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接咨询,聊了一些女性创业者,我们最大的感受共同点是——出来还是太晚了,30岁的觉得要是25、6就出来会更好,35的后悔没在30岁出来。
这两年最大的感觉就是眼界真的完全不一样,即使之前是在创投、云原生这样的前沿行业,但是但凡你的身份是个打工人,每个月领工资的,你的视角就还是会很狭窄,做事的出发点就会很低,当时是没有这个意识的。
当然也有特例,聊过一些我荷气生财·女性创业社群里的人,她们有工作一两年创业的也有五六年,但是从进厂的第一天起就在为将来自己创业做准备——积累多模块经验、积攒内外部人脉资源、长期主义地去做行业里的个人IP和经营贵人关系,所以她们能成功。
总结来讲,真正具备持续盈利能力的人,在职场蛰伏期会完成这三个关键积累:
1.模块化能力拼图(从单点执行到多点尝试到商业闭环构建)
2.借平台沉淀资产(客户资源/IP势能/解决方案)
3.最小可行性验证(用公司资源打磨个人商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