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
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富于理性
500
关注
7k
被关注
21
夸夸
人美心善脸皮厚,贪玩怕死乐求真
播客「问题不大」「见贤思齐」
富于理性
12天前
我咖啡因敏感、想控糖、还馋奶茶。
目前找到的解决方案是,买南非博士茶的茶包,不含咖啡因、口感类似红茶,直接放进250ml鲜牛奶的瓶子里,倒放一会儿。
每瓶成本约7元,作为代餐,我打 90 分。
30
7
2
富于理性
16天前
💡以及,主动型管理基金,哪些基金经理和公司看重受托者责任,比如遵守CFA考试里所明确的伦理……;还有收入来自税收或行政垄断的人群。
找不着鹿: 大概是在英国临床心理治疗的伦理学习反思实在是太无处不在了,写一篇essay不管写到什么点,都要在最后一段的ethical consideration里自我反思一轮,导致我感觉最近看什么东西都无法自持的在想这其中有基本的专业伦理考量吗。 说起来也许可以把职业伦理也许可以分两部分,首先是专业的伦理守则,那是必须遵守的——如果突破需要吊销执照。比如作为临床心理学家,心理治疗师,伦理守则里会规定不能和自己的来访发生咨询以外的关系。如果发展出了其他形式的关系那是突破伦理守则的,是要涉及到吊销执照不能继续从业等后果的(当然啦,前提是所在的地区有执照可言,简中区讲这个简直像黑色幽默)。 我记得当年上一个台湾老师的课,他调侃说在台湾执业如果你做得好,还蛮有肯能你的来访真的是大明星,万一真的是你喜欢的明星,你想跟ta谈恋爱——那你最好想好,主动注销执照,就此转行。 那么职业伦理的另外一个层面是“伦理考量” (ethical consideration),是伦理手册硬性规定以外的灰色地带。由于我觉得大多数行业其实都没有一套较为明确成体系的「伦理守则」可言(当然也许是我缺乏足够的了解)所以很多时候是依靠从业人员的自觉性和自己的职业道德考量的。这部分的考量有点像以前关于老师到底是否能和自己的学生恋爱,曾经这是一个比较灰色的地带——后来随着时代的进步也变得规则相对明确了。 我试着随便抛出几个诸如此类的问题—— 比如作为某综艺节目的飞行嘉宾,在离开节目之后是否应当一直使用节目中真人作为自己的素材博取流量? 比如写新闻报道时是否要为了吸引眼球,而夸大事实、断章取义,甚至写那种「惊!这件大事发生了!」的标题? 比如医生是否可以随意在自己的微博发送病患的病症图片?对方有专门授权吗? 比如捐助了一些山区的儿童,是否可以在自己完全公开的社交平台(也许朋友圈不包括在内,因为毕竟相对没那么公开了)公开晒所有儿童的照片? 培训班/补习班/私人营业的“独立教师”,是否改在自己的社交媒体账号随意晒自己的学生正脸照片?含有完整姓名和学校信息的考试分数/考级成绩? 学校组织活动该把所有学生的正脸照片发布在学校公众号吗?(在英国的学校,目前常见的默认准则是发布照片前需要通知家长,如果家长未提出异议则默认可以发送在学校newsletter,但会特别提示,如果你不希望孩子照片被公开发布,可以及时联系学校) 观察一些近几年火爆的医生账号,几乎无一不是使用大量病人的故事,虽然他们自称目的是“分享/预防疾病的症状”,但是关注了一段时间之后,发现评论点赞最多的帖子往往不是「疾病」到底怎么了,最受关注的总是病人故事中带着很多“八卦”的时候 ——比如家人决定不再继续付费治疗;医院里手术室外几个远亲/近亲之间发生的争执;关键时刻是儿子亲还是女儿亲;女性病患面临要失去生育能力的抉择时其夫家突然显露出来的冷淡 又或者在那一刻体现出的人性光辉。 不可否认这些医生的账号或多或少的提供了一些疾病预防/早发现的方法和信号;但总体来看,更像是医生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之下使用了大量病患家庭内部信息,在自己的公开账号上获得流量和关注。 