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企业内部AI 团队啃下第一批硬骨头,把效率和效益都提起来之后,马上会面临新的问题:「如何助力业务长出第二曲线?」
这件事做起来并不容易,但也不得不未雨绸缪。因为决定AI团队在公司处境的,往往不是过去做到了什么,而是今后还能务实地做些什么。
言归正传,在探索这个问题的过程中,我发现俩框架特别有帮助,今天整体梳理一下:
框架一:三个行不行
1、生意行不行
截至目前,在绝大多数领域,AI还没到能改变商业模型的阶段。因此,所谓的“第二曲线”,首先要考虑它本身赚不赚钱。
如果业务连个MVP都没跑出来,AI就不用过去凑热闹了。人类高手都解决不了的难题,何苦为难AI呢。
2、人行不行
一方面,尽可能围绕公司和团队的核心优势去赋能,只有在这些领域,才可能有机会保持领先。
另一方面,尽可能先找拥抱AI的团队合作,搞一万次AI 的科普,不如展示一次拥抱AI 团队的成功案例。
3、技术行不行
AI团队,肯定是比一般业务更懂技术的。但技术在业务上到底帮不帮得上忙,能帮到什么程度,还是要跟业务一起才知道。
虽然传说中的 GPT-5、Claude4 和 llama4 还没有出来,但现阶段的AI已经能做很多事了。业务没有用好的原因,不完全是AI 不够聪明,也可能是尝试的业务场景太少了。
此外,在一些更细分的领域,也时常有新的技术、产品蹦出来。如果能及时关注和尽早测试,也会有不一样的惊喜。
比如说,TDengine 在他们用户大会上展示“一条SQL,带你进入AI时代”的技术后,来自智能制造、电力、新能源、石油、汽车等行业的用户,立马觉得自己的物联网、工业大数据平台与AI大语言模型再也不是触不可及,而是随时可用了。
框架二:先打穿后迁移
1、打穿
所谓的打穿,是把第一批硬骨头里最核心优势的部分,结合AI做到足够行业领先。
如果要达到同样的效果,大厂可能短期跑不通ROI,同行可能烧不起钱打价格战。
2、迁移
行业足够大的话,“打穿”过后,第二曲线就有机会慢慢长出来了。
如果行业不够大,那就要将这个核心优势,迁移到其他的蓝海领域,或者可以“降维打击”的领域。
———
“海外独角兽”公众号里在8月2号的文章(
mp.weixin.qq.com)中说:
企业在 AI 的投入方向上正在从“试验”向“部署”转变,在 2023 年的 7 月、 12 月到今年的 6 月的三次采样中,他们能够明显看到 AI 部署的渗透率的逐步提升。
对于 2025 年的预期,他们看到很多企业表示,随着模型的成熟,企业会进一步考虑在对外功能上尝试 LLM。
而随着 GPT-5 年底的发布,以及 Claude-3.5 系列模型的陆续推出、多模态的持续解锁,所以,到 2025 年再来看大众应用的话,和今天相比也会更加乐观。
希望到那个时候,今天梳理的这俩框架,是亲测可以帮上大忙的。
———
对啦,我们有个无门槛的「讨论AI落地」的群。今天这个问题,正是群友聊到过的。
入群方式在这里,欢迎一起多多交流:
m.okjik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