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pimgeek
265关注1k被关注9夸夸
😌沉浸创作 ❃ 连接作者🤝
个人主页&数字花园 pimgeek.com
WorkFlowy / TheBrain / TiddlyWiki
置顶
pimgeek
3月前
pimgeek 的个人学习兴趣(逐步更新)🤓

❶ 长期:探究“思考、记忆、情绪、主观感受、自我意识”等心智活动背后的工作原理,并尝试在创作活动中应用这些原理(期间可能会有选择地学习很多具体门类的知识)
❷ 中期:探究“个体知识传承”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尝试理解或发现背后规律,并加以应用。很多时候我会用个人知识管理(PKM - Personal Knowledge Management)这个词来概括这种兴趣
❸ 短期:探究如何运用个体知识,改善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条件,以实现中、长期的可持续生活?(特别是如何为自由学习 / 自主工作留出更多时间与空间)
❹ 随机:探究专注与正念相关问题:如何回归专注?如何保持专注?如何全身心地觉知当下?如何觉察到自己对某些念头或情绪的执着(无论是喜欢还是排斥),还原人/事/物的本来样子?

更早的兴趣总结 - m.okjike.com
前一次兴趣总结 - m.okjike.com

----

看了 @奥卡姆剃dora @三丰 的个人分享受到启发:互联网不必停留在熟人圈子内,兴趣社交活动可以更开放。虽然微信并不像是打破熟人圈子的首选,而更像是一个围墙花园甚至 Matrix,但每个人都可能希望从围墙花园中走出来,走向开放和真实的 Zion。分享个人微信二维码,就等于打开那个兔子洞(Follow the White Rabbit🐰🕳️)🤠
10
pimgeek
14:09
感觉很真实,相信会遇到越来越多的同路人 👍🏻 #mark //@JJJade_: 我每次提醒自己,你这个平常写日记思考的语气,去码字写小说是死路一条啊,能不能激烈点疯狂点更有情绪感一点儿啊,不然你怎么让网文读者代入啊……但事实证明,表达语感要改,非常难qwq,或许等我再快乐一点,我的文字也会轻盈欢快无脑一点。

JJJade_: 时隔两月,终于出了Vol.2 昨天和父母谈到了我的FIRE计划,我爸的原话是傲慢轻蔑+恨铁不成钢:“你攒那几十万能干个鬼娃子(方言)”,那一瞬间我感觉被击中了,又回到了五年前高考完的那个暑假,我说我想学中文,他当着所有亲戚的面皱着眉用同样轻飘飘的嘲讽语气说“你学中文系出来能干什么?” 他想让我学金融,但他却完全不知道金融除了银行和考公之外的去处,也不知道金融有多卷,其他人家里砸了多少资源铺了多少路。但我当时更不知道,所以我被他口中的后果吓到了,我听话了。 后来大学四年+毕业一年,我一直在寻找,做宣传,品牌,自媒体,微博,转行做人事,做小红书,写文,原创同人耽美言情长篇短篇我都写,最后我变成这样子 。 这一次他的话又像是穿过五年的时光击中我,让我知道他从来没有改变过。但我已经不一样了。我在逐渐脱离他占据主要话语权的家庭,他为此感到我不可控制或者觉得我无能,我认为是走向自由必须承受的代价。 累。就这样吧。我的FIRE计划还需要细化,但不变的是:找回自信、坚定、力量是急需现在起步,而且贯穿一生要做的事。

00
pimgeek
2天前
《快乐的知识》,有点难读,准备懵懵懂懂地看,在生活中慢慢体味 🤔
00
pimgeek
2天前
非常赞同,嘴硬的人只是不愿承认,怜悯之心是可以传播的,他们完全能够感受到怜悯之心的“不和谐感”,但因为不敢亲口说出自己想要保持无情无义,才转而用“无能论”来刺痛别人,让别人“献祭人性”,自愿变成活尸(Dark Souls 玩家专属比喻)🤔

Sakamoto桑: 怜悯是最低程度的人性,连这个也没有,那只是行尸走肉罢了

00
pimgeek
3天前
Kyle Cheung 关于英文表达讲了两 parts,第二 pa 比第一 pa 更有趣,因为谈到几个很 make sense cases 🤓

KyleCheung: 1)学语言是学一种 mindset,可以理解为就是学「表达句式」 英语习惯表达是名词置前,爱用名词去表达中文里的形容词 体现在很多在国外呆久了的,中英混杂表达中会经常多一些名词: e.g. 这个人多少是有点 ego 的。习惯的中文表达是:这个人挺自负的 e.g. 我这周 pipeline 不够了。习惯的中文表达是:我这周日程排的比较满 2)为什么很多人喷中英夹杂? 我理解,中英夹杂是对于某些名词有表达障碍,迫不得已而去选择用英文去解释; 但有些英文形容词、副词混在中文里,不能被归类为「由于表达障碍从而迫不得已选择中英夹杂」: 副词可以理解为是语言惯性。动词其实也多少有关语言惯性的,思维的惰性决定人会选择思考路径最短、最常说的词汇: e.g. 外企人会说:我们开个会 align 一下重点;互联网人会说:我们开个会对齐一下需求 形容词我认为是,为了呈现某些效果而采取的手段: e.g. 我目前是 jobless 状态。给人一种随时就能东山再起的感觉;而说“我目前待业,在找工作”,给人一种萎靡不振、似乎情况比较棘手的感觉 e.g. 他这个人挺 aggressive 的。给人一种虽然比较激进但很有上进心、值得合作的感觉;而说“他这个人挺傲慢、目中无人的”,给人一种像远离的感觉

00
pimgeek
3天前
原研哉:『人为了更好的生活而施展的实践性才智就是设计。现代设计的诞生,是为了减轻人们日常生活中遭遇的摩擦和痛苦。』🤔

“设计” 究竟是怎么回事儿?

00
pimgeek
4天前
比较真实有参考价值,期待继续更新 👏🏻 #mark

应小白: 今天下班决定放松一天,就不撸代码了,分享下最近的体会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