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看了一遍央视春晚,其实还可以。
整体上网络烂梗少多了,请的一些“网红”演员也不招人烦,小婉管乐,林黛玉,教主等,看过了也愿意再看一遍。
舞美效果不再是大红大绿了,起码色彩没有溢出,甚至部分节目的舞美很高级,比如舞蹈《喜上枝头》,观赏性很强。
语言类节目也不算全军覆没,前提是不要抱着捧腹大笑的预期去看,“有点意思”就够了。
林黛玉(姚尧)和艾伦的小品很有代表性,有轻度笑点,氛围轻松不做作,不使劲,把煽情用梗盖过了,不新颖但是巧妙,起码导演组意识到了煽情恶心。
《花架子》小品不能说多搞笑,但是很认真在讽刺,达到了语言类节目应有的功能,很多年没有了,我觉得不错。
俩湖南的相声演员徐浩伦谭湘文我觉得很好笑,能把反诈这么烂俗的题材说成这样已经不错了。
教主的节目你不跟原作对比的话,在最近几年的春晚里其实已经非常优秀了,就是节奏有点赶,而且把一些很好的梗改没了。
岳云鹏的相声很多人归因于时长,我觉得更主要的是说德云社太习惯甚至依赖于超长时间的暖场,已经没有能力接盘这种体量的相声了。
《借伞》我看很多人骂,但是我个人认为非常好,就陈丽君的扮相就值得反复观摩,最大的问题是节目单里把它定位为“小品”,导致很多人有了错误预期。
粤语串烧也还行,起码是正经歌手唱的正经歌。
已经在进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