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cnfeat
634关注1k被关注0夸夸
✨ 世上无难事,只怕笨方法
🍎用作品说话
📍一定要看置顶动态
📩➕ cnfeat
置顶
cnfeat
2月前
整理了一下产品货架,这条动态长期更新,欢迎收藏😉

我的作品如下——

我的博客:cnfeat.com

《笨方法文化手册》
6万+字,162页,2年+积累,已有50000+人领取阅读。遇到难决策的事情,先问你信奉的文化告诉你怎么做。
mp.weixin.qq.com

《笨方法学写作》
无论时代如何变革,个人生产力与创作发展的两大矛盾会永远存在。这门课程帮你构建一套适用于普通人的卡片创作系统,帮助你解放与发展生产力,创作出更多产品。
www.yuque.com

《个人生产力发展指南》
生产力不仅仅是效率工具的功能介绍和使用技巧,也不仅是更快更好地在待办事项清单上打勾。好的生产力系统像指南针,像河流,像火焰,赋予创作者热情,点燃工具组合的最大价值。
xiaobot.net

《卡片创作100条》
这是我在卡片创作领域,实践并验证过的100条最基本、最浓缩且最有价值的实践指南。内容涵盖从卡片选择、组织方法到创作心得,每条技法都是经验之谈,简洁深刻。
note.mowen.cn

《日课一问100条》
真正的成长和进步往往源于深入的自我反思和主动的思考。这100个问题囊括了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可以用来主动驱动思考,激发好奇探索,每日自省反思。
note.mowen.cn

《灵感觉醒100条》
灵感不能等待,它需要触发,需要去主动探索。当你的心灵被新的刺激所触动,当你的感官被新的体验所激活,灵感会如同泉水般喷涌而出。
note.mowen.cn

更多产品介绍,详见笨方法产品货架:www.yuque.com
00
cnfeat
2月前
《普通人AI认知100条》(更新中):AI轻松入门最小必要知识

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AI仍然是神秘而难以理解的。

为了更好地理解并利用AI,我根据近万次使用AI的经验和心得,特别整理了这份《普通人AI认知100条》(更新中),作为普通人理解并用好AI的最小必要知识。

有了这张清单,所有人都可以轻松入门AI。

AI理解篇
1. 你可能会过高地估计AI的实际能力,一部分原因在于媒体的夸张宣传,将每一次小小的成绩描绘成天翻地覆的历史性突破。
2. 你想象中的AI是能迅速执行指令、给孩子换尿布、给家人做饭的保姆机器人翠花,但你现在能得到的却是带着轮子的扁圆形扫地机器人。
3. 你可以理解AI是智商很高见多识广的白痴专家,他能以世界冠军的水准玩棋牌游戏,你发出的指令越清晰,他干活就越好。
4. 当前的AI仅限于狭窄或特定的任务,缺乏人类的理解和意识,尚未能进行推理、情感和意识,最适合执行那些清晰定义、规则明确的专业化任务。
5. 典型的AI是AlphaGo,它是世界上最好的围棋玩家,但除此之外什么也做不了,它甚至不会玩跳棋、井字棋等游戏。再如AI翻译可以把英文的影评翻译成中文,但它无法告诉你影评者是否喜欢这部电影,更不用说让它自己来观看和评论电影了。
6. AI尚没有能力灵活适应这个我们这个疆域无限,瞬息万变的真实世界。真实世界没有固定规则,拥有无限的可能性。AI不可能将每一种情况都事先排练一遍,更不可能预见在任何给定情况下需要什么信息。
7. 目前AI在某些细分领域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仍然离通用的人工智能(和人类一样聪明,甚至比人类更聪明的智能机器)还差得很远,可能到2100年都无法实现。
8. 一堆狭义智能(类似AlphaGo或扫地机器人)永远也不会堆砌成一种通用人工智能。通用人工智能的实现不在于单个能力的数量,而在于这些能力间的整合。
9. 媒体从来不会说要怎么用好AI,因为这不吸引眼球。媒体更倾向于报道那些令人震惊的创新或潜在的威胁,而有意忽视教育普通人如何去实际应用实践AI。
10. 多数人要接受到猛烈暴击,才能充分认识AI。这种“暴击”通常来自直接的经验,如项目失败、预期落空或误解AI的能力,从而迫使他们重新评估并深入理解AI技术的实际应用和局限。这一过程虽然艰难,但对于真正掌握AI,形成正确的使用策略和预期,是不可或缺的一步。
11. 人类大脑在5个基本面远远超越AI:情感智能与同理心,创造力与直觉,复杂决策能力,灵活性和适应性,意识和自我意识。

