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阿泽泽泽_
205关注405被关注2夸夸
ENTJ
🤠 钟爱海边的北漂成都人
🌊 专注AI大模型出海
👣 阿里 Meta前打工人
vx Jimmy1998Lee
阿泽泽泽_
2月前
《过渡劳动》读书笔记

从来就不喜欢点外卖,因为我那该死的乌托邦式的浪漫主义。

我明白社会的现实性,但我也希望每个人都能有时间去体验和接触这个世界,自己做饭也好,去餐厅小聚也罢,而不是蜗居在家/单位,吃着风餐露宿的外卖小哥送来的盒饭。

但社会的发展不会等待,速度和效率趋使着每一个现代人,人们不再敬畏休闲,不再尊重具有再生产能力和创造性的“无所事事”。

通过置换时间成本,点外卖的人和送外卖的人形成了短暂的雇佣关系,平台设计了一套聪明的算法,把外卖员困在了一个由指标和系统搭建的无线游戏。

平台的“游戏”机制激励外卖员们更快更多地送单,他们通过自己的勤劳和汗水,成为了平台运营下的一个个数据点,也成为了中国社会飞速发的背景。

随着技术发展与平台经济对生产力的提高与重塑,零工经济的下沉无所不在,以“过渡劳动”之名行“永久零工”之实正在成为放下的劳动趋势。

好在社交媒体的兴起让普通人也有了发声渠道,诸如外卖员这类自我雇佣的劳动群体,虽然仍然难以进入主流视野,但好歹也催生出了记录他们群像的一本好书。

#纸质书为什么无可替代
01
阿泽泽泽_
8月前
《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读书笔记1

在工业化的早期,大多数人不愿意被工厂雇佣,也拒绝服从由工头、时钟和机器设定的生活节奏,这被视为建立一个美丽新世界的最大障碍。

为了推行工作伦理—工作是唯一体面、道德、可行的生存方式,社会推行了两个策略:

救济院外不救济,不工作的穷人生存状况一定比工作最低工资的人的生存状况更差;

同时多数工作的收入“仅供生存”,把薪水保持在一个足够低的水平,工人们只能靠它活到第二天的黎明。这样一来,除了继续辛苦工作,他们“别无选择”。

劳动力的“刚刚好”收入水平,是维持社会运转的基准线。
00
阿泽泽泽_
11月前
《亚马逊逆向工作法-管理输入类指标而非输出类指标》分享1

亚马逊经营指标的一个重要且清晰的方法论:“不懈的聚焦于可控的关键输入指标(controllabel input metrics),而非输出指标(output metrics)”。

首先,想要改进任何系统,就需要先理解系统的输入指标是如何影响输入指标的。要得到理想的结果,就必须改变输入指标,这需要持续的努力、坚定的目标以及持续的改进(《亚马逊工作法》引用《理解变异》)

1⃣️ 什么是业务的关键输入?
一般是在聚焦用户/客户价值的前提下,业务增长的驱动因素,通常是可直接作业、相对可控的业务策略
比如,对亚马逊零售而言,增长的关键输入包括更低的价格、客户体验、更丰富的选品、更稳定的供应商……

2⃣️ 什么是业务的关键输入指标?
业务的关键输入指标是对业务关键输入的量化,包括数量✖️质量、规模✖️趋势,衡量的是“如果做得好,就能带来预期结果或输出指标的的业务策略(动作)指标”,一个业务关键输入通常对应多个关键输入指标。

3⃣️ 输入指标的四个要点:
1. 以客户为中心,比如低价、易用性、丰富的SKU等,与公司业务的规模/利润无关。
2. 是可控的,聚焦业务当前阶段最想改善的,如天气对打车订单量影响最大,但不是可控的输入因素。
3. 是具体的业务动作,能够帮助业务更早发现关键信号,指导而非复盘业务的行动方案。
4. 只跟业务自身有关,和竞争对手、市场等因素无关。

4⃣️ 关于输入指标的实操tips:
1. 关注核心,不用面面俱到,而要反应当前阶段的经营重心
2. 输入指标需要持续迭代,随着业务的发展,客户的被满足程度、驱动业务增长的要素与优先级都会发生变化,分析师对业务逻辑和用户价值的理解也随之迭代。
亚马逊案例:亚马逊选品指标的演进,有产品的页面数量 —> 页面产品的客户访问量 (流量)—> 库存产品占客户浏览页面产品比(库存)—> 两天内可配送的库存产品与客户浏览页产品比(快速通道库存)
3. 输入指标可根据重要性做进一步的分级和下钻
4. 避免将输出指标的直接拆解结果当作输入指标,拿零售举例,销售额是最终输出指标,销售额=订单量*单均销售额,但这只是将一级输出指标拆解为二级输出指标。实际上业务无法直接提升单均销售额,真正可控的是提供有效的高质量选品,加强关键推荐等。

