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Skg_oing
90关注4被关注0夸夸
互联网大厂运营+数据杂工。ISTJ。
Skg_oing
8天前
最近又增加一个待探索议题:主体性。

其实以前就听过一个词,assertiveness,感觉不错,但遗憾的是我感觉自己身上没有,或者说缺少。后来也没有找到培养他的方法,于是念头和感觉就慢慢淡了。

说回现在。目前的状态是手里一堆问题,一个解法也无!

咳~反正虱子多了不痒。就看看接下来自己会走到哪里吧。
00
Skg_oing
22天前
最近跟朋友倾诉自己遇到的问题,归因到自己能力不行的时候,对方都说是我自己太妄自菲薄了。

究竟是的吗?🤔🤔🤔
00
Skg_oing
24天前
本来想看心动的信号,发现是腾讯出的——我没有腾讯的会员。
于是我点开了有会员的芒果的再见爱人看了一集。

也挺好~ 怎么谈恋爱和怎么保持恋爱应该还是有相通之处的吧?
20
Skg_oing
26天前
最近,隔壁组的小姐姐说要给我介绍个朋友认识,和我是老乡,看有没有发展的机会。
我开始还有一丝丝尴尬,笑说不一定要成对象,可以先交个朋友,认识一下。

过了一会一个念头闪过,盘了一下发现:部门三个组里,原来就我一个男的还单身了呀!
30还差一点的年纪,就已经成大龄剩男了嘛😂
00
Skg_oing
26天前
最近一直被很多挫败包围:
工资不高;
不太会表达/沟通,也不会和人吵架;
逻辑思维不够,思考能力不行,感觉自己很笨;
工作没意义但又不得不做……

试图去改变但目前还是收效甚微。感觉人生要完蛋了😞😞😞
00
Skg_oing
1月前
感受给人的触动终究比不上现实;习惯的力量很强大。
所以,那种有内驱力的状态并没有维持多久。 //@佳以一: 现在怎么样了呢?

Skg_oing: 接上条。 我似乎很久没有感到过自己拥有内驱力了,但这两天,我感觉自己做什么事情好像都有劲儿了一些。 我思考了很久,最后认为,是和死亡拉开了距离导致我失去了驱动力。刚大学毕业那会儿,我觉得如果我找不到一个自己满意的工作,未来没有挣到上万月薪的机会,我就和“死”差不多了。或者说生不如死。因为我无法逃离我不想过的生活,我要忍受那些不适和烦恼一辈子。没有希望的生活,确实可以说是生不如死了吧。 我实现了阶段性目标,但同时我也失去了目标。于是,我的内驱力一下就消失了,我变得没有原先自律了,没有原先努力精进了,变得有点浑浑噩噩、自满自足了。 看《对决人生》时,作者用一部分篇幅谈论了现代主义。于我而言这是比较陌生的部分,但我还是看进去了一点:现代主义小说不再是记录外在的戏剧性事件,更多在于探索人的内在,通过反思也好别的什么也好,去认知人的精神本源。——这让我联想到,人进入到现代社会之后,远离了死亡,变得更加自由。但自由有其利益,也有其弊端——当我们免于逃离死亡,我们该往何处去呢?坏的东西都很具体,像死亡、疾病、贫穷,但好的东西却繁复又缥缈,似乎无法给人确定一个前进的方向。 海明威的后半生一直沉迷于打猎、斗牛、海钓、拳击等对抗性极强的活动中。我想这也难怪,因为它们的目标性同样强烈,在给人的肉身带来危险的同时,却也给人的心灵带来一些安定。 2024年,我想自己是应该做一些改变了。 为了能够加速成长,我想要把自己扔到更加危险、更有挑战性、更容易失败的地方去。就像置之死地而后生。我想倒逼自己去追逐点什么,去要些什么,让那个更加自律和精进的自己活过来。 2024,冲!

00
Skg_oing
7月前
回顾近期使用时间的情况,发现看小说能够有效降低刷手机的时间占比。

琢磨了一下。
​从引人入胜的程度来说,刷手机最高,小说稍微低一些,但二者差距不大。
至于看正儿八经的书,或者学习知识,虽然也吸引我,但持续下来却是需要耗费一定的精神和心力。而且写读书笔记,以及总结的时候,更加累人。

最近加班比较多,精力实在有限。未来空闲一点,再多看看正书。
而且借用​以楔除楔的方式,我现阶段还是多看点好的小说,争取早日摆刷手机的习惯吧!
00
Skg_oing
9月前
感谢扫地机和湿纸巾的帮助,家里的干净程度达到了历史新高
​…
终于​忙完,洗了手,衣服还没换,先坐下来,
心情是 Peace & Love,
像船只彻底穿越过暴风雨的海域。
甲板和桅杆的水还没干透,但阳光已经洒在了整个天地之间 😌
00
Skg_oing
9月前
接上条。

