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在家待了半个月,除了必要的走亲戚之外,还做了以下事情:
1. 把吃灰多年的 HHKB Lite 2 键盘翻了出来,拆开清了一下灰。
2. 把吃灰多年的树莓派拿了出来,鼓捣一番成功开机,测试了几个发行版最后选择了 Manjaro sway。准备以后把电脑放起来,树莓派一直开着机,基础的事情都交给树莓派来做。
3. 把家里老笔记本的 Win10 重装了一下,安装了洛雪音乐助手和恒星播放器,还破解安装了华为电脑助手。
4. 老笔记本安装过程中发现经常突然断电,多次重装过程中发现是因为风扇不转使得 CPU 过热导致的,把笔记本拆开风扇拿出来,通过用导线连接树莓派 GIPO 口测出是风扇自身的问题,成功通过给风扇清灰让风扇重新转起来,装回去的过程中还给 CPU 又加了些硅脂。
5. 用 proxy-providers 和 rule-providers 把 Clash 的配置文件进行了重写,使得配置更加简洁易读便于维护。
6. 准备把树莓派配成可以过滤广告和科学上网的旁路由。因为不想让树莓派作为网关承接所有流量,一开始是基于 DNS 分流 + fake-ip 的方案,不过发现这种方式需要在网关上添加静态路由而小米路由器不支持添加。然后尝试 DNS 分流 + PAC 代理的方案,自己写了个 PAC 脚本通过判断解析出来的 DNS 结果是否为特定结果决定要不要走代理,不过发现 Android 自带的全局代理功能比较受限在很多 App 上不可用。最后灵光一闪,通过 ARP 欺骗的方式免去了前一种方式静态路由的要求,最终实现只需要在设备上把 DNS 改向树莓派,不需要额外安装任何软件就可以实现广告域名直接过滤掉,普通网站直连,需要科学上网的网站走树莓派。
7. 把主系统从用了十年的 Linux 又换回了 Windows,不得不承认 WSL 是最好用的 Linux 发行版。曾经封闭的微软现在已然成为了开源界的巨头,真是让人唏嘘不已。不过有些时候 Linux 还是难以替代的,所以在另一块硬盘上还留着 Linux 的分区,然后配置好了进入 WSL 时自动进行挂载并作为 Home 目录使用,使得分区可以两边共用。
8. 给树莓派装了 Macast,可以把手机视频投屏到树莓派上。装了 kdeconnect,便于手机跟树莓派连接。
9. 用 Mindows 工具箱把手头退役的小米 8 刷上了 Win10,试了下性能还不错,可以通过树莓派用 RDP 连上去远程使用。
10. 给家里换了个路由器。在酷安调研了一番买了百元最强路由器 360 t7,还薅了一把拼多多的羊毛。到手之后直接拆机,第一次尝试 ttl 刷机,过程很顺利,给路由器刷上了 immortalwrt。
终于要回北京开启新的一年了,新的一年一定会有不一样的变化。
祝大家元宵节快乐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