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咕舟舟
23关注14被关注0夸夸
⭕高敏感人播客《好有共鸣》主理人
🌵前INFP→现ENFP,高敏感理想主义者
📖「对认知升级上瘾」在各个学习平台上有3000h学习时长
咕舟舟
7天前
今日解锁两组景点成就
①,打卡良渚著名景点的「启师傅会客厅」(饭好吃,猫好撸,五星好评[爱心]hhh)

②和白一喵老师从教练,MBTI,人类图,扯到,亲密关系和合作关系还有个人成长的底层逻辑....

🤔快...七个小时?!😱(太感谢了)

有一些零碎想法,记录一下

比如测完MBTI或盖洛普,重点根本不是“你是INTP还是ENTJ”,而是:
* 为什么你去年测的和今年不同?
* 哪些是天生出厂配置,哪些是后天装的插件?
* 你了解这些工具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想起以前总把测评当考试
测完就抓着人说“你看你是xx人群blabla...”

现在才懂,什么时候是一种关心则乱
什么时候应该分享感受和想法
而什么时候才应该到达给建议的level



白老师的聊天魔法更绝

更准确的说,
他是一个特别好的倾听者

对话的过程,像往深潭里轻轻投石子
一圈圈涟漪都是你自己泛起来的:

再一次深刻的感觉到
原来最高级的沟通是当个修禅的玻璃匠 🤔
烧熔那些“你应该如何”的钢印
淬炼出一面剔透的镜子
照见你心里早有却不敢认的答案
53
咕舟舟
12天前
忙到凌乱
但是跟着喜欢的人@雪姨碎碎念bot
见到了喜欢的博主
@启师傅 @张机
做着喜欢的事情

大家都快点赚到100W好吗,哈哈哈哈
00
咕舟舟
12天前
❤️非常感谢乌素做客《好有共鸣》!

节目播出后,不少高敏感人说这期帮他们梳理了搞钱上的卡点,了解了产品化自己的重要性,并且在录完这期之后,舟舟产品化自己的过程也变得顺利了很多!

希望大家听完也有启发❤️大胆的去展现自己的价值,大胆的去和市场交易,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78.高敏感人如何摆脱“金钱羞耻”,赚到人生第一桶金?

提钱退休

00
咕舟舟
2月前
今天复盘写作问题,发现带脑子写和不带脑子差别巨大🤔

“不带脑子写”易出现这些问题↓

结构问题:常自以为讲清了,实则个人经历、观点、解决方案混杂,毫无前后逻辑与重点。
缺乏连贯性:故事A跳故事B,观点A跳观点B ,点与点无“线”连接,大脑虽自动连接,读者却不理解关联,情绪也无法流转。
表达问题:

- 专业用语要加解释。
- 避免情感浓度均匀,别一下具象描写,一下抽象观点。
- 刻意制造记忆点,设计金句或用核心比喻贯穿始终。
节奏问题:

- 段落:长短忽变,离谱时一段仅几个字,另一段却超200字。
- 语态:口语化与专业书面语反复横跳[捂脸]

怎么解决?

1.装上脑子hhhh
2.明确结构(装“骨架”),优化过渡(连上线)
3.具象→抽象:将抽象概念化为日常意象,如“焊死在工位上” 。原文“社会文化影响”可改为“社会时钟的镣铐”
4.金句锻造:DS说金句是“先写出200%浓度的情绪,再用理性蒸馏出50%的精华,最后用20%的留白”

有点难度,得再打磨,好在过程超好玩
00
咕舟舟
2月前
对谈《提钱退休》主播乌素老师🎤
聊聊高敏感人怎么突破赚钱💰卡点~
01
咕舟舟
2月前
太好了!!有乌素的播客听咯!!(当主播版hhh 😜)

乌素淖尔: 播客更新虽迟但到(当嘉宾版)

00
咕舟舟
2月前
我发现很多人(包括我)在表达里会犯一个错误:没有用好“衔接”



👉🏻什么是衔接呢?

就像在一条很长的“思维之路”里的路标
而内容越长,“路标” 就越重要

没有路标的话

就像很多大学老师讲的课,快1个小时的课呀,讲述方式一致,语音语调一致……

就,很好睡?

👉🏻怎么设计衔接呢?

有三种常见的“路标”

1⃣️方向指示型

早年我看美剧《吸血鬼日记》的时候,总是听到这句话以至于可以背下来:

“Previously on 'The Vampire Diaries'...”

也就是“前情提要”
没有前情提要而很长的剧,追着追着就不知道讲到哪了,就跟容易弃剧

在表达中来说就类似于:
"刚才我们已经讨论过..."这样的句子

同样很重要的是
前方预告:"接下来我们将探讨..."
&位置确认:"目前我们正在分析..."

就像高德的语音播报,令人安心

2⃣️视觉辅助型

跨年的时候
在线上线下都看了一些年度演讲
大佬们演讲的时候,除了文稿,一大亮点是他们ppt

ppt上的表现方式也很多

思维导图,各种表格,高亮文字,
鲜艳颜色,或者就一句话的重点突出
(突然相待当设计师时通宵做汇报ppt的时光[流泪])

总之“视觉辅助”是为了更好的
「领清重点」
或者「概括内容」
给听众一些“拍个照开始摸摸鱼”的时间

3⃣️互动引导型

我发现斯斯、润宇都很喜欢用的方式用“问题”作为衔接

这也渐渐成为了我的习惯
比如自问自答式过渡:
"很多友友会问..."
比如抛出问题,结尾回收,

提问的点,也是情绪变化的点,
是抓到听众注意力的点



感觉做一场表达
就像一场策划一场旅行
作为导游的我们要知道大家什么时候
什么时候能玩(干货段落)
想要休息(缓冲段落,比如重复核心观点)

有意思~
00
咕舟舟
2月前
不管怎么说,最近AI的发展还是在心里泛起一些焦虑的涟漪,但是​昨天在学习写作的时候,在学到的东西里得到了一颗“定心丸”

​○

👉🏻​当AI又聪明又有情商,写的东西超过大部分写作者的时候,什么是作为人不可替代的部分?

可能是【故事的力量】

而且是一手的,稀缺的,与这个IP相关的故事/案例

​可以用AI讲述忠犬八公的故事,
但无法替我感受当我最后一次抚摸陪我10多年的老狗时,它炽热的眼神

​可以用AI讨论东亚社会母女关系
​但我会记得写上和妈妈紧紧相拥的时候,她毛绒大衣的绒软质感和头发上总是带着的木质精油香味

写作是跨越时空【传递感知】
好的故事能够传递强烈的感知,让读者产生共鸣。

​○

👉🏻那,好的故事是由什么组成的呢?

举个例子,

我们播客里现在好评最高的节目是玛雅讲她从谷底反弹的那期(也是我最喜欢的一期)

过了那么久,还弥留在我脑海里面的是这些碎片。

*​她在尼泊尔的山里迷路,手机没有信号,碰到了一个”老神仙”
*她在安定医院精神科的走廊里排着队等待“审判”
*她确诊双相后辞职,瞒着家里假装去上班,把车开到湖边睡觉

情节只是让【瞬间】发生的东西,而瞬间是为了让【主题】发生。



所以打开我们体验,
打开我们的朋友圈
记录生活的美好,
记录生活中的碎片,

记录听到的,看到的,感受到的,
吃到的,玩儿到的,和凌晨突然进入你睡梦中的东西

这些东西构成你的记忆,你的经验,

是你的人生素材
也是你的内容子弹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