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白菜周
4关注9被关注0夸夸
读有趣味的书
看有意思的剧
玩没玩过的游戏
啥啥都懂点,啥啥都不行
白菜周
7月前
拆书和打卡
📔先说拆书

1️⃣为什么要把书拆掉?
①解决书太多无处可放的问题
②聚焦内容,只保留想要保留的部分
③精简生活,适当的践行极简主义
④自我治愈,拆书过程中需要思考哪些部分是需要的,哪些图很喜欢,重新把看过的内容审视一遍,这个过程很专注,带来治愈。
⑤集合主题,以主题为基础收集感兴趣的内容

2️⃣哪些书会被拆掉?
不是所有的书会拆掉,很多经典值得反复去读,被拆掉的书多是一些时效性比较强,或者比较水的书,还有一些杂志。书并没有消失,提炼内容后换了一种存在方式被保留。

🕰️再说打卡

1️⃣打卡群的目的
建立打卡群的目的不在于打卡,更重要的是想要为一些有意思的朋友提供一个平台。这个平台想要做成一个线上的俱乐部,大家可以交换信息,交换技能,人数稍微多些就会组织活动,碰撞出更多可能,体验一种不同的氛围。群主主要技能在职场、读书、学习这三个方面,希望这些经验能够提供到帮助。

2️⃣坚持付费
比较时髦的说法就是知识付费,或者设置一个门槛,说白了就是见到钱,什么事情都会更有动力。没动力的事情做着做着就散伙了。68一期,一期21天,满卡退还48,满不了卡均分给能坚持的伙伴,规则就是这么简单,设置21天的原因在于能坚持,习惯得慢慢养。

关于以上想法欢迎讨论。
01
白菜周
7月前
为什么要做付费打卡群
这里重点强调需要付费
不想付费用技能置换
看到付费或置换,没兴趣的可以跳过了。

🌞想法起因
十一期间一直思考,如果作为交换,我能给别人带来什么,情绪价值太累,专业知识不一定能用的上,大家好像都有自律需求,而我好像在自律程度还可以,那么为什么不建一个打卡群,让有需求的人增加一点仪式感。

🌞建一个什么样的打卡群
1️⃣群的质量要有保证,进群后什么反馈都没有,自顾自的打卡,其实挺无聊的一件事,当事情变得无聊的时候,那么这件事不仅仅需要坚持,得艰苦奋斗,咬着牙关才行。这样的事情如果没有强大的动力,是绝对难以完成的,有强大的动力,也不需要打卡群。如果有个良好的氛围,大家都在关注自身成长,有很好的互动,自律就变成一件有成就感的事,长期主义不一定需要坚持,也许是每天欢欢喜喜。
2️⃣一定要收费,免费等于没门槛,换个地方闲聊罢了,大多数群里输出了足够的概念和观点,不如来点实际的,靠着自律完成一件又一件的事情。没有门槛就没有约束,年初立下的flag还记得吗?明年的flag是不是和今年的还一样?需要设立监督机制,不持续打卡会有损失的。
3️⃣满卡返还,除去运营部分,剩余的部分返还。没满卡给大家发个随机红包,继续21天旅程,最后一杯奶茶钱,收获满足的21天,这事划算。
4️⃣运营什么?只是打卡还是无聊,只是自我成长,共同成长的力量更大,群主也需要进步,群里总得提供些有用的,这个活动才有意思,每日来点新闻看看,网络便捷性已经不缺信息了,传统纸媒很久没看了吧,权威媒体在关注什么?行业研报有哪些有意思的,每天都会发到群里。群主日常读书,每周把书里精彩内容提炼出来,做成课件分享给大家,有兴趣呢,您还可以读一读原书,没兴趣呢,也见了新鲜景。
6️⃣21天,为什么没五,五的输入法没有对应的好看的数字。都说21天养成习惯,也不见得,主要是21天有噱头,21天比较短,三周,很容易坚持下来,自律得不断有效果,有成果反馈才有继续下去的可能性,整个半年一季度的,这事难,是真的难,太难的事就不是自律,是自虐了。
7️⃣置换,每个人都能讲五分钟脱口秀,每个人也一定有自己独特的技能,无论是学习方式,自律方式,职场经验等等等等,只要别人有学习的价值,可以置换活动分享给群友,互助互惠才能走的更远。

