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崇旭_Ken
729关注8k被关注7夸夸
写下阶段性偏见,给未来的自己看
公众号:崇旭
置顶
崇旭_Ken
4月前
给未来十年的自己:

1/ 敏捷而非束缚的。

做能够增加选项的选择。人生很长也很短,多走向开阔之处。从小被告知、灌输的那些理所应当,都值得重新思考一遍。

2/ 开放而非封闭的。

计划容易导向封闭,涌现才能带来更多可能。把计划当作一个托底方案,更多地去拥抱不确定,做些没做过的事情。

3/ TA 地自我表达。

跟世界的每一次交互,都是在自我表达。带着利 TA 的善意,围绕自己的感受、情绪、认知去表达,就是最好的创作。

4/ 由爱驱动,而非恐惧。

恐惧往往会让人动作变形,阻止你做真正的自己。爱是一切问题的终极答案吗?不知道,但,是爱让人舒展。不舒展就会败北。

5/ 多看看现实世界。

互联网给人能知晓一切、看到一切的幻觉。但现实世界里,还有大量没「上网」的东西。亲临现场,才能真正看见。

6/ 不要再欺骗自己,忽视内心的声音。

没有被真正解决的重要问题,一定会重新回到人生里。逃避只会让自己蹉跎更多岁月。直至时机尽失,我们又哄骗自己「这是命运」。
1025
崇旭_Ken
3天前
今天,自己漫无目的地在闹市街区走着的某一刻,突然强烈地意识到一点:孤独一人的时候,我对探索物理的真实世界实在是兴趣寥寥。

从来未曾单独旅行过。尽管有些朋友说是很有趣的体验,但这个想法在我脑子里,就像那墙上挂不住的水,总是很快就会消失。

过往的每次旅行里,我都不是制定行程的人。看过的风景,吃过的美食,经历过的体验,似乎绝大部分的意义都依附于跟我同行的人。

自己跟自己待着的时候,总是更倾向于探索精神世界。阅读、写作、观影、游戏……喜欢这些,可能因为它们都是有安全边界、可能性无限的探索。

我的肉身绝对安全,但我的思想却可以随着各种形式的内容去到任何一个地方。当然,这与进入真实世界相比,肯定少了很多维度的感受。

可是这真的太舒适了……最近在外的时候,总是有强烈的意愿想回到自己的窝里,因为那里一切都是我需要的样子,它们给我无可比拟的安全感。

如此需要安全感,大概也还是因为内心有太多恐惧。今年我 break 了太多东西,多到我担心自己也快要 break 了。

我的人生像是在进行灾后重建的工作。这个重建可不像玩模拟城市,鼠标一点就立起高楼大厦,而是涉及庞杂的、具体的事务,而且因为方向不明,很多看起来就像是在走弯路。

但弯路是必要的。今年最重要的领悟之一便是,弯路往往是走过了才知道是弯路。以及,弯路总有其意义,你不知道将来的哪一天点就连成了线。

人间万事,塞翁失马。
118
崇旭_Ken
4天前
在播客里听到一句话:「当你的底层认知是错的,就会开始期待一些几率很低的事情,我真心觉得这常常是很多人悲剧的来源。」
103
崇旭_Ken
7天前
最近的写作状态:有心,无力。

跟朋友说心情好的时候根本不想发即刻。

问题是最近心情没有很好,但又好像没有足够的带宽去表达,处于卡在中间的状态。

好死不死,写作对我来说是重要的疗愈方式。

人生不过大梦一场,怎么办啊怎么办。
140
崇旭_Ken
7天前
最近脑海里飘着的那句话是:「你可以拥有一切,但无法同时拥有。」
41
崇旭_Ken
9天前
我也很喜欢这一期,也是从这里开始去了解更多的~ //@夕子_: 想起去年卧房撸歌有一期她的对谈,真的太喜欢她的表达了,当时大冬天的,走在过江的大桥上,听得我眼眶发热。没听过的话一定要去听!之前好像下架过,七月份又回来了。www.xiaoyuzhoufm.com

