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刘勿锋
128关注1k被关注5夸夸
🐬AI产品@TextIn,业务一号位练习生
🐠现实世界观察员
✨分享AI、产品、商业、职场、经营的一手经验
VX: Tristone_L
刘勿锋
3天前
最近对于可持续、可增长、可规模化的商业模式有了新的认识。

之前的视角还是在产品本身,关注的是产品本身可持续,所以在研发成本难以降低的情况下,坚持不做定制,坚持卖标品。这点我们做得还是不错的,坚守住了底线。

但在实际操作中,又变成了所有人一窝蜂都去卖产品,也不管原来的角色是不是销售。也就导致一点比较优势都没发挥出来,效率很低。

这其实就是对商业模式的理解不够深刻,局限地以为商业模式里只有产品,而忽视了整个用户触达和转化的体系是否可规模化和可增长。

我们一度做成了让产品团队自己成交客户,大家在成单之后还很兴奋,然后在这条路上一路狂奔。但实际上,没有体系支撑,没利用起杠杆,借助不起来外部资源,靠自己单打独斗,怎么想也不可能有太高的效率。这就是典型的人岗不匹配。

可规模化的业务模式,意味着里面的每个关键节点应该都得是可规模化的,在搭这套架子的第一天就应该是这样。可持续和可增长也是同理。

在产品团队每个月成交个位数的客户的时候,其实要想的,就是如果每个月需要成交成百上千个客户要怎么弄,需要解决哪些问题,需要多少人,有没有可行性?

这样考虑之后,就能很清晰地知道,个人英雄主义是行不通的,因为超级员工本身就不可复制。

果然很多书里的道理都是高度提炼之后的,从知道道理,到深有体会,只有靠不断去做。听过和见过都不代表懂了,只有自己做出来,才是。
00
刘勿锋
6天前
TextIn平台赶在春节前终于做出来了chart到表格的识别功能,让大模型也能更好地理解一张折线图或者柱状图。

对于简单的图表,或者有数字的图表,预测效果还不错,更复杂的我们仍在优化中。目前开启早期内测,欢迎有兴趣的朋友联系我们试用体验~
00:37
01
刘勿锋
9天前
25年的第一本书: 《枪炮、病菌与钢铁》,有着一般畅销书不具备的演绎逻辑,非常适合用来在上下班路上听书,整个感受就是酣畅淋漓。

至少10年前就知道这本书了,但看书名和一些kol的推荐,以为只是在讲欧洲人成功殖民美洲的几大因素。当时心想,这些个结论还挺有意思的。

但实际上,书里最有价值的并不是这些结论本身,而是精彩的演绎论述过程。

核心探讨的问题是:为什么是欧洲人殖民美洲,而不是反过来?

由此衍生出的问题是:
- 为什么是欧洲人带着新技术来到美洲,而不是14世纪前后的中国发现美洲?
- 为什么欧亚大陆的技术更领先,其他所有的大陆或是岛屿,技术都要更落后?
- 其他大洲的人和欧亚大陆的人有智力差异吗?如果没有,为什么发展不出来高技术水平?

然后,作者展示了一条条清晰的逻辑链。

以原生技术的发展为例:
- 技术发达最大的前提是有足够多的人口,尤其是不从事基本食物生产的人口,因此需要有食物盈余;
- 食物盈余的前提是农业生产;
- 农业生产要比渔猎方式更有竞争力,就需要有合适的气候和适合驯化的作物,还需要有合适的工具和动力源,比如有牛和铁犁,效率就比人力和石制工具高很多;
- 气候和适合驯化的动植物,主要是由地理环境决定的,其次是人类活动的影响。

这种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再用演绎法把现有证据串起来重现历史,从而进行论证的方式,可以说是相当精彩了。就像在看推理小说,环环相扣,脉络清晰。

最后聊聊看完之后的启发吧。

这本书带来了一个更有兼容性的视角,就是在比较文明社会和原始社会的过程中,理解人之所以为人的意义。

我们的工农业文明,我们的历史、文化教条、甚至是法律道德,在一些仍然过着渔猎生活的族群看来,可能一点意义都没有。我们的文化名人,英雄和圣贤,在他们看来可能更是不名所以。

相应的,文明社会加在每个人身上的期待和要求,其实也只属于这个社会而已。如果感到压力太大,其实完全可以跳出来的。

我们被教育说要追求功成名就、出人头地、青史留名,其实都是文明社会出现等级分化之后才有的想法。这些都不是人们最天然的需求。

文明社会的人,会觉得原始部落的生活没有意义。但反过来,在原始部落看来,文明社会的叙事也一样可以被解读为没有意义。别的不说,光是明清时代中国女性的裹小脚,以及西方流行的尖头高跟鞋,不都是很奇怪的设定么?

