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陈知遥_Nova
69关注153被关注4夸夸
𓆝 𓆟 努力装成一个有趣的人,
可惜个性像计算器一样精确。
🥡PKM一切。
asiyou@crossbell
置顶
陈知遥_Nova
1年前
这个帖子记录一下我买卖的书籍资金结余😊
200
陈知遥_Nova
1天前
豆包浏览器插件可以收藏一切!
然后可以去收藏夹里看内容,已经有了自动标签和全文总结。
单看豆包现在的发展速度,我盲猜一个:字节实乃加班狂魔!
00
陈知遥_Nova
3天前
梦里,我进入了一个空间。女声温柔,仿佛欢迎我的到来——
“Please enter the password.”

我输入密码。刹那间,黑白空间如墨般铺展开来,冰冷的数字狂乱涌动,像活物般聚集、撕裂、吞噬。
前方,一扇门缓缓显现,门缝微启。即将打开的一刻,门突然卡住。数字洪流瞬间爆发,空间剧烈抽搐,裂痕在四周蔓延。系统像猎食的猛兽,运算速度疯长,光与影交替撕扯。
再次计算开始。
第四次尝试,整个世界反转坍塌。黑白如纸片撕裂,深渊漆黑,刺骨寒意席卷全身。女声骤变,严厉如审判——
“YOU ARE NOT ARTIFICIAL INTELLIGENT. WHO ARE YOU?”
声音如雷霆,直击灵魂。随即激光划破虚空,光束精准锁定我。
空间碎片飞旋,深渊吞噬一切。我猛然惊醒,那质问声仍回荡在耳边。
20
陈知遥_Nova
7天前
虽然 Luhmann 认为 "几乎所有东西都可以放入 [笔记盒] 中",只要它可以 "被记录下来",但我的观点更接近一些学者的看法,即 Antinet 主要有利于希望记录阅读中的思想和想法的研究人员和作家。它主要对需要大量阅读、思考和处理想法的非虚构类作家有用。Antinet 可以在短期和长期内发展思想。思想是非虚构类作家的原材料,也是 Antinet 的原材料。

---

很明显,卢曼对笔记的定义要比 Scott 更为宽泛。卢曼认为,只要是可以被记录下来的内容,几乎都可以放进笔记盒中。而 Scott 则更倾向于将笔记盒用于记录阅读过程中产生的思想和想法。Scott 认为,思想是非虚构类作家的原材料,也是笔记盒的原材料。表面上看,两人的观点存在差异。

但实际上,我认为他们的观点本质是一致的。卢曼作为一个研究人员,他的生活中大部分内容都与学术研究相关。因此,他认为几乎所有东西都可以记录在笔记盒中。这里存在一个隐含的预设,就是使用者会自动挑选并记录有价值的内容,而不会记录一些无关紧要的日常琐事,比如“今天吃了两个包子,真好吃”这样的内容。

相比之下,Scott 则从普通用户的角度出发,更倾向于记录阅读过程中产生的思想和想法。但实际上,说的这些思想和想法,也是经过使用者的思考和提炼的,与卢曼所说的“可以被记录的内容”是类似的。

所以,尽管两人的表述不太一样,但他们最终都是倾向于记录那些引发思考、生发思想和创作的内容。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应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性地记录那些有价值的内容,避免记录一些无关的日常琐事,以提高笔记的效率和价值。

那么笔记盒应该放置什么内容呢?

对常人来说,应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性地记录那些现在和未来的思考,最好是和当前研究的项目相关。比如你在学习一门新的编程语言时,可以记录自己的理解和心得;或者你在看一部纪录片时,产生了一些对社会问题的思考,也可以记录下来。对于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琐事,就不太需要记录了,否则可能会淹没掉有价值的信息。

Scheper Scott P.《Antinet zettelkasten》P<12>
73
陈知遥_Nova
7天前
有了 windsurf,微改 Obsidian 的代码已经不在话下!
(之前都得自己去搜代码命名方法,再去css 文件里检索内容,一条条看)
00
陈知遥_Nova
12天前
00
陈知遥_Nova
15天前
生命力
00
陈知遥_Nova
18天前
Opera 浏览器,点击链接却不直接跳转到新标签页,如何修改?

设置-用户界面-自动创建标签岛-关闭
00
陈知遥_Nova
18天前
发现Oprea浏览器蛮好用,且将Edge换成它来主力使用一段时间。
但我发现,在Opera界面里单击Alt就会唤起左上角的菜单栏,这直接导致那些使用Alt搭配的快捷键用起来非常麻烦。
遍寻网络,无一策可用!

结果呢,在一个很不起眼的帖子里,我看到一种可能:粘滞键。

去电脑设置里打开了粘滞键,果然有效!

粘滞键是什么呢?
它可以帮我们更容易地按下需要同时按下多个键的组合键,比如 Ctrl+Alt+Del Shift+Tab。

开启粘滞键后,你只需要按下一个键,然后松开,再按下一个键,再松开,系统就会识别出你按下了这两个键。

这个功能可以帮助一些手部有困难的用户,殊不知解决了困扰我多久的难题啊。
10
陈知遥_Nova
21天前
在看《三国演义》,发现特别容易沉浸。
仔细观察,发现这部剧演员的呼吸都很有情绪和节奏,而现在的剧就连跑步都不喘气……

虽然过去的戏有时有点过于“演戏”,但论代入感个感染力,还是最绝的。
00:48
10
陈知遥_Nova
23天前
找到上下文是一种需求,编号的另一大能量是让人自己多去主动联系和思考,否则只是笔记关联,自己大脑还是空空的。 //@pimgeek: 充分利用 Obsidian 画布节点之间的相邻关系,画布上节点之间的连线,反向链接,白板反向链接,文档反向链接等交互导航要素,很容易找回上下文,编号反而处于次要地位了。

除了利用上面这些要素,我还会用 Dataview 自动汇总近期联络人和交易记录,少数情况用全文搜索定位,总之是比单纯用笔记编号强很多 😄

pimgeek: 网友反馈:“我也看过这本书,Scott 的顶层编码我记得是用了学科分类的方法。但是一直搞不懂卢曼卡片盒的编码方式,谁能解释一下?” 我的评论:『现在的感觉是,当笔记多起来的时候,比如说有几百张甚至上千张的时候,每次想要找旧的笔记,尤其是想找同主题的笔记时,无论用文件夹的方式保存还是用其他更高级的方式,一定会出现很多不相关的笔记,它们总是在眼前晃动,导致经常无法快速找到自己想要的那张卡片。 所有给笔记编号方法,似乎只是让这个查找动作变得尽可能更高效一些。 所以与其直接去挖掘卢曼本人使用的那个编号方法是什么,不妨直接回归自己的需求。比如说自己回看自己笔记的时候,感觉乱不乱?如果乱的话,完全可以基于自己记笔记的习惯做一些优化调整。优化的手段非常多,我知道的都有几十种。😄 备注¹: 以前也录制过相关视频讲解编号原则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xG4y187Cz/?t=1527 (25分左右) 备注²:最近用 Obsidian Canvas 组织同类笔记,感觉也不错,安装 Canvas Link 插件可以让画布与文件,画布与画布之间有双向链接 😄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