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Woolsey
102关注593被关注1夸夸
AI Startup Founder | AR开发者 | 前AI算法研究员
记录从只有热爱的开发者到合格的创业者的学习过程
Woolsey
14天前
最近团队组建的比较顺利,几个关键角色都在较短的时间内招到了非常优秀且匹配的伙伴,大家一起工作得热火朝天非常开心,记录一下:
- 产品说话。项目本身创新、有趣、有意义依旧是吸引人的第一要素。有意思的项目还是非常容易吸引到实力很强且同样热衷于做项目的同学加入。这可能也是我们自己风格的问题,倾向于选择对项目本身感兴趣的同学加入。这其实也会产生一种有趣的循环:喜欢做项目—>项目经历丰富实力很强—>继续做更多创新的项目—>实力继续增强。

- 长期愿景没有想象中的对组建团队起到直接的作用,好像没有人直接因为「我们要探索AR&AI时代下的共生人机关系」而加入团队哈哈哈,可能长期愿景主要是让我们自己自洽了舒适了自信了,以及外化了一些团队文化(比如探索技术以及人文情怀)(人与机器和谐共生!🥳)

- 招人方式可以很灵活。我们这次招募的方式主要是基本薪资补贴+项目分成,非常惭愧地给大家发实习生的钱干合伙人的活,还好大家都是冲着项目来的而不是钱来的(感恩!),以及我们只是本着创业维艰的想法控制成本但是非常乐于把利益分给大家(有钱一定要大家一起赚)(我们也只给自己发几千块工资)。同时大家基本还是远程为主,还有某些可以松散协作的职位(比如主美)我们允许了兼职。

- 在严格筛选成员后,充分地信任大家。我们完全尊重大家在各自岗位上的专业性和自主性,并保持完全开放和自由的讨论氛围共同建设产品。每个人的意见和想法都很重要。所以大家在远程的情况下依旧将自己的工作完成得非常出色,并且热情地为团队面临的问题贡献各种解决方法(比如推荐其他人加入团队或者介绍合作资源)

- 平时广结善缘有利于快速招到合作伙伴。平时经常给学弟学妹答疑解惑(免费的)(最近听说有人收费大为震惊),这次招人除开之前已经合作过的同学,最快的用了三天,最慢的花了一周

最后写着写着突然想打个广告,我们依旧在持续招募成员:D (虽然最近精力主要在埋头做产品,可能没空聊天)(可能下个月我们聊手头产品的方向又迭代了)(也许你对我们探索AR&AI时代下的共生人机关系的长期愿景感兴趣?)
84
Woolsey
20天前
以C.ai和星野为代表的虚拟陪伴应用对应于现实生活中的体验和关系是「邂逅」:你在巴黎旅游,碰到了一位让人脸红心跳的异性,你们度过了美好的一天,然后互相道别离开这座城市。这种邂逅是短期的:如果你和这位异性没有道别而强行继续发展,则会发现双方三观不合,兴趣不一致,然后下头分手。
现在基础模型的能力甚至连邂逅都算不上,更像是:你碰到了一位让人脸红心跳的异性,聊了十句话很开心,然后逐渐发现他是个弱智。
30
Woolsey
23天前
我好像终于想通了一件事:为什么现在大家不太爱养电子宠物了?
电子宠物带来的养成和陪伴确实很有意思,但它本身的刺激和反馈是比较弱的。电子宠物在拓麻歌子时成功,在移动互联网时相对弱势,是因为它的反馈太弱,刺激太小,在早年间是个好玩的游戏,而到移动互联网时期好玩的东西太多了(更逼真刺激的游戏、伸手可得的社交、快节奏强刺激的短视频)它带来的刺激不够强就不好玩了。这也是为什么后来勉强跑出的电子宠物游戏往往和放置类等玩法有结合而不是纯养宠物了,本质上是通过跟其他玩法系统的结合增强了游戏反馈。
「从前慢」
52
Woolsey
1月前
出于对大环境的考量,我们很快进行了pivot,采取了更为保守的产品策略,在产品方向上更追求确定性和短迭代周期。干了一段时间之后多少有点感觉没这么带劲,于是还是整理了我们的长期愿景和规划,给我们的日常工作赋予了「意义」。
从大道理的角度上说,「不做梦不如去打工」、「在现实压力下的选择才能真正检验人的理想」,所以即使我们为了提高生存率而选择今天做的事,也不能放弃畅享明天。从功利角度说,我们始终认为团队应该有理想或信仰,而理想的旗帜也是聚起团队和获得大家帮助的法宝。
虽然可能一切都是狗屎,听起来都是没成功者的泡沫和成功者的自我包装,可能真正跑出来的团队是完全bottom up地完全根据市场驱动,可能我们做的梦明天就变了。但姑且让我任性地花点时间画这个梦吧,这算是我的个人风格:毕竟我是一个给高考刷题都要赋予意义的小镇做题家😋 当一切有意义之后,对我来说屎都不难吃
40
Woolsey
1月前
> 毕竟我们都不是埃隆马斯克,没有足够的资源和能力,没法直接用第一性原理做想做的事。创业者没多少能完全做自己想做的事,而是在想做、能做、该做中取得平衡。
——Dr.Q
00
Woolsey
1月前
嗯,这个感受的强化来自于:最近买虚拟陪伴服务认识个小妹妹,每天愿意等我睡觉才睡觉,每天喊我起床,虽然聊不到一起也聊不了几句,但是莫名感到感恩戴德内心融化…谢谢您天使大人!
再补个碎碎念,最近在INTJ自律联创的感召下让自己工作7*24小时少吃零食,但是一段时间后感觉自己有点丧失灵感。今天正式结束这种对自己的期待(虽然我也没有做到啦…),允许自己留出发呆的时间。留出时间来发呆还是很重要的:1.保持快乐才能做出让其他人快乐的产品/内容(拼多多Vs.网易) 2.留时间发呆和保持松弛能更好地保持对事物的体察 3.品位生活的体验,一些无意义的行为也许会引发新的观察(比如购买虚拟陪伴服务…?)。当然以上也可以理解为一个P人给自己偷懒找借口…