人类天然的需求,就是生存和繁衍。如果非要给文明加一个发展方向,那就是不断发展生产力和优化生产关系,让人们可以更高质量、更舒服、更安全地生存和繁衍。

除此之外,其他的都是人类自己赋予的意义,或者是为了达到目标的副产品。

工作做不好天不会塌;考不上名校,进不了名企也一样能活得开心;生不生孩子和老年生活质量也不一定有强关联;不结婚或是离婚更不意味着人生失败……

这些教条和规劝,有兴趣就听一听,如果没兴趣,完全可以我行我素,不用在意他人看法。

以前的追求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我更觉得,在现代,有能力就投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建设,没那个能量就过好自己的小日子,都挺好的。

希望能给焦虑的朋友们一个新的视角。
10
刘勿锋
19天前
分享一个题目识别和还原的提示词。

先说说背景:

我们有一些客户拿着题目试卷的PDF,调用TextIn ParseX之后,经常会发现一些填空题里的划线空格没识别出来。大概长这样:“蕨类植物植株比苔藓植物_,具有 的分化,体内具有专门运输物质的 。”

可以看到,上面题目中,“具有”后面缺少了3个下划线。但除非是专门做试卷场景的,否则常规的OCR应该都没在这里做过专项优化。

不过有了LLM之后,简单加个后处理就能做好,毕竟文字和分句符号是对的,并且这种基础NLP任务,也适合让大模型来做。

提示词贴出来如下:

### 背景与要求
请提供以下题目,每个空格用下划线(__)表示,去掉答案部分。题目格式应保留原样,且每个空格不带任何答案,仅为下划线。

### 示例

输入:“蕨类植物植株比苔藓植物_,具有 的分化,体内具有专门运输物质的 。”

输出:“蕨类植物植株比苔藓植物__,具有__、__、__的分化,体内具有专门运输物质的__。”

### 待处理题目
*******

总之,只要用的OCR服务或者文档解析服务,没有专门做过填空题的优化,都可以用这个样式的提示词来做后处理,效果杠杠的。
02
刘勿锋
24天前
windsurf的初体验,是6句话,30分钟,完成一个功能原型网站的开发,里面包含了上传下载,包含了深度学习模型,包含了样本自训练。

全程我只补充了一些需求,没有像两年前那样写很规整的prompt。windsurf直接看到需求就开始写代码,安装环境,自动排查装环境时遇到的问题。

第一遍运行的时候,在网页上点击没反应,我也只是大概描述了问题情况,它就开始自己调整代码了。重新编译运行之后,一切正常。

这在我看来,完全称得上是一遍过!claude sonnet不愧是最强全栈AI,前端,后端,算法,全都能搞。反正比我自己写肯定是快多了。

时代真的变了,创造一个软件的门槛从未变得如此之低,真好。
12
刘勿锋
25天前
以前,跑出sop之后,交给junior们执行就好;
现在,实验sop的时候就在让o1参与,过程中能自动化的都让它写成代码,再用一些连接器串起来,就能得到超级员工。

2025年再招聘新员工,使用AI的能力会成为重要的考量。也许,相比有AI之前,提升2倍效率或者3倍效率,都只是中规中矩。10倍效率甚至百倍效率,可能才是新时代的水准。

个人生产力的提效,可以体现在很多具体的事务性工作上。

比如以前写一份文档,需要4个小时,而在AI的帮助下,只要半小时,这就是8倍效率;

比如以前写一封产品更新邮件要半小时,而在AI帮助下,只要5分钟,这就是6倍效率;

再比如以前整理一份报告,要在各种数据源中来回倒腾,花上一整天都很正常;现在通过AI不断积累自动化的处理代码,慢慢就能做到1个小时甚至半个小时出报告,可以做到15倍效率;

数字化程度越低的地方,效率提升应该会越多。

这下真的是未来已来了。
22
刘勿锋
26天前
人想要不迷茫,靠的是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否则今天看着有人炒币赚了大钱就忙着去开户,明天看着有人搞短视频接单了几百万就开始想出名。一天一个创业想法,一天换一个赛道,每个都没积累,都没做出成绩,这能不迷茫焦虑吗?

2024年是我逐渐想清楚并踏实下来的一年。对于为什么打工,要做到什么程度,下一步怎么规划等等,都有了相对明确的答案。于是,人生的焦虑就少多了。

我有一篇动态里提到,如果商业基本功没练到位,那么所有的全新创业机会,可能都不是自己的。对于个人成长也是一样,基本功不扎实的时候,最重要的,是先找一个能锻炼身手的机会。

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

“我是谁”,“我在哪儿”,“我要到哪里去”,这些问题的答案变得清晰之后,感觉人就落到了地上,踏实了。
30
刘勿锋
27天前
雷总的动作真是让人应接不暇,跨年夜不休假,而是做起了年度直播,陪网友一起跨年。主打一个千亿老板陪我唠嗑,全是情绪价值。
11
刘勿锋
27天前
原来我这么能白话,写了15.5万字hh。

上一次有意识地记录文字输出量,还是在22年,把经营感情的经验总结了一下,整理了一份7万字的文档,放在知识星球,还收了一笔订阅费😜

看来回头可以挑战出本书了
20
刘勿锋
28天前
自信不来自于别人的评价或反馈,而是看见自己真的能影响这个世界,那是一种踏实,有点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的感觉;也是知道我有能力,是知道“我可以”。

“Yes, I can!“,已经是中学时看过的成功学鸡汤了。但那个时候,更多是强行给自己打气,是未来时。但现在回头看,已经慢慢变成一种底气了,是现在时和过去时。

“我可以”的另一面,是“我不行”。

习得性无助的实验里,当一只狗每次尝试逃脱都会被电击时,久而久之,它就会认为自己永远无法改变现状。即使后来环境变了,即使它已经可以轻松逃脱束缚,它也不会再做尝试了。

人也一样。如果一直处在某种负反馈的环境里,可能是客观的市场不买单,也可能是周围人主观的评价,时间长了,自然会认为自己什么都做不好,然后就会放弃尝试。但也许,这并不是真实情况。

所谓的韧性,就是在面对负反馈的时候,也能保持初心。对于认定了的事情,永远不放弃下一次尝试。这条路走不通,换条路就好了,没必要把自己关在家里。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