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沼蛙奥诺维奇
1k关注3k被关注30夸夸
沼蛙奥诺维奇,在沙发上创作游戏。
天生的法兰左和BTV(但不会潜水)。
沼蛙奥诺维奇
1天前
DeepSeek TikTok 已进入四线城市老人谈资语料库……我爸一个连拼音都不会念的,在问我这两个单词咋念(以便于跟他的哥们更好地吹水)……还跟我聊梁文峰王兴兴
11
沼蛙奥诺维奇
3天前
清空又一个城市的生活痕迹
182
沼蛙奥诺维奇
5天前
时隔多年第三次使用爱回收的服务。与第一次使用时的「检测很宽松,随便看两眼就付款」、第二次使用时的「正在被京东并购,检测流程规范化到吹毛求疵」的体验不同,如今二手收机的体验和流程已经极其标准化。并且有个体验还不错:线上估价时,一般自测者没那么严格,会倾向于高估价格,线下质检员检测后会倾向于低估,但它们似乎做了一些预期平衡管理,在展示时会做一些对冲,导致线下环节中明显发现更多问题,但估出来的价格和线上估得差不多。
00
沼蛙奥诺维奇
5天前
海天岛传奇有这个问题,一关的解锁道具可能在几十屏以外。比较正面的例子则是见证者,「五步之内必有解药」。

杰克有茶: “把路藏起来让人找”这种设计最好发生在一屏内,但凡有某一次超出一屏,玩家就会产生“该不会隐藏入口在16屏开外吧?”的想法,玩起来就会很累。

00
沼蛙奥诺维奇
5天前
印象最深的是它玩了一些meta梗:剧情上(可惜,不是机制上)让玩家通过穿模、利用穿透恢复到达原本去不了的地方;世界观上不同的副本(地图)本质上位于同一世界空间只是场景位于不同根坐标,(剧情上)打穿场景就能进到别的场景;当年号称不移植Switch,除非老母猪(原文是刺猬)会上树,然后移植了,专门在一棵树上放了一个刺猬。我主要蛮喜欢它的解谜(大地图场景解谜、神殿解谜),《后日谈》部分出来前通了全支线全收集,《后日谈》隔了几年才出来,还没玩

杰克有茶: 《远星物语》通关三章,目前体验下来很不错。 优点: - 游戏很有氛围,仿佛真的在游戏里玩一个网游,不断地有其他玩家在身边跑来跑去,玩起来很热闹。女二性格很开朗,会帮忙打怪,“玩累了”还会下线,上线还得组她🤣。 - 作为ARPG,战斗做得很丝滑,蓄力技能附带时停很合理,因为ARPG被群殴时蓄力会显得很傻。 缺点: - 既然都鼠标操作了,为啥不让设置鼠标按键。我想把远程和近战攻击分成两个键都不行。

20
沼蛙奥诺维奇
6天前
是不是大半华语金曲都是翻唱的?
那当年的歌手吃了很多信息不对称的红利啊。

华语乐坛的没落是因为通网了吗
30
沼蛙奥诺维奇
7天前
我对「史学三裴」的那个sketch本来没啥特别好感的,但是「皮里阳秋」这个(以前从没听过的)成语太让人印象深刻太洗脑了(可能因为皮字开头的组词也太少了。同理我对皮日休这个人名也印象深刻。),导致我现在sketch梗一个不记得,只记得一个皮里阳秋。我发呆的时候脑子里就经常冒出个皮里阳秋。
20
沼蛙奥诺维奇
7天前
补了一些经典本格推理,发现以今天的视角来看很少有不扯的(指逻辑漏洞多),以及后世的众多推理小说确实明目张胆地抄(应该说本格推理的诡计和破解手法早已被穷尽,即使不借鉴也很难做到不雷同了,江户川乱步就整理过一本推理手册,几乎囊括所有推理,他自己就在无参考的情况下雷同过一些)。

也看了些「新本格」,感觉经常「为了推理而推理」,「为了这碟醋而包了这顿饺子」(比如《斜屋犯罪》,为了制造独特的诡计而专门造了一整栋构造奇异的楼,把楼变成机关……),代入感总差一点。

变格推理又感觉更扯一些……

反而社会派就总是耐看,且文学性高一点,故事精彩,就是不再注重推理部分。

感觉跟之前看剧看电影得到的结论差不多,果然最不容易烂尾的推理就是不推理……(放在美剧里的话,就是讲一个小镇上的熟人社会关系错综的故事,比如《东城梦魇》)。

你们有比较喜欢、觉得比较经得起时光考验的推理小说推荐吗
40
沼蛙奥诺维奇
10天前
目前的感受是:
1.无可奈何的选择也是现实主义的选择。这个游戏,自身价值观越多元越不站队的人,玩起来体验可能更好(能理解每一个截然不同立场/视野的人出自自身角度给出的截然相反的陈述;但最终可能跟故事中的主角的临场感仍然隔一层,因为如同游戏中的台词一样,我们作为玩家始终处于「遥远的安全」)。

2.你的选择有被在乎。不仅是那些可能影响主线剧情的选择,而是时时刻刻看上去不那么关键的选择,共同构成「被看见」的感受。跑着进经理办公室,被说不用这么急、跑什么,跟人对话的一些琐碎选项,事后总也会聊起来,事事有反馈。在叙事向的游戏里,「玩家不是推动剧情的工具,而是在构建自己的心中故事」的感受最强烈的一次。

3.不糊弄。很多次游戏角色的自我陈述都被我和女朋友敏锐地捕捉到叙事漏洞,现实中刚吐槽完,下一秒游戏里就出现了如此质疑对方的选项,而不是如同大部分游戏所做的那样,「陈述即事实」、让人感觉作者在玩家之前就已经站队、通过简化的世界观/叙事逻辑糊弄过去。

4.有正常的性别意识和独立个体意识,不直男癌,已经算难得了。

5. 让我意识到「我目前玩过的叙事向游戏还实在太少了,需要补足很多,否则我宣告它在我的游戏列表中的top排名地位毫无含金量,也无法构成对它的客观评价」。但目前我确实比较少玩过比它优秀的叙事向作品,极乐迪斯因为艺术成就必然暂时雷打不动top1,红弦俱乐部会为此下调让位,《看火人》《艾迪芬奇的记忆》跟它又似乎是完全不同的东西。(也比较欢迎推荐更多类似作品,补足我的参考系。目前我只能确认《三伏》《烟火》《山河旅探》地位肯定比它低得多,日式AVG又感觉也差别很多不知道怎么比)

5. 很亚洲。

6. 缺点也是明显的,但不多提,需要完整消化一下,然后我才能去思考和想象「如果时间和经费更充裕,这个游戏还能是什么样」

沼蛙奥诺维奇: 《沉没意志》刚通关。玩的过程中就有很多想评想分析,但玩完后进入一时间怅然若失的失语状态。先收藏下采访视频,晚点再看再辅助消化理解。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