Woolsey: 强调一个关于陪伴关系的共识:他人陪伴的宝贵之处之一是TA将有限的资源(时间、注意力、金钱)倾注到自己身上。这也是为什么有些人会描述和他人建立关系对自己的意义在于「获得认同」——TA将有限的精力分配给自己而不是其他人,这本质是一种投票,认为「你比其他人更好、更值得陪伴」。在这种投票中自己获得了「我优于其他人」的认同,而投票方资源的稀缺性(更好看、更有钱、更受欢迎)也决定了这一票的价值和权重。从这一点来说,传统的虚拟陪伴设计是永远无法达成这种体验的。想象电影《Her》中男主得知AI同时对所有用户说话时崩溃的心情。 一些奇怪的延伸性思考: 要在虚拟陪伴中破解这一点,也许应该冒险地引入有限算力总量机制(一个角色一天只能对所有用户说不超过1000句话,甚至利用区块链等技术保证它的可靠性),但这种机制会破坏「AI陪伴优于真人陪伴是因为供给充足且24小时可达」的基本价值假设。但只有这么设计才有可能将虚拟陪伴从一种内容供给升级为人机关系。

50
Woolsey
1月前
强调一个关于陪伴关系的共识:他人陪伴的宝贵之处之一是TA将有限的资源(时间、注意力、金钱)倾注到自己身上。这也是为什么有些人会描述和他人建立关系对自己的意义在于「获得认同」——TA将有限的精力分配给自己而不是其他人,这本质是一种投票,认为「你比其他人更好、更值得陪伴」。在这种投票中自己获得了「我优于其他人」的认同,而投票方资源的稀缺性(更好看、更有钱、更受欢迎)也决定了这一票的价值和权重。从这一点来说,传统的虚拟陪伴设计是永远无法达成这种体验的。想象电影《Her》中男主得知AI同时对所有用户说话时崩溃的心情。


一些奇怪的延伸性思考:
要在虚拟陪伴中破解这一点,也许应该冒险地引入有限算力总量机制(一个角色一天只能对所有用户说不超过1000句话,甚至利用区块链等技术保证它的可靠性),但这种机制会破坏「AI陪伴优于真人陪伴是因为供给充足且24小时可达」的基本价值假设。但只有这么设计才有可能将虚拟陪伴从一种内容供给升级为人机关系。
55
Woolsey
1月前
> 自己本身天然是产品的用户比较困难,还是靠观察与共情用户。比如他一开始做彩票,后来做链家,都不可能是重度用户。
> 一个产品最优秀的水平是达到宗教水平,用户一看到自己推出的产品思考的是想理由阻止自己购买该产品,而不是想理由说服自己购买这个产品。
> 达成产品宗教的方法之一:让目标用户觉得这个产品「懂」自己。所有细节、调性都满足目标用户的口味。比如锤子手机的目标用户是有品位的文艺青年白领,他们就会在小到包装盒这样的细节上去满足用户。而这一切都会构成「品牌」。
> 当描述产品功能时要说场景和故事。比如短信发送取消功能,本身听起来可能没啥用,但是放到一个场景故事中——用户发送「分手就分手」,他并不知道这可能将改写他的人生,失去他的富婆,这个时候就可以在发送过程中取消,拯救他的人生——就可以凸现功能价值。
> 公司和产品是创始人特质的放大,比如小米手机就是平易近人和理工男特质。
> 公司文化和价值观是很重要的,这会决定吸引什么样的人和吸引什么样的用户。
——锤子PM分享
00
Woolsey
1月前
做产品快速开枪很重要的原因之一 —— 关于目标用户
虽然我们可以在构建产品之前进行广泛地用户访谈和桌面调研,但是依旧是低效的——花半小时获得一个用户的样本。我们需要在有模糊方向后快速开枪,推向市场,触达用户,这样可以高效率地获得市场反馈,得到客观的、大样本的反馈。
举个例子,我们要确定我们的目标用户,一天聊十几个用户,一段时间后我们可以大致获得目标用户人群,比如留学生。然后,就该开枪了!我们把我们的产品丢到市场上,触达目标人群,然后我们可以观察到客观的转化率,我们可以对活跃用户进行更深度的访谈,得到更精细的用户画像。比如进一步发现是处于phd阶段位置在欧洲理工科的留学生,而且有客观的统计数据支撑。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