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一聊,我为什么会拍评论罗振宇老师那个视频。
10年前的跨年演讲影响了我,十周年在杭州,我当然要去现场,我在开票的第一分钟买了票。
我本来想拍一支纪念10周年的视频。
现场我采访了不少路人,问“10年前的第一场演讲你在做什么”、“你此行想找一个关于什么答案”。
采访比较匆忙,数量不够质量也不高,我觉得出不了片。
我在想,要不然尝试总结这一次演讲的亮点。
但当我在现场听完前1个小时的时候,我觉得不太妙,我意识到进入主旨的速度有些慢,尤其是商业广告的浓度有些高。
我在想,如果我要出一条视频,是不是要找新的角度。
因为我买的票是最低的票档,在整个会场的最后一排,坐的高并不算舒服,而且前排一直有人在断续聊天。
我想,手机上看,可能能更专注。
不到10点,我离开了现场。边听直播,边想自己这条视频的角度。
到酒店的时候,我脑子里蹦出了一句话“罗振宇好像我们这些接商单的小红书博主“,”他也是普通人”。
因此,我就把视频的角度调整为了从商业广告和内容平衡为角度的评论。
越往后听,我发现这个观点越得到了印证。
因此就有了那个在演讲结束后半小时就发布出的《看了跨年演讲,我发现罗振宇也是普通人》的评论视频。
神奇的是,当我在录制时说出最后一句话“新年快乐”的时候,听见了烟花的声音,一看,刚好是0点。
关于这个视频,有人说我是蹭热点。
废话,当然是蹭热点了。
每年刘润老师的演讲我也会听,也会总结或评论。我还会评论刘思毅和Doris的公司战略。
逻辑很简单。
我是一个以商业为脚本的创作者,我认为关注罗振宇、刘润、刘思毅、Doris这些商业类内容的读者,都是泛商业人群。
和他们建立联系,能让我进入到这些人的视野中。
我厌恶黑子,我希望有建设性的评论,但同时,我也在努力让自己变得更犀利一些。
我想尝试不看一个人的社会身份,而没有分别心的听他的观点。
这是被权威塑造了价值观许多年后,一个年轻人看见更大世界后,对自我认知习惯的战略性调整。
我看到刘润老师在朋友圈写下一段话,大意是说,黑罗振宇的人,不太懂得从一个内容中汲取能量和宝藏,而把注意力过多放在了评论和那些不好的东西中。
我认同这个观点,但我也特别想分享一件事。
当一个人,跻身行列的时候,他不再有评论的自由。
例如,今天刘润、吴晓波、罗振宇、梁宁、香帅这些人都是朋友,他们的同事,他们的服务商、他们的合作伙伴,由于利益相关,或者哪怕只是情面的问题,也不方便评论。
坦白讲,虽然我是一个无名小卒,但我都认为,我不太能够真的大胆评论他们。
因为我隐隐知道,未来,我有可能会在真实的生活中和这些人碰到。
你看,体面的精英之间不会评论,和精英有联系甚至有可能性产生联系的新锐的年轻人也不太会评论。
只有一无所有的人,才会评论。
所以,请千万不要夺走他们评论的权利。
他们中,有人想靠评论赢得流量,获得关注,被看见;但也有人,只是想发表自己真实的看法。
虽然这样的看法或许片面,可能是情绪,不见得高深。但它有真实的部分。
就像朋友说的那样:
张机,你发这个视频,意味着你失去了罗振宇。
但还好,因为你本来就不在他的列表里。
这就是今天每个普通人还能这样评论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