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刘勿锋
124关注1k被关注4夸夸
🐬AI产品@TextIn,业务一号位练习生
🐠现实世界观察员
✨分享AI、产品、商业、职场、经营的一手经验
VX: Tristone_L
刘勿锋
3天前
做业务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光想不做,和光做不想,都有问题。

光想不做的,就是每天都在看数据,找原因,做调研和分析。各种报告写了一堆,假设也提了一箩筐,但推到验证阶段的却寥寥无几。

内心期待的是哪天灵感迸发,想出最佳策略,然后一举解决问题。

而光做不想的,就是每天全在做各种各样的需求和研发,不停堆功能,策略两三天一变,目标变成了每周一定要上线多少个策略。

但到底做什么是有效的,怎么放大,系统性的机会在哪里,当下的模式是不是已经到顶了,这些问题统统没有思路。

这两种模式,其实都是在自我感动,对于管理者而言,也都是失职。看起来好像每天都忙个不停,日程排得满满当当,甚至周末都没有在休息,但实际上业务一点突破都没有。

光想不做,组织不起来有效行动,没有章法,像无头苍蝇一个乱撞,就是在浪费资源。

而光做不想,实质上就从管理岗降级成了执行岗,但每个月拿的仍然是管理岗的工资,同样是浪费钱。

惭愧的是,这两种状态我今年刚好都经历过,结果就是长期的业务停滞。

所有的解决路径,在事后看来都非常清晰。只要紧紧盯着商业模式是否可增长,是否可规模化;只要紧紧盯着北极星指标,理论上早就能发现问题的关键。

但在我当时看来,就是处在迷雾中,看不清方向,甚至连正确的问题都提不出来。那时我关注的根本就商业模式,而是一个个细枝末节的指标增长,大概是我一度以为当时的商业模式是可行的。于是,关注点都错了,自然提不出正确的问题。

总结这几个月的经历,心得就是既要深入地思考,也要踏实地做。并且思考的结论要时不时跟人讨论,把他们当成投资人,看别人会不会被打动。

如果一定要给思考和执行加一个比例的话,我希望是20%的深入思考,80%的高效执行。

当发现自己每天都忙个不停但没有产出,或者每天都在思考但就是找不到突破口,大概率就说明状态有点问题了。需要的是跳出来思考。

以上,分享给大家,希望明年不会再有踟蹰不前!
30
刘勿锋
4天前
做产品的成就感之一,就是看着它在一个又一个的应用场景下变得成熟,得到客户认可,解决客户的问题,进而赢得口碑。

在ToB行业里,产品经理们普遍追求的就是卖标品,不定制,轻销售,轻交付。

以前我一度以为这个模式不现实,因为当时服务的主体客群都是大甲方,一个项目数百万,每一家都要求定制。产品力不达标,不成熟,以至于每次签完单的时候,往往就是恶梦的开始。

当发现不管产品怎么做,都离不开定制化的时候,作为负责的产品经理,就自动变成了项目经理和需求分析师。都是在响应客户需求,一点儿也找不到做产品的快乐。

有成就感的产品经理,会把自己负责的产品大大方方地介绍给家人和朋友。而如果只是需求分析师,只是甲方的打工人,完全觉得根本说不出口,因为自己都觉得太烂了。

但在今年初步做起来一个纯标品交付的产品之后,才发现以前太局限了。市场很大,找到那些能接受标品的客户,给他们提供足够好的产品,直接就能成交。不需要走漫长的招投标,不需要poc,不需要磨人的项目交付周期。

这个时候,才会觉得做产品真有意思,也会开始大方地给熟人推荐了,因为能真实看到做的产品功能被很多客户认可并买单。

产品做得足够好,客户用下来也觉得真不错,那不需要太多的销售动作,他自己就想尽快买单。我们目前相当数量的客户,从注册账号开始测试,到购买金额过万,都在半个月以内。

最近一两年,大家开始强调做产品的第一天就要考虑商业化,要知道谁会买,做到什么程度他们会买。原因无他,客户愿意真金白银地买单,才是对产品的最高评价。

好产品不是自己夸出来的,也不是某些大甲方pua出来的,而是大量客户花钱支持出来的。

产品拿出去跟目标行业里的客户演示,或者这些客户自己使用,10个里有5个都愿意买单到一定金额,那就是做对了,就说明产品做得足够好了。

而做到这个水平,不需要多么高大上的理论体系,也不需要多么先进的方法论,不需要你是“产品之神”。

只需要脚踏实地,明确定位,再找到一定量的目标客户,然后死磕产品力,做到让这些客户大多都能买单,就够了。

所以,自信一点,不用pua自己,也不用神话大佬。认真做好手头的事,紧盯关键问题,用心,认真,相信大家都能做出自己满意的产品。
33
刘勿锋
6天前
最近跟完几个产研同学的绩效评估,发现一些很有意思的对比。