崇旭_Ken: 看到安溥说的一段话,很喜欢,分享一下: 「我觉得我跟年轻的时候,差别最大的地方,其实是年轻的时候虽然都觉得,自己已经算很接受人与人之间的分别、身份的差异,自己做得到或做得还可以再努力的事情。 但心里面就还不愿意承认,总觉得日子很长,然后我也还会有变化,只要我够努力,我也许可以变成自己想要变的人或是什么的。 但现在的话,反而就比较愿意承认事实,比如说我承认我是一个台北人,我承认今天没有陪我儿子过生日,承认每一天做得不好,或是没有到达自己期待的事情。 那这份承认其实让我不是变得踏实,而是变得更了解,虽然我没有、我不是我自己最想要的哪些角色,但因为这样我可以回归,现在此刻我还没有那么喜欢的角色,那我还可以做什么。 因为我觉得长大的过程就是理解到,我们在社会上,或是在自己人生里的角色,有时候不见得是自己喜欢的,但说不定是另外一个人梦寐以求的,是吧。 我很想要为台北当好妈妈,但也许远方有一个人,是这么羡慕我在台上。 于是我觉得在成长的过程里,当我了解这件事以后,我变得意外地,非常全心全意去拥抱,我身上每一个我喜欢或不喜欢的角色。 然后我发现,可以把任何一个甚至是我自己没那么认同的角色,找出方法把它做好,竟然也是我在这个世界上,唯一还可以有的小小贡献,反而不是如果我变成了梦寐以求的那个自己,可以做得到的。」 发现自己听她说话心情就会好一点,以及她好像说什么都显得很可信、很有道理…… 🤣

00
崇旭_Ken
9天前
看到安溥说的一段话,很喜欢,分享一下:

「我觉得我跟年轻的时候,差别最大的地方,其实是年轻的时候虽然都觉得,自己已经算很接受人与人之间的分别、身份的差异,自己做得到或做得还可以再努力的事情。

但心里面就还不愿意承认,总觉得日子很长,然后我也还会有变化,只要我够努力,我也许可以变成自己想要变的人或是什么的。

但现在的话,反而就比较愿意承认事实,比如说我承认我是一个台北人,我承认今天没有陪我儿子过生日,承认每一天做得不好,或是没有到达自己期待的事情。

那这份承认其实让我不是变得踏实,而是变得更了解,虽然我没有、我不是我自己最想要的哪些角色,但因为这样我可以回归,现在此刻我还没有那么喜欢的角色,那我还可以做什么。

因为我觉得长大的过程就是理解到,我们在社会上,或是在自己人生里的角色,有时候不见得是自己喜欢的,但说不定是另外一个人梦寐以求的,是吧。

我很想要为台北当好妈妈,但也许远方有一个人,是这么羡慕我在台上。

于是我觉得在成长的过程里,当我了解这件事以后,我变得意外地,非常全心全意去拥抱,我身上每一个我喜欢或不喜欢的角色。

然后我发现,可以把任何一个甚至是我自己没那么认同的角色,找出方法把它做好,竟然也是我在这个世界上,唯一还可以有的小小贡献,反而不是如果我变成了梦寐以求的那个自己,可以做得到的。」

发现自己听她说话心情就会好一点,以及她好像说什么都显得很可信、很有道理…… 🤣
2041
崇旭_Ken
13天前
今天听到最喜欢的一句话:「慈悲就是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和状态。」
25
崇旭_Ken
14天前
有朋友问我身高,我说 179,他说这世上不存在 179 这个身高。

其实我也曾经 180 过,经历了 178 - 180 - 179 的剧烈波动,程度堪比 A 股。

👇
173
崇旭_Ken
15天前
看完这电影,心里酸酸的。

「你包含着无数的可能性,但又残酷而美丽地根植于时空中的一个特定位置。」

“You contain multitudes and yet you are rooted so cruelly and beautifully to one particular spot in space and time.”

我不跑调: 看完《过往人生》忧愁了两天,做完这期播客又忧愁了一会。 没有什么类似的和青梅竹马离别又重逢体验,但就是觉得电影里的镜头细节和音乐都很好,感情表达也很细腻。比如能表现脆弱面的女主老公 Arthur 和最后的告别画面真是有点迷人…… 后来我在导演 Celine Song 在 A24 的 newsletter 里写了这样一段话,真是美得很准确: 观看这部电影的体验不仅仅是关于我。如果你去看这部电影,我希望它能带你踏上一段内心之旅:去你可能曾经去过的所有地方,或者你甚至没有意识到自己去过的地方,或者你感觉也许、或许、莫名其妙地在另一个生命中去过的地方。 我希望你在你所在的城市去看这部电影,无论你现在身在何处,它能让你意识到你是如此之大,又如此之小:你包含着无数的可能性,但又残酷而美丽地根植于时空中的一个特定位置。 My wish for you if you go and see this movie is that it takes you on a journey within yourself: to all the places you might have gone, or the places you’ve been without even realizing it, or the places you feel maybe, perhaps, inexplicably, you’ve been in another life. My hope is that you go see this movie in your city — wherever you happen to be right now — and that it makes you alive to the fact that you are so very big and so very small: you contain multitudes and yet you are rooted so cruelly and beautifully to one particular spot in space and time.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