付费,不贵,感兴趣的聊聊。
10
白菜周
7月前
DAY2
继续读《美丽新世界》,不仅文字有力量,格式也同样产生力量,第四章三个场景来回切换,几乎一句话一个场景,在文字的交叉里生产力量。
00
白菜周
7月前
随时摊开一本书来读,是最好的休息。今年成都雨多,每天都淅淅沥沥的,午休翻看《美丽新世界》,到手许久的一本书。十一假期收拾书架,让我震惊的是还有45本从来没读过的书,这本就是清理出来的1/45。
00
白菜周
7月前
#纸质书为什么无可替代
可以拆掉,高速高效的拆掉,迅速提炼内容,一百多页提炼后填不满两页。
50
白菜周
7月前
每日读书,有些书真的需要“拆书”,拆完发现两页就能表达清楚的内容,整整水了一百多页。

🌞时间分块法=番茄工作法
🍅每工作25分钟,休息5分钟
🍅如果从事的工作如写作、计算等25分钟过于破碎,那么自行调整到适合的时长

🌞放手去做工作法=列工作计划
📚对每项需要完成的任务进行罗列
📚如果任务过大或者耗时很长,进行分解

🌞盒子工作法=规定任务时限
⏰合理估计任务完成时限,并在时限内完成

🌞盒子工作法与时间分块法同时使用
⏰规定工作时限
🍅不考虑休息时间,在时限内划分工作时长
⏰🍅好处是既能保持效率,又能提高专注力

其他内容都在水。
73
白菜周
7月前
很多人时间不够用是因为:
时间被一些固定的习惯偷走了。
因为想要填补内心的空虚就会去做一些事情,机械的吃零食、无聊的刷手机,控制不住的买买买,这些都是常见的会偷走时间的行为,拖延、沉迷于幻想,甚至疯狂的工作,都会让时间大量的减少。

其实这些习惯都有积极的意图,源于想要好好照顾自己的动机,吃一点零食、看一下手机、买一些心仪的物品、想象一下美好的未来,都会让人更加开心。

凡事都有两面,主要看出发点是为了通过反复的行为来填补空虚,还是适当的让自己开心些。如果感到空虚,没有设置一个明确的需要完成的目标,那么这些习惯就会侵占大量的时间来填补空虚。

采取一种更加冒险的生活态度,通过刻意练习,关注我们平时哪些习惯占用了我们的时间,思考这些习惯产生的原因,就能发现原来可以有很多时间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00
白菜周
7月前
运动,读书
“大家都知道专注力是‘百忧解’。世界再乱,认真做一件事、细细读一本书,凝神听一首歌,都不失为安定内心的法宝。”
“不要小看了日积月累的功效,所谓精进,本身靠的就是细水长流,持之以恒。”
20
白菜周
7月前
想见一个自律打卡群
21天为一期

🤩你可以得到什么
1️⃣每日精选资讯,主要来源于报刊杂志,非网络热门排行资讯信息,给你一个未曾注意到的视角。
2️⃣每日群内督促自律提醒3次,早6点,中午13点,晚上20点。
3️⃣独立的打卡档案,打卡前群主会与你进行一次详谈,包括打卡事项,打卡形式,探讨计划是否可行,适当的修订建议
4️⃣每周精品拆书课件,群主读书超过1000+,目前维持在每年读书50+,既往有大量书评作品,今年发现拆书更能给大家带来实际的用处,每周会把书中最实用精彩的部分拆出来,制作成课件分享给大家。
🎁21天满卡奖励金,扣除用作运营费用的部分,剩下部分由21天满卡成员均分。
6️⃣满卡成员可获得既往活动积累的资料,随着既往活动累积的资料增多,群活动会适当调整价格,以符合活动价值。