首先,在用数字体现工作成果方面:

初阶的同学,都会说自己这一年完成了多少个需求。可是,一年做100个需求,和一年做1000个需求,对结果的影响真的有10倍差距么?

资深一点的,在他们的材料里就完全看不到这一条,而是从各方面强调自己的有效产出,比如用户指标,收入指标等等。

其次,在产出的价值包装方面:

初阶的同学多聚焦在做了哪些功能,但看不到一条主线,往往就是平铺直叙地说,今年做了功能ABCD。

而资深的同学就会从业务目标的视角,讲出一个有逻辑的工作内容,并且能体现在业务目标上。可以是优化了系统架构,从而支撑更多用户量和收入;也可以是完善一系列基建,让财务和运营有更高效率。

最后,在工作总结和反思层面:

初阶的同学看到的是影响自己工作的事,尤其是上下游的问题,比如需求提得有问题,需求变来变去等等。

而资深一些的,就能看到更多系统性的问题和机会点,比如业务流程上应该如何优化,团队协作上如何优化等等。

真的是高下立判。

以前我以为,随着年龄增长,大部分人都会自动变得资深。但跟完两组绩效评估之后,才发现资深与否跟年龄并不强相关。工作十几年的人,也可能依然在初阶水平打转;工作五六年的人,也可以站出来挑大梁。

工作10年,不代表自动就有10年经验,也可能是一年的经验重复了10年。原来这并不是段子,只不过现实情况一般没这么夸张而已。

而要突破当下水平,获取更多经验的关键点之一,就是在做好手头任务的基础上,主动去要更高阶的任务。毕竟大部分人的经验还是靠实操获得的,在外面旁观,可能一辈子都学不会。

我每一段工作里,都会主动跟老板讲我想要什么,不管是挑战更复杂的项目,还是职位的提升。这样当他们看到有相匹配的工作任务时,就会考虑让我去。

长此以往,每年都在突破原有的经验,于是每年都会有新的阶段性的成长。而不至于落入一年的经验用10年的局面。

想更快成长的年轻朋友们可以试试,主动一点,也许就会有故事。
917
刘勿锋
11天前
产品管理最基本的工作之一,就是让需求保质保量地上线,并且测试完备,不出现严重的影响生产的bug。

如果质量控制出了问题,再好的策略,再贴心的用户体验设计,都会变得一文不值。你的产品都严重不可用了,用户就算想支持也无能为力。

这类bug的产生,至少有两类情况。

一种情况,是产品需求本身没考虑周到。

产品提了一个某环节的改动需求,开发照着产品的意思做完了,也全部通过早先的测试用例了。大家都以为没什么问题,就让功能上线了。结果没过几天,各种数据指标就变得异常,用户的负面反馈也纷纷爆了出来。最后详细一排查,发现按之前的产品设计,就是会出现问题。

比如,之前有不少用户反馈说,我们文档解析产品界面上东西太多太挤了,没用的可以先隐掉。于是我们调整了一下用户界面,在用户上传完文件识别完之后,自动收起上传区域。结果上线之后,另一些用户开始反馈说第一次上传完之后,不知道怎么操作第二遍。

一整个就是大写的尴尬。无奈之下只好重新设计,继续优化。

另一种情况,是产品需求没毛病,但开发实现的时候莫名其妙出错了。

这其实也相当容易发生,常见于复杂业务流程的改动上,比如订单交易相关的操作。复杂工程里,代码解耦程度不够高时,很容易牵一发而动全身,改了A,结果影响了B。

近期一个乌龙事件,就是在修改TextIn的后台付费套餐统计时,影响了前台自动领取免费试用套餐的逻辑,导致一部分用户即使点了领取,自己账户上的可用额度仍然是0。我要是用户,也一定觉得被骗了。

但对于产研团队而言,因为需求主流程是后台的统计优化,大家无论如何都想不到前台的免费套餐领取会出问题,自然也很难在上线前完整测出来。

当然了,难不是借口,总是有办法的。

上面两种情况的解法其实都差不多,可以是:

