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心光-AI生活记录伴侣
50关注1k被关注6夸夸
💫一款会主动陪伴、听你心声的 AI 日记笔记 App
🍎商店:搜索🔍心光
👑公众号:心光 AI 日记笔记
🍠小红书:心光
置顶
心光-AI生活记录伴侣
2年前
🌟闪闪发光的心光小伙伴们!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用心呵护的智能日记/随手记 App 心光,被 Apple 看到,并选为二月最佳 App 啦!

💫App Store 首页第一屏置顶,你就能看到熟悉的心光图标啦。新发现心光的你,也好期待在心光中续写你精彩的人生故事。新起点,我们一起加油

❤️Apple 编辑最爱,推荐评语

“你在写日记,日记也在读懂你。《心光》是一本主动整理、分类和回顾的“智能”日记本。

它是倾听者:记录文字,App 会自动按照美食、工作或学习等类别分类梳理。它也是思考者:生成心情波动趋势,总结高频用词,回顾各类事件的占比。走过的路,遇见的人,有过的情绪……让 《心光》帮你记录和观察真实的自己。”
4724
心光-AI生活记录伴侣
1天前
🌸杭州还是太摩登了,散步散到现场演唱会
01:07
11
心光-AI生活记录伴侣
1天前
🌿
00
心光-AI生活记录伴侣
2天前
🐊鳄鱼,凶猛的很
40
心光-AI生活记录伴侣
4天前
神奇
00
心光-AI生活记录伴侣
4天前
🧠最近看的超好玩的一篇文章,Claude 在讲模型如何思考的探索。

感觉人类如果能加逐步深对模型的理解,终于有机会,缓慢的开始认知人的大脑到底是如何运行的。

讲了几个好玩的发现,首先是模型如何识别语言,跨语种交流。对于模型来说,确实存在一个和语言无关的思考层,思考成处理完后,会和语言层进行组合,输出成对应语言。

我感觉这很有意思,模型并不是在用某一种特定语言思考,而是在用脱离语言的另一种方式思考,而后翻译到人类熟悉的语言。

无论是否是推理模型,模型都会进行前置思考规划和思考。在开始之前就会进行规划,并非传统意义人类认为的大模型只是词预测。模型在训练过程中诞生了想办法让自己思考的链路。

数学上的发现更是有意思。人文模型 36 + 59 是多少,模型会说 95。你问它是如何思考的,它会告诉你符合人类数学的思考方法!然而实际上它完全不是这样思考的。它先做了一个估算,再用另一个计算确定运算结尾,将二者结合得出结论。

所谓的「思考过程」只是它输出给人熟悉的方式看的。

末尾的部分在讲模型幻觉。模型为什么在假装回答它不知道的内容,没想到居然和咱们小时候强迫自己给卷子,会或者不会问题的答案都要填满类似,别空着。

大模型在信息不充分无解的情况下,会努力想一个最可能的答案。先把答案蒙出来,再给自己倒推一个思考过程。

哈!

这句话太有意思。模型的训练过程中,它自己学习找到了解决问题的策略。During that training process, they learn their own strategies to solve problems.

www.anthropic.com
02
心光-AI生活记录伴侣
9天前
有趣的研究
70
心光-AI生活记录伴侣
10天前
🎴收到的新书,期待
00
心光-AI生活记录伴侣
10天前
🥳泪目,感动,棒呆。哈佛商业评论终于批量采用 AI 翻译了。译者变成了 DeepL,ChatGPT, kimi 之类的工具。

之前看不动译制书,主要是因为因为中文版翻译太差,完全看不懂在说啥,所以一直被迫买超高价英文版。

开心!
01
心光-AI生活记录伴侣
10天前
GPT 4.5 AI,很扎心但真实。Oran 说媒体上一会说 AI 代替设计师代替程序员,为什么真实世界没有发生这些呢?

我觉得是因为:

1. 今天我们看到和使用的,大概是三代半的技术。大众用到的大多是二代三代的技术,有代差。这些差异决定了每个人看到的 AI 本质不同。

2. 其实已经在变了。目前是暴雨来临前学习过程,还没有到临界点。当掌握 AI 的人数比例逐渐上升,大到临界点后,看到的会是突变。

美国因为模型测更快,所以今天看到的企业陆续已经在行动了。值得怕吗?其实也完全不值得,本质上来说是工具在改变,需要的人才画像在转变。

怎么用好你的独特优势,更新技能线,会发现这是一个惊人友好的时代。

承认自己曾经擅长的东西可能已经过时,勇于面对这种自我否定。这很难,因为过去成功的方法,曾经给予我们安全感。
00
心光-AI生活记录伴侣
10天前
刚买的杂志到了,觉得标题很好玩,AI 时代对每个组织都是个大考:

📑Three Ways To Lead Learning
一种新型高管:“学习带头人”(leaders of learning)正在涌现,他们将提升组织的效率与人性化程度。

👥Al如何重塑组织
How Al Can Transform Your Organization
简化运营,激发创新,赢得持怀疑态度的员工。

P.s. Oran 聊天,她说到底人的什么能力最重要呢。我觉得一是能不能忘,二是敢不敢试。

19 年的时候,我在学校做个手工课,需要切割 50 个泡沫板件,然后组装成一个小房子。

当时有两个选择,我熟悉的各种切割泡沫板的工具,直角刀和圆角刀数十种。还可以用学校的 CNC 机床。

如果用机床需要学怎么导文件,怎么操作机器,半小时就能得到完美切割组装件。

我当时对自己的动手能力特别有信息,决定自己动手切,我切了两个晚上接近十几个小时,工具齐全的我切割出的泡沫板虽然不是狗啃的,但也属实难和机器比。

⚠️我固然可以对机器的切割指手画脚,指出它有些地方没法切得很圆润但不可否认,我的成果和用 CNC 同学的小组,我是又累还更粗糙。

‼️能不能忘掉所掌握的技能,而不是总用自己的技能衡量新的事物。敢不敢迈出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去实践,都是大坎。

🔧今天我们所谓能看懂的代码 git push pull class view modifier 真的是什么高级的东西吗?其实早就是极度抽象的工具了,距离真正的 0 1 已经很远了。我们早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看懂代码,更别提看懂 AI。AI 在逼着调整每个人的极限。

能不能忘,敢不敢试。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