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虚拟与混合现实小组

虚拟现实会逐渐模糊现实与虚拟世界的边界吗?聊聊你的看法。

211063人已经加入

  • 我爱呼吸
    25天前
    聊了很多AI,也来一期VR。很精彩的是最后大家一起讨论用手机拍摄(人眼瞳距效果的)空间视频的可能性🫰🏻

    还有一段我觉得很犀利的话没有放在正文里:

    VR游戏赛道看起来很大,但就是一个「鱼缸经济」,是依靠 Meta 的大力补贴完成的。鱼缸经济意思是你养一个鱼缸,要在上面放一个紫外线灯,只要紫外线灯一停,水藻就会死。水藻死了,鱼就死了,整个生态就崩了,现在 Meta 就是那个紫外线灯。

    Quest 上面 TOP20 的游戏,除了被 Meta 收购的,能自己 breakeven 的团队屈指可数。因为大家很多时候靠 Meta 补贴或者怀着被 Meta 收购的预期,拿三方投资活着。游戏是一个很好的场景,但商业价值到今天为止并没有被验证,就是没有很多的一流的游戏开发者,通过 VR 游戏生态挣到钱。

    VR的新机会:沉浸观影、空间视频、相机硬件

    02
  • JasonM.
    26天前
    It’s time for a change!PICO即将进入新的开放生态阶段——PICO应用商店将向所有开发者无门槛开放。

    【预告】PICO与你携手,向更开放的XR开发者生态迈进!

    20
  • 灯亮了
    02:27
    人活了几千年,总是在做三件事:

    一,追逐更大的权力与认同,寻找归属;
    二,推动故事的发生与延续,总想留下些什么;
    三,寻找生命的意义。

    追溯其原因,这不仅是为了满足个人欲望,更是对抗生命脆弱性的本能反应。

    人类是被环境塑造的社会性动物,内心复杂又矛盾:贪嗔痴促使我们抓取一切,内心却又向往真正的自由美好。

    但贪嗔痴却不仅是我们的弱点,更是推动我们社会各方面不断前行的原动力。我们内心的矛盾不是缺陷,而是人性的精髓。

    或许,生命不在于消除矛盾,而在于学会在矛盾中和解,在有限中触碰无限。

    要找到那个力量,那个力量就在自我当中。这样才能面对人性之恶时,保持清醒不被带偏,同时又充满希望。
    00
  • 决明子18
    2天前
    大概三年前的时候,我的朋友圈签名很长一段时间是“Being towards death”,它是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在其著作《存在与时间》(Sein und Zeit)中提出的一个概念,描述人类存在的一种根本特征,即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朝向自己的死亡。

    而我关于向死而生的启蒙最早源于10岁的某个下午,那是一节数学课,数学老师是校长,平日里不怒而威,他进教室后一言不发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个点,在不远处又画了个方块,这两点之间画了很多个点连成线,转过身来向我们说道:“每个人从一出生起就在走向坟墓,走向死亡……”后面说了什么已经不记得了,一群小学生哪能懂太多关于向死而生的意义,但那却是我最早见过最直观明了阐述towards death的场景。

    另一个暑假的中午,我牵着表妹去喊爷爷回家吃饭,在我和爷爷的中间必经路上,躺着一个被布蒙着脸和身体的年轻人,周围是已经干掉的血渍,听闻是夜里喝醉酒骑摩托撞在路边的车上了,当场死亡。在我牵着表妹的手一步步走向他时,爷爷厉声呵斥住了我,他自己走了过来,带我们回了家。那个被白布遮住的已然凋亡的生命,和老师画在黑板上的白点一样,也永远且清晰的留在了我的脑海里。
    21
  • Phi_Pss
    1天前
    要不是体验Vision Pro真是很久都不会来三里屯了
    沉浸环境、交互体验和空间计算
    苹果真是无敌
    #最喜欢骑行在这条路的感觉了,不是去上跳舞课就是有所期待。
    40
  • 徐冲浪
    1天前
    吃了山形县的拉面,京都地铁站搞了个拉面小径,里面有十来家不同地区不同风格的拉面,挺有意思的。

    在日本这两周,感觉这么多顿吃下来,跟基总一起吃的东京排名第一的烤鸡翅好吃,跟东京大明白吃的BARBACOA好吃,算自助巴西烤肉分类。寿司一般,猪排饭一般,拉面还行,其他感觉没什么吃的了。

    拉面吃了这么多,感觉还是富山和德根的好吃,札幌的我不喜欢,翻译很喜欢里面炸的肉排,山形的太清淡了,本来今天要吃博多的,但是门口的臭味劝退了,不知道为啥臭味这么大。

    日本的餐饮店也主要集中在地铁沿线,京都这边尤其明显,稍微远一点就没吃饭的地方了,前几天跟翻译往北面走了三公里,附近因为没有地铁站,只有一两家火锅店,其他什么都没有,往地铁方向走,有两条街全是居酒屋,只有地铁站里面有东西吃。
    20
  • Ian在AR行业
    4天前
    1、最近在思考一个问题,今天的AI眼镜为什么要加上视觉信息,而不是仅考虑听觉信息。

