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蓝色眼镜_rJu/
54关注4被关注0夸夸
人行IPO
蓝色眼镜_rJu/
20天前
我会先找别人总结的幕布笔记看👀

徐宿: 我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读书的方法,事情是这样的: ​ 5年前​我去看《系统之美》《逻辑哲学论》这种书的时候,说实话,看不懂,几次三番去看都看不懂,也看不进去。 ​ ​这两年随着经历变多,我看这些书籍的解说版本,比如汤质看本质写了本书叫做《关于说话的一切》,看完这本再回过头去看维特根斯坦的书就能理解了。 ​ ​为什么会这样呢? ​ ​答案主要有两方面 1、没有背景。由于语言和文字世界是对现实世界的抽象概括,而人越年轻,现实经历越少,就没有办法理解对应的概念词。 比如我说“琼浆果的酸层度”的时候,每个字分开你都见过,但是你理解它么?你不理解,因为你没有过真实的经历,没有对这两个概念的背景信息,你不知道他到底怎么长出来的,事实上这个词是我瞎编的,现实中根本没有。 ​没有经历背景信息,大脑中就没有建立过对这些概念的关联,你就无法理解,看不进去。 ​ ​2、翻译问题 ​ ​很多好书都是英文或者其他文翻译成中文的,原本就是二创概念,难免和原意产生偏差。 ​ ​那么你原本就没有经历和阅历,缺乏背景信息做关联,突然一下子接触一堆新概念根本无法理解。 ​ ​但,如果有本土作者通过讲相关的内容,你由浅入深的去看,就能理解。 ​ 一直以来大家对“​由浅入深”是有误解的,这个词并不是说内容很深奥,比如《道德经》你觉得深奥?实际上是你不知道当时的背景信息,你没有跟李耳、孔丘他们在同一个时代生活、读书、干活儿。 ​ ​这就是维特根斯坦晚年的那本书里说的、语言和符号是需要基于现实环境去理解的,不能孤立应用。 ​ ​人类发明语言、文字原本的目的其实是为了提高沟通和协作效率,这有利于个体更好的生存,也有利于种群进化。 那么当语言和文字不再和外界连接,久而久之你的表达只能跟自己内心、跟过去对话,失去环境背景的支持,表达会越来越空洞抽象,这可能就是为什么我们去看很多学者、老教授的文字都古板死气的厉害得原因。 ​ ​由浅如深,就是从不知道这些概念的背景信息,到慢慢进入它的背景信息,与他当时写作的环境信息产生关联,这样你去理解这个人讲的东西就很简单了。 ​ ​所以怎么由浅入深? ​ ​1、当然应该先去看原著,得去靠看原著测试一下自己的水平。 ​ ​2、如果发现自己看不懂,就退而求其次,看与之相关的本土作者写的书籍。 ​ ​3、看完本土作者的内容,就能稍微“入深”,那么就再去试着看原著,如果还看不懂,说明背景环境概念仍然理解的少,再返回第2步去看。 ​ ​这个方法的例子我已经在开头说了,下面是一些工具的推荐: ​ ​1、模型树:www.moxingshu.cn ​ ​这是一个以树状导图为核心形式的笔记工具,我这两年受益于它和它背后的思考方法很多。 ​ ​2、幕布:www.mubu.com ​ ​这是一个以极简大纲+思维导图为呈现形式的笔记工具,我喜欢它的极简。 以上两个主要是桌面端我用的多。 ​ ​3、浮墨:www.flomo.com ​ ​这是一个可以快捷记录碎片知识的笔记工具,主要用来在手机端记录碎片信息。 ​ ————— ​就推荐这么多,要强调的是: 1、工具不在多,在精。十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把一个工具用熟练比多个同时用要强。 ​ ​2、不要想着靠一个工具解决所有读书、学习问题。多功能锅很可能坏的最快。 ​ ​3、读书并不解决现实问题,它最多让你知道一点儿道理,真正的学习包含输入和输出,尤其是后者。

00
蓝色眼镜_rJu/
26天前
蓝色眼镜_rJu/
1月前
经常有人过来遇到问题,过来咨询我。

但很多人都会习惯性地问对方,有没遇到这样的问题,

感觉不是来找答案,是来查户口的……

这和我给的答案,有关系吗?

这显然不是最好的提问思路。

生病去看医生,应该不会问医生有没生过同样的病吧。

而是因为医生有专业知识,又见过众多案例,

能快速诊断病因,并给出治疗建议。

说白了,是因为医生有更全面的上帝视角,

而非「淋过雨」。

如果是找病友,那出发点往往是找同盟,找心理安慰,

即便对方给了建议,你也不敢像医生的处方那样,贸然执行,

又加入对方连建议都没,那就剩下同病相怜,报着弱者取暖了,又有什么意义呢?

是要药方,还是要同盟,

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提问思路,

背后也藏着截然不同的思考方式。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