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富于理性
499关注7k被关注21夸夸
present, playful, persistent.
播客「问题不大」「见贤思齐」
富于理性
2天前
我想避免沉迷《再见爱人4》,于是从上周起,我要求自己:

1/拖延观看
每期至少延迟 1 周再看。比如,下周再看本周的更新。不实时观看,更不要抢先看。

2/ 全剧完结前,不看碎片讨论
不开弹幕,不看解析,不看相关帖子。
如果想交流,找同样观影的人深度聊聊,或者看可信赖的创作者如何解析。

3/ 保持谦卑、知道自己大概率不能「看破真相」
关于某位嘉宾,无论你综合节目文本、观察室点评、过往经验得到什么结论,它都不意味着真实。因为每个人都像深海一样复杂,更不用说,创作者会为 KPI 进行剪裁。

4/你可能很讨厌其中某一位嘉宾,她/他的表现勾起了你的痛楚;但当年伤害你的,是另一个人,冤有头债有主,不要因为反击不了现实中那个人,就对这个遥远的人释放恶意。

5/ 生活为先。如果观影时,感到不舒服、乃至影响生活,停止观影,等更合适的机缘,或彻底放下这个文本。

6/不参与网暴,包括不网暴网暴的人。

好了,明天,我终于可以看上周四的更新了☕️
12
富于理性
10天前
好奇:“赛博人生导师”里,谁的哪一条建议,你真正付诸行动,因此改善了自己的生活?

来源随手举例:海外,Paul Graham, Peter Drucker, Taleb, Naval, Tim Ferriss, Kevin Kelly, Andrew Huberman, James Clear, etc.
本土,大家很熟悉,不再列举
2824
富于理性
17天前

找不着鹿: 试着探讨一下对面向公众大规模暴露个人史/情感史的节目/访谈中的专业伦理考量。 之前听了一档播客节目《to die for》 - 采访对象是一个Russian spy trained for Sexspionage. 其中最让我觉得“不一样”的是这档节目里对采访伦理的考量。 (节目本身也做的非常丰满——有兴趣的可以自己搜来听听。) 比如节目主播就有提到,在对接受采访的Aliia Roza访谈之前,自己做预备功课知道这样对个人历史的回顾——或者干脆来说是创伤史的回顾,不可能不激起被采访者的创伤反应,于是节目主播提前先去接受了trauma informed interview(“创伤知情访谈”)专业培训。 并且节目制作考虑到了这个重新回顾自己这段经历的过程对于被采访者来说一定非常痛苦,所以提前给被采访对象安排了专门有创伤专长的心理咨询师全程协同。 在节目一些零星的片段里,有听到主播说——这一期录完Aliia和咨询师谈了好久——或者是,这期节目录制的时候Aliia刚从咨询师那里出来。给人的感觉就是在整个录制期间,安排了全程的环绕式的辅助和支持。 最长的一次节目开头主播说Aliia在上一期的录制结束之后和自己的咨询师见面一直谈了7.5小时(也是让我震惊的长度)——并在这一段又借机科普了PTSD是trigger几乎任何事情,不一定要在表面上看起来和创伤经历直接相关。 与此同时节目主播会在节目中向观众作出一些非常专业的解释:比如,当Aliia说自己可以fake任何情绪/情感,可以假装爱上任何一个根本没有感情的人,以至于自己其实完全已经不知道自己真实喜欢什么、讨厌什么,因为在执行任务当中常常需要“强迫自己爱上一个很gross的target” 才能不穿帮 才能不在任务执行过程中挂掉。 主播就在这里插播一段解释,让大家知道这是一种对个人的精神世界具有极强破坏的做法——虽然看似是自己有控制,但是Aliia是先被洗脑和控制了才会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看似自发的这么去做,一个看似自主的选择并非真的自主,Aliia才先是那个受害者。 又或者在一期Aliia讲述非常痛的苦经历但是一直在笑的单集里,主播特地强调虽然Alia一直在笑,但这不代表她本人觉得好玩或者在调侃,反而这是一种面对极端创伤时候大家不得不adapt 的strategy。 这样的“科普”一部分免去了大家对受访者有可能的误解;一部分也帮助听众能更好的学习/理解一些专业概念,兴许也可以在身边有创伤经历的人做同样事情的时候更好的理解到对方的处境。 再比如,每一期节目结尾处主播都会单独口播一段关于如果你有sexual assult的经历/过往史,可以打哪个电话寻求帮助。 --- 说这么多,我想说最近在看离婚综艺的体验是:观察室里的观察员们,都在零零星星使用一些心理咨询的理论来做分析,但是出发点并不是“如何在建立理解的同时保护几对离婚情侣,在节目播出的时候避免他们被大规模网暴”;而更多是如何体现「我」更犀利,「我」更一针见血,「我」看一眼就能指出问题。 当他们说麦的话题都是关于”我我我“的时候,不知道观察室里是否有人察觉自己也总是一副什么我都懂的姿态,什么问题都能开麦霸麦。 以及观察员们使用的很多理论,我听到会粗略分成:依恋/人际间/认知行为/沟通技巧等理论方向——眼瞅着各种技术流派都能用上一点,非常混杂且确实让人觉得真的太浅了。如果这些观察员想要在这样的节目上使用许多心理咨询相关的理论进行剖析(当然再好不过了),也许可以考虑像这档播客节目的主播一样去找一个较为专业的短程受训?毕竟对面向如此庞大的观众群体,应该能值得观察员中有人去参加一些中短程的专业培训加强自己的专业技术了吧?! 而且节目嘉宾是几对要离婚的伴侣,又有谁能在站在感情的分叉路口的时候心理韧性超强无坚不摧呢?也许有一些专业——至少是专业伦理的培训,走进观察室,有助于给察员们自己和和嘉宾们都能营造一个更安全的环境。 与此同时节目也没有任何形式的提醒当观众围观这些的时候,被激起的非常强烈的情绪该怎么处理应对(比如现在全网过度的对某个别嘉宾的讨伐)。 也似乎好像没有在节目播出阶段对嘉宾提供任何心理支持——在节目录制的时候,不论如何还有几对坐在一起互相吐槽安慰的支持,那么节目播出的时候面对舆论的巨大风浪要怎么支持到这些嘉宾呢?本来就已经在个人情感中挣扎了,现在又要在公众视野里接受审判?难道留给个人的就是一个看你“能不能扛”的检测吗? (在此没有说大家/节目组做的不到位的意思,只是这档节目第四季了,也许是时候有更多伦理考量了)

