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生姜iris
5月前
终于在飞机✈️上,开始静下心来,讲一讲「我为什么选择字节」

这两天总是有很多人跑来问我——「怎么不继续创业了?」「为什么选择去大厂上班?」

还真是蛮有意思,我能感受到大家对「创业」和「大厂」都或多或少有一些「刻板印象」(连续创业者真的很酷!但是大厂上班也很有价值啊🤔成功真的不只有单一的评价体系和标准🍻

我还蛮庆幸自己是先创业,后来的大厂。导致对于大厂所谓的「条条框框」和很多「规定」,都带着一丝天然的理解。
因为「每一条看似冷酷的规定,前面都一定发生了难以承受的事故。」(此处call back一下,前司开始重视《员工手册》,就是曾被某个员工给狠狠「伤害」和「欺负」,而不得不回头去完善「条款」和「流程」

因而当我看到字节做到了90%的流程自动化时,我是真心觉得很牛掰的(据说流程自动化和坦诚清晰的文档库是大厂标配,BAT的朋友都有感慨这一点

我是今年9月「起心动念」说想去「大厂」看看。原因有三:

1️⃣ 我从来没有去过大厂。但是第一段创业招了很多大厂出来的人。创业的时候,对大厂出来的人是有「大厂滤镜」的,会在招聘过程中「过于客气」,而在后续管理过程中也「很难客观」。这会让我深切的觉得,在如何管理和用好「大厂出来的人」的这件事上,我需要补课。因而,「组织管理」和「企业文化建设」,是我希望能从大厂中「观测」和「学习」的知识(观测和学习不代表全盘接受,而是我先去看看大厂是怎么做的,然后再取长补短,才能去构建和思考我想要塑造的企业应该拥有怎样的使命/愿景/价值观 (祛魅的方式方法有很多种,大家选择匹配自己的方式就好🌱

2️⃣大厂是一个有很多「聪明人」在的地方。今年因缘际会,我短暂的搞过一个很小的孵化项目,但是这个过程中,我发现我「识人」会有一些欠缺。譬如,我会很容易快速的信任一个人,然后就会付出过多,进而被狠狠伤害(被伤害的时候真的是会怀疑人生,因而我今年才会疯狂思考,「世界上是不是只有一种方式才能成功?那就是踩着别人的碎骨往前走」而大厂是一个可以快速修炼「识人」的地方(至少样本数量是够多的🌠

3️⃣ 在聊了100+ Ai startups后,我深深的意识到「大平台」「大资源方」的决策路径和初创企业的决策路径还是有蛮大差异的(虽然很多时候并不代表平台资源方就正确,甚至不代表他们想的更清楚),但是当有足够多试错成本或者曾经真的拿到过一些Top结果的时候,面对成熟业务的下一个milestone或者开新业务线时,内部决策路径/试错时间/行动方法还是值得观测(虽然并不代表一定能观测到,观测到也并不一定真的有用,甚至有概率观测到的也都是错的,因为会错误归因 —— 但是本身「看到不一样的世界」这件事就很有意思💫

其实还有一个理由,是希望能去学习一下100-10000阶段的企业在发生什么。因为我的经验多在0-5,100-10000的世界我还没见过,因而就很想看一看(100-10000当然有很多100-10000带来的弊端,但是抱着学习的心态来,反而可以坦然很多🌱

有了这些想法后,由于我之前的经验不在电商,且又对SaaS很感兴趣。而字节的国际化业务又做的最好(没选择微软/谷歌也是因为我很相信「文化」这件事儿,有些文化背景确实是很关键的考量因素

因而基本就决定去「字节」。

非常感谢 @Kelly.soul 帮我介绍了超级靠谱的HR,并且@玉伯 老师也很supportive的给我提了很多很好的建议,并且很温柔的鼓励我「想去看看就去」

@DemiHou @Luuuuuuuy 梦琪也很鼓励我,说「在字节确实能学到不一样的东西」

因此,哪怕有很多质疑的声音,我还是相对顺利的经过5轮面试,最终在上周入职。

我很相信@Luuuuuuuy 给我说的那句话——「创业是一场长跑」
我这两天总是和人开玩笑,「Notion都做了8年才到一百万用户,但是很多人创业,上来就希望自己的第一年是Notion的第六年,甚至是Notion的第八年,这或许不是不可能,但是真的很难」

用10年的周期去看创业这件事,并且创业的前提是要充分「自洽」,有「足够的安全感」
这样的安全感才能让我们穿越周期,穿越噪音,穿越那些追风和追热点的浪花。
才能让我们静下心去构建「真正的壁垒」,去做「真正难且正确的事」

今年4月我从前司退出的时候,内心非常的惶急,不懂得如何去评估自己在市场的价格。内心的力量还不够强大,又再难有勇气再花家里的钱去赌一个人或一件事。这样的状态是很难让我有心力再去投入下一段创业的。

且上一段创业带给我的,是「紊乱的生物钟」「去年阳了4次」「4年胖了30斤」「每一年都有一个巨大的坎儿,情绪和心情都紧绷到要看心理医生的地步」
创业是很苦很累的。它很刺激,很兴奋,很有挑战,能看到很多风景。
但是也真的「压力与机遇并存」

坦然的承认自己现在还没准备好,不是一件多么丢脸的事。
在我退出前司迫切的飘荡了半年后,我需要一个时间和空间,去把自己的身体调整到一个「相对舒适的节奏和状态」

而字节,我可以学习,还可以吃食堂,还有下午茶和水果。
某种程度上,我真的比创业的时候饮食规律了许多(因为每天都定点放饭!
(创业的时候每天1顿饭大晚上加完班干夜宵简直家常便饭,我的重度脂肪肝就是这么来的🥲

我今年一直强调「尊重自己的感受」「身体第一」
真的绝不是说说而已。

我很支持,也愿意持续的帮助所有我可以帮到的创业者们。
但我也真的想告诉大家,「创业是一场马拉松」
要有耐心,要长期主义。不要太着急。
请相信时间的力量。
最关键的是,请务必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和「情绪」
健康的身体和稳定的情绪,才能帮助我们面对和穿越创业带来的一波比一波更大的浪潮,和看似难以评估变幻莫测的周期。

与大家共勉。
7244

来自圈子

圈子图片

创业者的日常

31213人已经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