我似乎很久没有感到过自己拥有内驱力了,但这两天,我感觉自己做什么事情好像都有劲儿了一些。

我思考了很久,最后认为,是和死亡拉开了距离导致我失去了驱动力。刚大学毕业那会儿,我觉得如果我找不到一个自己满意的工作,未来没有挣到上万月薪的机会,我就和“死”差不多了。或者说生不如死。因为我无法逃离我不想过的生活,我要忍受那些不适和烦恼一辈子。没有希望的生活,确实可以说是生不如死了吧。
我实现了阶段性目标,但同时我也失去了目标。于是,我的内驱力一下就消失了,我变得没有原先自律了,没有原先努力精进了,变得有点浑浑噩噩、自满自足了。

看《对决人生》时,作者用一部分篇幅谈论了现代主义。于我而言这是比较陌生的部分,但我还是看进去了一点:现代主义小说不再是记录外在的戏剧性事件,更多在于探索人的内在,通过反思也好别的什么也好,去认知人的精神本源。——这让我联想到,人进入到现代社会之后,远离了死亡,变得更加自由。但自由有其利益,也有其弊端——当我们免于逃离死亡,我们该往何处去呢?坏的东西都很具体,像死亡、疾病、贫穷,但好的东西却繁复又缥缈,似乎无法给人确定一个前进的方向。

海明威的后半生一直沉迷于打猎、斗牛、海钓、拳击等对抗性极强的活动中。我想这也难怪,因为它们的目标性同样强烈,在给人的肉身带来危险的同时,却也给人的心灵带来一些安定。

2024年,我想自己是应该做一些改变了。
为了能够加速成长,我想要把自己扔到更加危险、更有挑战性、更容易失败的地方去。就像置之死地而后生。我想倒逼自己去追逐点什么,去要些什么,让那个更加自律和精进的自己活过来。

2024,冲!
31
Skg_oing
9月前
理解海明威

在返乡的高铁上,我打开B站的收藏夹,把智能路障解读《老人与海》的视频从头到尾看了一遍。然后,我又连着看了好几遍。有时候看完后停一会儿,有时候直接连续看。我被海明威的气质给迷住了。我不止好奇海明威的气质是从何而来,还好奇他为什么有如此独特的文风。

我去年读过一遍《老人与海》。读完之后我对它评价不高。我不喜欢那大段的意识流内容,不仅支离破碎,还有很多重复。剧情上我觉得也很简单,描述的对象也比较单一。我那时完全读不出它好在哪里。

从视频里,我了解到海明威的创作理念叫“冰山理论”。写出来的文字是冰山浮在水面上的1/8,水下的7/8需要读者自己来理解和脑补。后来我才知道,海明威修改自己的文稿时,基本是进行删减。大段的内容,拿掉;过长的句子,省略或者改写成简单的断句。我很不解。写作是表达的一种方式,这样做真的有助于形成更好的表达吗?我起初就完全没有理解海明威想要表达的东西。

后来,我又看了一些关于海明威的分析资料,这才慢慢了解海明威为什么要这么写作。
一方面,这和海明威的天性有关。他骨子里有着直率、叛逆、聪敏的特质。所以他不愿意过多地藻饰、铺垫,他只想抓住最关键的点,写出来,呈现出最真实的情境。虽然他写的是小说。

另一方面,海明威在战场的经历,和他后来持续了一生的冒险活动,更是对他的写作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在一次次与危险同行,与死亡擦肩的体验中,海明威发现人的思绪和感受其实是凌乱、粗糙、没有章法的。但它们又很深刻——这其实是由场景决定的。可是场景所蕴含的信息太广太深,不可能尽数通过文字表达给读者。而在传统的写作中,内容都是被整理过、被精雕细琢的,是有结构有次序的。海明威认为这种方式无法传达出他想要的真实。于是他换了一种办法:用简洁,甚至打破逻辑的文字作为细小的拼图碎片,这些碎片不仅作为信息输入,更像是读者自身的思绪。当读者阅读时,想象和“碎片”自动开始构建出一幅幅画面,随着“碎片”不断注入,画面飞速扩展、丰富、立体,最终,作者和读者为故事构建出了一个世界,这个世界里有人物、有场景、有时序,它就是作者想要呈现给读者的东西。在这种方式中,最重要的还不是构建出的世界,而是读者像角色一样亲历了构建的过程。这才是海明威想要的,读者可以身临其境,与他共享“真实”。
这也算是我对“冰山理论”的另一种解读吧。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