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合作过一个与视频编辑相关的项目,对方采用了“.video”作为域名。关于域名的选择,Founder在前期做了大量研究,比如是否应该选择与关键词高度相关的域名,还是更倾向于品牌化的命名策略。最终,决定采用“品牌(brand name)+相关性(.video)”的方式来命名。为了验证“.video”域名的可行性,还特意咨询了ChatGPT。在当时,ChatGPT表示“.video”可以用于视频编辑,还列出了许多优点。
网站上线至今,运行了大约半年时间。前3个月经历了沙盒期,之后流量迅速上涨,表现非常亮眼。然而,没过多久,网站的曝光量几乎骤降了99%。期间他们并未进行任何违规操作,且在SEO技术和内容层面都保持了较高的水准。排查了所有可能的因素后,最终不得不将问题归因于“.video”域名本身。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域名选择的问题一定不要完全依赖AI工具。比如,第一次询问AI时,它可能会告诉你“.video”适合用于视频分享、制作和流媒体等领域,而当你进一步追问是否适合视频编辑时,它也会给出肯定答案。然而,当你在Namecheap等域名购买平台查询时,会发现“.video”域名的实际适用领域是video promoting,marketing, and sharing。
类似的例子还有我之前关注的一款产品 — Tella(一个在线录屏+视频编辑产品,可以理解为垂直领域的Loom)。它最初使用的是“.tv”域名(tella.tv),但最近也购买了“.com”域名,完成了迁移。这也从侧面印证了一个事实:尽管Google等搜索引擎声称对所有顶级域名一视同仁,但用户对小众域名的接受度和信任度仍然存在偏见(即用户在搜索结果里面不喜欢看上去陌生的域名后缀)。
结论就是,如果你的产品或网站需要依赖SEO流量,域名选择一定要谨慎。尽量选择主流的域名后缀,比如“.com”、“.ai”或“.io”等。如果考虑使用小众域名,建议先在域名购买平台查询该域名的适用领域,确保与产品定位高度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