本篇分享到这里,下一篇继续分享如何建立可控的输入指标的步骤(DMAIC方法)。
00
阿泽泽泽_
12月前
《原则 应对变化中的世界秩序》读书笔记2

1. Ray的原则可以总结为对所有需要做决策的事情(比如投资,商业决策)构建一套可量化的指标体系,通过如今社会高度的数字化基础与计算机超强的计算能力计算出指标结果,人们可以根据指标的变化,结合人类的想象力、直觉、常识、价值判断和情感性智慧,得出高质量的决策依据。而这,其实也就是商业分析师的工作核心。

2. 债务周期、内部秩序周期和外部秩序周期是国家和社会的三个最大周期,大周期以百年为尺,大周期中套着小周期。以债务周期为例,从使用硬通货,到出现硬通货债权票据,债务增加,发生债务危机、违约和货币贬值,到使用法定货币,再到大举印钞导致体系崩溃回到使用硬通货,大周期的趋势是很难逆转的,因为社会群体总是需要更多的流动性以扩大生产,人类欲望的合集总是落在一个固定的阈值里。
01
阿泽泽泽_
1年前
《原则 应对变化中的世界秩序》读书笔记

首先,不要相信经验主义,尤其警惕老一辈人的经验主义。

就像许多事物一样,在人的一生中,重大的繁荣时期和重大的萧条时期只会出现一次,所以我们面临的未来很可能与大多数人所预期的不同。

人类社会的三个最重要的周期均处于高风险、急速变化的节点:

1⃣️ 长期债务和资本市场周期:社会的债务资产积累过多,导致债务无法用硬通货偿还,违约会使央行增印货币,加剧贫富差距。如今,有至少超过16万亿美元的债务利率为负,并且很多需要增发巨额债券填补赤字。

2⃣️ 内部秩序和混乱周期:二战后,社会财富、价值观和政治差距从未像现在这么巨大,当财富和价值差距巨大且经济衰退时,人们会为如何分配财富发生严重冲突。

3⃣️ 外部秩序和混乱周期:中国在经济方面的崛起快速激化中美两国在贸易、科技、地缘政治、资本方面的冲突。附加意识形态的对立,地缘政治的风险与日俱增。
00
阿泽泽泽_
2年前
1973年,纽约股票交易所股东的平均持股时间为5年。到了2022年,平均持股时间减至10个月。

人们向往着快速的成功和历史性的消费:书本被精选文章取代,长视频被短视频取代,长周期的投资行为也在向着短期的投机行为转变。

就像现在你我正在看的图文内容,无不印证着,在信息高速流通的社会里,耐心patience成为了人类的稀缺品。
00
阿泽泽泽_
2年前
《保险的未来》读书笔记2

最初的人类社会的“保险”建立在社会组织和人际关系的信任基础,如部落、公社、家庭和城邦。每一个参保的成员无须事先支付保费,通过某种无形或有形的社会契约,承诺事后参与损失分摊这是一种“后信任”的模式。

商业保险制度采用的是“前信任”模式,即投保人需要通过事前签订合同并支付保费的方式,构成对互相分摊分享的承诺。

如今,区块链的出现有可能让保险重新从“前信任”转变到“后信任”,提高聚合的效率。从对中介机构的信任转变为对机制算法的信任,大幅降低因为维护信任而支付的信用成本。

一种可能的未来就是可以直接用信用分参保,最后支付的金额以及中介的抽佣都是由真正领取赔偿的人数来计算。
00
阿泽泽泽_
2年前
《保险的未来》读书笔记1

传统的金融保险基于“价差模式”,如寿险的三差:即死差(实际死亡率和预计死亡率之差)、费差(保险公司实际运营成本和预计运营成本之差)和利差(实际投资收益率和预计投资收益率之差)。

换言之,保险产品的定价基于大数,把所有的客户看成一个集合进行对于预期的计算来定价,以统一的价格进行产品销售,从而实现最后预期上的盈利。

然而,科技信息技术的进步带来三个更加: 更加透彻的感知,更加全面的互联互通,更加深入的智能化。金融和保险公司将从一个“制度化”的平台走向一个很“技术化”的平台。

互联网的发展让大数里的每一个客户实现了更加高效和自助的集合,可以更好的解决保险产品设计时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使得保险产品的个性化、碎片化和场景化成为可能。

保险将从过去的风险平摊进化成风险按照权重摊,从用产品找客户进化成按照客户需求定制产品,从用大数法则定价改为用期望值预测价格。

——————————————————
我认为互联网科技的发展将会彻底重构金融和保险行业,并且这部分的利好还没有兑现。最近重仓了保险股,为了对保险行业和产品有更深入的了解,我将持续更新整理《保险的未来》的阅读笔记,也希望听到更多的反馈和想法。
20
阿泽泽泽_
3年前
Ray-ban dog food day

目前智能眼镜的主要应用场景还是局限在户外骑行这种双手需要解放的情况,但Ray-ban的轻便 性是比Quest更加合理的AR世界入口,AR交互如果出现在眼镜上将是game changer
00
阿泽泽泽_
3年前
云慢慢飘,日子慢慢过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