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阑夕ོ
3天前
因为始终没有等到真正意义上的杀手级应用,AI很大程度上依然是一个新闻/资讯驱动型的行业,也就是隔三差五来一波「炸裂」,更新一下人类岗位被取代的进度百分比,然后大家继续该吃吃该喝喝,循环往复。

而普通人到底能用AI做什么,回答这个提问本身就是最大的PMF,大大小小的AI公司过去一年里都在寻找答案,但没有人敢自称已经找到了,别问,问就是未来可期。

在我看来,DeepSeek-R1的最大贡献,其实是把高阶AI给平权了,之前整个行业都在走生产力导向的路线,重视AI的提效价值,由此把高算力成本合理化,用「星际之门」这样的宏大工程叠加资本预期,成了唯一正确的方向。

所以Sam Altman说200美金/月的ChatGPT Pro在账面上是亏损的,OpenAI和微软合作了那么久,一旦新的数据中心需求被卡审计了,马上转头就和甲骨文勾兑上了,狼性归狼性,这条路确实是会越走越窄的。

AGI固然是个好东西,但它显然不应该建立在用起来肉疼这个前提上,无时不刻的向用户施以心理暗示,每次提问有没有创造足够的价值,如果没有,就不要浪费寸卡寸金的算力了,这就是生产力导向的叙事。

DeepSeek的最近3代模型,技术转进的阶梯感非常明显,V2是把AI的调用单价打下来,V3是在低价的同时跟上主流大模型,R1是加质不加价直接对齐最前沿的模型能力,保持不变的参数只有普惠这一条。

智能这种资源,也可以像水电煤一样取之即用,而水电煤的普及则会同时造福于工业生产和生活消费两端,对于AI行业来说,这是非常祛魅的设想,所以据我所知,大厂对于DeepSeek的这波出圈,感情上相当矛盾。

倒也不是不能理解,矛盾是因为短期损益和长期受益的混合。

短期损益在于堆卡这种变相发行入场券的游戏规则被打破了,本来可以靠财力储备去限制竞争对手的入局,现在行不通了,每个玩家都可以尽快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看GitHub上和DeepSeek有关的开源项目是怎么雨后春笋般出现的,就明白了。

长期受益在于加速AI的平权实际上有利于整个行业更快扩大消费级市场,而不是只能在降本增效的SaaS市场里作威作福,尤其是考虑到中国的SaaS产值本就疲软,让更多的用户可以一键获得最顶级的模型,为行业创造需求规模,堪称功德无量。

所以我不认同那种认为DeepSeek的成功是一种对抗性的胜利,这太强行了,而且如果你的崛起就会让别人遭殃,这样的狂热捧杀非常败坏路人缘,比如幻方其实是最早开始囤英伟达显卡的公司,要说英伟达因为DeepSeek崩了,梁文锋自己都得扣个问号。

优秀的公司涌现出来,一定会让全行业都变得更繁荣,包括也将推动竞争对手的进步,这和主观意志无关,是经济世界的客观规律。

而且如果你们真的看进去了梁文锋屈指可数的那几次对谈,就会发现他其实是一个纯粹远大于情绪的创业者,采访他的记者说幻方/DeepSeek带有强烈的文化吸引力,无论是组织还是做事,都遵循着有没有热情这个基本逻辑,包括找人也是,热情是藏不住的。

梁文锋自己打的比方,是买钢琴,一来要买得起——原始积累很重要——二来也得有一群急于在上面弹奏音乐的人,所以我很确信他不太会被噪音裹挟,事实上这次爆火,连加班都没怎么增加,发布的更新都是按照既定计划安排的。

不过国产AI行业也是实打实的连续两年没过好年了,不同的是,去年是惊惶焦虑,今年是志得意满,反转情节是真的爽。

很多人可能不太记得一年前是个什么形势了,我来帮你们唤醒一下长期记忆:

2024年2月,OpenAI在龙年大年初五发布了视频大模型Sora,和当时的视频大模型都是动态图片水平完全不同,演示里的运镜和动作无比流畅丝滑,再次上演了让全硅谷都看不懂的剧本。

那会儿的中国AI公司,处于一种集体懵逼的半植物人体征:

市面上能用到的最好产品是百度的文心一言——别笑,真就如此——李彦宏以胜利者的姿势劝大家放弃重复造轮子,字节跳动的CEO梁汝波在内部大会上起头反思公司为什么错过了GPT这场技术革命,朱啸虎锐评国产大模型公司没戏的「投降论」在朋友圈里刷屏,阿里因为FOMO的原因投了「AI六小龙」里的五家后被马云质疑「投这么多是不是看不懂」,腾讯则保持「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查无此人状态,再往前一点,王慧文抱病撤出由他一手筹建的光年之外,不可置信的坊间传闻说是意识到追不上了所以才激流勇退⋯⋯

这就是一年前的真实局面,当时没人能想到,翻盘能够来得如此之快,在短短一年时间里,从不够资格上桌吃饭,到霸榜全球应用商店,急风骤雨,摧枯拉朽。

我要说的是,DeepSeek不是一根孤单的独苗,比偶然更好更好的事情是必然,国产AI阵营这一年来的集体成长,兜住了很有可能是这一代人工业革命的在场权,能够正面迎战饱和式竞争:

有字节这样全量对标的,豆包、扣子、Trae成套开发,走的是用高投入换高回报的路线;

有通义这样正统开源的,通义家族的谱系之发达,已经在各大竞技场里刷了一年的分了;

有月暗这样精耕细作的,Kimi 1.5也是不逊色于o1的思维链模型,就是很不幸的和DeepSeek-R1撞车了哈哈哈;

有快手这样半路杀出的,可灵现在就是全球最强的视频大模型,没有之一,对Sora的幻灭要负全责;

⋯⋯

甚至完全有理由相信,下一个现象级的国产大模型,可能都是上述没有提到的名字,科研固然没有意外,但市场充满随机性。

最后,建议大家勤用DeepSeek-R1,把它当成一个对话帮手,而不只是查询工具,思维链的展开,可以让你更好的理解如何控制需求(Prompt),并对过程中的偏差进行修正,这比只对结果方案提出「不够大气」的模糊反馈,要高效得多。

做好准备,迎接新的人机共生时代。
39125

来自圈子

圈子图片

AI探索站

82266人已经加入