AI工具篇
1. AI的基本原理其实并不复杂,通过系统的学习和持续的实践,可以让没有深厚数学和编程基础的普通人也能容易地理解和使用AI。
2. 虽然你可能认为使用AI有很高的技术门槛;但其实,AI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降低这些门槛。现在各大AI平台已尽可能简化使用,使得非专业人士也能轻松利用。
3. AI并不能取代人,但作为人的超强辅助工具,就像电脑一样,它可以增强我们的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工作效率,帮助我们在决策、创造性思考和复杂问题解决中做得更好。
4. 在实际创作中,不要让AI代替你思考,而是让AI激发你思考。AI更适合作为你的灵感助手,而不是枪手。AI的优势是可以提供创意的起点、激发新想法或者提供不同的视角,帮助打破创作瓶颈。
5. 真正的艺术创作需要深层次的人类情感、个人经验和文化理解,这些是AI当前无法完全复制的。利用AI作为辅助工具,创作者可以扩展他们的创造力和效率,但最终的作品应当反映出创作者自己独特的声音和深刻的人文关怀。
6. 为什么媒体宣传AI那么强大,而我自己使用时效果就那么差?这就好比同样一支铅笔,李白可以诗百篇,你只会刨笔尖。同一AI工具在不同人手中的潜力能有天壤之别,关键在于使用者的技能和创造力。
7. AI在未来将会变得很普通,如同水、电、煤和网络一样,成为支撑现代社会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普及,AI技术将被融入日常生活的各个层面,无论是在家庭、工作场所,还是在教育和娱乐领域,它的存在将变得无处不在,从而极大地提高生活和工作的效率,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
8. 不要浪费时间去追寻最新的AI模型和工具,而应该更加专注于探索现有工具的更有效使用方式。真正的价值往往来自于如何将这些工具融入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以及如何创新地应用它们以解决实际问题。
9. 在预算充足的情况下,选择目前市场上公认最强的AI工具来优化和提升工作效率。例如文本生成选择 GPT-4、绘图选择 Midjourney,信息检索选择 Perplexity……