这样的灰色地带,其实没有特别的对错可言,只是我觉得作为专业从业者在自己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多少应该有反思、有考量。时刻较为审慎的去看待自己的分享是否合适,是否存在潜在的问题。 如果说作为医生可以随意发表这种“人间冷暖”的观察,那其实作为心理咨询师可以说的可太多了。。。那咨询师是不是可以隐去来访的个人信息之后天天在自己的自媒体讲故事?张口闭口就可以来一段“我有一个来访啊。。。他就是如何如何。。。。”如果要硬扣字眼,这也许都不能算是暴露了来访的个人信息,毕竟也没有暴露可识别信息。但是我见过每个有操守的咨询师,都非常保护着自己的来访。但问题在于,这个“操守”往往很多时候又是一个人的个人考量,完全要看这个人自己对自己的要求是什么样的。 有时候都说心理咨询行业超级乱,咨询行业从业者真的什么人都有。对于这点我还挺同意的——很大程度上因为中国心理咨询行业发展的历史特殊,从业人员水平方差很大——好的真的很好,烂的就没底。 另一方面的原因我也在想,是不是其实是因为这个行业的伦理守则相对明确——可能比国内的大多数行业都要更明确和更强调——所以作为大众我们更知道“这个咨询师违背伦理了!他做了不该做的事!” 比如我们大多数时候看到医生晒病人患处照片,我们并不知道该不该表达出来这其中不合理之处。很可能的是妥协的觉得:只要他能给我把病看好就行了吧! 也许有些场景离普通人很远,但是我猜想我们每个去医院看病的人,都会默默的期望着医生至少能比较有底线的给我开一些真的对症的药吧,最好不要开药和开具检查单都完全因为和药厂和器材厂的关系吧?! 我们会希望不会遇到 不管得了什么病都给你开莲花清瘟的医生吧?! 但这往往关乎的不是一个职业,不是一个个人,而是每个个人,每个行业,每个系统,都能有自己“默认共识”的职业伦理考量,是对自己的工作和自己的专业的基本尊重,是对所在行业的同行的尊重,是对客户、学生、病患的尊重。是我们平等的尊重我自己和身边的他人。 不知道在一个流量为王变现才是硬道理的时代,讨论职业伦理考量,是不是也显得有点不合时宜。
3
0
0
富于理性
24天前
「我是一团正在变得更好的乱麻」,这几天我常常想到这句话。
感谢
@我不跑调
用精彩的单口种下种子🍻
www.xiaoyuzhoufm.com
24
1
0
富于理性
28天前
叶落是树在裁员
69
10
3
富于理性
28天前
“一文钱难倒英雄汉,缺钱花说明咱是英雄汉。”
13
2
1
富于理性
1月前
我想避免沉迷《再见爱人4》,于是从上周起,我要求自己:
1/拖延观看
每期至少延迟 1 周再看。比如,下周再看本周的更新。不实时观看,更不要抢先看。
2/ 全剧完结前,不看碎片讨论
不开弹幕,不看解析,不看相关帖子。
如果想交流,找同样观影的人深度聊聊,或者看可信赖的创作者如何解析。
3/ 保持谦卑、知道自己大概率不能「看破真相」
关于某位嘉宾,无论你综合节目文本、观察室点评、过往经验得到什么结论,它都不意味着真实。因为每个人都像深海一样复杂,更不用说,创作者会为 KPI 进行剪裁。
4/你可能很讨厌其中某一位嘉宾,她/他的表现勾起了你的痛楚;但当年伤害你的,是另一个人,冤有头债有主,不要因为反击不了现实中那个人,就对这个遥远的人释放恶意。
5/ 生活为先。如果观影时,感到不舒服、乃至影响生活,停止观影,等更合适的机缘,或彻底放下这个文本。
6/不参与网暴,包括不网暴网暴的人。
好了,明天,我终于可以看上周四的更新了☕️
31
3
3
富于理性
1月前
好奇:“赛博人生导师”里,谁的哪一条建议,你真正付诸行动,因此改善了自己的生活?
来源随手举例:海外,Paul Graham, Peter Drucker, Taleb, Naval, Tim Ferriss, Kevin Kelly, Andrew Huberman, James Clear, etc.
