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佳以一
51关注1k被关注6夸夸
⚠️这里的一切都不一定对。
去成为你希望在世界上看到的大树,去向下扎根,不要攀附。
正在学习专注和耐心。
爱、金钱、成长与创造
置顶
佳以一
2月前
🌲去成为你希望在世界上看到的大树。
🍵我的生活:
打理自己的花园;成为自己的大树;为营造一片森林做准备。
💐我的即刻花园
————————————————————
留下一些痕迹,以便和未来的朋友相遇。
希望我们的人生可以改变,让这些改变像涟漪一样在我们周围扩散开来,为自己、他人以及下一代创造更好的环境。
————————————————————
🌱一些关于教育、成长的观察和想法
m.okjike.com
如果我们从生命的角度来看我们的成长,会发现一个严重的问题:我们的根呢?
m.okjike.com
这几年读了三四百本书,记录一下对我成长很有帮助的书籍
m.okjike.com
关于生命力不错的书单
m.okjike.com
这几个作者的书籍,几乎每本我都想看
m.okjike.com
一套喜欢的书籍m.okjike.com
不是最优秀的人改变了世界,而是活下来的人改变了世界。
m.okjike.com
幸福物质:多巴胺、内啡肽、血清素与催产素
m.okjike.com
我的生活理念是:我们把自己承受的苦难终结掉,给其他人尤其是下一代带来更好的生活方式。
m.okjike.com
开始有一点理解“君子之交淡淡如水”了
m.okjike.com
匮乏状态的下的“热爱”是很可疑的,匮乏程度越高,距离真实自我的距离就越远。
m.okjike.com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是一种极为病态的思想,是传统文化中的隐形毒药。
m.okjike.com
在这片土地究竟要多努力才能过上轻松快乐的生活?
m.okjike.com
庄家如何把5毛的东西卖到20块?
m.okjike.com
疫情后我看到一个好的开始
m.okjike.com
翟东升谈读书:m.okjike.com
将一个东西奉为圭臬,就学不到它的智慧了。
m.okjike.com
AI时代警惕陷入“浅层学习陷阱”
m.okjike.com

人们赚钱是为了能把钱花在他们想要的东西上。我已经被我一直想要拥有的事物包围了。
m.okjike.com
写作最大的用途只是为了记录
m.okjike.com
有即友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中庸”和“低调”是糟粕,是PUA,对吗?
m.okjike.com
阅读是需要时间来做注脚的
m.okjike.com
“创造力的最大障碍是缺乏耐心,或者喜欢一蹴而就、夸夸其谈,或者大出风头。”
m.okjike.com
聪明如果没有勤奋的加持,其实是一种很可怕的诅咒
m.okjike.com
读书在我看来是一种交流,既然是交流,就不能单单接受书中的内容
m.okjike.com
从生存博弈的角度讲,人情世故在中国古代是非常有效的生存策略。但现在是低劣与成本高昂的博弈策略。
m.okjike.com
中国历来对读书的推崇,本质是对权力的推崇
m.okjike.com
警惕中国人给中国人定制的信息
m.okjike.com
为什么我们需要表达和写作?
人的内心就像一汪清泉,如果能将泉水不断清理,就会涌现出更清澈、清凉的泉水,自身也会获得更大的活力。
m.okjike.com
中国历史暴君贪官是必然,圣君清官是偶然;
m.okjike.com
道德往往只管底层人民,不管上层
m.okjike.com
一个人的人生从30岁开始
m.okjike.com

