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个月去了很多地方,做一个纯粹的消费者,可不要太开心。
我确实非常享受消费的感觉,感觉每一次消费产品和服务,都在和这个世界进行连接,被动就可以获得很多收获。
比如去日本旅游,想到了temu开通了日本站。
我到了目的地,第一件事就是下单了个商品到酒店,想实际体验在到底怎么样。
一个蓝牙耳机,本地仓库发货的,两天就到货了。
之前每次试用temu止步于提交订单,现在终于完整体验了下单、物流和收货的整个过程。
甚至说包装里面还有个好评返现的纸条,我也想体验下,但是止步于line了,这软件对外国人实在太不友好了。
住在六本木,半夜肚子有点饿,其实下楼就是我喜欢的拉面。
但是我想刚好体验下uber eat吧,第一次用,我觉得比美团外卖优雅多了。
开通了uber one的会员,下单收货只用了20分钟,速度很快。
后来我仔细一看,面馆就在路对面,直线距离不过100米而已。
但是这个过程,就很有意思。
去日本的大型卖场big camara,我一边看着各种商品,一件识图识别它们在淘宝、拼多多上的价格,一路扫下来,发现能买的东西寥寥,真实感受到了国内商家的残酷内卷实力。
我一直不能理解为什么奈飞能值3500亿美金,最近终于开了个会员试试,发现那确实不知道比爱奇艺、腾讯视频啥的高到哪里去了。
消费让这些东西变得很直观,只需要简单试试一下。
最近双十一买了戴森,我之前觉得这东西有点消费主义的陷阱了,一个小家电没必要这么贵吧。
等真收到货了,这走心的包装,这像是拼乐高的体验,这酷酷的科技感,感觉真香。
突然就感觉,戴森就应该有这么高的净利润率,一个打价格战的企业是搞不出来这种东西的。
不通过消费产生真实连接,只是活在别人的观点中,我可能一辈子都无法摆脱对戴森的刻板印象。
就很像很多特别讨厌拼多多的人,搞不清楚为什么拼多多售后比淘宝要好的人,连下载个APP买个东西试试,都不愿意。
他们怎么可能搞懂拼多多呢?
对了,这周拼多多就要发布Q3财报了,有点期待。
另外,管理层如果不会说话的话,建议就把嘴闭上。
就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