1)丰富回归测试用例:每次上线前,至少都应该保证主要的用户路径完全正常不受影响;

2)增加指标监控体系:做到半天或者小时级的核心指标同比/环比监控,让异常更早被发现;

3)灰度发布机制:新的改动不要一下子全量上线,而是在一部分用户里充分测试后再全线推广。

不过这些做法也跟产品的用户规模有关系,不同量级的产品,适合的方式也不同。但产品的质量控制,总归是同样重要的工作。

产品质量出了问题,用户体量小的时候,产品就很难长大;而用户体量大的时候,就可能出现公关危机,出现大量负面反馈,造成用户严重流失。

如果说产品工作里什么是根本,质量控制肯定是其中之一。做好了,用户没有感知,不会有表扬;但做不好,立马就会有负反馈。但正因如此,作为产品经理,反而不能松懈,而是要花大精力去应对才行。

善战者无赫赫战功,神医治病在于早期预防,说的都是这个道理。
04
刘勿锋
12天前
产品效果做到什么程度才算到位了?

跟客户聊完需求之后,打开产品进行演示的头两分钟就牢牢抓住了客户的注意力和兴趣。接下来只要不断回答客户的问题就好。

再聊完使用方式,能力边界,价格和优惠,安全风险等等,客户就开始为掏钱做准备了。

一整套下来,30分钟都不到,就能锁定一个年消费在几万块钱的客户。这个效率,意味着如果有两个人专职做这一步的转化,并且前端的线索池能拉满,一年就能去到大几千万甚至上亿的营收规模。

而要达到这样的效率,除了售前同学的专业度外,还需要产品效果真的能让客户一目了然地感受到价值。简单说就是,产品做对了。

反之,如果产品做得过于复杂,或者兼容性不够,即使给客户演示,或者让客户简单测试时都效果平平,那技术支持就算再能说会道,也不会有太好的转化率。

因此,看客户能否快速get到产品的价值,产品演示能否抓住客户眼球,能否经得起早期测试,就可以是衡量产品建设程度的参考标准。
23
刘勿锋
13天前
靠单纯的恐吓和威逼利诱,只能越来越管不好团队,那是管理做标准计件工资的体力工作者的方式。

在多是知识工作者的现代职场里,高质量的产出来自于每个成员的积极思考和集思广益。如果还用前现代的管理方式,大概率只会得到员工的出工不出力。大家都清楚,做基层员工的时候,永远有一万种方式对上级阳奉阴违。

高质量的产出,对应的需求层次是尊重和自我实现。那leader的责任,就是尽可能营造一个有安全感,有认同和归属感的氛围。

所谓安全感,就是让人知道尽职尽责工作就可以比较稳定地待着。反之,如果感觉公司随时会倒闭,或者感觉自己随时都可能被裁员劝退,那估计没有人还有意思认真工作,为公司和团队出谋划策。努力干嘛呢,摸摸鱼划划水得了。

而归属感,就至少得是让员工感到自己是团队的一份子,而不是局外人。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让员工把团队的事当成自己的事。

我想,没有哪个leader能说自己是全知全能的,也没有哪个leader有精力事无巨细地安排好每个任务细节,终究还是得依靠团队拿结果。

刚带团队的时候,总觉得不需要什么管理手段。我分了任务,大家伙只要做事不就好了嘛。

但小半年过去,就发现,基础的管理工作还是得做。先不说激发潜能,让团队勇攀高峰这种高阶管理能力。最起码的,要能调动得起团队积极性吧。这就要去了解每个人的激励点,然后针对性地营造相应的氛围。

一个人不会因为仅仅被任命为leader,就自动让团队有积极性和战斗力。
32
刘勿锋
14天前
“上司持续督导下属的工作才叫授权,反之则是渎职”--- 格鲁夫

越是重要的工作,越是要经常跟进执行情况。不要觉得有团队了,一些工作就可以不管,然后当甩手掌柜。否则做出来的东西肯定会跑偏。

既然做了带人经理,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00
刘勿锋
16天前
人真的很容易被小动物治愈。