去年的花园m.okjike.com
02
佳以一
19:00
1940年,广告人James Webb Young写了一本小书A Technique for Producing Ideas。
Young认为:创造性思维不是从一张白纸上创造新的东西,而是利用已经存在的东西,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将这些碎片和碎片组合在一起。
我们常以为创意是天外飞仙、神来之笔,其实它只是看见了“旧事物之间的新关系”。
所以最重要的是,你看清概念之间关系的能力决定了产生新组合的能力。如果你能在两个旧想法之间建立新的联系,你就做了一些有创意的事情。
他认为,创意的产生分五步:
1.收集材料:一部分是与你当下任务直接相关的知识,另一部分是广泛涉猎、保持好奇。
2.在脑海中彻底思考所学内容。要从不同角度审视事实,并尝试将各种想法结合起来,以检验所学内容。
3.远离问题。将问题完全抛在脑后,去做其他让你兴奋和充满活力的事情。
4.让你的想法回到你身边。在某个时刻,但只有在你停止思考之后,你的想法才会带着灵光一闪和新的能量回到你身边。
5.根据反馈来塑造和发展你的想法。任何想法要想成功,你都必须将其公之于众,接受批评,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也许我们并不是创造了什么,只是帮助世界里早已有的事物重新牵起了手。
注:主体内容来自James Clear(原子习惯作者)个人博客
00
佳以一
18:19
为什么要建立自身之内的评价体系?
就像树一样,树不需要风来评判自己是否存在,树需要扎根,树用自己的年轮来记录自己是什么。
风易逝,也易变,树一旦开始追逐风就是灾难的开始。
00
佳以一
16:06
太苦说明方式不对,但赚钱太轻松其实也不太好。钱来得太容易,反而容易守不住;风不会总在,沉迷等风的幻想,也容易迷失方向。
我更倾向于:赚适合自己的钱,用合适的方式努力。
努力本身没问题,关键是不要陷入传统文化中那种“苦才是德”的苦行僧式自我感动。
顺势而为,但也愿意耐心耕耘。

胭脂王: 太辛苦的钱不要赚 只打顺风球 钱都是大风刮来的,太辛苦说明你有问题 还有什么是和我们的传统理念完全不符的?

10
佳以一
13:01
简中互联网现在“知识断层”。
这是一个被去钝器化的互联网,信息不是没有,而是被筛选、稀释、脱钩,最终呈现给大众的是没有牙齿的“知识泡沫”。稍微真实、深刻一点就会404。
在这里即使刷十万个视频也很难脱离“流量优先”“热词堆砌”的表层逻辑。
而这种信息生态在不断塑造人本身。
00
佳以一
09:04
突然想到早晨整理床铺和晨间笔记,其实都是在梳理自己头脑中的有序性,大脑喜欢有序行,从而会有更多活力,进而带来新想法的涌现。
那早晨慢慢的梳理自己的头发,尤其是长发,是不是也有类似的效果?所以很多艺术家喜欢长发?如果有充足的时间,慢慢梳理头发是不是也很有趣的“日常仪式”?
00
佳以一
1天前
真是蜉蝣见青天了,世界也太好玩了,有动力好好看书,好好做事了。
00
佳以一
2天前
很多人不是不愿意表达,而是太久没有被允许表达。但其实人生并不需要被允许。
00
佳以一
2天前
在这个信息泛滥的时代,清空大脑,让自己的大脑恢复清明,重新回到一个安静、有空间的状态,真的是很重要的技能。
大脑就像土地,要松松土壤,才能让养分更好的流动起来,才能在其中更好的扎根与生长。
可以从生理、心理、认知三方面“清空大脑”。
🏃🏻‍♂️生理上:身体可以带动大脑放松。
1.换气、换心情的深呼吸:
试试腹式呼吸或4-7-8呼吸法(吸气4秒,憋气7秒,呼气8秒),几轮下来,大脑会明显安静下来。
2.出汗:
慢跑、骑车、快走、跳绳,不求健身,只要身体动起来,繁琐的思绪就像尘土一样会被抖落。
3.“复位觉”:
午睡20分钟,或晚上提前入睡,让大脑自己清理缓存(睡眠中大脑的“糖淀粉清洗系统”真的在清理废物)。

❤️心理上:把卡住的东西“拿出来”
1. 写下来,丢出去:
拿一张纸,写下此刻脑子里的一切——烦恼、任务、情绪、想法,不管乱不乱。写完,放下。
这是大脑的“卸载功能”。
2. 和信任的人对话:
有时候不是想要答案,只是想“交出脑袋里的负重”。你可以和一个愿意倾听你的人讲讲。
3. 冥想 or 正念观察:
什么都不做,只是观察脑中浮现的想法,不评判,不追随,它们就像云一样来来去去。几分钟也很有用。

☁️认知上:用结构带走混乱
1. 给思绪分类:
把脑中的内容分成三类:“现在必须处理的 / 可以晚点再想的 / 根本不用管的”。
这像是给电脑整理桌面,一下轻松很多。
2. 清空不是放弃,而是腾出空间:
有时候大脑混乱,是因为装进了太多“不属于自己的信息”——社会期待、他人投射、无效焦虑。
清空,不是让自己什么都没有,而是腾出空间,好让真正属于你生命的东西发芽生长。
00
佳以一
2天前
过去的每一个问题都值得重新问一遍AI。
00
佳以一
3天前
窗外与世界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