AI功能篇
1. 所有AI能做的事情,人理论上都能做,只是效率和成本的问题。
2. 目前普通人使用AI最多功能:文生文,文生音频,文生图,文生视频。
3. ChatGPT可以辅助你生成各种文本内容,包括文章、博客、报告甚至是诗歌。Suno可以根据你个人喜好创作音乐,选择不同的音乐风格和元素,自动生成音乐。Midjourney能根据文本描述生成详细且创意的图像,适用于艺术创作和视觉内容的生成。Sora可以使用文字创建逼真的短视频,适用于制作短片或社交媒体视频
4. AI能够帮助你在某一项具体工作环节中提高效率,特别是在处理重复性和时间密集型任务上,这样你就能够将精力集中在更富有创造性和战略性的工作上。
5. AI作为扩展能力边界的工具,极大地依赖于你的好奇心和主动探索。例如,你想创作音乐,AI可以帮助你从构思旋律到编写歌词,但前提是你得首先有这个创作的愿望和主动去尝试的行动。只有我自己清楚想要创造什么样的音乐,AI才能真正成为帮助我实现创意的伙伴。因此,利用AI的关键在于主动引导它朝着我想要的方向发展,而这一切都始于你内心的好奇和探索欲。
6. AI可以引导你探索新领域,比如说,如果你想学习绘画,你可以向AI提供灵感或初步的想法,而AI能帮助你将这些想法转化为具体的图像。反过来,你也可以指导AI,因为AI本质上是一个没有自我指导能力的高级智能系统。它需要你来设定方向和目标。这种互动不仅能帮助你实现创意,还能在过程中增强你的技能和理解。
7. 人类担心AI,不是担心AI太过聪明,而应担心它可能替代我们人类所珍视的特质,如创造力、情感和意识。这也是目前所有AI专家最关心的事情,确保AI技术的不会削弱且可以丰富人类的生活。
8. 取代你的不是AI,而是比你更懂AI的人。那些能够将AI技术融入日常工作,并利用这些技术来增强自身职业角色的人,将能够更有效地巩固他们在行业中的地位,并抵御被自动化和智能化工具所取代的风险。

AI思维篇
1. 面对AI,你确实无需恐慌或焦虑,因为绝大多数人即使没有使用AI,也能过上正常的生活。AI目前只是一种增强工具,旨在提高效率和便利性,但它不是生活的必需品。
2. 你并不需要AI,生活也可以过得很好,但如果你想要让生活变得更加便捷和高效,那么尝试使用AI绝对值得一试。
3. 相信AI未来可以变得更好的那些人,未来一定会更好。对AI技术持开放态度,并积极探索如何将这些先进工具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人,往往能在变革中保持领先,塑造更加富有和满足的未来。
4. AI很强大,但是只有极少数人能将AI用好,这是因为,普通人要用好AI,不仅需要一部分基础技术知识,还需要能够战略性地思考如何将这些工具整合进你的工作和生活。
5. 如果你抱着AI无所不能的期待,那么每次使用AI时可能都会感到失望。AI虽然强大,但它确实有其局限性和适用范围。理解AI的能力及其限制,设定合理的期望,可以帮助你更加实际和有效地使用AI。
6. 多数人认识AI的过程:质疑AI,理解AI,弃用AI,使用AI,推荐AI,使用AI,使用AI。
7. 新的AI工具和应用每天都在涌现,你不可能永远选择到最好的工具,重要的是建立AI思维,而不是追求每一次都使用最先进的工具。