    这个问题很难,难的不是这个问题是否是伪命题,难的是为什么要在今天就要加上显示。

    长期来看,信息已经以视觉的方式走进每个人的生活,我们习惯以视觉的方式获取信息,无论以直接还是抽象的方式表达现实世界和抽象世界,都能给我们带来精神价值。今天,AI眼镜大行其道,Meta Ray-ban2先行做了一个用语音就能和AI交互的榜样,看似就不需要显示了,也能体验闭环,但其实Meta Ray-ban2没有证明纯声音输入输出的AI交互是OK的,至少这个AI语音交互的功能没有成为核心卖点。

    单模态声音输出的缺点就不说了,比如声音时间线性,效率低,还有OWS设计天生的信噪比不可控等,但多模态的AI输入就应该搭配多模态的信息输出,最高「到达」效率的(指的是用户接收到了信息且高保真吸收)依然是视觉,生而效率使命的智能眼镜,必然搭配能走向使命终点的硬件方案,Day1就得思考公司在显示上能做到什么程度。

    其次,我们在今天就需要显示,的的确确在系统和应用的实践中和与客户的交流中感受到加上显示有多迫切。

    是不是在我们需要获取信息时手机已经解决得很好了?是的,但那仅针对过去十多年移动互联网以APP的数据分发方式和拿起手机的意图交互范式,你有意图时你去拿手机找信息,而加上显示的眼镜能在部分手机生活的基础上,转移到显示眼镜上得到满足,迎合懒的本性。再有,眼镜能产生新数据,就如智能手表的健康数据和实时数据我们没必要打开手机看一样,就不展开了。

    供应链也差不多了ready 了。

    至于那个在眼镜上发挥显示的killer app是什么,我也在探索中,但这个killer app一定离不开提效二字。

    2、最近跟朋友聊天,问到如何看待最近的AI眼镜热。我的看法是,下半年到明年,都是产品定义试错年,没有所谓的绝对正确和错误,每家都根据自己对Meta Ray-ban2成功的理解、对AI应用在眼镜上的理解、对加不加显示模块的理解、对目标客群和产品定位的理解、对眼镜和时尚的理解,其实都不太一样。

    我们都知道一副眼镜从轻做就要有取舍,但取舍看似容易,其实是最难的。我之前在博客就说过,非常考验产品经理对用户需求的理解、考验定力、考验简单的取舍背后是否有复杂的系统性思考来构建独特的优势。

    就拿Meta Ray-ban2的取舍举例,时间上来看,Meta Ray-ban2大概率是在22年立项的,彼时的光学显示系统如光机体积、波导一致性和良率、光学模组成本和多模态大模型都处于不够好的阶段,我是Meta Ray-ban2的产品经理我也不会上显示。

    需求上来看,Meta Ray-ban2落地在发达国家,而且是全球最大的经济体,人均GDP高达七万六刀,一副299美金的Meta Ray-ban2占了人均GDP的0.00448,用福格行为模型来分析,就是虽然买这幅眼镜的动机不是很明确(拍摄+Ray-ban+AI尝鲜可能是),但行动成本低,除了299刀的财务成本和挑一款喜欢的款式,没太多的决策因素,加上Ray-ban除了Asia的2228家门店外,北美和欧洲加起来有近一万五千家门店,「触发」的点也够多。

    我想说的是,Ray-ban满足的是物质需求阶段之后的精神探索阶段的精神需求,并没有在解决某个痛点问题,并没有在解决某个痛点问题,并没有在解决某个痛点问题,照搬在国内落地,且把拍摄和语音的交互能力作为卖点,会非常困难。

    所以,在Meta Ray-ban2的亮眼表现的背景下,独立思考,切中某个群体的某个痛点,找到他们真正关心的事情,不管是显示、喇叭、Mic和多模态交互的哪种组合,都有机会PMF。
    91
  • 小驴静子
    1天前
    去王府井试了Vision Pro, 当天就能约上,也可以walk-in. 因为预期很悲观,所以体感很惊艳,虽然戴上去两秒就想扯下来,但是短短30分钟的体验足以提供购买冲动,至少能让人感觉到3D高清沉浸式体验的独有魅力。几乎不打手机游戏但对VR游戏憧憬了起来。

    只要轻一半、价格便宜一半,我就愿意购买。甚至当下也愿意去租或者去店里花钱玩。

    1. 8K沉浸式体验太惊艳了,在模拟自然里干活的体验可能超过真实体验,毕竟没人可以在真的草原雪地里舒适的干活。
    2. 高清视频的需求会被新的硬件环境创造出来。
    3. 能配合这款硬件提供真正牛逼体验的软件还太少,体验里给的观影和游戏基本都是2D。
    4. 苹果的硬件都开成这样了,开发者们请接棒啊!
    5. 交互很自然,但打字仍然没解决,店员建议外接键盘。
    6. 考虑到第一代销量不佳,苹果有没有想过租赁模式?
    7. 早期科技产品不怕贵不怕重,怕的是毫不惊艳,只要有惊艳,就有believer, 难的是持续提供惊艳。
    30
  • 时光机司机小Wong
    4天前
    虽然不是为了流量
    但发了这么多XR和3D的东西
    不如发一条AI的内容涨粉快
    那过两天再补一条这半年具身智能的道听途说吧
    30
  • hblee
    3天前
    我看好基于 Spatial Personas 的会议、严肃社交等 XR 协作场景,原因只有一点:贴近现实的 3D 信息产生信任,信任进而创造超越 XR 之外的外延价值。

    反之,我看好基于 Avatar 的休闲社交等 XR 娱乐场景:脱离现实的 3D 信息产生安全感,安全感进而创造委身于 XR 之内的内涵价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