🤩你需要做什么
1️⃣准备与群主一次沟通,包括想打卡什么项目,怎样进行打卡,了解群规定,帮助群主建立打卡个人档案。
2️⃣完成打卡项目,在群里进行打卡
3️⃣如果有个性化的定制要求,群主评估后需要在基础费用上,约定费用,约定部分不参与均分。

🤩应该注意的问题
1️⃣本群可以长期持有,不仅仅是打卡群,后续群主还会开发牛人链接,经验分享,技能分享等玩击
2️⃣由于21天为一个基本单位,要求21天不断卡每期之间设置休息期。
3️⃣断卡后可以补卡,补卡金额在打卡前就沟通好记录到档案中,如果补卡请发对应金额的随机红包到群里,由群成员共同受益。如果不能执行会被群主抱出活动群,加入共同群,仍然享受日报和拆书课件。
4️⃣群主日常工作繁忙,期望通过自律群和大家共同进步,群里不仅仅打卡,群主还提供相关服务,所以提取一定比例的运营成本,希望大家能够理解。
90
白菜周
2年前
秘鲁 乌卡亚利省 普卡尔帕
有60名空难遇难者埋葬于此。
1971年,6名机组人员和86名乘客一同乘坐秘鲁国家航空LANSA-508次航班,从首都利马飞往普卡尔帕。
飞行过程中,遭遇雷雨天气,飞行员急着到达目的地,没有采取通常绕过雷雨区的飞行方式,径直闯入了乌云和闪电中。
不幸的事情发生,一道闪电劈中了飞机的引擎,造成飞机解体,失去控制的飞机一头从一万英尺的高空栽了下去。
经过六天的反复搜索,秘鲁官方宣布飞机失踪,没有发现任何生还者,并停止了搜救。
奇迹总依赖奇迹而出现。
在这92人中,还有一位生还者,朱莉安·科普克,本书的作者。
17岁的她,和母亲一起乘坐了这趟飞机,她从高空中坠落下来,只受到一点轻伤。她坠落的地点位于雨林中心,凭借一些水果糖,历经十一天,终于走出了雨林,获得救助。
整个秘鲁振奋了,大量救援队伍奔赴雨林,企图寻找其他生还者。
他们带出雨林的,只有一具具变形的尸体。
朱莉安是唯一活下来的人。
普卡尔帕人为遇难者修建了纪念陵园,取名为希望的翅膀。
人们期望无论发生什么,都不要失去希望。
同名纪录片中,朱莉安重新来到秘鲁,在陵园雕塑前喃喃说道:“(我)成为唯一希望的化身,而其他人却在那场事故中失去了希望。”
在陵园中,人们雕刻了一段铭文:
“同胞们
我们因我们共同的渴望
而团结于此
即寻求神圣家园的温暖
而1971年圣诞
在前往家园的途中
我们却不幸落入了黑暗的永恒”
飞机驶入云层中,异常就显示出来。剧烈的颠簸,行李从行李架被颠出来,散落到人们头上,饮料也倾倒了,人们惊慌失措,大声尖叫,一向镇定的母亲,在说,一切全完了,这成了母亲对朱莉安的最后一句话。
随后,朱莉安就看见一道雷电劈向了机翼,应该是击中了引擎。
上一秒她还和母亲挨在一起,下一秒,她突然发现座椅上就只剩下自己。母亲不见了,坐在过道旁的胖先生不见了,全机舱的人都不见了。
她抛弃了飞机,不,是她被飞机抛弃了。
她感到自己在下坠,大地一片葱绿,整个大地围着自己飞快的旋转,她知道她掉下去了,她知道发生了什么。
这之后,完全没有印象,因为她晕了过去。
空难为什么会发生?
固然有飞行员的判断失误,更多是系统性的灾难。秘鲁国家航空公司在过去几年内发生过三起空难,整体飞机老化。508次航班毫不意外的是淘汰机型,关键这是一架沙漠飞机,根本不能在雨林和高山这种气流多变的地形使用。日常飞行就危险重重,强行通过雷雨区,复杂的气流导致事故几乎必然出现。