AI实践篇
1. 普通人使用AI,不在使用方法本身,而在于对AI能力边界的把握。你需要不断理解AI能力边界在不断进化,你得先知道它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你才会去让它做什么。
2. 相比学习AI工具的具体实操方法,学习AI思维更重要。AI思维不仅涉及技术本身如何运作,还包括对AI能力范围的深刻理解:了解AI可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以及在哪些方面AI比人类做得更快或更有效。
3. AI思维涉及评估不同AI工具的适用性和潜力,理解它们在特定场景下的优势和局限。这不仅提升了对现有技术的应用效率,也能适应未来技术的变化,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并在各种情况下做出更加数据驱动和信息化的决策。
4. 强烈不建议不建议不建议使用通过短视频来学习AI,AI的复杂性和深度要求更系统、全面的学习方法。短视频往往无法提供足够的细节或深入分析,可能导致对AI理解不全面或存在误解。
5. 学习AI最好的方式就是「T 型学习」,纵向在你最感兴趣的领域深入地研究和学习,横向在其他领域保持最基础的学习。
6. 人与AI如何才能高效协作?我试过非常有效的方法是将日常工作流程细分成多个组块,识别适合AI的任务,例如评估哪些工作是重复性的,哪些工作是可以通过数据分析优化的,哪些工作是AI可以准确执行的,开始用AI工具替代或辅助这些识别出的环节,实施后持续监控AI的表现和成效,根据实际情况调整AI的应用范围和方式,优化工作流程。
7. 要有效地使用AI并充分利用其潜力,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耐心,以及经历不断的测试和多次失败。这个过程要求深入理解AI的机制和局限,不断调整和优化,才有可能达到预期效果。
8. 信息差在AI 时代下会越来越容易被抹平。在这之前,你需要快速把信息差变成行动差、认知差、资源差,以此来创造和保持优势。行动差即快速决策和执行,利用AI技术快速响应市场变化,优先实施新策略。认知差即深入学习和理解AI的工作原理及其在特定领域内的应用,可以更好地利用信息,做出更为精准的决策。资源差即学习高质量的AI工具和技术,建立强大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可以使你在资源配置上拥有优势。
9. 每个人都有机会在「AI+细分领域」中找到自己的专长并不断深化,从而开拓广阔的机会。无论是医疗、教育、金融、艺术还是工程,在你的专业领域里,思考如何用非传统的方式应用AI,可能会发现全新的商业模式或服务模式
10. 如果你不在真实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应用AI,你永远不能理解AI的潜力或创造出有意义的个人作品。通过思考如何将AI整合进你的工作流程和学习过程,你可以更好地利用这些技术来优化决策、简化任务、加速数据处理,甚至在学习新技能时享受个性化的教学体验。
11. 无论AI的通用能力会变得多强,它在特定领域内产出高质量内容的能力仍然依赖于专业人士的深入研究和知识。只要你在某个领域研究得足够深足够前沿,AI也需要你,它也才能变得更好,两者是相辅相成的。要
12. 在你熟悉的领域中,你可以将AI技术与行业知识或职业方法论结合,可以做出属于你自己的的最佳实践,说不定能做出整个行业的最佳实践。
13. 你可以分析你所在行业的核心需求和当前面临的挑战,识别AI可以提供解决方案的领域,定制AI应用,如果你在医疗行业工作,可以探索如何使用AI进行疾病诊断或患者数据分析,实施AI解决方案时,采取实验性的方法,进行小规模试验,收集数据,根据结果调整和优化技术应用。
14. 凡事皆有最佳实践,你想用AI做的事情可能已经有前人经验,想办法找出来,学习和借鉴这些已有的经验,可以为你的项目提供宝贵的参考,少走弯路,加速生成解决方案。
15. 最前沿最能实践的AI知识,不在书本,不在网络,而在某些人的大脑中。这些人通过日常的实践、实验和创新,积累了大量未必被广泛发布或理论化的经验知识。
16. 尽可能通过参与跨学科的AI合作项目,你可以直接从AI实践者那里学习。这种一手的学习经验通常比阅读理论更加深入和实用。
17. 在与AI领域专家交流时,不要害怕提出问题。积极的讨论和问题解答过程往往能揭示那些不为人知的见解和技巧。
18. 学习AI,建议加入有共同目标的社群一起讨论学习,你不仅能够从其他成员那里获取知识和经验,还可以通过观察和模仿那些比自己更有经验的人来加速自己的学习进程。这种社群通常充满了动力和灵感,能够激励你持续前进并挑战自己。
19. 大胆分享你学习AI的过程(无论成果多么垃圾),这会吸引到一群同行者,从而加速你的进步。
20. 普通人在AI的应用实践上,没有真正的技术壁垒,只有不够强大的好奇心与行动力。许多现代AI工具和平台已被设计得非常直观,即使是没有技术背景的用户也可以轻松上手。关键在于你是否愿意探索这些技术,是否准备好利用它们来改善和创新你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21. 我们现在对AI的理解处于初级阶段,就像公元前600年,当泰勒斯(Thales)开始研究“电”的时候,当时的他必然知道自己发现了某种意义非凡的东西,但他肯定想不到电日后促成了社交网络、智能手表和维基百科这样神奇的事物,现在AI的实践还停留在爱迪生发明灯泡的阶段,让我们共同期待更多未知和惊喜的到来。

mp.weixin.qq.com

《普通人AI认知100条》:AI轻松入门最小必要知识

010
cnfeat
2月前
我们并不是担心人工智能太聪明,而是担心人工智能太容易取代我们人类所珍视的东西。
01
cnfeat
2月前
AI会征服世界吗?

