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降级的一些观察。
消费降级不是买便宜货,是买性价比更高的东西,所以首先被抛弃的就是品牌溢价高的产品,贵不是重点,你看GELATO就遍地开花。
但是并不是所有品牌溢价高的东西都不行了,消费降级是梯度的,有的人降级是从喜茶降到雪王,有的人是从爱马仕降级到Burberry,品牌溢价是商品的一部分,并不是所有人都不需要,前提是在品牌认知上能建立共识,波司登就是既没有性价比,也讲不好故事,纯靠价格建立品牌心智,很脆弱。
消费者并非像网上渲染的那么没钱,也不是不愿意花钱,而是花钱的逻辑变了,你看买谷子和买水晶的人乌央乌央的,花的都是闲钱。
白牌商品在电商和硬折扣渠道势头很猛,除了没有品牌溢价,也没啥知识产权壁垒,设计很灵活,渠道成本也低,“又不是不能用”的基础上,稍微做点品质感,在下沉市场很有腾挪空间。做品质成本高,但做“品质感”的成本就低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