最后迭代自己做菜的步骤。

    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什么是数据分析?其实就是发现问题->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发现问题的基本思路:
    1、【波动】&【极端】,合理vs异常
    2、目标/理想和现实的差距
    用这2个思路,能解决大多数被建过模的问题。

    发现问题的核心就是要解决:你的问题是什么?许多半天描述不清楚自己遇到的问题是什么,也就没办法进行下一步拆解问题。不管什么时候,提出一个好问题,比回答一个问题要重要得多得多。现在需要问题对话类AI回答比人要全面要好,真的不缺如何回答。

    那么,如何拆解问题?
    比如这个问题:从用户下单到发货,我们的商品经历了什么?
    需要拆分的定义:哪些场景下的用户、什么是下单、什么是发货、哪些商品?什么是经历?
    学会下定义,明确颗粒度,才能知道我们需要看哪些动作?

    这里面的冲突在于,记录了一堆数据,但是用不上,也就是一开始没搞清楚需要什么数据维度,即需要的数据和数据上报的不重合。如果你一开始就清楚想要的数据维度,为什么要看这个数据,数据才有可能被记录,先得定义自己想解决的问题,再去定义具体场景下具体对象产生的疑问,才能够知道想看的到底是什么,也才能定义出数据集。

    其次是,确保信息的准确记录,外卖骑手送外卖并不是一开始就需要外卖员送到后点击已送达,然后传给到我们的APP上面的,后面增加这个节点是因为要收集外卖送达的准确时间,才增加的动作节点,这也就引出我们需要如何记录我们想要的信息?如何实现数据上报?谁需要做什么动作?怎么被记录?等等一系列的动作和数据的连接。

    最后的步骤是如何解决问题?
    刘老师给的答案是抄袭,抄袭是最好的捷径,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行业发展那么多年,你现在遇到的问题早已经在其他行业中遇到过,找相关的人员问一下比自己重新发明轮子效率要高得多。可以跟自己、同事、同行、大佬/行业标杆去做比较,这也是雷军需要许多问题的核心方法思路。

    当然,最后刘老师还分享了如何汇报,核心的原则并不是你讲什么和怎么讲,而是通过要充分了解你所分享内容的“语境”,根据分享对象做内容准备,聆听比讲述更重要,重点不是你怎么把你的东西卖给用户,而是找到你的用户想买什么产品,你通过一系列的解决方案给到你的客户,这跟营销的思路很像,你不是在卖钉子,而是在卖墙上的孔,比较通用的万能模版是背景+现状+核心问题+解决方案+待决策点,给到老板做决策,这样会比让老板给你解决方案要好得多。
    26
  • 聪浪
    10天前
    00
  • 奕泽自留地
    13天前
    看到很多初级数据分析师,面对业务的需求,通常就是取个数,看看现状,然后完事了,以为任务就完成了。最终的结果是,能力始终得不到锻炼成长,长久下去,领导看到你的只是工具人价值,升职加薪当然没你份,因为这样的工作做一万次,你顶多也是一个熟练工而已。

    那么,如何从现有的工作挖掘价值呢?

    我们不妨深入多想一想,比如:

    活动数据复盘的意义什么?了解现状,“现状+标准”则是发现问题?—— 发现问题价值>取数价值
    业务为什么要这个数呢?背后的需求是什么?—— 思考why,用户思维
    业务需要的数满足它的需求吗?是否还有其他的数据? —— 业务真正的助手,想业务所未想
    …………

    上述方式只是简单列举,核心还是为业务提供基础的价值着手,不断熟悉业务,建立彼此的信任互助关系。这样的话,后续才能不断发掘更多的业务问题,你主动解决问题,这就是你更进一步的价值。

    我想,职场上越是高阶的人,越是善于发现问题的人,而不是事事都被动等待。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