史蒂芬·平克(Steven Pinker)说:

“拥有超级智慧的机器人令人类沦为奴隶”的想法,就如同“因为飞机比老鹰飞得更高更远,所以有朝一日飞机会从天而降抓走牛羊”的想法一样荒诞不经。此谬误将智慧与动机混为一谈。所谓动机,是带有欲望的信仰、带有目标的推断、带有希冀的思考。就算我们真的发明出超人类的智慧机器人,它们为什么会想要让主人沦为奴隶,继而征服世界?智慧,是利用新颖的方法达到目标的能力。但目标与智慧之间是没有直接联系的:聪明并不等同于有欲望。

若要征服世界,机器人首先要有这样一个欲望,要有力争上游、野心勃勃、永不知足的性格,还要有暴力倾向。至今为止,我们所见的机器人都沾不上边。从现在看来,我们也没有理由去打造一款带有情绪状态的机器人,而且就算我们想为机器人赋予情绪,也不知道从何下手。人类可能会利用诸如欲求不满等情绪作为奋发努力的工具,但机器人不需要任何此类工具,也能准时准点地开工干活。机器人只会去做人们让它们做的事情。

我们毫不怀疑,有朝一日机器人一定会拥有足够强大的体力和智力,强大到完全能与人类抗衡。但至少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我们找不到任何机器人想要造反的理由。

——《如何创造可信的AI》
00
cnfeat
2月前
评测了一堆六一儿童节玩具,分享个人认为最值得买的是——

仅需29.9元的磁力索玛方块/益智魔方

七块不同颜色的磁力块,集七巧板、俄罗斯方块于一体,104个关卡,大人小孩都可以玩,我家小孩就特别喜欢。每个面都有磁力颗粒,所以每一面都能粘得很牢固,拼合时磁力颗粒彼此粘合,发出的“哒哒”声音,就像敲打青轴键盘,相当治愈。手感也相当不错,没有毛刺,买一个日常把玩相当解压,平时不玩,放在桌面相当好看,也是相当好的摆件。
再回头看的美国 thinkfun 的堆砌大师,同样的设计原理,而且还没有磁力,卖八十多块,再看生产厂,是东莞生产的,简直一点性价比都没有。这几年是眼睁睁看着国产桌游的设计与生产能力越来越好。

分享现在我孩子喜欢的玩法,1)用原装的104关卡来用不同的方法拼凑正方体;2)用thinkfun的关卡来拼凑出不同的形状;3)把家里所有的立方体放在一起玩。
30
cnfeat
2月前
是呀,素材次次都是原创,基本没有对手。 //@吴佩在天涯: 有意思,是个很好的思路。把一二线的先进打法,放在四五线。成为小头部

cnfeat: #日课一卡 生活在四五线城市,可以试试做本地号 自从回到四五线小城市生活,就想探索下小城市的各种可能 看到黄章晋说: 中国每个城市都有一大堆本地号,他们几乎都集中在吃喝和日常消费指南上,几乎全都是简单地 copy 别人的,几乎很少有人认真经营打理。今天,你做新媒体,想去复制那些超级新媒体头部明星,完全没有成功的可能,但你如果立足自己的家乡,去做本地化的咪蒙、高晓松完全是可行的,而且机会无限。 两年前看到小红书没有人做本地旅游小红书 本地大号当时还停留在公众号,在探索视频号 我觉得是个机会,就断断续续开始尝试 一年前AI降临,正式持续做 现在4500粉,5W赞 两条爆文,一篇50W+,一篇30W+ 已经成为小红书本地头部号 然后再将部分内容同步到抖音,视频号 近期开始尝试AI作曲 只做做歌唱家乡主题,几乎每天更新 四五线城市的人根本不知道AI歌曲 朴素地只看到有人在为家乡写歌唱歌 自豪感油然而生,各种转发评论 自然流量近期出现一个小高峰 如果你也生活在四五线城市 也可以试试 短期内未必能带来还多收益 但充满着各种可能 在这个没有人跟你赛跑的道路上一路狂奔 很容易得到正反馈,然后激发你拓宽人生可能