00
富于理性
20天前
有类似NYT Modern Love 专栏的中文内容吗?

精神气质最相似的,似乎是《再见爱人》🤔
10
富于理性
23天前
通常,我们以为伤害只能由带来伤害的人抹除,其实不是这样

很多时候,伤口愈合,是因为在其他地方得到真正好的爱

之后,自然而然地,释然与放下
11
富于理性
24天前
上周看了冷门佳片《还有明天》,观影体验非凡,格外推荐给女性朋友。

直接搜片源,不用先看简介、点评。

最初是在《反派影评》看到波米推荐,回头听分析,观影乐趣X2,也对导演(即女主角)更为佩服。 mp.weixin.qq.com
90
富于理性
26天前
未经审视的人生 自然地过
10
富于理性
1月前
阿兹海默症的两个好处:

1/ 老朋友会变成新朋友
2/ 你可以给自己埋彩蛋、藏惊喜礼物

inspired by 《诊疗椅上的谎言》
30
富于理性
1月前
「如何面对纷繁的评价」,朱虹璇导演谈了三条体会,对我很有助益,节选分享如下:

1/ 试着分辨,什么样的声音虽然在批评你,但它归根到底是盼着你好的;什么样的声音看似很客观地批评,但是你能感受到背后那个人希望你停止创作。

前者,不管是正面的、负面的,我都应该听;后者,如果你感受到了那个东西,那就一个字都不要看。

2/了解到环境里很多善意是沉默的。

恶意的东西会夺得目光,所以经常能够看到它出现。但是沉默的大多数,其实ta们可能心里面对你始终是抱着关怀和支持,但大家正因为是良善的人,反而不会选择在众人面前去表达观点。所以要学着去感受沉默的善意。

3/ 有时,看向远方不如多看看身边的人。

不要去看那些离你非常遥远指手划脚的人,要看看你身边是不是有战友,愿意留下来和你一起战斗。

mp.weixin.qq.com

孟岩: 人看不见自己。 一个人接触的信息也非常有限。 因此,我们需要从外界、他人的反馈中,获取重要的信息。 没有这些信息和反馈,我们就无法改进、迭代,变得更好。 但另一方面,任何人都可以不承担任何责任地、不明动机地、随意地、情绪式地进行评价。 陷于这些评论或者内耗于这些声音,会带来不必要的困扰。 所以,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是: 如何分辨出真实、有价值的信息,以及忽略掉那些无意义的评价。

01
富于理性
1月前
新认识的朋友知道我做心理学播客,问:「妈妈、婆婆她们这代女性,有心理困扰,但缺乏正确的科普和专业知识,转向不靠谱的小视频&玄学🤦‍♀️日常我可以有什么好的东西推荐他们看下,或者帮助他们下吗?」

确实,长辈一路的伤痛没有疗愈,在晚年集中爆发,得不到高质量心理服务,又容易被邪教等无良群体瞄准、剥削。

我的经验是:“show, not tell”

1/ 不要尝试和妈妈们辩驳,批判她们原有的体系(有太大伤害的例外),硬讲道理。因为撼动一整个信念体系很难,批评只会加强对立。

2/ 尝试推荐一些「好玩、好入口、好消化」的科普资料。有趣的内容,才能从小视频夺回注意力。

3/ 自己身体力行,把状态搞好,然后父母发现你变得更舒展了,你可以自然地分享好做法(比如睡觉前把手机放另一个卧室)

4/ 鼓励她们出门旅游。苏敏阿姨是好榜样。

心理资源里,适合推荐给妈妈的:

1/ 播客,整体质量较高

如果阿姨之前没有听播客的习惯,可以推荐她做家务、散步时听一听。

自荐播客《问题不大》,收到过四五位50+阿姨的反馈,觉得说到心里。专业知识来自北大科班背景,同时我们整合自己的经历,谈话有趣味性

其他我常听的心理学播客,有《张春酷酷酷》《迫切提问》《史蒂夫说》

另外《一块心病》专门针对抑郁做科普,推荐给抑郁群体

2/书籍,可以从《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读起,故事好读、动人,科普扎实

如果阿姨状态不太好,之前又有阅读习惯,可以在评论里说下她的状态、可能的核心问题,我试试更针对性地做推荐(科普&疗愈小说)

3/ 美剧,《扪心问诊》,逼近真实的心理咨询。(但需要观念相对开放,有些情节对保守的长辈不友好。)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