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董指导
7天前
对大佬祛魅,是年轻人成长的必修课:从B站UP主大祥哥被骗1200万说起

前几天,B站美食区头部UP主“大祥哥来了”发布视频,讲述了自己被一个冒充商业大佬的人,骗了1200多万的故事。

具体情节可以看原视频,我就不赘述了,今天我想聊聊从这个事情中可以总结的一些避坑或者成长的方法论。

01 对大佬祛魅,是年轻人成长的必修课

(1)真假大佬

所谓大佬神话,本质是信息不对称时代的认知代偿。

纯粹欺骗、假装的大佬,另当别论,即使真的成功的,也有几种类型:

时代风口,一代版本一代王,大佬在那个环境下的成功,具有时代性;可复制性不强,尤其当时代环境发生变化时,大佬以往的成功路径,甚至可能是错误的方向。

灰色包装,也就是获取成功的因素,其实是非常讳莫如深的,比如政治资源。但为了公众形象,就自我包装出许多特点。

撞大运,和时代风口相比,这种的偶尔性就更大了。可能是拆迁、可能是稀里糊涂的投资等等。这种,被称大佬只是个自我噱头。

时代风口的大佬,即使真的有心带,也未必有好结果;而灰色包装型的,敢带你你也未必敢入局。

历史是任由人打扮的小姑娘,大佬的发家史更是了。媒体镜头前的西装革履,可能只是公关团队精心打磨的人形LOGO;畅销书里被反复传扬的创业传奇,可能只是资本运作后的剧本重写。

(2)你的态度

我不是否定大佬,有很多大佬的确有过人之处,但是,对大佬,可以用学习、请教的态度,学习判断力、习惯、分析方法等等;而不是迷信和顶礼膜拜。

学习、请教,是有慕强的心理;而迷信、膜拜,更多是“走捷径”的想法了。

就像UP主所说的,大佬带他一夜暴富、几百万变一个亿的机会,轻松就能实现。有这种大佬带着飞、躺着赚的走捷径的想法,那就很容易被别人钓成翘嘴。

一旦迷信、膜拜,那必然是极其不对等的身份,无法让你思考;少点走捷径的想法,也能规避掉许多假大佬。这和许多渴望一夜暴富的赌徒是一样的。这时候的大佬,只是你想象中的万能色子而已。

(3)遇真大佬怎么办

遇到真大佬、人家想带一带,怎么办?太谨慎不是错过机会了吗?

之前有个朋友在微博上咨询我,他在一家行业头部公司工作,一个身家不低的大佬来找他一起创业,说自己有渠道、有资金,就等他的技术了。来来回回聊了两三次,但是就是不聊最核心的事情:待遇。

后来聊待遇了,给的也都是饼。我后来建议他,把一些核心的条款落在合同上,包括怎么出资、怎么退出等等。

他一开始也很纠结,觉得这样是不是显得不尊重大佬。

我说,哥们,你也是拖家带口的人了,你不谈清楚,浪费时间、浪费金钱,不是对家人的不尊重吗?

他接受了我的建议,开始跟大佬谈合同;结果,大佬就开始顾左右而言他。这位朋友规避了一次冲动的冒险。

真大佬,一位自我成长起来的大佬,如果想带你,基本都是会尊重商业规范的。就像《当幸福来敲门》里的桥段,老板可能问你要了一美元付停车费,然后忘了几星期,但肯定不会故意不给你。