吃完饭在楼下走路消食的时候,遇到一只小猫,也不知道它是饿了还是渴了,反正就一直跟着我走。

我停下来,它更是直接凑到我身边,在我腿上蹭来蹭去。我蹲下去摸它或是给它顺毛,它也毫不抗拒,反而一脸享受的样子。

印象里,猫都可高冷了。遇到这样一只不怕人的,还是头一次。感觉它好像就在说:“我不需要你喂我吃的,我只是想和你玩一会儿,因为看你像是个好人,没有攻击性。”

给人整得还怪感动的hhh

两年前,有个前辈和我说:“在自己孩子眼里,你就是全部。只要按时回家,多一些陪伴和照顾,就很好了。所以自信一点,遇到一些挫折是在所难免的,但这不代表世界上没人爱你了,你值得。”

当时听完还比较懵懂,因为困在世俗的评价体系里太久了。结果没想到被一只小猫点拨了。

是啊,在小动物眼里,它并不关心你一年挣多少钱,也不在乎喂它吃的是有机牛肉还是工业猫粮。只要不让它挨饿受冻被伤害,它都会喜欢你,陪着你。

这种温暖,就会让人感觉跟这个世界有所连接,感觉生活挺美好。

在需求层次里,爱和归属感,比自我实现要基础多了。也就意味着,当爱和归属感没被满足的时候,人是很难愉快地追求自我实现的。

而爱和归属感,并不只是“成功”人士才能拥有,普通人也完全可以。这些爱可以来自养的小宠物,可以是在社区里乐于助人时收获的感谢,还可以是积极参与公益活动之后看到的笑脸。

所以当感到比较压抑,很累,觉得太难了的时候,不妨歇一会儿,去做一些让自己感到有爱和归属感的事。

你不必非要“成功”才可以拥有爱,自信一点,因为你值得。
20
刘勿锋
19天前
创业思维,越早培养越好,即使对于打工人也是如此。

和最近接触到的一些想找产品工作的实习生聊天下来,他们普遍的预期是,产品工作就是做做功能设计,画画原型图,写写prd。几乎很少有人对于商业感兴趣,更别说有一些自己的思考了。

但从就业市场来看,单纯做功能的执行岗位,上限就是低的。执行岗位,3~5年经验的时候最是吃香,上哪找工作都相对容易。但越往后,难度就会越大,尤其是经验的专业度和复合度,还没有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的情况下。

从用人方的视角看,同样是两个不能独立拿到结果的人,为什么要多花钱招一些年龄更大,要求更高,但经验水平并没有更高的人呢?

不过这也不能怪大学生,毕竟学校里也从来没有系统性的商业启蒙。商科的可能还好点,每天还会耳濡目染一些商业故事。但文科、工科、和理科的学生,给人的感觉是出来就在进厂打工。

那怎么改变呢?

其实锻炼商业或业务感觉,也是老生常谈的两个方法,只不过现在的大学生还是很多人不知道。

第一,是尽可能让自己去到离钱近的位置。

这是一个相对的概念。2B业务里,销售就比产研离钱近;2C业务里,市场或运营就比其他岗位离钱近。

对外行而言,评价一个工种好不好,一般只知道看这个工种的平均工资水平。于是就会得出,在互联网行业里,找工作最好找研发,其次找产品,最后才找运营。

但对业务视角的锻炼,对理解赚钱的逻辑而言,却恰恰相反。因为业务链条越往后,就离钱越远,越难理解一个业务是怎么发展起来的。这也就引出了理解业务的下一个关键。

第二,即尽可能去梳理清楚自己公司或所在业务的赚钱模式,以及这套模式是如何搭起来的,又是如何运转的。

一个业务,拆解下来,大体就是提供什么样的产品和服务,客户怎么来,怎么转化,成本怎么控制,如何做到规模化等等。

这些信息,就得靠自己去观察,去找人聊天来获得。当然了,在职位层级比较低的时候,肯定是难以接触到真实的业务数据的。但没关系,能有个模糊的印象,也好过完全懵懵懂懂。

很多人职场发展上,一直走专业路线,但由于不掌握生产资料或者关键技能,永远只能在细分的职位里工作。

而另一部分人的技能,直接就有相当多人需要。只要解决了获客和成交的问题,就能有机会开启自己的业务。多一种人生选择,不就多了一份底气嘛。

而要了解获客和成交的模式,最直观的,不是听课或者看书,而是看自己公司的业务里,是怎么解决这两个问题的。

如果打工是为了以后不再打工,就要早一点有这些意识,多观察,多思考,然后自己做一些小尝试去验证。
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