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陈Finn在推matter智家标准
639关注62被关注0夸夸
matter互联标准的布道者
创业中的前教育业人士
人工智能从业者
英语稍微有点东西
陈Finn在推matter智家标准
3天前
脑机不太行🥴我体验过 nextmind 那套非侵入式的,体验还是不行,不可能长期佩戴。侵入式的…单单搞定医学伦理上的争议就很难了。 //@Wenser: 我觉得AI设备除了可穿戴的方向,应该还会有脑机接口的方向作为过渡甚至是未来的主流方案之一,而将脸作为中心点的观念是建立在人与人之间的交互的基础上做出的判断,而不是机器与人甚至机器与机器之间产生交互的思维路径。

Diiiii: 魅族的李楠过来做嘉宾,谈了不少他对 AI 硬件的理解,尤其是他对“下一代可穿戴的 AI 设备”的想像,以及背后的逻辑,值得一听。尝试梳理: 整个3C科技行业有一个关于个人计算设备的预言,这个预言到今天为止一直是有效的。这是当年施乐的一个叫马克·维瑟的工程师提出来的。1991 年,39 岁的马克·维瑟在《科学美国人》发表了一篇文章,叫做《21 世纪的计算机》,提出了普适计算 / 隐形计算(Ubiquitous computing)的概念,并且定义了三种形式的个人计算设备:Boards(尺寸以米计算的大型设备,电视/电脑)、Pads(尺寸以分米计算,手持 Pad)、Tabs(尺寸以厘米计算,可放在兜里,手机)。他还预言了wearable device的崛起以及传感器的无处不在。预言的最终形态是人们只要带着一张脸,就可以随时调用数据和算力。 施乐的这个预言的计算设备的发展路径已经被过去几十年证明了,也是李楠的基本论据。在这个预言里,在 Tabs(手机)和最终形态(人脸)之间,会出现一个过渡的状态,一个比手机更轻、更小、更便宜、更随身的设备。它成为计算中心的理由不是因为算力更高(手机也不是因为算力才成为中心),而是因为它比手机更容易访问。如果存在这样一个设备,它应该是越靠近脸部越好,因为这样会离人类的传感器更近。人类也有天生的传感器,我们的 camera,我们的 microphone,我们的 speaker,都在脸上,所以它应该是一个接近脸的设备。设备上应该装一堆传感器,什么红外可见光+激光+阵列麦,看得比人还清楚,听得比人还清楚,然后喂给大模型获得答案。此时,“作为一个人,我变成了一个低级物种。” 这样看来,这个划时代的下一代颠覆性设备应该满足这样的描述:wearable,离脸近,更轻,更多传感器(always and instantly ready的传感器,重要性被严重低估了),更好的网络连接(以便和AI大模型绑定)。可能的候选形态包括眼镜、耳机、项链、帽子等等。Meta Ray-ban智能眼镜本质上就是一个可拍照的音频眼镜,第一代被用户骂惨了,第二代做了改良,加了阵列麦克风和摄像头,但没做显示,所以能维持重量和一个相对过得去的续航,然后支持一定的AI多模态功能,还支持离线。Meta 还正确地控制了用户的预期,因为它上一代产品的表现很一般,所以其实大家的期待并不高。 如果这样一个 wearable device 被搞出来,很可能三年之内就会取代手机,在大众中的渗透率超过 50%。这里的逻辑是每一代计算设备的渗透速度都在加快,互联网用了几十年,智能手机 6 年(iPhone 渗透率超过50%用了 6 年),所以下一代设备的渗透速度一定更快。至于商业模式,目前还不清楚,但只要对用户有价值,一定可以找到靠谱的变现模式。 李楠认为,当前所谓 “AI 硬件” 涉及到两个矛盾的概念,第一个概念是“+AI”,用老东西加上 AI,比如所谓的录音机加AI,它的短期成功概率更高,更确定,类似种地。第二个概念则是颠覆性的“AI Native”,当软件产生决定性变化的时候,硬件应该从零开始为软件的能力重新设计。这种方法的结果不可预测,像是放羊(当然在人类历史上是反过来的,从游牧文明到农耕文明)。用图片处理来举例子,photoshop 就像是种地,是联合收割机,用的是对象、命令、多窗口等经典方法,而 midjourney 就像是放羊,用的是自然语言,是完全不一样的生产力。 最后,李楠对其他 AI 硬件的评价: - AI Pin:灾难性的产品,基础体验不好是其次,最重要的是产品定义错了,做了太多的加法。三年以内,所有带显示的AI设备都是要扑街的。 - Rabbit R1:大概率会扑街,它的产品定义不清楚,不能用一句话清晰的说明白。另外,它的革命不彻底,还是基于 GUI 的假设来做交互,用虚拟机来模拟 GUI ,但 GUI 是给人看的,不是给 AI 看的。在 AI 时代需要更加颠覆性的底层解决方案,比如 Stanford 的 Octopus 团队,跳过 GUI 应用层直接写脚本,模型更小,执行效率更高,速度更快,功耗更低。 - Apple Vision Pro:傻逼产品, 太重了。 - Rewind Pendant:已经成功了。产品定义就是 AI+录音机,做 Memory 的记忆和增强, 非常清晰。