00
cnfeat
2月前
#日课一卡

生活在四五线城市,可以试试做本地号



自从回到四五线小城市生活,就想探索下小城市的各种可能

看到黄章晋说:

中国每个城市都有一大堆本地号,他们几乎都集中在吃喝和日常消费指南上,几乎全都是简单地 copy 别人的,几乎很少有人认真经营打理。今天,你做新媒体,想去复制那些超级新媒体头部明星,完全没有成功的可能,但你如果立足自己的家乡,去做本地化的咪蒙、高晓松完全是可行的,而且机会无限。

两年前看到小红书没有人做本地旅游小红书

本地大号当时还停留在公众号,在探索视频号

我觉得是个机会,就断断续续开始尝试

一年前AI降临,正式持续做

现在4500粉,5W赞

两条爆文,一篇50W+,一篇30W+

已经成为小红书本地头部号

然后再将部分内容同步到抖音,视频号

近期开始尝试AI作曲

只做做歌唱家乡主题,几乎每天更新

四五线城市的人根本不知道AI歌曲

朴素地只看到有人在为家乡写歌唱歌

自豪感油然而生,各种转发评论

自然流量近期出现一个小高峰

如果你也生活在四五线城市

也可以试试

短期内未必能带来还多收益

但充满着各种可能

在这个没有人跟你赛跑的道路上一路狂奔

很容易得到正反馈,然后激发你拓宽人生可能
28
cnfeat
2月前
又搞来了一堆绘本来评测
00
cnfeat
2月前
打开就能用。
备注:plus用户
10
cnfeat
3月前
这个世界为什么还需要多一本这样谈工作的书?这本书与其他书有什么不一样?

市面谈工作的书,一般是谈工作技法,偏方法和实践,例如《深度工作》,《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GTD搞定》,《麦肯锡入职培训第一课》,《精力管理》,《掌控习惯》……重点是如何多快好省地完成工作。

但《工作的心智》不同,它从重新定义「工作」开始,工作不是打工,工作不是上班,工作不是干活。

人应该是工作的主人,而不是工作的奴隶,成为工作的主人的第一步,就是用作品说话。

什么是作品?

什么不是作品?

履历不是作品。履历是你过去在工作中的角色和成就的总和。你的履历无法完全反映你的个人价值和你对世界的影响。

职位不是作品。职位是你在公司或组织中的角色和责任,但它并不能完全描绘你的真实能力和价值。

薪酬不是作品。虽然在现代社会中,成功经常被与财富的多少联系在一起,但金钱并不能成为衡量你作品价值的标准。你的作品应该反映你的才华、创新以及对社会的贡献,而非仅是赚取金钱的结果。

真正的作品是展示你独特才华和创新思维的成果,是你在世界中留下的独特印记,是你对改变世界的贡献。

而这本书的所有内容,都是围绕如何创造作品去展开的。

虽然说,这本书的副标题是如何促进你的职业发展,但阳老师这本书基本与职业发展没有什么太大关系,没有谈及如何某个职业纵向或横向发展。

恰恰相反,阳老师是鼓励多重身份驱动,用创新者、工程师、设计师、布道者、故事家、集展者等身份来驱动创造出更好的作品。

如果看完这本书,你有开始打造自己作品的想法与行动,这本书就算功德无量。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