事后推测,只有一系列微小的好运气全部集合在朱莉安身上,她才能活下来。
首先,飞机解体,朱莉安乘坐的部分没有被撕裂,安全带起到作用,将她牢牢绑在座椅上,虽然安全带勒得她几乎窒息了。
其次,风暴中心往往会形成上升力,这股力量托举整块碎片,减缓了降落速度。
最后,也是极为重要的,她落在了雨林里。那一片雨林极为茂密,大量的藤蔓相互纠缠,再一次减缓了碎片的降落速度。
不管怎样,不管有什么巧合,她从一万英尺高空坠落到地面,只受了一些轻伤。
锁骨骨折,手臂上有一块钱币大小的伤口,腿上有一块4cm长的撕裂伤,伤口都没有流多少血。事后才发现的十字韧带断裂,还有丢了一只凉鞋。
“我曾经两次死里逃生。”
她坠落的地方,是雨林,是雨林的中心。
从直升机上望去,只有一片葱绿,完全没有飞机残片的痕迹,更不要说一个人。
这里被称为“绿色地狱”。
命运再一次发生作用。
朱莉安的父母是生物学家,主要研究方向是雨林,从小她就跟着父母在雨林深处生活。
在短暂的等待后,她确定没有其他人活着,踏上了雨林求生之路。
在附近,她只找到了一包水果糖。
当静下心来,她听见水的滴答声,寻着声音去找,是眼娟细的泉水。
父母跟她说过,顺着水走,就能找到河流,沿着河流,必定能遇到人。
这给了她很大的信心,顺着泉水一直走下去,泉水慢慢汇成了小溪,小溪慢慢汇成了大河。
途中,看见了飞机的其他残骸,有三居女性的尸体,跟着碎片一起冲到地面,头朝下栽着,把地面砸出一米深的大坑。她心里慌的很,怕母亲在里面,直到看到涂着指甲油的脚趾,放下心来,母亲从来不涂指甲油。
水果糖很快吃完了,她不敢去吃雨林里的东西,从小的经验告诉她,在雨林里乱吃东西,是自我放弃的好办法。
有一晚,她差点和豹子碰到一起。在河里,她鳄鱼从她身边游过。
这些都不是最危险的,最危险的是那些隐藏起来的毒蛇、青蛙、蜘蛛,甚至被河口的魔鬼鱼刺伤也是致命的。
没有食物摄入,她越来越虚弱,手臂上的伤口也在恶化,有蝇类把卵产在伤口里,这些卵孵化成了蛆。
就这么不知道过了多少天,她想到不会有人来救她了。就在这时,她听到一声鸟叫,这种鸟的叫声是那么的熟悉。
她母亲再一次来救她。
那是母亲研究的一种鸟,麝雉,这是一种只生活在宽阔水面的鸟。
她终于走出了雨林。
在最后几天,饥饿让她不管不顾,她想抓蛙吃,是一种雨林里常见的蛙,箭蛙。
就是那种印第安人抓来,把蛙毒涂在箭头上,一剑封喉的那种蛙。
据说对成年人来说,这种蛙肉的毒素还构不成威胁。
最近一次,那只蛙离她面孔只有一寸多。
过度虚弱,让她没有抓住这只蛙。
很快,她发现了一只船,一只现代人类的船!
她终于获救了!
后来人们在她的伤口里,找到了超过80只蛆虫,发现她光着的那只脚,刺进一根木刺,一直都在她的脚里。发现她的十字韧带断了,膝盖和眼睛肿的厉害。
人们惊呼,她到底是怎么走出雨林的。
朱莉安把自己的经历写成了这本书,《WHEN I FELL FROM THE SKY》,当我从空中坠落。如果你想听空难的故事,到此就结束了,只看我这里的总结,也能了解大概经过。
