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判断一个男人有没有付出意识?
答:不看金额,看动作方向。
我是个付出型选手,由我来深扒这个话题应该是合适的。上次,我写的文章已经是小红书爆文,现在继续讲。这次着重讲如何识别有付出意识的男性,不过,听懂以下内容,对整体人际交往都有帮助。
所谓的“付出意识”,指的是一个人是否大方。吝啬和大方的人,仅一线之隔,区别在于ta是【给】得多还是【要】得多。因此,判断你眼前的这个异性有没有这根筋,只需要看动作推动的是哪个方向即可。
以下,说三条关于付出型男人的常识。
第一,他们的付出是多元化的。
上来就给女人花大钱的有两种男人。一是大方的,二是赌徒。选错的概率,是五五开。这意味着通过金额识人是不保险的,我们要看的是本质——什么叫付出?
在你有需要时精准地满足你。
假设,一个男人暂时没给你花钱,但在你工作遇到瓶颈时为你答疑解惑,他算付出型吗?算。
因为他的动作是【给予】。
反之同理,如果对方认识你后,基本没付出什么,还今天让你帮这个忙,明天让你找那个东西,答案不言而喻。另外,你要苹果,ta给你橘子,这种人也是吝啬的,因为ta满足的是自己扮演付出者的欲望,而非真想满足你。
👉🏻请分清给予和表演的区别。情绪、时间、精力、认知、金钱、资源……都是他们可能付出的内容。你能感知到什么,取决于你的【观察力】有多强。
第二,他们的付出是向善的。
付出是个消费行为。它能导向两件事,一是推动关系发展,二是加强制衡。不难感觉出,后者藏着微妙的【阴暗面】。
假设,一个男人每月给你3w生活费,条件是你要辞职并跟他同居,他算付出型吗?不算。
因为他是假借付出向你索取。
你本人并没有因为这笔钱变得更加优秀,你们的关系成了交易。直白地说,你只是换了种上班的方式。
那么,怎么才算向善的付出呢?
你说上班累,对方拿出3w作为季度旅游基金;你说自己胖了,对方陪你运动;你说生活好迷茫,对方带你尝试不同兴趣爱好……这些付出带来的效果显然是不同的。
👉🏻发心,决定关系的发展方向。
对方付出时的发心,决定了你的位置;你接受时的发心,决定了日后是否被骗。只要不贪,都好判断。
第三,他们的付出是透明化的。
不被接受的东西,不叫付出。什么东西不被接受呢?一是与关系严重不匹配的,二是暗箱操作的。
假设,一个男人认识你不久,提出给你买房,算付出型吗?不算。
因为他赌的正是你不敢要。
再假设,一个男人被分手前表示自己本来要跟你结婚、给你买房的,算付出型吗?不算。
因为那是他想象中的付出。
那么,什么叫透明化?
透明即公开,指的是那些允许你看懂的操作。比如,上次吃饭你提了玲娜贝儿,他这次送了个同款挂件给你;今天你穿错鞋了脚痛,他带你去买双新的;你担心异地恋没结果,他攒了房租表示愿意同居看看……
👉🏻钱是因果,自带业力。
从个人角度出发,看不懂的钱,不要拿;烫手的礼物,不要收;谈了心不安的关系,不要进入。
最后,付出是惯性,也是策略。
这些年来,我身边剩下的异性几乎都是付出型的。一方面,我是这样的人,我能闻出他们的味道,筛掉那些吝啬的男人;另一方面,我始终默认每个人有权利不付出,由此,无论对方给我是多是少,我都觉得很惊喜,很感激。久而久之,关系良性循环,双方都收获颇丰。
👉🏻短期付出靠引导,长期付出靠珍惜。
如果你只是想要吸引乐于付出的男性,我有很多技术;如果你想要留住他们,唯一的办法是【你是同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