00
陈Finn在推matter智家标准
3天前
我的观点基本一致,但有个因素李楠可能缺乏考虑:随着电池的进步和快充的不断进化,带显示未必是“自杀功能”。当然,目前已经上市的这批,只能说祝他们好运╮(¯▽¯)╭

Diiiii: 魅族的李楠过来做嘉宾,谈了不少他对 AI 硬件的理解,尤其是他对“下一代可穿戴的 AI 设备”的想像,以及背后的逻辑,值得一听。尝试梳理: 整个3C科技行业有一个关于个人计算设备的预言,这个预言到今天为止一直是有效的。这是当年施乐的一个叫马克·维瑟的工程师提出来的。1991 年,39 岁的马克·维瑟在《科学美国人》发表了一篇文章,叫做《21 世纪的计算机》,提出了普适计算 / 隐形计算(Ubiquitous computing)的概念,并且定义了三种形式的个人计算设备:Boards(尺寸以米计算的大型设备,电视/电脑)、Pads(尺寸以分米计算,手持 Pad)、Tabs(尺寸以厘米计算,可放在兜里,手机)。他还预言了wearable device的崛起以及传感器的无处不在。预言的最终形态是人们只要带着一张脸,就可以随时调用数据和算力。 施乐的这个预言的计算设备的发展路径已经被过去几十年证明了,也是李楠的基本论据。在这个预言里,在 Tabs(手机)和最终形态(人脸)之间,会出现一个过渡的状态,一个比手机更轻、更小、更便宜、更随身的设备。它成为计算中心的理由不是因为算力更高(手机也不是因为算力才成为中心),而是因为它比手机更容易访问。如果存在这样一个设备,它应该是越靠近脸部越好,因为这样会离人类的传感器更近。人类也有天生的传感器,我们的 camera,我们的 microphone,我们的 speaker,都在脸上,所以它应该是一个接近脸的设备。设备上应该装一堆传感器,什么红外可见光+激光+阵列麦,看得比人还清楚,听得比人还清楚,然后喂给大模型获得答案。此时,“作为一个人,我变成了一个低级物种。” 这样看来,这个划时代的下一代颠覆性设备应该满足这样的描述:wearable,离脸近,更轻,更多传感器(always and instantly ready的传感器,重要性被严重低估了),更好的网络连接(以便和AI大模型绑定)。可能的候选形态包括眼镜、耳机、项链、帽子等等。Meta Ray-ban智能眼镜本质上就是一个可拍照的音频眼镜,第一代被用户骂惨了,第二代做了改良,加了阵列麦克风和摄像头,但没做显示,所以能维持重量和一个相对过得去的续航,然后支持一定的AI多模态功能,还支持离线。Meta 还正确地控制了用户的预期,因为它上一代产品的表现很一般,所以其实大家的期待并不高。 如果这样一个 wearable device 被搞出来,很可能三年之内就会取代手机,在大众中的渗透率超过 50%。这里的逻辑是每一代计算设备的渗透速度都在加快,互联网用了几十年,智能手机 6 年(iPhone 渗透率超过50%用了 6 年),所以下一代设备的渗透速度一定更快。至于商业模式,目前还不清楚,但只要对用户有价值,一定可以找到靠谱的变现模式。 李楠认为,当前所谓 “AI 硬件” 涉及到两个矛盾的概念,第一个概念是“+AI”,用老东西加上 AI,比如所谓的录音机加AI,它的短期成功概率更高,更确定,类似种地。第二个概念则是颠覆性的“AI Native”,当软件产生决定性变化的时候,硬件应该从零开始为软件的能力重新设计。这种方法的结果不可预测,像是放羊(当然在人类历史上是反过来的,从游牧文明到农耕文明)。用图片处理来举例子,photoshop 就像是种地,是联合收割机,用的是对象、命令、多窗口等经典方法,而 midjourney 就像是放羊,用的是自然语言,是完全不一样的生产力。 最后,李楠对其他 AI 硬件的评价: - AI Pin:灾难性的产品,基础体验不好是其次,最重要的是产品定义错了,做了太多的加法。三年以内,所有带显示的AI设备都是要扑街的。 - Rabbit R1:大概率会扑街,它的产品定义不清楚,不能用一句话清晰的说明白。另外,它的革命不彻底,还是基于 GUI 的假设来做交互,用虚拟机来模拟 GUI ,但 GUI 是给人看的,不是给 AI 看的。在 AI 时代需要更加颠覆性的底层解决方案,比如 Stanford 的 Octopus 团队,跳过 GUI 应用层直接写脚本,模型更小,执行效率更高,速度更快,功耗更低。 - Apple Vision Pro:傻逼产品, 太重了。 - Rewind Pendant:已经成功了。产品定义就是 AI+录音机,做 Memory 的记忆和增强, 非常清晰。