作者使用了大量篇幅描述空难给她带来的影响,和回忆与父母生活的过往。
中译名《她的空难和她》,这本书,不仅有空难,更有她的生活。
空难改变了她。
“在我生死之际,我和这些东西建立起了一种全新的联系。我明白了没有什么东西——尤其是我们的生命——是理所当然的。在那之后,我把每一天都当做是生命中的最后一天。具体来说,我从父母那里学会了不让争执过夜。”
空难的改变不仅如此。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
无数的人去探访她,给她写信,有很多人真正的关心她,请她注意锁骨骨折不要引发气胸。
但更多的人窥视她,他们感兴趣的只是空难与幸存。
朱莉安只好一遍又一遍的向人们讲述她的经历。
这让她从一个爱热闹的姑娘,变得怕见人。在秘鲁,每当她出门,总会有各种各样的媒体,各种各样的眼神在窥视她。
为了接近她,有记者化妆成护士,有人用长焦镜头长时间的对准她的房间,好友把她骗出房门,接受电视台的采访。
父亲把朱莉安送回德国,这时候,才稍微松了口气。
空难发生以来,她看待这场空难,总觉得像是别人的故事。母亲的遗体找到了,全身完整,唯独缺失了下颌骨以上部分,她也没有表现出过多的悲伤。
她不是不悲伤,心理自我保护机制把她锁起来了。
直到三年后的圣诞节,心锁打开,她突然意识到,她没有母亲了。
这不是一部单纯的空难故事,这是朱莉安关于救赎的叙述。
本书展示了朱莉安自我救赎的过程。空难后没多久,她就在父亲的陪伴下搭乘飞机,虽然紧张的快要晕过去,在父亲的鼓励下,终于成功到达目的地。父亲送她回德国继续学业,仍然需要长途飞行。此后,父亲成为汉堡大学教授,也回到德国,父女两人很长时间都没有再去秘鲁。直到27后,导演沃纳·赫尔佐格联系她,询问她是否想重回秘鲁,把她的故事拍成纪录片,出人意料的是,朱莉安同意了。
《希望的翅膀》拍摄完成,朱莉安也重回秘鲁。此时,她重新思考起与秘鲁,和雨林的关系。
1971年,雨林拯救了朱莉安。
27年后,雨林正在死去。
当地人大量焚烧雨林,种植牧草,放牧牛羊。这些雨林土地根本不适合畜牧业,畜牧业也没有让当地富裕起来。
水土大量流失,雨林正在消失。
好在父母开辟的科考站——潘瓜纳,这个不到2平方公里的地方,仍然完好的存在,虽然有很多人垂涎科考站的树木,期待把这些树木变成木材。
以前到潘瓜纳需要乘坐快要散架的顺风车先到山口,然后再划木舟才能到达,去一趟需要三五天,具体时间视天气如何。
现在修建了公路,潘瓜纳外就是曼延的牧场,好在当地政府也意识到雨林的重要作用,以往的牧场经营对经济没有帮助,计划在这里建一个小型自然保护区。
潘瓜纳的面积由不到2平方公里,扩展到了7平方公里。周围的学校也开展了保护雨林教育,时常有师生到潘瓜纳来上课。
朱莉安也成为一名动物学家,研究食腐蝴蝶和雨林蝙蝠,她的老公也是一名动物学家,研究雨林中的野生蜂。
父亲和母亲暂时搁置的各种课题也重新开展起来,每年德国的学校里都会有很多课题在这片雨林进行,很多年轻人来到雨林开始他们的事业。
如果母亲看到这一切,该有多好。
父亲也已经不在了。
朱莉安常常想起他们。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