本土,大家很熟悉,不再列举
81
32
26
富于理性
2月前
找不着鹿: 试着探讨一下对面向公众大规模暴露个人史/情感史的节目/访谈中的专业伦理考量。 之前听了一档播客节目《to die for》 - 采访对象是一个Russian spy trained for Sexspionage. 其中最让我觉得“不一样”的是这档节目里对采访伦理的考量。 (节目本身也做的非常丰满——有兴趣的可以自己搜来听听。) 比如节目主播就有提到,在对接受采访的Aliia Roza访谈之前,自己做预备功课知道这样对个人历史的回顾——或者干脆来说是创伤史的回顾,不可能不激起被采访者的创伤反应,于是节目主播提前先去接受了trauma informed interview(“创伤知情访谈”)专业培训。 并且节目制作考虑到了这个重新回顾自己这段经历的过程对于被采访者来说一定非常痛苦,所以提前给被采访对象安排了专门有创伤专长的心理咨询师全程协同。 在节目一些零星的片段里,有听到主播说——这一期录完Aliia和咨询师谈了好久——或者是,这期节目录制的时候Aliia刚从咨询师那里出来。给人的感觉就是在整个录制期间,安排了全程的环绕式的辅助和支持。 最长的一次节目开头主播说Aliia在上一期的录制结束之后和自己的咨询师见面一直谈了7.5小时(也是让我震惊的长度)——并在这一段又借机科普了PTSD是trigger几乎任何事情,不一定要在表面上看起来和创伤经历直接相关。 与此同时节目主播会在节目中向观众作出一些非常专业的解释:比如,当Aliia说自己可以fake任何情绪/情感,可以假装爱上任何一个根本没有感情的人,以至于自己其实完全已经不知道自己真实喜欢什么、讨厌什么,因为在执行任务当中常常需要“强迫自己爱上一个很gross的target” 才能不穿帮 才能不在任务执行过程中挂掉。 主播就在这里插播一段解释,让大家知道这是一种对个人的精神世界具有极强破坏的做法——虽然看似是自己有控制,但是Aliia是先被洗脑和控制了才会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看似自发的这么去做,一个看似自主的选择并非真的自主,Aliia才先是那个受害者。 又或者在一期Aliia讲述非常痛的苦经历但是一直在笑的单集里,主播特地强调虽然Alia一直在笑,但这不代表她本人觉得好玩或者在调侃,反而这是一种面对极端创伤时候大家不得不adapt 的strategy。 这样的“科普”一部分免去了大家对受访者有可能的误解;一部分也帮助听众能更好的学习/理解一些专业概念,兴许也可以在身边有创伤经历的人做同样事情的时候更好的理解到对方的处境。 再比如,每一期节目结尾处主播都会单独口播一段关于如果你有sexual assult的经历/过往史,可以打哪个电话寻求帮助。 --- 说这么多,我想说最近在看离婚综艺的体验是:观察室里的观察员们,都在零零星星使用一些心理咨询的理论来做分析,但是出发点并不是“如何在建立理解的同时保护几对离婚情侣,在节目播出的时候避免他们被大规模网暴”;而更多是如何体现「我」更犀利,「我」更一针见血,「我」看一眼就能指出问题。 当他们说麦的话题都是关于”我我我“的时候,不知道观察室里是否有人察觉自己也总是一副什么我都懂的姿态,什么问题都能开麦霸麦。 以及观察员们使用的很多理论,我听到会粗略分成:依恋/人际间/认知行为/沟通技巧等理论方向——眼瞅着各种技术流派都能用上一点,非常混杂且确实让人觉得真的太浅了。如果这些观察员想要在这样的节目上使用许多心理咨询相关的理论进行剖析(当然再好不过了),也许可以考虑像这档播客节目的主播一样去找一个较为专业的短程受训?毕竟对面向如此庞大的观众群体,应该能值得观察员中有人去参加一些中短程的专业培训加强自己的专业技术了吧?! 而且节目嘉宾是几对要离婚的伴侣,又有谁能在站在感情的分叉路口的时候心理韧性超强无坚不摧呢?也许有一些专业——至少是专业伦理的培训,走进观察室,有助于给察员们自己和和嘉宾们都能营造一个更安全的环境。 与此同时节目也没有任何形式的提醒当观众围观这些的时候,被激起的非常强烈的情绪该怎么处理应对(比如现在全网过度的对某个别嘉宾的讨伐)。 也似乎好像没有在节目播出阶段对嘉宾提供任何心理支持——在节目录制的时候,不论如何还有几对坐在一起互相吐槽安慰的支持,那么节目播出的时候面对舆论的巨大风浪要怎么支持到这些嘉宾呢?本来就已经在个人情感中挣扎了,现在又要在公众视野里接受审判?难道留给个人的就是一个看你“能不能扛”的检测吗? (在此没有说大家/节目组做的不到位的意思,只是这档节目第四季了,也许是时候有更多伦理考量了)
0
0
0
富于理性
2月前
有类似NYT Modern Love 专栏的中文内容吗?
精神气质最相似的,似乎是《再见爱人》🤔
13
1
0
富于理性
2月前
通常,我们以为伤害只能由带来伤害的人抹除,其实不是这样
很多时候,伤口愈合,是因为在其他地方得到真正好的爱
之后,自然而然地,释然与放下
27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