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写文章很像“进阶版董宇辉”,小作文写得确实好,不输《读者》水平,但看多了还是非常有迹可循:穷举、映射、叉乘组合、深度学习,最终用“数学+CoT”的方式实现了很惊艳的鹦鹉学舌。
我妈很喜欢DeepSeek写的鸡汤文、情感文,和她喜欢董宇辉如出一辙;我表妹痴迷DeepSeek整的非主流文学、种草笔记营销文案,也和她喜欢小红书文学一样。
论语言的精辟、犀利、幽默,DeepSeek R1应该超过了99%的人,模糊的想法、隐约的认知,R1可以找到专有名词、上位概念、或者精当的比喻来形容,像嘴替,也像个能接住一切的“容器”。
但我想到“君子不器”。
就好像在即刻上,有的爱八卦、骂人,有的分享观点,都是更大量级思想数据的一个单点爆破,非常有张力,甚至有思想和灵魂。
身边牛一点的朋友,不管是爱公开表达或者闷声发财的,所能带来的增量信息、非共识判断、多元观点,仍然远超DeepSeek。
而DeepSeek的内容虽然已经达到了精英水准,但没逃脱精英的“假大空”。
说是“进阶版董宇辉”,因为R1模型自然语言呈现的理性、知识、关怀,达到甚至超过了大学水平。语言逻辑、学术理性、分类方法、用到的思维框架等,是本科通识必修,但事实上很多大学生并没有熟练掌握。
不过话说回来,社会上很多非常牛的人说话也是“假大空”。用追求“极有趣灵魂”的标准,来审视DeepSeek和董宇辉老师,也是种苛责。
在陌生领域,DeepSeek、GPT、Perplexity等已经足以快速拉齐大众认知和公开的前沿信息,让我在非专业方向拥有了很好的地图。
可能这才是真正托举你我的巨人的肩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