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说儒家的虚伪性,对这个问题,从先秦时代就开始批判了,今天整理部分当时道家和墨家的反对意见。
《道德经》第十八篇: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这里仁义、忠孝都是针对儒家,所以 中间的智慧可以合理推测对象就是儒家。
庄子对这个问题的贬斥更为直接。
《庄子·骈拇》中说:“枝於仁者,擢德塞性以收名声,使天下簧鼓以奉不及之法非乎?而曾史是已。”意思是,儒家违背自然人性,鼓吹仁义以收割名声。
批判最激烈的是杂篇的《盗跖》,孔子面见盗跖一顿彩虹屁后,被盗跖怒斥,说你夸我“长大美好”,用得着你说吗?我自己不知道吗?(丘虽不吾誉,吾独不自知邪?),当面彩虹屁的人,背后也不少说坏话(好面誉人者,亦好背而毁之。)。
并痛斥:缝衣浅带,矫言伪行,以迷惑天下之主,而欲求富贵焉,盗莫大于子。天下何故不谓子为盗丘,而乃谓我为盗跖?
同属杂篇的《外物》中记录了一个小故事以讽刺儒家的矫揉造作,讲两个儒士去盗墓,大儒士在上面说,天都快亮了,咋样啦,下面的儒士回答:衣裙还没脱呢,嘴里有个明珠。大儒这时候开始念诗经:“青青之麦,生于陵陂。生不布施,死何含珠为?,你攥着鬓发,按着下巴,用铁锤撬开嘴,别把珍珠弄坏了。
墨子则直斥“繁饰礼乐以淫人,久丧伪哀以谩亲”(非儒),在《耕柱》篇中直斥子夏的弟子“言则称于汤文,行则譬于狗豨,伤矣哉!”
《非儒》还记载了孔子吃肉的故事,称其“夫饥约则不辞妄取以活身,赢饱则伪行以自饰。污邪诈伪,孰大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