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JWang_
568关注683被关注1夸夸
🦦🏞️🧭
💬 Meta-ironic / nothing personic / 理解之前先有表达

👾🦄*zoanalyse*
置顶
JWang_
12月前
“上帝死了,则一切都不被允许”
00
JWang_
6天前
有看着舒服的东西是好事,能像他一样从小聪明播客起家到在会所给有钱人讲课、甚至润掉,那是更舒服的事。我替所有读者希望这份舒服能传递给每一位聪明程度不亚于他的人。 //@Howie-Lee: 明白你的意思,中李哲学主义学艺不精是事实,润后也愈发反建制了,不过看他也只是在ideological舒适区里扩充信源。但是话说回来,简中网左vmz那套我也是断然看不下去的。

Howie-Lee: 推荐阅读李厚辰写的书

63
JWang_
7天前
招摇撞骗哪都有,中产社群特别妖。

(没有要说不应追究或受害者活该的意思)
30
JWang_
7天前
这叫大J与大J悲欢并不相通,表明即刻是个优秀的隔温层社区(或“你”是个优秀的单温层用户) //@旧日笔记小丑鱼: 白瞎了头像

条件状语从句: 玩即刻5年多了,但发现90%的瓜看不懂,许多人设崩塌的所谓大J几乎也从未听过。 只能跟他们说,很遗憾用这种方式认识你。

40
JWang_
11天前
符号学剥削,🚕🐦🈶1️⃣✋ //@Envl: 物质丰富以后就整点精神追求吧 大概

Envl: 虽然是中文但我看不大懂 大j们大多和树先生很熟也是我一直以来很困惑的事情

10
JWang_
13天前
“They are ridiculously rational people.”
(quote from yishan’s thread)

An interesting oxymoron.

---

同样有趣的,李如一:

蘋果做了很多好產品,但這些產品可以說在某種程度上是爲在加州生活的人優化的,如果妳是加州居民用起來會感覺更好。如果一輩子都在東京這種高密度空間生活,對於AirPods有可能在擠地鐵時掉到路軌上就會給予更多考慮。

https://blog.yitianshijie.net/2023/11/22/4125/

00
JWang_
14天前
因为AI派需要一个疯狂代言人吧。
原动态已删除
20
JWang_
15天前
说的不是科学内部的运作方式,而是它展现出来的样子、它“被”用的方式。用科学话语来唬人、控制人,一直都在发生。 不过具体的方式可能不是yusen说的那种神神秘秘的样子。(原post: m.okjike.com

OrangeCLK: 实验科学不应当拿去和巫术做类比

00
JWang_
25天前
这种想法和所谓「富人思维」和某种心理暗示技法很像:如果我有钱了我会如何花钱 / 如果我不被现在的问题所困扰我的心情会怎样,会做什么决策。

然而真正的问题在于:我所思考的会否是我所希望想思考的?我何以相信我自己的思考,而不是鼓吹者的?我的思考为何不像他人思考一样是种妄想?

zhijie发表了动态:有些时候「自下而上」的思考方式会很有帮助,尤其是对于新生的事物。 一个技术到底能产生多少价值,取决于它如何解决一个个具体的问题。 如果一个技术不能解决实际问题,或是帮助不大,那么建立在这个技术上的东西就会成为空中阁楼,没有任何基础。 当你遍历各种可能性之后,发现具体解决的问题很有限时,就可以做出初步的判断,这个技术可能没有那么重要。 当然,由于我们获取到的信息是不完备的,很难完全遍历所有的可能性,所以仍然存在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出现,会推翻前面的判断。所以,留心别人有什么和自己不同的想法便有一些帮助。 为了尽可能遍历,一种做法是先抛开当前技术的限制,走到技术的极限。思考5G时可以思考无限的网速,如果无限的网速在手机上提供不了太大价值,那么我们就可以说5G在手机上价值不大。思考crypto时可以思考一个完全去中心,0手续的情况。思考GPT时可以思考一个速度极快智能很高的情况。 抛开技术的限制后,对发散问题很有帮助,虽然人脑还是会自动过滤掉一些看起来不靠谱的想法,而这些看似不靠谱的想法可能很重要。思考一个技术的极限,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一个技术极限上能带来多少价值。 遍历极限技术的可能性,包含了现有技术的可能性。如果这个极限的技术也不能解决具体的问题,那么当前的技术就更不可能。 以这种方式思考,当LangChain出来的时候,就可以设想一个更加厉害的方案或更好的效果的实现,如果这个实现对解决具体的用户需求帮助不大,我们就可以认为LangChain没什么用。如果这个更加厉害的方案的设想也比Open AI的function call厉害,那我们也可能判断function call对于开发者可能有用,但对于解决实际用户的问题可能没用。 对于大模型,GPT-4无法做到事,开源的模型可能也做不到(对用户来说也许优势是私有模型,然而模型有没有用首先要看智能高不高)。如果不考虑成本,GPT-4的使用场景会覆盖开源的场景。开源的模型对于开发大模型公司是重要的,但对于应用开发者可能没有那么重要。 另一个例子是,我们可以举例出很多AI带来失业的可能性,有微观的推理也有宏观的推理,但是人们也会说AI会带来新的工作,可是要说能带来什么新工作却又很难设想,那我们或许可以先认为AI未来确实会带来更多的失业,除非我们出现了新的证据。

00
JWang_
1月前
这个拼写是不小心的还是故意的…😂🤦‍♂️ #Pluto
00
JWang_
1月前
你即的思想哲学水平真的很差🥱脾气倒不小(没有慧根,摇头.gif

蜉蝣之歌: 东北靠近朝鲜那里很喜欢吃狗肉,山东东营附近也有狗肉菜式的餐馆(以前骑行去东营黄河入海口时见到不少),黄泛区比如徐州就有吃狗肉的习俗(铁链女在的那个地方),两广也有,比如全国有名的玉林狗肉节,个人小时候也吃过不少狗肉(不止是狗肉,还有其它,如果能重新选,还是会吃,毕竟匮乏状态下的人其实选择并不多,吃饱了才能谈其它,即使对自己喂养过的动物有感情,也得为了吃饭做出牺牲)。 其实狗肉相对于鸡鸭鱼猪等常见肉类,价格偏贵,与鹅差不多,低于羊肉,原材料来源大多依赖农家散养的护院土狗,产量低,没法作为日常菜,农村的狗大多短命,最终命运无非是被吃(比较少,毕竟还是有一定感情)、被卖就是被偷(游荡乡间的青年常以此法提供聚餐喝酒的下酒菜原料)。 广大农村地区对狗的定位并非网上常见的伴侣型动物,它与城市对宠物的文化消费逻辑不同,最多能扩展到从人类中心出发的动物福利,离(动物中心视角的)动物权利实在太远了。 个人觉得即使持有支持动保和生态主义运动的立场,也得了解一定事实,只有基于事实才能去谈如何改变。 至于常识,往往随时空而变。本地的常识在当代以前是治乱循环的历史周期律,每隔两三百年就死掉大多数人口,每隔几代人就能有幸体验吃观音土和易子而食,说是全球独此一家也不为过(苦难实在太过深重,能免于苦难者往往伴随着不义,与权力深度捆绑,不能艰苦奋斗吃苦耐劳者很难有后代)。拥有悠久饥饿记忆的中国人看到欧美人的饮食习惯,很难不感慨浪费食材资源。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