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在城里生活长大的我来说,土地可以说陌生。不懂地里种的是什么,干过「指玉米为小麦」的事。但又很好奇,希望认识土地、打破现代生活中的重重阻隔,看食物如何从土地到餐桌。
于是参加完良渚新米节后的那个周末,立马拉着
@李牧羊 一起找新米节的组织者,良渚新港村乡里共生农场的永馨一起聊聊,请她给我俩答疑解惑。
永馨说的很多话让我感动,她说现在的生活出去不好说,说出去可能没人信,每天的日子不看手机、在地里干活;她说拜访做朴门的前辈,对方说「没什么好不好,事情本该这样做,种地本就该不打除草剂」。
我们探讨了为什么人们认为有机蔬菜贵;四季在轮转,是不是人也该这样;为了我们的味蕾,是不是要下更多功夫,和孩子学习。
有时候她说的话特别朴实,像极了「农民」。有时候她说的特别浪漫,就像她与伙伴在稻田里创作的折叠诗一样:
啊!真美!
太阳的孩子,月亮的孩子,十一月的孩子
我们在阳光下劳作,沐浴着月光入睡
一切都是甜甜的,一切都在生长
雨滴落稻尖的透亮
大地的新娘,低下自己的头
她的头纱就是她温柔的目光
晚风吹起了她的头纱
她梦见一场稻田里的婚礼
飞鸟把自己嫁出去
风把稻香娶进来
着上月亮的装
背上四季的行囊
游子今夜要远航
月亮明早要回乡
《稻子的梦》/一北、奕诺、永馨、小竹、芦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