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只是加速了一个人的呈现,而没有改变他的实质。
技术的革新,并不会让那些不行的人,忽然变得行。它唯一的作用是加速,让行的尽快暴露出来,让不行的也尽快暴露出来。
在一个很小的点上比别人强一点点,然后借着AI的杠杆去指数放大,理论上可以有无数个单点的突破,最终实现人类智识圆周的扩大。
但有个问题,怎么找到属于自己的很小的那个点呢?
我觉得是先找到自己微小的表达欲。可以是观点、是情绪、是反驳,会自然将人引导到更深地方的东西。
在有方向的积累里,微小的表达欲也会逐渐变成更清晰的价值主张、更响亮的对世界的呼唤。
就像导演饺子,早年没钱的时候是真没钱,但他再小的制作里,同样有对世界想说的话。
那么在AI时代,非科班又没钱的年轻人,当心里有话想说的时候,是不是更有了条件可以开始尝试?
“在这里没有你说话的份”、“这台设备你碰都不能碰”、“没轮到你,还早着呢”……
网络、AI,可能是普通人留下点声音、甚至被人听到的最好的方式。
发现身边还有类朋友,没什么表达欲,但是有极强的好奇和探索欲。世界对他们像个游乐场,或者自由画板,还能很松弛不经意地取得点成果……说实话我非常羡慕他们。
也许,AI时代能找到自己微小的好奇心、探索欲,也是件幸福的事。像小时候拿铲子挖呀挖想挖到地球另一头,有AI当铲子,挖出什么还真不一定。
更难能可贵的可能是改变欲、创造欲。
格拉斯•亚当斯有一个著名的「科技三定律」:
一、任何在我出生时已经有的科技都是稀松平常的世界本来秩序的一部分。
二、任何在我15-35岁之间诞生的科技都是将会改变世界的革命性产物。
三、任何在我35岁之后诞生的科技都是违反自然规律要遭天谴的。
我年龄越大,越对很多事情习以为常、觉得本应这样。又总是警惕起来:我是不是对很多痛、很多痛点麻木了?
我的世界里时时刻刻仍然充满了各种疑问、情绪、困惑,不如先找个AI问问吧!
加速变化,永远相信会有更多好玩的事即将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