就像《士兵突击》里,老A的袁朗看许三多,是发自内心地想带他,听到许三多要借钱,立刻答应,哪怕是20万的金额;但也同时会说,欠债还钱,一笔笔都要记上。

大佬不想带你,你非要跟着学,这时候可能会有不对等的条件;但如果大佬主动说带你,却又不想按照商业基本来的话,谨慎一点准没错。

就像UP主遭遇的情况,啥合同都没有,就凭着大佬的口头承诺;甚至,大佬还以没面子为由来拒绝UP主的撤资。

你想想,你都能伤到大佬的面子,那是你牛,还是他假。

所以,我很喜欢深圳和上海的商业文化,在深圳谈钱不伤感情,大方谈钱;在上海谈合同不伤感情,大方落合同。

退一步说,即使大佬真的带你赚钱了,合同都没有,你怎么把钱要回来。

如果觉得这个方式有点不尊重大佬,那你可以选在在合作中多付出、多努力、多回报大佬;而不是合作前的自我保护,都不要了。

不要考验人性,也不要考验大佬的人性。

(4)我的经验

我以前也遇到过两次大佬带我的情形,也是投资领域,幸好我当时没那么多钱,不然真的想着“大佬说了万无一失、大佬鼓励我加杠杆”,那估计真的是很难爬起来了。

想想都后怕。所以我现在,宁可慢点,也不要“没有保护的快”。

(5)大佬的标准

还有一个造成对大佬迷信的原因是,社会评价因素太单一了。我们对一个人的评价,几乎就只剩一个标准了:钱。

钱多就是大佬,而忽略其他的要素,比如人品、性格、涵养等等。

这个单一的评价标准,也成为我们对自我的评价标准:钱不多,那我就是不行。那就要多赚钱。

用钱做唯一标准,必然产生巨大的不对等。完全不必如此。多些维度看别人、看自己,自我满意度会更高,也就不容易火急火燎地掉进别人的局里。

02 对流量的清醒,是网红的必修课

人是容易产生路径依赖的,而路径也会塑造人的认知。

当一名网红,偶然地拥有巨大流量,继而拥有财富时,他会对财富产生两种错觉:一是,认为财富的获取就应该是这样迅速的,成功就应该是这样的。

所以B站这位UP主才会在一开始对大佬那种赚快钱、赚大钱的谎言,深信不疑。因为他自己就是这么拥有的财富。

第二种错觉是,觉得这些财富不算什么钱。

其实这位UP主一年近200多万的签约费,已经是非常高的收入了;但因为来得太快,反而觉得这些钱还不够多。所以,开始想着继续投资、继续快速暴增。

其实不只是网红,之前许多明星买了某财富公司的产品,亏得血本无归,也是一样的。他们觉得那么大的老板,有深厚的关系、背景,肯定没问题。也是迷恋大佬了。

总结就是,如果一次好运、一次偶然机会临到自己了,一定要清醒。不要把偶然当必然,不要线性外推。对财富不要有错觉,犯错的可能性就降低不少。

所以有人说,给网红、明星们做投资顾问,是一门好生意。而正确的做法,就是拦住他们任何想做的投资。

虽然这个做法看起来很保守,但实际上真挺不错的。因为赚的钱,放银行就已经足够花了。

03 圈子

最后说一点,就是圈子。虽然划圈子显得很狭隘,但圈子确实是存在的。可以进入各种圈子、了解社会的多元性,但不要对自己错误地划圈子。

就像内容生产者,不管视频、还是图文,其实就还是个手艺人。手停口停的,挤进富二代圈子,可以;以为是圈内人,糊涂。

但人总要往高处走的,对吧。所以有个经验,也是一位朋友跟我说的,每次可以往1.3-1.5倍的圈子里挤。

如果你是1的水平,可以把自己划在1.3-1.5倍于自己水平的圈子,这样你既能负担带来的成本、也能学习到学以致用的东西。

而不是1的水平,非要进 4、5倍自己的圈子,学到的东西在自己状态下也用不了,还要负担自己承担不了的成本。

具体倍数没有什么科学标准,就是一个理念。或者说,做 垫垫脚尖够得到的,而不是蹦半天也够不到的。

总结而言,年轻人都渴望成长,有大佬的提携当然是比较快的方式。可以用“得之我幸”的心态,不迷恋迷信,不仰望到丧失自己的平等思考能力。

对流量、对偶然性,要有敬畏、有清醒。做垫垫脚够得到的事情。

对大佬祛魅,是年轻人成长的必修课:从B站UP主大祥哥被骗1200万说起

点击阅读原文
4552

来自圈子

圈子图片

职场那些事儿

100万+人已经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