00
陈Finn在推matter智家标准
4天前
前两天才看到@姬十三 提到 meta rayban,然后就发现爱范儿也写了一篇,给我种草了…

这副差点失败的智能眼镜,怎么就成了爆款?

30
陈Finn在推matter智家标准
17天前
哪个便宜用哪个,最好订阅 newsletter 或者直接搜一下 promo code,能省则省。我试过一个域名在几个平台差价十倍(比较好的单词+不主流的后缀) //@跨境西西: 感谢分享,请教下😂👉🏻有美标,选择注册平台,是可以GoDaddy、Namecheap、Bluehost等注册吗?
(刚刚搜了kimi的回复)
原动态已删除
00
陈Finn在推matter智家标准
22天前
谨言慎行吧…胆子大很重要,但是没有打好基础就发射火箭实在太容易炸了
01
陈Finn在推matter智家标准
1月前
憋了一段时间的大杀器,用图形化编程就能造 matter 智能家居产品。从此只有你没想到,没有智能家居做不到😎
#又添新设备了 #matter
magical.homes 月内上线
01:02
00
陈Finn在推matter智家标准
2月前
刚刚结束在上海的中国成员组会议,短暂休整一天又飞新加坡参加连接标准联盟的会议了。最近开始见投资人,总被问到 Matter AI 的关系,我觉得我的总结还不错,分享给大家。
------
相较于每个大模型都在抢着做“大脑”,Matter 就是空间领域的“神经系统”。与“具身智能”相比较,“家即机器人”(Home as a robot) 的讨论热度没有那么高,但其实落地更快,而且潜力很大。

传统的家电是单品思维,所有的功能都是提前定好,从硬件阶段就要全盘定好。哪怕是智能家电,更多的还是在单品上添加一些传感器和联网能力,将收集到的数据上传,加上一个手机应用远程控制一下,仍然没有突破单品思维。

但基于 Matter 的智能家居则是完全不同的新故事。得益于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功能的载体不再是一个产品,而是整个家庭中的所有设备。

将整个家视作一个机器人,传感器就是机器人的感觉器官,各种受控设备就是机器人的手脚,屏幕、音箱就是机器人的脸和嘴。

冬天制热的空调可以按照人体身边的温度传感器进行温度调节,不再因为热空气自然上升而导致“人还感觉冷而空调已经不制热”;让人心情舒畅的阳光,不再需要一个个房间一个个窗户地去把窗帘打开才能享受,光照度传感器将启动自动化程序,甚至调整晾衣架的角度让湿衣更好地沐浴阳光。

传感器、灯具、开关、插座、窗帘、冰箱、空调、洗衣机等等,单看其中一个未必有很丰富的功能,但是组合在一起,往往就有奇妙的应用产生。就如同“带轮机器人”(智能汽车)一样,常用常新,还能支持厂商的 OTA 更新。
------
Matter 出现以前,只有极少数拥有生态统治权的公司才有可能尝试建设“智家大脑”。但是 Matter 给了所有 AI 创业者一个机会,通过接入 Matter 获得制作人工智能落地应用的机会。(话不能说太多了🤫有合作意向的请私信联系。)
------
PS:连接标准联盟的 CEO Tobin 在周五的 CSA 中国成员见面会上分享了一个他自己家里的有趣应用:
Tobin 是波士顿红袜队的球迷,但是忙于工作让他常常无法了解球队的最近战况。网络上有可以订阅的联赛胜负数据,于是 Tobin 设定了一个自动化程序,将家中的一盏智能彩灯显示的颜色与波士顿红袜队最近比赛的胜利与否关联在了一起:如果赢了,那么这盏灯就会变成红色,否则就是白色。这样既不耽误工作,又不怕错过任何一场比赛的胜负,就好像家里有一个机器人管家帮他留意着红袜队一样。如果这一个机器人不是用亮一盏红色的灯而是用语音交互中的情绪表现出了赛事的结果,是不是更像一个人而不是一个机器了呢?🤔

AI风口下的家电,混沌与理智并行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